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厚度透镜注射压缩成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春稳 王克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9-174,共6页
基于有限元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有限元网格变形法理论及White-Metzner粘弹性本构方程,采用Moldex软件进行了变厚度光学透镜成型的三维仿真分析。模拟表明,压缩阶段的挤压流存在显著三维流动特征,较常规注射,注射压缩能有... 基于有限元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有限元网格变形法理论及White-Metzner粘弹性本构方程,采用Moldex软件进行了变厚度光学透镜成型的三维仿真分析。模拟表明,压缩阶段的挤压流存在显著三维流动特征,较常规注射,注射压缩能有效地降低注射压力、剪切率与流动残余应力及因此造成的翘曲和光程差。减小压缩速度使压缩阶段浇口压力升高较小、熔体剪切作用减弱;增大压缩距离,可以降低注射压力,减弱剪切作用。实际上这些变量在厚度和距离浇口不同位置的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压缩 三维数值模拟 变厚度透镜 Moldex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二维端面流场及混合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克俭 郭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介绍了差速双螺杆挤出机的特点,应用Polyflow软件对差速双螺杆挤出机端面进行了二维流场及混合模拟。并且将差速比4∶1、5∶1以及异向同速双螺杆的端面流场及混合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差速双螺杆的切面混合效果好于同速双... 介绍了差速双螺杆挤出机的特点,应用Polyflow软件对差速双螺杆挤出机端面进行了二维流场及混合模拟。并且将差速比4∶1、5∶1以及异向同速双螺杆的端面流场及混合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差速双螺杆的切面混合效果好于同速双螺杆,且随差速比增大而略有改善;而差速比4∶1的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大于5∶1的。由此可见,设计挤出机时要综合考虑混合和塑化两方面效果选择差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 流动 混合 数值模拟 混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流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克俭 郭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应用Polyflow软件对差速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内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差速比增大使轴向混合效果增强(体现在剪切速率、拉伸速率以及混合指数的平均值增大),横断面内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变化范围减小。
关键词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 流动 混合 POLYFLOW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三维流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克俭 郭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6,共6页
应用Polyflow软件对差速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内流动进行了三维模拟和混合效果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从剪切速率、拉伸速率以及混合指数的大小和分布上,差速比为5∶1的轴向混合略好于差速比为4∶1的。
关键词 差速双螺杆挤出机 三维流动 混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单螺杆挤出机建压能力模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冰 王克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88,共4页
基于固体塞力平衡分析,建立了螺棱圆柱而螺槽渐浅及双锥螺杆的固体输送段压力、固体推进角和功率模型。定量计算或作图分析结果表明,螺槽渐浅锥形螺杆比槽深不变柱螺杆的建压能力要强;建压能力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强,在不同轴向位置锥角... 基于固体塞力平衡分析,建立了螺棱圆柱而螺槽渐浅及双锥螺杆的固体输送段压力、固体推进角和功率模型。定量计算或作图分析结果表明,螺槽渐浅锥形螺杆比槽深不变柱螺杆的建压能力要强;建压能力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强,在不同轴向位置锥角对建压能力的影响不同;锥形螺杆固体塞前进角比普通平直螺杆的大,生产率高,固体输送段比功率也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单螺杆挤出机 压力 推进角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单螺杆挤出机产量模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克俭 郭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4,共4页
参考普通单螺杆挤出机经典理论,建立了考虑锥度影响的固体和熔体产量模型及压缩段的熔融模型。分析模型发现,与普通平直螺杆挤出机相比,锥形单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率和熔体输送率有所增加;熔融段长度减小;挤出段产量有波动。
关键词 锥形单螺杆挤出机 压缩 产量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