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璐璐 张晓媛 范晓博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诸多问题。以微生物基因编辑虚拟仿真平台为例,利用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领域的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生物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解决实验原理复杂、周期长、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生物工程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诸多问题。以微生物基因编辑虚拟仿真平台为例,利用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领域的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生物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解决实验原理复杂、周期长、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虚拟与实体结合,构建实体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这些举措对提升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虚拟仿真 生物工程 微生物基因编辑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结构功能材料的组装与产品工程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彦军 周永山 +2 位作者 王桂荣 李殿卿 段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阐述了插层结构功能材料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结构设计理论、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插层过程控制与插层组装方法学(包括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原位生长法、模板合成法、层层组装法及清洁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性能与应用,针对化学... 阐述了插层结构功能材料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结构设计理论、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插层过程控制与插层组装方法学(包括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原位生长法、模板合成法、层层组装法及清洁生产工艺)以及产品性能与应用,针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与需要,介绍了插层结构功能材料实现从分子尺度到过程尺度和产品应用跨越等产品工程研究的具体思路及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材料 产品工程 插层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银催化剂乙烯环氧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汝军 李建伟 +2 位作者 李旻旭 李金兵 陈建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3-1460,共8页
采用微型等温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原料气中乙烯、氧气、二氧化碳和1,2-二氯乙烷的含量,以及反应温度等5个因素对环氧化过程的影响;并以环氧乙烷收率和反应选择性为目标,采... 采用微型等温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B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原料气中乙烯、氧气、二氧化碳和1,2-二氯乙烷的含量,以及反应温度等5个因素对环氧化过程的影响;并以环氧乙烷收率和反应选择性为目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上述5个因素对环氧化过程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环氧乙烷收率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最显著,其对B型银催化剂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综合考虑环氧乙烷收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确定的相对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原料气中1,2-二氯乙烷含量0.7×10^(-6)(x)、乙烯含量22.00%(x)、二氧化碳含量1.00%(x)、氧气含量6.50%(x),在此条件下环氧乙烷的收率和选择性可分别达到38.87%和8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环氧化 银催化剂 环氧乙烷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化工艺参数对纳米碳酸钙形貌和颗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东清 刘家祥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共3页
研究了石灰乳液饱和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中各工艺参数,包括碳化反应温度、CO2通入速度、搅拌速度以及晶形控制剂的加入,对碳酸钙产品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粒径为45nm左右的立方形纳米碳酸钙和50... 研究了石灰乳液饱和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中各工艺参数,包括碳化反应温度、CO2通入速度、搅拌速度以及晶形控制剂的加入,对碳酸钙产品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粒径为45nm左右的立方形纳米碳酸钙和500nm左右的纺锤形碳酸钙。以柠檬酸钠为晶形控制剂,制备出了长径比为9的链状纳米碳酸钙;另外,柠檬酸钠的存在,加速了碳酸化反应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碳化温度 CO2流量 搅拌速度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军祥 罗从光 +3 位作者 付鹏兵 李俊 孟启宇 朱吉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7-279,共3页
以活性氧化铝小球为载体,Mn/Ce双金属为活性组分,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活性氧化铝基催化剂,并对催化剂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比了不同负载量、不同金属配比、不同焙烧温度、不同焙烧时间下催化剂的活性。当催化剂负载为4%(Mn)∶1%(Ce),... 以活性氧化铝小球为载体,Mn/Ce双金属为活性组分,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活性氧化铝基催化剂,并对催化剂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比了不同负载量、不同金属配比、不同焙烧温度、不同焙烧时间下催化剂的活性。当催化剂负载为4%(Mn)∶1%(Ce),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对煤化工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小球 Mn/Ce 共沉淀 臭氧催化氧化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结晶化合物制备实验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楚进锋 靳兰 宋宇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本研究以无机结晶化合物制备实验为例,以晶体结构为兴趣切入点,以星问卷为有效测评手段,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本研究以无机结晶化合物制备实验为例,以晶体结构为兴趣切入点,以星问卷为有效测评手段,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实践过程包括:课前学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反馈及反思三个阶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意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翻转课堂 晶体结构 星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LDHs基催化剂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科研转化的综合化学实验
7
作者 刘雅楠 贺宇飞 李殿卿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306-313,共8页
基于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高分散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基催化剂可控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实验内容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和催化材料合成实验,催化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化学键表征,催化反应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等... 基于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高分散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基催化剂可控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实验内容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和催化材料合成实验,催化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化学键表征,催化反应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等。通过实验的设计开展,促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高分散Ni-Cu催化剂 硝基化合物还原 成核晶化隔离法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氧桥三核铁(Ⅲ)配合物的便捷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楚进锋 王艺澄 +5 位作者 齐继 刘余霖 李言 靳兰 何蕾 宋宇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299-306,共8页
目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在配合物制备实验方面主要涵盖了单核配合物,而对配合物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多核配合物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我们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关于三核铁(Ⅲ)配合物的综合化学实验,以期通过该实验加深学生对配合物... 目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在配合物制备实验方面主要涵盖了单核配合物,而对配合物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多核配合物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我们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关于三核铁(Ⅲ)配合物的综合化学实验,以期通过该实验加深学生对配合物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设计以廉价易得的九水合硝酸铁与三水合乙酸钠为原料,通过水浴加热反应、冷却结晶等步骤制备了一种氧桥三核铁(Ⅲ)配合物[Fe_(3)O(CH_(3)COO)_(6)(H_(2)O)_(3)]NO_(3)·4H_(2)O,通过配位滴定法测定了其铁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等表征测试。该实验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环保无污染。实验内容蕴含思政元素,目标配合物结构新颖,富有对称美,实验教学时亦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领略化学之美。本设计科教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生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氧桥三核铁(Ⅲ)配合物 对称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类插层组装功能材料 被引量:62
9
作者 陆军 刘晓磊 +3 位作者 史文颖 王心蕊 卫敏 段雪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7,共9页
水滑石类(LDHs)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LDHs的构筑单元和结构的可控性和多样性,为此类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介绍了LDHs的结构特征和制备化学,讨论了阴离子插层LDHs的组装原... 水滑石类(LDHs)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LDHs的构筑单元和结构的可控性和多样性,为此类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介绍了LDHs的结构特征和制备化学,讨论了阴离子插层LDHs的组装原理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对基于主体层板调控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多种插层LDHs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LDHs的结构创新和制备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类化合物 插层组装 功能材料 主-客体相互作用 制备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4
10
作者 谢卫刚 赵东林 +1 位作者 景磊 张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氧化石墨热膨胀还原并用超声分散制备了石墨烯,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用超声分散和模具浇注成型法制备了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分析了石墨烯对... 通过对氧化石墨热膨胀还原并用超声分散制备了石墨烯,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用超声分散和模具浇注成型法制备了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分析了石墨烯对环氧树脂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模量先增加后减小;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0.9MPa,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6.88%;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达到最大值2833.3MPa,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4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丹丹 赵东林 +4 位作者 张东东 李良昱 何青 张晶星 朱阳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GNS)/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对GNS的微观结构以及GNS在RTV硅橡胶基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研究了...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GNS)/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对GNS的微观结构以及GNS在RTV硅橡胶基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研究了GNS/RTV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基体硅橡胶中的分布较均匀,极少出现团聚现象;随着填料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极大值后渐渐减少;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9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8387MPa和195.78%,比纯RTV硅橡胶提高了159.86%和55.32%;此时拉伸模量比纯RTV硅橡胶提高了15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室温硫化硅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雨薇 孔祥贵 +1 位作者 李慧 雷晓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0-1166,共7页
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焦化脱硫废液中"硫氰酸盐的纯化提取和水回用"为核心而集成的几种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多功能选择性吸附材料、耐高温耐腐蚀的亚微米级多孔金属复合膜及高... 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焦化脱硫废液中"硫氰酸盐的纯化提取和水回用"为核心而集成的几种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多功能选择性吸附材料、耐高温耐腐蚀的亚微米级多孔金属复合膜及高效分离除杂技术和脱硫废液中硫氰酸盐的纯化提取及水回用工艺技术。本技术的成功产业化,在彻底解决焦化脱硫废液严重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脱硫废液的高效资源化及产品的高值化,让企业在提高环保水平的前提下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焦化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健康发展,开辟了焦化和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 脱硫 废液 资源化 多功能选择性吸附材料 多孔金属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伟国 孙伟航 +4 位作者 曲宗凯 冯晓磊 荣峻峰 陈旭 杨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以硅藻土为原料,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进一步利用砂磨得到纳米多孔硅,然后通过球磨将其与片状石墨和沥青均匀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造粒,高温煅烧后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对所得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以硅藻土为原料,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进一步利用砂磨得到纳米多孔硅,然后通过球磨将其与片状石墨和沥青均匀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造粒,高温煅烧后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对所得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790 mA·h/g,容量保持率可达96.7%)及较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微球 多级缓冲结构 纳米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橡胶-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7
14
作者 谷正 王文才 +2 位作者 宋国君 李培耀 王宝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3-396,共4页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顺丁橡胶(BR)-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BR-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研究了BR-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100mL聚合瓶小试,考察了回收溶剂对丁二烯...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顺丁橡胶(BR)-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BR-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研究了BR-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100mL聚合瓶小试,考察了回收溶剂对丁二烯转化率的影响。XRD和TEM表征结果显示,OMMT片层以纳米级均匀分布在BR基体中,BR-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OMMT的层间距由1.89nm增至2.52nm。与纯BR相比,当m(BR):m(OMMT)=100:6时,BR-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82%。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回收溶剂时,丁二烯的转化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有机蒙脱土 溶液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机早强剂对钢渣胶凝材料早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珣 刘家祥 +2 位作者 王博 朱桂林 卢忠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无机早强剂对新余钢铁公司热泼钢渣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激发剂、碱激发剂均能提高钢渣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复掺激发剂比单掺激发剂效果更好;碱激发和硫酸盐激发共同作用时,比单独的碱激发或硫酸盐激发更能提高钢... 研究了不同无机早强剂对新余钢铁公司热泼钢渣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激发剂、碱激发剂均能提高钢渣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复掺激发剂比单掺激发剂效果更好;碱激发和硫酸盐激发共同作用时,比单独的碱激发或硫酸盐激发更能提高钢渣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效果最好的是CaSO4.1/2H2O和NaOH以1%∶0.4%的比例复掺,使钢渣胶凝材料的3d抗压强度比不掺早强剂时提高54.5%,7d强度提高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早强剂 碱激发剂 硫酸盐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G-FTIR联用对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热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力 刘志玲 +2 位作者 易凯 代永强 金日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06,共3页
利用三乙基铝作为阴离子聚合引发剂,成功制备了高等规度聚丙烯腈聚合物,13 C-NMR测得其全通比例含量高达53.5%;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详细分析了聚合物热降解过程中气体释放情况。研究表明:聚合物在整个热解过程主要有CO2、NH... 利用三乙基铝作为阴离子聚合引发剂,成功制备了高等规度聚丙烯腈聚合物,13 C-NMR测得其全通比例含量高达53.5%;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A-FTIR)联用详细分析了聚合物热降解过程中气体释放情况。研究表明:聚合物在整个热解过程主要有CO2、NH3、HCN和H2O裂解气体产生,热解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282℃之前聚合物基本没有发生失重现象,282~292℃纤维发生预氧化反应,大量的NH3、CO2及H2O释放造成重量损失明显,292~487℃经过预氧化后,聚合物耐热性有所提失重率减少,487~700℃温区内CO2为主要的裂解产物,使得聚合物全部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TIR 高等规度 聚丙烯腈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发展及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霖 蔡喜韬 +3 位作者 惠嘉 石艳 燕春福 李亚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2-296,共5页
利用相变材料合理、高效、清洁利用绿色能源(自然环境中的热能)开发自调温沥青路面,综述分析了微胶囊相变材料(MCPC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MCPCM用于主动调温沥青路面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重点综述MCPCM在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 利用相变材料合理、高效、清洁利用绿色能源(自然环境中的热能)开发自调温沥青路面,综述分析了微胶囊相变材料(MCPC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MCPCM用于主动调温沥青路面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重点综述MCPCM在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并指出MCPCM在制备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相变材料 制备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脱硫石膏粉在水泥基胶凝材料中的复合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谭平 王海云 刘家祥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0,43,共3页
研究了脱硫石膏粉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复合效应。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体积安定性良好,初凝时间明显延长,终凝时间和标准稠度用水量略有增加。脱硫石膏-水泥胶砂水化时,一部分脱硫石膏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晶... 研究了脱硫石膏粉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性能的复合效应。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体积安定性良好,初凝时间明显延长,终凝时间和标准稠度用水量略有增加。脱硫石膏-水泥胶砂水化时,一部分脱硫石膏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晶体,其余的脱硫石膏颗粒起微集料的填充作用。大量的脱硫石膏超细颗粒均匀分散在浆体中,填充并细化了毛细孔和孔隙,改善了胶砂的孔结构,提高了胶砂密实度。通过不同龄期的净浆试件的XRD图谱,表明脱硫石膏-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钙矾石和二水硫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胶凝材料 强度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独角莲中有效成分皂苷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昂 魏芸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5,共3页
本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独角莲中的有效成分皂苷进行分离纯化。分别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腈∶水=5∶1∶1∶5(V/V)及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5∶10∶2∶20(V/V)为溶剂系统,用下相作流动相,上相作固定相,分别采用2 mL/min及1.5 mL... 本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独角莲中的有效成分皂苷进行分离纯化。分别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腈∶水=5∶1∶1∶5(V/V)及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5∶10∶2∶20(V/V)为溶剂系统,用下相作流动相,上相作固定相,分别采用2 mL/min及1.5 mL/min的流动相流速、800 r/min的转速对独角莲中的有效成分皂苷进行分离,得到纯度98%的胡萝卜苷6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分离纯化 独角莲 胡萝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膏-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振东 雷文 刘家祥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8,39,共4页
以废渣黄石膏10%、水泥90%、高效减水剂1.2%~2.0%为原料配制的胶结材胶砂,其抗压、抗折强度满足P.O42.5水泥的强度指标要求,其凝结时间及安定性合格;采用配比为黄石膏30%、水泥70%、高效减水剂1.2%~2.0%,可配制C30混凝土,其抗渗性能达... 以废渣黄石膏10%、水泥90%、高效减水剂1.2%~2.0%为原料配制的胶结材胶砂,其抗压、抗折强度满足P.O42.5水泥的强度指标要求,其凝结时间及安定性合格;采用配比为黄石膏30%、水泥70%、高效减水剂1.2%~2.0%,可配制C30混凝土,其抗渗性能达到P12抗渗等级要求;对制备的不同龄期胶砂及混凝土试块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黄石膏-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钙矾石及二水石膏。C-S-H凝胶、钙矾石及二水石膏相互胶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硬化体,从而产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膏 胶凝材料 水化机理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