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莉彦 殷荣政 +5 位作者 谭晶 侯钦正 李长金 杨涛 杨卫民 李好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为及高品质凝胶液与超倍拉伸的关联;探讨了闪蒸相分离中的相态变化、超临界CO_(2)“绿色制造”方法;针对聚乙烯非极性、分子量大、黏度高的物性,归纳了使用溶剂、添加导电粒子的溶液电纺以及通过共混小分子极性物质、提高降解温度升温降黏、增设环境温度延长鞭动时间来细化纤维的熔体电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共混熔喷后开纤剥离多组分纤维的影响。最后指出使用超临界绿色流体、无卤素环境友好型溶剂等绿色制备方式为未来热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 聚乙烯 相分离 熔喷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微分静电纺制备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 被引量:1
2
作者 安瑛 于晓宇 +4 位作者 李骜原 尹宏远 靳耀 黄浩东 李好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87,共7页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貌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均对平均直径以及纤维膜力学性能存在影响。其中,当气动抽风机气压为0.6 MPa、收集辊的转速为1000 r/min、微分喷头温度为210℃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平均直径为4.64μm,其拉伸强度可达6.22 MPa、断裂伸长率为249%,与初始组别相比,分别提升了3.4及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高密度聚乙烯 纤维直径分布 力学性能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层叠挤出尼龙/无机粒子混合效果的工艺影响因素
3
作者 张莉彦 杜翔宇 +3 位作者 丁玉梅 杨卫民 焦志伟 汪力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116,共6页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扭转式微纳层叠方法及装备,利用微纳层叠技术对尼龙和无机纳米粒子进行分散调控,制备得到高性能的功能性尼龙材料。利用粒子示踪技术,模拟了无机粒子与尼龙熔体的混合过程,并且,对比了在不同入口体积流量条件下,...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扭转式微纳层叠方法及装备,利用微纳层叠技术对尼龙和无机纳米粒子进行分散调控,制备得到高性能的功能性尼龙材料。利用粒子示踪技术,模拟了无机粒子与尼龙熔体的混合过程,并且,对比了在不同入口体积流量条件下,采用的微纳层叠单元对尼龙基体中无机粒子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叠单元流道内部存在强剪切应力,随着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加,微纳层叠单元中的剪切应力值随着入口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时间切片下,当入口体积流量为0.001 m^(3)/s时,出口粒径分布的峰值密度为0.034;当入口体积流量为0.002 m^(3)/s时,峰值密度为0.04;当入口体积流量为0.005 m^(3)/s时,峰值密度0.036,结合剪切应力和出口粒径分布的模拟结果发现,适当增加入口体积流量,有利于提高微纳层叠单元对无机粒子的分散作用。不同入口体积流量条件下,粒子的分布指数和分离尺度的数值均相差较小,因此,流量对粒子分布混合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微纳层叠 POLYFLOW 数值模拟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静电纺长丝纱的制备及其在摩擦纳米发电机中的应用
4
作者 闫静 王亚倩 +5 位作者 刘晶晶 李好义 杨卫民 康卫民 庄旭品 程博闻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织物型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中纤维直径较大导致其有效工作面积不足、输出性能受限的问题,采用熔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PP)和聚酰胺6(PA6)长丝纱,采用织造工艺构筑织物型TENG,并与商用PP和PA6长丝纱构成的织物型TENG进行对比... 针对织物型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中纤维直径较大导致其有效工作面积不足、输出性能受限的问题,采用熔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PP)和聚酰胺6(PA6)长丝纱,采用织造工艺构筑织物型TENG,并与商用PP和PA6长丝纱构成的织物型TENG进行对比。通过表征TENG摩擦发电输出性能差异,探究熔融静电纺纱在TENG中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熔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长丝纱具有较小的纤维直径,其中PP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84μm,PA6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2.25μm;基于熔融静电纺的TENG输出电压和电流可达到110 V和11.4μA,分别是商业长丝纱TENG的41倍和95倍;TENG在不同压力和频率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电输出性能,且在工作5000 s后仍保持稳定,经过多次水洗后,TENG的电输出性能未显著衰减。该TENG在50 MΩ负载电阻下的输出功率密度为0.82 W/m^(2),能够为LED灯、电子表等微型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电力,展示其在可穿戴电子设备和自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静电纺丝 聚丙烯长丝纱 聚酰胺6长丝纱 摩擦纳米发电机 能源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动静压混合式密封端面变形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郑娆 张江腾 +4 位作者 刘志远 刘安 陈凯放 胡鼎国 李双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以其抗干扰能力强、耗气量低、工况范围宽的特性,成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隔离密封的新发展方向。考虑动静压混合密封实际运行中复杂工况的影响,建立了流固热耦合分析模型,探究了不同供气压力、气膜厚... 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以其抗干扰能力强、耗气量低、工况范围宽的特性,成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隔离密封的新发展方向。考虑动静压混合密封实际运行中复杂工况的影响,建立了流固热耦合分析模型,探究了不同供气压力、气膜厚度及工作转速下密封端面变形和密封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动压效应的引入显著拓宽了密封的工作范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密封端面相对变形量,使密封组合变形量仅占端面平均气膜厚度的7%,还使密封在4μm的小气膜厚度具备了最大的开启力和气膜刚度,从而提升了密封装置在高转速、低压力及小气膜厚度等极端工况下的运转稳定性;此外,隔离气耗气量主要受到工况压力变化的影响,密封在低压力工况下运行时可大大减小耗气量。试验结果表明,密封耗气量与仿真值高度吻合,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密封均保持了非接触的稳定运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涡轮泵 动静压混合密封 流固热耦合 端面变形 密封性能 耗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动压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性能分析
6
作者 郑娆 吴哲坤 +1 位作者 李双喜 章国庆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焊接金属波纹管的性能与高温动压密封性能密切相关。为优化波纹管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分析不同工况条件对某航空发动机动压密封的S形焊接金属波纹管性能的影响。以S形焊接金属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固-热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介... 焊接金属波纹管的性能与高温动压密封性能密切相关。为优化波纹管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分析不同工况条件对某航空发动机动压密封的S形焊接金属波纹管性能的影响。以S形焊接金属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固-热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介质温度和介质压力对波纹管刚度和介质作用有效直径的影响,揭示工况参数对波纹管动压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针对温压联合作用对波纹管性能的影响拟合了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和升压过程中,刚度随介质温度呈线性减小,随介质压力呈线性增大;密封载荷系数随介质温度升高呈线性减小,其变化率随介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低压工况的变化率是高压工况的5倍。拟合温压联合作用下刚度和有效直径的计算公式,拟合公式的决定系数高达97%以上。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降低高温对波纹管动压密封性能的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提高工作压力,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拟合的公式可用于指导波纹管的选型计算,从而优化波纹管动压密封的结构设计和工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焊接金属波纹管 动压密封 密封性能 航空发动机 载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下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密封性能分析
7
作者 郑娆 胡鼎国 +3 位作者 刘志远 宋子锋 张江腾 李双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87,共11页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失效问题,建立了密封面间气膜仿真分析模型及动静环变形模型,分析了转速及隔离介质压力变化对动态开启特性的影响以及运转工况下密封端面的变形程度,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密封在不同转速和隔离介质压力下的泄漏量。研究结果表明:双波纹管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开启不依赖转速,泄漏量几乎不随转速发生变化,转速发生变化时仍具有稳定的密封性能;随着隔离介质压力的提高,气膜刚度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但在0.5~0.6MPa时存在趋于平稳的趋势,表明隔离密封气膜刚度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存在刚度极限;密封能够通过膜压、膜厚与波纹管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自适应调节静环轴向位置来建立新的平衡;在隔离介质压力变化时,稳压槽内压力与隔离介质压力变化趋势一致,密封能够迅速响应压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静压隔离密封 泄漏量 压力变化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泵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扰动性能
8
作者 李双喜 刘安 +2 位作者 刘志远 张江腾 李世聪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隔离密封对高速涡轮泵燃料密封极为重要,但其在工作时存在供气压力波动、外界振动强烈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密封性能。对动静压隔离密封气膜扰动工况,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动态变化扰动分析模型,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MATLAB求解... 隔离密封对高速涡轮泵燃料密封极为重要,但其在工作时存在供气压力波动、外界振动强烈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密封性能。对动静压隔离密封气膜扰动工况,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动态变化扰动分析模型,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MATLAB求解端面气膜扰动刚度及扰动阻尼,对比静压式与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的扰动性能,讨论气膜厚度、工作压力及扰动幅值等参数对扰动性能的影响,得到其变化规律,并试验验证了动静压密封的抗扰动性能。结果表明:扰动频率的增加使得扰动刚度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扰动阻尼随扰动频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在10~100 Hz时逐渐趋于平稳。供气压力与扰动刚度、扰动阻尼呈正相关。工作转速增大,扰动刚度在低频段增大、在中高频段减小,扰动阻尼全频减小。扰动幅值增大,扰动刚度在中低频段几乎不变、在高频段减小,扰动阻尼略有增大。工作膜厚与扰动刚度、扰动阻尼呈负相关。动静压式混合密封有效提升了密封装置中低频下的稳定性能,避免了密封处于低压、低转速时抗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密封 气体 动静压 扰动刚度 扰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能耗分布研究
9
作者 毕超 赵冲 王斌元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0,共5页
系统性地探究了挤出造粒机组在预热阶段与正常挤出阶段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预热环节,机筒设定温度是主导机组能耗的关键因素。在挤出环节,机筒设定温度、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挤压造粒机组的能耗分布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为全... 系统性地探究了挤出造粒机组在预热阶段与正常挤出阶段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预热环节,机筒设定温度是主导机组能耗的关键因素。在挤出环节,机筒设定温度、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挤压造粒机组的能耗分布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为全面评估不同转速对机组能耗的影响,细分了固定喂料速率下的小范围转速调整,固定主电机工作电流下的大范围转速调整2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 挤出机 能耗 比能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SVR模型的管道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军衡 唐海光 +2 位作者 付军 朱瑞 陈良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为准确预测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对传统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各种麻雀的位置更新公式进行调整,得到了ISSA,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迭代结果发现ISSA的收敛... 为准确预测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对传统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各种麻雀的位置更新公式进行调整,得到了ISSA,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迭代结果发现ISSA的收敛速度得到大幅提升。随后通过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优化SVR模型的惩罚因子和核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采用南海油田管道的50组管道腐蚀数据对ISSA-SVR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未经优化的SVR模型相比,ISSA-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小、相关程度高,表明ISSA-SVR预测模型可为油气管道的腐蚀速率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油气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均匀性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凯 杨卫民 +3 位作者 丁奇胜 殷荣政 李好义 谭晶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5-1032,共8页
为解决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模量差别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单、双侧高斯激光辐照碳纤维,确定了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性是由激光光强分布和纤维束传热引起的温度不均导致的,采用光强分布均匀的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显... 为解决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模量差别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单、双侧高斯激光辐照碳纤维,确定了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性是由激光光强分布和纤维束传热引起的温度不均导致的,采用光强分布均匀的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显著提高了碳纤维石墨化的均匀性,对比了高斯激光直接辐照碳纤维与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对碳纤维力学性能的离散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顶激光辐照的薄层化碳纤维的石墨化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平均拉伸模量从227.37GPa提高至311.90GPa,提高了37.18%;相较于高斯激光直接辐照,平顶激光辐照的薄层化碳纤维的拉伸模量变异系数由44%降低至12%,拉伸模量的Weibull模数显著提高,离散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石墨化 激光 力学性能 Weibu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成型技术的打印强度和成型速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世檩 朱家威 +5 位作者 张鹏 魏兴岳 杨华光 曾宪奎 杨卫民 鉴冉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作为3D打印的主流技术,虽受广泛应用,但打印件强度不足与成型速度慢等问题仍是其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从优化打印参数、改进层间结合、材料改性和工艺创新等层面,探讨了提升打印强度... 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作为3D打印的主流技术,虽受广泛应用,但打印件强度不足与成型速度慢等问题仍是其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从优化打印参数、改进层间结合、材料改性和工艺创新等层面,探讨了提升打印强度的多种途径。同时,从完善打印方法和优化打印设备两个维度,分析了影响FDM成型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最后,从打印路径优化及质量检测两个角度总结了国内外学者通过人工智能提高打印强度及打印速率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成型效率 成型质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游卿华 伍鹏 马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存在过度降噪导致信号失真、适应性差,提取复杂声场特征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噪声估计和维纳滤波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首先,计算轴承声信号各频带功率谱,构建功...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存在过度降噪导致信号失真、适应性差,提取复杂声场特征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噪声估计和维纳滤波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首先,计算轴承声信号各频带功率谱,构建功率谱直方图进行噪声谱估计,并对噪声谱进行一阶递归平滑;其次,利用噪声谱估计计算维纳滤波增益函数,得到维纳滤波降噪后的声信号;然后,对降噪后的声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通过对比实际测得的故障特征频率和理论的故障特征频率,实现对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故障诊断。实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直方图噪声估计和维纳滤波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方法得到的包络谱中含有明显的故障频率及其倍频成分,实验数据信噪比至少提升了1.14 dB,现场数据信噪比至少提升了1.04 dB,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效果较好,可实现环境噪声干扰严重下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声信号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托辊轴承 声信号增强 直方图噪声估计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挺 彭强 马秀清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通过增韧改性提高PC的韧性,综述了近些年来PC增韧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增韧改性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主要包括弹性体增韧改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有机刚性粒... 聚碳酸酯(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通过增韧改性提高PC的韧性,综述了近些年来PC增韧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增韧改性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主要包括弹性体增韧改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介绍了PC及其改性产品在汽车、建材、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对PC增韧改性的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增韧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低温挤出与能耗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新沛 黄天宇 +5 位作者 魏兴岳 张鹏 王世龙 王世檩 杨卫民 鉴冉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橡胶、塑料)因自身导热性差和黏性耗散明显,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温升十分显著。温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聚合物热历程、高温氧化断链、破坏材料原始性能、增加能耗等,从而影响聚合物制品的成型品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聚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橡胶、塑料)因自身导热性差和黏性耗散明显,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温升十分显著。温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聚合物热历程、高温氧化断链、破坏材料原始性能、增加能耗等,从而影响聚合物制品的成型品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聚合物挤出过程温升的产生原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从机筒冷却装置、温控系统、螺杆结构优化等方向为低温挤出技术做出的贡献,以及在能耗管理方面的举措,最后展望了低温挤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挤出 螺杆结构 冷却装置 温度控制 能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S介质层的双层柔性电容式传感器
16
作者 朱源祥 黄尧 +5 位作者 吴大鸣 许红 郑秀婷 孙靖尧 庄俭 高小龙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了得到人体运动状态信息,需精准测量人体关节处的应变,提出了一种制作柔性电容式传感器的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作为传感器的介电层,设计了丝网印板的图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电极材料印刷在介电层薄膜上,使其作为电极... 为了得到人体运动状态信息,需精准测量人体关节处的应变,提出了一种制作柔性电容式传感器的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作为传感器的介电层,设计了丝网印板的图案,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电极材料印刷在介电层薄膜上,使其作为电极层,形成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柔性电容式传感器单元。然后,将2个传感器单元贴合在一起,制备为双层柔性电容式传感器。将其放置在测试平台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双层传感器的电极层厚度均匀,其值约为60μm。双层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初始电容,其值为1.793 nF,在相同应变下,能得到更大的电容变化量,即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检测到1%的应变。无论是在压力测试还是应变测试下,双层传感器均比单层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S=0.29 kPa^(-1),GF=0.73),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PDMS 双层 柔性 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脑膜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觊兴 丁玉梅 +3 位作者 杨涛 李好义 杨卫民 张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在30%的颅脑手术中,神经外科医生需要修复硬脑膜,硬脑膜修复材料对维持脑组织完整和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对硬脑膜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针对硬脑膜修复所使用的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异种来源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 在30%的颅脑手术中,神经外科医生需要修复硬脑膜,硬脑膜修复材料对维持脑组织完整和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对硬脑膜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针对硬脑膜修复所使用的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异种来源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并对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未来人工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熔体静电纺纤维膜材料在硬脑膜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修复材料 静电纺丝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分级辊压装置结构设计
18
作者 仇思源 王文昊 +5 位作者 陈元民 李亚娇 郑秀婷 许红 吴大鸣 孙靖尧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于连续辊压-空间限制域强制组装法(continuous roll-spatial-spatial confining forced network assembly,CRSCFNA)开发了一种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该设备的核心是分级辊压装置,它能够逐步将复合材料的厚度压缩至与... 基于连续辊压-空间限制域强制组装法(continuous roll-spatial-spatial confining forced network assembly,CRSCFNA)开发了一种聚合物复合材料连续强制组装加工设备。该设备的核心是分级辊压装置,它能够逐步将复合材料的厚度压缩至与限域板相匹配的尺寸。结果表明,利用强制组装力,即径向压力与垂直于径向的剪切力可以促进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高密度排列和定向组装,构建出一个密实的导热/导电强制组装网络。这一创新工艺显著提升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传导和电传导性能,满足了现代工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强制组装 分级辊压装置 连续化生产 填料网络 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改性对聚四氟乙烯结构和耐磨性研究
19
作者 黄庚 Sagin Abay Bekbolatovich +6 位作者 吴大鸣 王晓杰 高小龙 孙靖尧 黄尧 许红 郑秀婷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6,共5页
采用了熔点以上温度的γ射线辐照改性技术,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辐照改性,研究辐照改性对PTFE耐磨性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仪(FTIR)和摩擦磨损实验机... 采用了熔点以上温度的γ射线辐照改性技术,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辐照改性,研究辐照改性对PTFE耐磨性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仪(FTIR)和摩擦磨损实验机设备,对辐照前后材料的结晶结构和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辐照改性技术显著提高了PTFE的结晶度,改性后的PTFE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耐磨性提高了约3.31倍,摩擦系数降低了约78%,表现出了很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辐照改性 结晶结构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S04对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纤维的增强改性研究
20
作者 李万隆 杨卫民 +5 位作者 王朔 李长金 张杨 谭晶 阎华 李好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引入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成核剂CH-S04用于提高增强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纺丝温度、纺丝电压条件下PLA/CH-S04纤维膜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和CH-S04在多级牵伸工艺中的作用机理,并对PLA/CHS04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 引入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成核剂CH-S04用于提高增强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纺丝温度、纺丝电压条件下PLA/CH-S04纤维膜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和CH-S04在多级牵伸工艺中的作用机理,并对PLA/CHS04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纺丝温度为220℃、纺丝电压为50 kV时,PLA/CH-S04纤维膜的结晶度分别达到最大值26.61%和32.32%,较于纯PLA纤维膜结晶度分别提升18.02%和23.73%;在不同的纺丝接收形式中,施加电压与气流辅助并且用辊子收集,CH-S04对PLA的结晶性能提升效果最佳,结晶度为36.66%,较于纯PLA纤维膜结晶度提升了28.07%;当纺丝温度为240℃,纺丝电压为50 kV时,PLA/CH-S04纤维膜拉伸强度为12.33 MPa,较于纯PLA纤维膜提高1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乳酸 熔体 结晶度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