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S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敬畅 高玲玲 曹维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4-940,共7页
本文以廉价无机盐Na2SiO3·9H2O和TiCl4溶液为原料,采用化学包覆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纳米级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NMR等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直接制得锐钛矿型TiO... 本文以廉价无机盐Na2SiO3·9H2O和TiCl4溶液为原料,采用化学包覆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纳米级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NMR等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直接制得锐钛矿型TiO2-S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其中SiO2以单分散、无定形形式存在。以苯酚和邻苯二酚紫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考察了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证明掺入适量SiO2的TiO2-S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既减少了TiO2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又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SiO2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纳米粒子粒径的长大和晶相的转变,增强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二氧化硅的最优掺杂量为15%(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光催化性能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化学包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TiO_2-SnO_2-S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敬畅 李青 曹维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5-730,共6页
TiO2-SnO2-SiO2 nano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with Na2SiO3·9H2O, SnCl4·5H2O and TiCl4 as precursors by chemistry coating processe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 (SCFD) method. Characterizations ... TiO2-SnO2-SiO2 nano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with Na2SiO3·9H2O, SnCl4·5H2O and TiCl4 as precursors by chemistry coating processe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 (SCFD) method. Characterizations with XRD, TEM, NMR and FTIR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anatase type TiO2, a new active phase(Ti,Sn)O2 was also formed in the range of the studied doping concentrat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henol as model reaction. SiO2 remained amphorous at all samples. It could prevent from growth of the size of nanopaticle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anatase to rutile. Compared with pure TiO2, or TiO2-SnO2 catalyst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Nano-composite photo-catalyst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atalytic activity,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ate of phenol in 7 h reached 88.7%.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phenol not only gave the same activity relative to pure ultrafine TiO2, but also reduced co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prov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iO2 was greatly enhanced after mixing with small amount of SiO2. The optimized doping of SiO2 was 20.3%. The photo-catalyst prepared by SCFD combination technology was characterized with smaller particle size, larger surface area and higher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纳米材料 TiO2 SNO2 SIO2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载量Fe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于苯酚羟基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敬畅 刘海峰 +1 位作者 王瑞 曹维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制苯二酚的低负载量Fe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以及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Fe以及助剂Cu,Sn,Mg的含量(基于载体的... 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制苯二酚的低负载量Fe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组分和助剂含量以及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Fe以及助剂Cu,Sn,Mg的含量(基于载体的质量)分别为5.45%,3.65%,0.43%,0.68%时,在450℃下煅烧2 h性能最优,苯酚转化率达到47.06%,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62.28%,对苯二酚选择性达到23.81%,焦油选择性降至13.91%。XRD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组分Fe和助剂Cu,Sn,Mg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NH3-IR表征结果显示,5.45%Fe-3.65%Cu-0.43%Sn-0.68%Mg/HZSM-5催化剂的总酸量为1.98 mmol/g,与苯酚羟基化反应相匹配,有效降低了焦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固体酸催化剂 低负载量 HZSM-5分子筛 苯酚羟基化 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纳米SnO_2及其在乙醇电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新卫 朱红 +2 位作者 郭志军 魏永生 王芳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6-760,共5页
以水合氯化亚锡、乙二醇和水为原料,常压下经微波加热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纳米SnO2颗粒,并将其应用到催化剂Pt-SnO2/C中。通过XRD和TEM对制备的SnO2颗粒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合成的SnO2为四方晶相,大小约为2.0nm,... 以水合氯化亚锡、乙二醇和水为原料,常压下经微波加热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纳米SnO2颗粒,并将其应用到催化剂Pt-SnO2/C中。通过XRD和TEM对制备的SnO2颗粒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合成的SnO2为四方晶相,大小约为2.0nm,粒径均一。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测试表明Pt-SnO2/C比商业化催化剂具有更高的乙醇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二氧化锡 电催化剂 乙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CVD组合技术制备纳米复合膜自洁净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敬畅 胡博 曹维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及sol-gel-CVD组合技术制备自洁净玻璃,对光降解膜的化学组分进行了优化,通过以甲基橙为降解物对光催化性能进行考察,测试了其浸润角、膜厚,采用SEM技术对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sol-g...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及sol-gel-CVD组合技术制备自洁净玻璃,对光降解膜的化学组分进行了优化,通过以甲基橙为降解物对光催化性能进行考察,测试了其浸润角、膜厚,采用SEM技术对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sol-gel,CVD以及sol-gel-CVD的组合技术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sol-gel-CVD的组合技术制得Ti-Ce膜的洁净玻璃表面致密性最好,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光催化性能最高,1.5h时的降解率最好达到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洁净玻璃 sol-gel-CVD组合技术 纳米TiO2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完全氧化Ag/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冯流 +1 位作者 李钢 张敬畅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浸渍 沉淀法制备了Ag/γ 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常压连续流动反应器 气相色谱仪组合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甲醇完全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并用XRD、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共沉淀剂,采用浸渍 沉... 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浸渍 沉淀法制备了Ag/γ 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常压连续流动反应器 气相色谱仪组合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在甲醇完全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并用XRD、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共沉淀剂,采用浸渍 沉淀法制备的Ag/γ Al2O3催化剂负载的Ag含量高,粒子粒径小,分布均匀,且具有最好的甲醇完全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Ag/γ-Al2O3催化剂 完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天予 张敬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7,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以α-Al2O3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加入金属M复配的Pd-M/α-Al2O3(简称RY-1)催化剂的结构和Pd的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并在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考察了RY-1催化剂的活性和稳...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以α-Al2O3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加入金属M复配的Pd-M/α-Al2O3(简称RY-1)催化剂的结构和Pd的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并在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考察了RY-1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RY-1催化剂表面的Pd颗粒排列有序,Pd的分散性好,金属M的加入使Pd-M-Al三者间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RY-1催化剂催化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在采用多种工业原料油、模拟工业反应条件下,加氢产品的双烯值(100g原料油)不大于2.5g,溴价(100g原料油)小于18g。与国内和进口参比催化剂相比,RY-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 一段选择性加氢 钯催化剂 金属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纳米级铜粉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敬畅 朱分梅 曹维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41-1746,共6页
采用均相溶液化学还原法与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相结合的组合技术,制备了高纯度、高分散性、高抗氧化性的立方晶系纳米级铜粉。通过考察反应体系pH值、反应物配比、无水硫酸铜浓度、反应温度、分散剂对反应速度及产物粒径的影响,得出最佳工... 采用均相溶液化学还原法与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相结合的组合技术,制备了高纯度、高分散性、高抗氧化性的立方晶系纳米级铜粉。通过考察反应体系pH值、反应物配比、无水硫酸铜浓度、反应温度、分散剂对反应速度及产物粒径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2,无水硫酸铜与次亚磷酸钠的摩尔比为1∶1.3,无水硫酸铜浓度为0.2mol/L,采用复合非离子型分散剂,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经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得的纳米铜粉用IR、TEM、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体颗粒为球形,粒径约为25nm;与普通干燥法比较,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实现了粉体干燥与表面改性一步完成。最后,讨论了纳米铜粉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纳米铜粉 化学还原法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TBOT复合催化生物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锡荣 张伟 +2 位作者 闫一凡 张艳霞 张敬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1-565,共5页
以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并用XRD和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TiO2-TBOT(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对共聚物的相... 以TiCl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并用XRD和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TiO2-TBOT(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以各反应的时间长短、共聚酯的分子量的高低和力学性能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采用堆肥埋片法,以失重率作为降解性指标,考察了含芳香组分为40%、50%和60%摩尔分数的三种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TBOT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当TBOT/TiO2比例为1.2时,所制备共聚酯的重均分子量达到82000.在脂肪族聚酯中引入摩尔分数为40%~60%的芳香族组分,所制备的共聚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且随着所含芳香组分的增多,生物降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催化剂 聚酯 共聚酯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共溶剂二元体系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维良 李璇 张敬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4-1620,共7页
在 313 5~ 32 3 5K、 7~ 14MPa范围内测定了CO2 及CO2 甲醇、CO2 乙醇、CO2 正丁醛、CO2 异丁醛二元混合流体的表观密度 ,讨论了压力、第 2组分的种类和加入量对CO2 表观密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讨论了温... 在 313 5~ 32 3 5K、 7~ 14MPa范围内测定了CO2 及CO2 甲醇、CO2 乙醇、CO2 正丁醛、CO2 异丁醛二元混合流体的表观密度 ,讨论了压力、第 2组分的种类和加入量对CO2 表观密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第 2组分的性质对溶质偏摩尔体积的影响规律 .实验发现 :CO2 共溶剂二元体系在临界点附近溶质的偏摩尔体积出现较大的负值 ,反映了CO2 与共溶剂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使CO2 分子发生聚集现象 ;CO2 分子聚集程度与共溶剂分子大小及空间结构有关 ,分子越大或越规则 ,CO2 分子聚集程度越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偏摩尔体积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P123双重模板体系原位组装梯度孔材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匀 刘洪涛 +2 位作者 金君素 徐春艳 张泽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68-2675,共8页
采用炭黑/P123(聚环氧乙烯醚-聚环氧丙烯醚-聚环氧乙烯醚三嵌段聚合物,即EO20PO70EO2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5800)双重模板剂,对Y型分子筛前驱体进行组装合成了具有原位梯度孔及高水热稳定性的材料。FT-IR结果表明,组装过程将Y型分子筛的初... 采用炭黑/P123(聚环氧乙烯醚-聚环氧丙烯醚-聚环氧乙烯醚三嵌段聚合物,即EO20PO70EO2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5800)双重模板剂,对Y型分子筛前驱体进行组装合成了具有原位梯度孔及高水热稳定性的材料。FT-IR结果表明,组装过程将Y型分子筛的初级和次级结构单元引入分子筛的孔壁之中。BET和TEM结果表明,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梯度孔道(0.39nm-3.8nm-6.5nm-19.9nm),比表面积693m2·g-1,孔容1.89ml·g-1。在800℃、100%水蒸气处理2h和4h后,比表面积保留率分别为80.1%和35.1%,孔容保留率分别为45.0%和25.4%。为重油大分子的催化裂化提供了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孔 组装 前驱体 双重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