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分析食用油中18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婷 汤桦 +1 位作者 陈大舟 李蕾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食用油中18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同时对前处理过程中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净化条件及离子源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与环己烷以1∶1(V/V)混匀后,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串联石墨化碳黑...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食用油中18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同时对前处理过程中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净化条件及离子源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与环己烷以1∶1(V/V)混匀后,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串联石墨化碳黑柱浓缩与净化,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进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1-200μg/kg时,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03-0.27μg/kg,定量限为0.10-0.89μg/kg;添加水平在5、10、50μg/kg时,前处理回收率为67.9%-100.8%,精密度(n=3)为0.5%-8.7%。应用该方法检测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油,未发现食用油中多环芳烃含量超标的现象。该方法可靠性高、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准确检测和标准物质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质谱(ID-MS) 多环芳烃(PAHs) 食用油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远地区水质调研方法的模拟对比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剑 朱海彬 +1 位作者 马如意 徐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8,共6页
针对偏远地区水环境评价时水样的采集、运输、保存等难以满足国标法中的要求,以CODCr、TP、氟化物等为研究指标,在实验室内对样品保存环境、运输条件、检测时间等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评估试验,探索有效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在调p H<2... 针对偏远地区水环境评价时水样的采集、运输、保存等难以满足国标法中的要求,以CODCr、TP、氟化物等为研究指标,在实验室内对样品保存环境、运输条件、检测时间等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评估试验,探索有效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在调p H<2和4℃静置保存1 d的条件下,国标法和便携仪器法对CODCr的测试结果保持一致,若因条件限制无法4℃保存,可在调p H<2和常温静置保存1 d,用便携仪器也基本满足测试要求。总磷测试需对水样现场加酸处理,常温保存运回检测地24h内完成测试,远距离运输保存时间不要超过3 d,运输过程中摇动以及短暂的升温对总磷含量影响不大。氟化物的测试可在采样后不调p H常温保存两周内完成测试。另外,研究发现,便携式仪器法测成分复杂的水样时局限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远地区 水质调研 国标法 便携仪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路况的交通信号灯智能管控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荻 郎海涛 +3 位作者 刘永信 胡伟 尹亮 祁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3-788,共6页
为解决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路况的交通信号灯智能管控方法。实时检测交叉方向车辆,计算车道占用率,应用模糊控制理论优化信号灯切换频率,确保双向车道均衡使用。实验利用实测数据,结合模拟分析结果,针对早晚高峰以... 为解决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路况的交通信号灯智能管控方法。实时检测交叉方向车辆,计算车道占用率,应用模糊控制理论优化信号灯切换频率,确保双向车道均衡使用。实验利用实测数据,结合模拟分析结果,针对早晚高峰以及中午等3个典型时段道路交通状况,与传统定时控制方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车道,增强交通通行能力,较传统的定时控制方式更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号灯 车辆检测 车道占用率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两亲嵌段共聚物在CO_2膨胀液体中的组装行为(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晓蒙 焦东霞 +3 位作者 梁志豪 魏金金 李宏平 杨俊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5-951,共7页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和其组装形成的胶束聚集体的形貌因在生物医学、药物传输和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本工作报道了利用二氧化碳膨胀液体(CXLs)对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的自组装...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和其组装形成的胶束聚集体的形貌因在生物医学、药物传输和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本工作报道了利用二氧化碳膨胀液体(CXLs)对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的自组装聚集体(SAA)进行组装结构调控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利用CXLs的抗溶剂效应可以成功调节共聚物PS-b-P4VP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XLs的压力及共聚物的组成是影响SAA结构的主要外部因素,CXLs的抗溶剂效应及其对共聚物溶剂化构型的影响是控制SAA形貌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不同组成的共聚物,在CXLs中其SAA的结构形貌均表现出了对压力的显著响应特性。共聚物PS_(168)-b-P4VP_(420)的自组装聚集体的结构由常压(0.1 MPa)下以球形胶束为主转变为高压下(6.35 MPa)以互联棒状胶束结构为主,而PS_(790)-b-P4VP_(263)的SAA结构则由常压下的小型囊泡过渡到6.35 MPa下的大复合囊泡(LCVs)。但是对于PS_(153)-b-P4VP_(1530),随着压力的调节,其SAA的结构由常压(0.1 MPa)下的大复合胶束(LCMs)转变为6.35 MPa下的大复合囊泡(LCVs)。特别是,我们发现在本工作考察的实验条件下,在常规溶剂甲苯中控制SAA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共聚物的组成;而在CXLs条件下,PS壳链与溶剂CXLs间的接触面积随压力调节而发生的改变,可能是控制SAA形貌转变的主要因素。此外,随着CXLs压力升高而引起的PS与P4VP嵌段间双亲性差别的减小,会引起P4VP核-PS壳的界面间的表面张力发生改变,这也是触发SAA形貌转变的诱因之一。本工作充分显示了CXLs方法有助于可控调节自组装聚集体(SAA)的形貌和组装行为,为研发复合纳米材料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绿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膨胀液体 胶体聚集体 形貌调控 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