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OS的禁用及其处理处置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武晔 海热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52-357,共6页
PFOS是全氟辛烷磺酸盐化合物的英文简称,它具有低表面张力、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及相容性等特性,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纺织、电镀等工业领域。近年来经研究表明,PFOS在环境中具有高持久稳定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在... PFOS是全氟辛烷磺酸盐化合物的英文简称,它具有低表面张力、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及相容性等特性,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纺织、电镀等工业领域。近年来经研究表明,PFOS在环境中具有高持久稳定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在环境、人体与动物组织中强烈累积,因此2009年《斯德哥尔摩公约》将PFOS列为新增POPs受控物质。目前,PFOS不仅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国家的控制重点,但是PFOS的各项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简述PFOS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基础上,分析PFOS处理处置技术的难点,着重对传统和正在研究的处理处置技术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为我国对PFOS的禁用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OS 禁用 处理处置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承载力与环境安全
2
作者 张佳丽 海热提·涂尔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22-124,150,共4页
在环境承载力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物种承载力的概念提出入手,探讨了物种承载力的定义、特征及其综合功能.并且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切入,叙述了环境安全的提出和内涵;并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现代化理论等方面对物种承载力与环境安全... 在环境承载力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物种承载力的概念提出入手,探讨了物种承载力的定义、特征及其综合功能.并且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切入,叙述了环境安全的提出和内涵;并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现代化理论等方面对物种承载力与环境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物种承载力是对环境承载力从物种角度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在研究环境安全方面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承载力 特征和功能 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来源及前沿问题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文兴 童莉 海热提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人类活动对土壤系统的影响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污染的大气沉降,废水和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以及农药施用等。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文章通过计算得出了大气汞沉降和酸沉降在中国的累积沉降量,并通... 人类活动对土壤系统的影响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污染的大气沉降,废水和污水灌溉,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以及农药施用等。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文章通过计算得出了大气汞沉降和酸沉降在中国的累积沉降量,并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各项污染物来源的最新资料,详细论述了各主要污染因素对土壤系统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污染物在土壤系统中主要的物理化学行为,主要包括污染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吸附、迁移和扩散、酸沉降对土壤系统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最后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前沿问题,并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物 污染源 大气沉降 物理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水解酸化-A/O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萌 海热提 +2 位作者 杨林燕 王晓慧 李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68,72,共7页
采用碳纤维水解酸化.MO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考察了各个单元水力停留时间、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溶解氧质量浓度和MO工艺中体积回流比对COD、NH4+-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水解酸化池、A/O工艺的水... 采用碳纤维水解酸化.MO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考察了各个单元水力停留时间、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溶解氧质量浓度和MO工艺中体积回流比对COD、NH4+-N和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水解酸化池、A/O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2h和16h,O池中的DO质量浓度为3.6~4.5mg/L、MO工艺的体积回流比为200%~300%。在最佳参数下运行,组合工艺总出水中COD平均为239.4mg/L,NH4+-N、TN和NO3-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7、76.0、31.3mg/L,出水水质良好,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A O 生物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碳纤维膜处理生活污水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萌 海热提 +2 位作者 杨林燕 王晓慧 李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4-60,共7页
文章采用生物碳纤维膜材料,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对生物碳纤维膜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优化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同时观察了最佳运行参数下生物碳纤维膜材料的膜污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HRT=10 h,气水比=25... 文章采用生物碳纤维膜材料,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对生物碳纤维膜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优化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同时观察了最佳运行参数下生物碳纤维膜材料的膜污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HRT=10 h,气水比=25∶1,污泥浓度为8 g/L时,该工艺达到最优的运行条件,此时反应器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及浊度分别为15、1.0 mg/L、0.15NTU,处理效果良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生物碳纤维膜反应器的膜清洗周期较长,膜污染情况较轻缓。证实了生物碳纤维膜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碳纤维 MBR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