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床超重力环境下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建文 高冬霞 +1 位作者 李亚超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251,共9页
旋转填充床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质、分离与反应设备,在化工、环境保护、纳米材料制备、能源、制药等工业过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特性、传质性能、微观混合、多尺度传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 旋转填充床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质、分离与反应设备,在化工、环境保护、纳米材料制备、能源、制药等工业过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特性、传质性能、微观混合、多尺度传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多相流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对传递过程的研究也由实验手段为主转变为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有关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相应的多相流模型也予以总结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多相流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关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 超重力环境 多相流传递 微观混合 多尺度现象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内传递-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建文 田小花 况春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2-959,共8页
针对Villermaux/Dushman反应体系,研究套管式微反应器内错流流动与反应传质过程。采用雷诺平均湍流传递方程描述流体区的传递过程,由达西模型确定丝网区的流动阻力。研究获得反应器内组分分布、有效扩散速率分布以及流体在丝网内的停留... 针对Villermaux/Dushman反应体系,研究套管式微反应器内错流流动与反应传质过程。采用雷诺平均湍流传递方程描述流体区的传递过程,由达西模型确定丝网区的流动阻力。研究获得反应器内组分分布、有效扩散速率分布以及流体在丝网内的停留时间分布特征,发现在套管式微反应器内存在两个决定组分在丝网区浓度扩散分布规律的关键因素,丝网内流体停留时间分布和环隙内错流流动效应。相同进料比下,随着总雷诺数的增大,离集指数在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下存在一转折点,雷诺数较小时组分扩散受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控制,停留时间较长,副产物生成较多,离集指数受雷诺数的影响较大;当总雷诺数大于491后,错流流动起主要作用,组分扩散主要受湍流扩散控制,停留时间小于0.02 s,副产物生成较少,离集指数基本不随雷诺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传递过程 多孔介质 VillermatLx Dushman反应 离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温室系统的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文 贺亚如 王庆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26-130,共5页
分析了研究温室多相传递过程的特点,对温室内复杂的多相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对目前关于温室传热、传质过程的CFD(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CFD在温室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中的优势,并对CFD研究温室多相流系统的... 分析了研究温室多相传递过程的特点,对温室内复杂的多相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对目前关于温室传热、传质过程的CFD(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CFD在温室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中的优势,并对CFD研究温室多相流系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农业 温室系统 流体流动 传热传质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床内微观混合与反应过程的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建文 李亚超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26-2732,共7页
对旋转床内微观混合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其内部微观尺度上的混合与反应机制。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间接确定了旋转床内的液膜厚度范围;对液膜速度模拟进行合理修正,通过流体流动、传质及反应过程的数值模... 对旋转床内微观混合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其内部微观尺度上的混合与反应机制。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间接确定了旋转床内的液膜厚度范围;对液膜速度模拟进行合理修正,通过流体流动、传质及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离集指数、湍流耗散率、停留时间以及微观混合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表明:不同转速下的离集指数、混合时间、湍流动能耗散率等均表现出一定的多尺度现象。研究结果丰富了旋转床内微观混合与反应的认识,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 数值模拟 微观混合 多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Ga_2O_3修饰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晨飞 王树博 +1 位作者 谢晓峰 张建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7-281,共5页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热分解法将纳米Ga2O3沉积在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扫描电镜测试(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充放电实验考察了Ga2O3对石墨毡电化学... 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热分解法将纳米Ga2O3沉积在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扫描电镜测试(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充放电实验考察了Ga2O3对石墨毡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a2O3对电极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当用Ga2O3电极修饰石墨毡时,电池正负极反应活性较未处理前分别提高13%和18%,同时也导致全钒液流电池的容量更大,电流效率和能量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石墨毡 表面 GA2O3 催化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无机硫为原料制备硫化铅量子点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岳栋 张建文 +1 位作者 张敬波 林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9-1243,共5页
根据高温下快速成核低温下慢速生长的量子点制备原理,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硫化铅半导体量子点.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无味和低毒的硫化钠作为制备硫化铅量子点硫的前驱物,因此这是一种量子点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油酸作... 根据高温下快速成核低温下慢速生长的量子点制备原理,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硫化铅半导体量子点.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无味和低毒的硫化钠作为制备硫化铅量子点硫的前驱物,因此这是一种量子点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油酸作为稳定剂控制硫化铅的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了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径,采用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硫化铅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通过降低油酸的添加量可以促进量子点的生长,得到较大粒径量子点.并探讨了量子点的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硫化铅 硫化钠 绿色合成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甲醛和四聚乙醛的太赫兹光谱吸收特征测量
7
作者 夏天宇 张建文 邓玉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0-204,共5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24℃、湿度小于10%RH的干燥空气条件下,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聚甲醛和四聚乙醛与高纯聚乙烯混合物的压片样品进行测量,得到其在太赫兹频段的特征吸收光谱。在0.1~2.5 THz范围内,多聚甲醛出现了2个微弱的吸收峰,...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24℃、湿度小于10%RH的干燥空气条件下,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聚甲醛和四聚乙醛与高纯聚乙烯混合物的压片样品进行测量,得到其在太赫兹频段的特征吸收光谱。在0.1~2.5 THz范围内,多聚甲醛出现了2个微弱的吸收峰,分别位于1.20 THz和1.66 THz处;四聚乙醛只出现了1个比较明显的吸收峰,位于1.83 THz处。两者的吸收系数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可将其作为太赫兹指纹谱进行物质成分鉴别的依据。另外,通过进一步试验得到了多聚甲醛和四聚乙醛样品的平均吸收系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化学品识别 多聚甲醛 四聚乙醛 吸收系数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