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
1
作者 陈立芳 周宇航 +1 位作者 房务官 郭仪翔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体测试系统完成陶瓷纤维毡在不同工况下的气密及传热特性测试。测试前通过虚拟空间开展热密封环境模拟仿真,测试中通过数据在虚实空间的动态交互实现测试过程的监测预警,测试后运行数字孪生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基于孪生模型对超出测试范围的参数完成虚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毡在30%压缩率、1100℃高温时的泄漏率相较于常温工况约减少了72%,该研究解决了超高参数下热密封材料无法测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数字孪生 热密封材料 气密特性 传热特性 高温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门控网络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2
作者 宋浏阳 郑传浩 +3 位作者 金烨 林天骄 韩长坤 王华庆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目的]为实现船舶机械设备中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提出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多门控专家混合层(MMoE)的多任务门控网络预测模型。[方法]首先,计算轴承信号时域特征以表征监测数据中的基本退化趋势;然后,建立... [目的]为实现船舶机械设备中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提出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多门控专家混合层(MMoE)的多任务门控网络预测模型。[方法]首先,计算轴承信号时域特征以表征监测数据中的基本退化趋势;然后,建立轴承健康状态(HS)评估和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子任务构成多任务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子任务中使用BiGRU和VAE提取时域特征趋势信号中的退化信息,再利用MMoE自适应分离子任务的差异特征。最后,在XJTU-SY轴承数据集上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结果表明,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经典时序数据预测模型相比,多任务门控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误差指标MAE和RMSE分别提升62.5%和67.81%。[结论]所提方法可以实现轴承剩余寿命的预测,对船舶机械设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备 轴承 剩余寿命预测 多任务门控网络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条件下基于EMD-AE优选特征的离心泵多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向明胜 冯坤 +1 位作者 贾韶辉 赵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6-74,共9页
工业离心泵故障诊断中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强噪声条件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自编码器的优选特征方法。首先利用补偿距离评估技术确定出有效的时频特征,然后通过EMD处理,得到包... 工业离心泵故障诊断中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强噪声条件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自编码器的优选特征方法。首先利用补偿距离评估技术确定出有效的时频特征,然后通过EMD处理,得到包含不同尺度和频率特性的模态分量。通过能量比变异系数确定出有效的分析分量,通过提取出所选分量的有效特征,拼接构造高维的深度特征。最后通过自编码器对深度特征做降维处理,进一步优选特征,得到最终的故障敏感特征,完成特征提取。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工业离心泵多故障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信噪比为-5 dB、-7 dB和-10 dB强噪声干扰条件下,准确率较传统时频特征分别提高了6.13%、7.46%、12.00%。该方法有较强的抗噪声的能力,在噪声干扰下能有效提取表征设备状态的敏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噪声 离心泵 经验模态分解(EMD) 优选特征 敏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尖间隙时频特征融合的转子碰摩诊断方法
4
作者 谷昭鹏 王维民 +1 位作者 刘炳成 米珂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4-101,共8页
以航空发动机与船舰燃气轮机为代表的高端透平机械在高效率,大机动飞行等工况要求下,内部结构趋于紧凑化和复杂化,使得内部转静子发生碰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由于其内部少测点、难监测,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碰摩故障。提出了一种叶尖... 以航空发动机与船舰燃气轮机为代表的高端透平机械在高效率,大机动飞行等工况要求下,内部结构趋于紧凑化和复杂化,使得内部转静子发生碰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由于其内部少测点、难监测,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碰摩故障。提出了一种叶尖间隙时频特征融合的转子碰摩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叶尖振动-间隙复合传感器获取叶尖间隙(blade tip clearance,BTC)序列,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评估BTC序列的异常性;若有异常警报,则对异常信号进行傅里叶分解并汇总各分量的时频能量谱;最后通过时频能量谱中的碰摩带判断故障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在对转子施加短时、持续碰摩两种工况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实时诊断,且报警后所提方法能完整分辨出两种碰摩的发生,以及持续碰摩缓慢施加、快速结束的过程。通过与转子振动信号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可通过机匣测点获取叶尖间隙并感知转子碰摩故障,实现了“一传多感”,为透平机械的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感知 碰摩故障 机器学习 傅里叶分解 叶尖间隙(B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轴涡动黏性充液转子动力稳定性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威 王维民 +2 位作者 任映霖 王珈乐 李维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8,共15页
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之上存在液-固耦合激振诱发的失稳区域,该失稳区域的存在直接威胁充液类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严重制约了离心机转子向高转速、大型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充液离心机转子的液-固耦合... 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之上存在液-固耦合激振诱发的失稳区域,该失稳区域的存在直接威胁充液类超重力离心机转子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严重制约了离心机转子向高转速、大型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充液离心机转子的液-固耦合机理及减振措施,通过建立黏性充液转子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结合连续性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并耦合转子的动力学方程,开展超重力充液类离心机转子的动力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研究.首先,推导扰动形式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手段求解上述扰动形式的流体动力学方程,得到壁面处的流体压强与流体剪切力并进行数值积分;其次,将所求液体等效主刚度系数及交叉刚度系数与转子动力学方程进行耦合,并采用状态空间法降阶求解动力学方程的阻尼衰减指数和涡动频率.经过对比充液转子系统在变转速区间内的阻尼衰减指数变化瀑布图与交叉刚度变化瀑布图,发现充液转子的稳定性是转子系统的阻尼、刚度、充液比和流体黏性等多个特性参数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增加转子系统外阻尼以及降低系统交叉刚度对抑制转子失稳与振动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充液转子 动力稳定性 有限差分法 阻尼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对转桨扇自动平衡控制算法研究
6
作者 孙亚冰 陈立芳 +2 位作者 王冬寒 易云蔚 鲍锐 《推进技术》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针对桨扇发动机飞行时振动噪声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Two-Stage Robust Optimization,TSRO)对转桨扇内外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线抑制的原理和方法。模拟某型桨扇发动机搭建结构相似的对转双螺旋桨试验台,分别在内/外... 针对桨扇发动机飞行时振动噪声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Two-Stage Robust Optimization,TSRO)对转桨扇内外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线抑制的原理和方法。模拟某型桨扇发动机搭建结构相似的对转双螺旋桨试验台,分别在内/外转子上安装一套电磁式自动平衡执行器,开展对转双转子自动平衡算法和试验研究。在实时辨识不平衡矢量基础上,应用两阶段鲁棒优化的自动平衡控制算法,实现对转双转子系统不平衡力和力偶的快速稳定抑制。TSRO算法的第一阶段,以转子残余不平衡量单调减小为决策;第二阶段以自动平衡时间最短为决策。利用该算法控制双自动平衡执行器中的配重块移动,实现快速配平,实时高效地抑制对转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搭建的对转双转子自动平衡试验台上应用TSRO方法进行自动平衡试验,内/外转子振动分别下降87%与91%;对比其他几种算法,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TSRO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与高效性,自动平衡效率提高2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扇发动机 自动平衡 残余不平衡力 不平衡力偶 两阶段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