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Al类水滑石层板结构中Al/Mg比与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作银 周宏伟 +1 位作者 张敬畅 曹维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为1∶2和1∶3时,最适宜形成稳定水滑石相,且1∶3比1∶2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Al/Mg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毕鹏禹 齐婧 +3 位作者 吴昱 聂凤泉 曹浪 魏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2,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2000~2014)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如有机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酚类化合物、苯系物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应用 环境污染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催化剂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氧还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红 骆明川 +1 位作者 蔡业政 孙照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62-2474,共1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 Cs)由于高比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环境友好和低温下快速启动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内燃机成为汽车动力的最理想能源转换装置。目前PEMF Cs仍需较高载量的贵金属Pt作为电催化剂以保持转换效...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 Cs)由于高比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环境友好和低温下快速启动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内燃机成为汽车动力的最理想能源转换装置。目前PEMF Cs仍需较高载量的贵金属Pt作为电催化剂以保持转换效率,因此,开发低Pt量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对PEMF Cs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核壳结构催化剂被证明是一种能有效降低电极Pt用量的策略,其既能通过结构优势提高贵金属Pt的利用率,又能通过电子或几何效应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文首先简介了PEMF Cs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构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其次综述了几种典型核壳结构电催化剂应用于ORR的研究进展;最后对ORR低Pt电催化剂的下一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低Pt催化剂 核壳结构 电子/几何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质子化及非质子化环氧苯乙烷超分子体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作银 丁志新 +1 位作者 张敬畅 曹维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6-1020,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β-CD-环氧苯乙烷和质子化的β-CD-环氧苯乙烷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的苯基朝向β-CD的小口时体系最稳定,此时主客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相对较大;而对于非质...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β-CD-环氧苯乙烷和质子化的β-CD-环氧苯乙烷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的苯基朝向β-CD的小口时体系最稳定,此时主客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相对较大;而对于非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虽然其苯基朝向-βCD的大口较稳定,但由于主客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排斥能,最终得到的包结物仍可能以苯基朝向-βCD的小口为主.电荷密度拓扑分析发现,当苯基取向β-CD的小口方向时,质子化以及非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都能与位于-βCD大口边沿的羟基形成氢键.因此,环氧苯乙烷在-βCD内相中的定位作用主要得益于诸如氢键以及偶极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 环氧苯乙烷 超分子体系 分子模拟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与乳制品中蛋白含量测定 被引量:55
5
作者 许家喜 《大学化学》 CAS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介绍5种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以及凯氏定氮法在食品,特别是乳制品蛋白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蛋白含量测定 蛋白质检测 乳制品 凯氏定氮法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径对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氧还原的影响(英文)
6
作者 于景华 李文文 朱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8-1845,共8页
采用微波辅助乙二醇法制备了一系列酸处理后的不同管径(8–15,20–30,30–50,>50 nm)的碳纳米管(CNT)负载铂(Pt)催化剂(Pt/CNT)。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得催化剂进... 采用微波辅助乙二醇法制备了一系列酸处理后的不同管径(8–15,20–30,30–50,>50 nm)的碳纳米管(CNT)负载铂(Pt)催化剂(Pt/CNT)。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得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其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对Pt的粒径、载量和分散性有一定程度影响;然而,不同CNT管径的催化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活性。采用管径为8–15 nm的CNT作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Pt/CNT_8)的Pt载量最高,表现出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Pt/CNT8在0.9 V时Pt的质量活性为0.188 A?mg^(-1),是商业催化剂(JM Pt/C)的2倍。经扫描5000圈稳定性测试之后,Pt/CNT_8的半波电位负移(~7 mV)远远小于商业JM Pt/C半波电位的负移(~32 mV),表现出优越的催化ORR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碳纳米管 管径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钴配合物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催化活性组分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尉 张益伟 +1 位作者 李慧 雷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1-72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过渡金属钴配合物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生成Co(Ⅰ)配合物(^(iPr)PNP)Co O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iPr)PNP)配体中的一个膦配体从金属中心解离生成INT1',且三重态下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过渡金属钴配合物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生成Co(Ⅰ)配合物(^(iPr)PNP)Co O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iPr)PNP)配体中的一个膦配体从金属中心解离生成INT1',且三重态下的解离路径为优势反应路径;由INT1'生成Co(I)配合物(^(iPr)PNP)CoOR的解离反应路径中协同机理比分步机理更具优势;对底物ROH[R=Me,Et,~iPr,CH(Ph)Me]的R基团进行了调变,研究了生成(^(iPr)PNP)CoOR的解离路径的协同机理和分步机理中底物基团调变效应,当R=~iPr时反应的能垒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钴配合物 配体解离 密度泛函理论 协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联茂钛配合物催化丙烯聚合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唐艳辉 王志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49-185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3种不同类型的硅桥联茂钛配合物[Me_2SiN(Me_4Cp)TiCl_2(A),Me_2SiCpFluTiCl_2(B)及Me_2SiInd_2TiCl_2(C)]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选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硅桥联茂金属配体的空间结构是其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3种不同类型的硅桥联茂钛配合物[Me_2SiN(Me_4Cp)TiCl_2(A),Me_2SiCpFluTiCl_2(B)及Me_2SiInd_2TiCl_2(C)]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选择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硅桥联茂金属配体的空间结构是其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主要原因.聚合过程中,α-烯烃配位有1,2插入(一级插入)和2,1插入(二级插入)2种方式,3种硅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均表现为烯烃的一级插入,这种区域选择性与催化剂硅桥联配体的刚性结构密切相关.对烯烃聚合反应链增长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具有Cs对称性的Me_2SiN(Me_4Cp)TiCl_2和Me_2SiCpFluTiCl_2催化丙烯聚合分别得到无规立构和间规立构的聚烯烃产物,而具有C_2对称性的Me_2SiInd_2TiCl_2催化丙烯聚合得到等规立构的聚烯烃产物,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桥联茂金属配合物 烯烃聚合反应 反应选择性 反应机理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违禁药品邻氯苯基环戊酮中杂质及其标准物质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晓萌 靳兰 +2 位作者 李雅宁 郑珲 魏芸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IT/TOF MS)分析违禁药品邻氯苯基环戊酮样品中杂质成分的方法。对邻氯苯基环戊酮标准品进行多级质谱分析,根据各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推测邻氯苯基环戊酮的裂解路径,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出邻...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IT/TOF MS)分析违禁药品邻氯苯基环戊酮样品中杂质成分的方法。对邻氯苯基环戊酮标准品进行多级质谱分析,根据各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推测邻氯苯基环戊酮的裂解路径,并利用该方法检测出邻氯苯基环戊酮样品中的2种杂质成分:2-氯苯甲酸酸酐和1,2-二邻氯苯甲酰基环戊烯,推断出该违禁药品的合成方法,为追溯其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了制备邻氯苯基环戊酮标准品的方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是流动相甲醇-水(85∶15,v/v),流速8 mL/min,进样量1 mL。制备得到的邻氯苯基环戊酮标准物质纯度为99.53%。该方法简单、高效,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违禁药物标准物质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杂质鉴定 邻氯苯基环戊酮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