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力络合铁法脱除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曹会博 李振虎 +3 位作者 郝国均 钱智 王文宾 郭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1-974,共4页
以络合铁为脱硫液,在旋转填充床中,进行石油伴生气脱H_2S的实验。考察了石油伴生气流量、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质量浓度、脱硫液流量、旋转填充床转速对H_2S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_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_Ga随脱硫液流量的... 以络合铁为脱硫液,在旋转填充床中,进行石油伴生气脱H_2S的实验。考察了石油伴生气流量、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质量浓度、脱硫液流量、旋转填充床转速对H_2S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_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_Ga随脱硫液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旋转填充床转速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随石油伴生气中H_2S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超重力络合铁法脱除H_2S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石油伴生气流量30~70 m^3/h,石油伴生气中H_2S质量浓度20~80g/m^3,脱硫液流量0.5~1.0 m^3/h,旋转填充床转速900~1 100 r/min。在此条件下,θ稳定在99.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 石油伴生气 络合铁 脱硫 硫化氢 旋转填充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场内气液传质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桑乐 罗勇 +3 位作者 初广文 邹海魁 向阳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共18页
气液传质过程广泛存在于化学工业当中。气液传质强化技术的研究,对缩短工艺流程、缩小设备尺寸、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旋转床为核心装备的超重力技术,是气液传质过程强化的有效技术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超重力过... 气液传质过程广泛存在于化学工业当中。气液传质强化技术的研究,对缩短工艺流程、缩小设备尺寸、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旋转床为核心装备的超重力技术,是气液传质过程强化的有效技术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受混合和传递限制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旋转床转子结构出发,综述了整体旋转式、双动盘式、动静结合式等转子结构的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传质强化的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并展望了超重力旋转床气液强化传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超重力旋转床 转子结构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春光 邵磊 +3 位作者 陈建峰 陈建铭 初广文 周月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2-664,共3页
 以四氯化钛和氨气为原料,在新型的超重力反应器(旋转填充床)中采用中和水解法合成出20~30nm的TiO2纳米粉体。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中的超重力环境有利于形成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效果良好的球状纳米TiO2,并且通过实验确定超重力...  以四氯化钛和氨气为原料,在新型的超重力反应器(旋转填充床)中采用中和水解法合成出20~30nm的TiO2纳米粉体。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中的超重力环境有利于形成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效果良好的球状纳米TiO2,并且通过实验确定超重力法制备纳米TiO2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四氯化钛浓度0.5mol/L,旋转床转速1200~1600r/min,反应终点pH值7~9,反应温度30℃。这一工艺具有简单、高效、易于放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超重力法 制备 中和水解法 旋转填充床 超重力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俊 邹海魁 +2 位作者 初广文 陈建峰 刘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8-171,共4页
超重力旋转床(RPB)是一种高效强化传质的设备。以亚硫酸钠溶液为吸收剂,采用并流操作方式在RPB中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中钠离子浓度、旋转床转子的转速、气液比(l=G/L)等工艺参数对二氧化硫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 超重力旋转床(RPB)是一种高效强化传质的设备。以亚硫酸钠溶液为吸收剂,采用并流操作方式在RPB中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中钠离子浓度、旋转床转子的转速、气液比(l=G/L)等工艺参数对二氧化硫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钠离子浓度小于0.20 mol·L-1时,SO2的脱除率随钠离子浓度的升高迅速上升,而在钠离子浓度大于0.20 mol·L-1后,二氧化硫脱除率的升高速率变缓;二氧化硫脱除率随超重力设备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吸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25 mol·L-1,模拟烟气中SO2浓度为3420~3580 mg·m-3,超重力设备转子转速为900 r·min-1,气液比为1140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仍可达到90%以上,表明超重力技术在脱硫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旋转床(RPB) 烟气脱硫 亚硫酸钠 脱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床超重力环境下多相流传递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建文 高冬霞 +1 位作者 李亚超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251,共9页
旋转填充床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质、分离与反应设备,在化工、环境保护、纳米材料制备、能源、制药等工业过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特性、传质性能、微观混合、多尺度传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 旋转填充床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质、分离与反应设备,在化工、环境保护、纳米材料制备、能源、制药等工业过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流体力学特性、传质性能、微观混合、多尺度传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多相流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对传递过程的研究也由实验手段为主转变为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有关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相应的多相流模型也予以总结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旋转填充床超重力环境下多相流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关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填充床 超重力环境 多相流传递 微观混合 多尺度现象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氧化还原法用于天然气脱硫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冷继斌 于召洋 +3 位作者 李振虎 曾冬 戴伟 郭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报道了用氮气和硫化氢的混合气模拟含硫天然气,在超重机中应用配合铁氧化还原法进行脱硫实验,研究了原料气中硫化氢浓度、原料气中气体流量、脱硫液流量、超重机转子转速和脱硫液pH值对H2S脱除率和气相传质系数的影响,确定了配合铁体系... 报道了用氮气和硫化氢的混合气模拟含硫天然气,在超重机中应用配合铁氧化还原法进行脱硫实验,研究了原料气中硫化氢浓度、原料气中气体流量、脱硫液流量、超重机转子转速和脱硫液pH值对H2S脱除率和气相传质系数的影响,确定了配合铁体系在超重机中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H2S脱除率稳定在99.9%左右。实验设备体积小,硫化氢脱除率稳定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氧化还原法 配合铁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亚玲 王玉红 +1 位作者 陈建峰 甄崇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5-378,共4页
本文以硝酸锌和硫化氢气体为原料 ,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粒子。探讨了陈化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旋转床转速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径与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陈化时间 48h ,反应物浓度 0 1mol L ,... 本文以硝酸锌和硫化氢气体为原料 ,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粒子。探讨了陈化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旋转床转速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径与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陈化时间 48h ,反应物浓度 0 1mol L ,反应温度 45℃ ,旋转床转速 15 0 0~ 180 0r min。TEM分析表明 ,所制备的硫化锌干粉平均粒径为 42nm ,分散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制备 纳米硫化锌 实验研究 硝酸锌 硫化氢气体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器中甘氨酸钠吸收混合气体中C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晨希 邹海魁 +1 位作者 初广文 向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8-442,共5页
CO2减排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化学吸收法以其效率高、适应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采用甘氨酸钠溶液为吸收剂,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了CO2吸收实验,考察了转速、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浓度、气液比等对CO... CO2减排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化学吸收法以其效率高、适应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采用甘氨酸钠溶液为吸收剂,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了CO2吸收实验,考察了转速、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浓度、气液比等对CO2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的吸收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上升,当转速达到1000 r?min?1后,吸收率基本趋于稳定;CO2的吸收率随着吸收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90℃时可以达到83%以上;在实验范围内,CO2的吸收率随吸收液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随气液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甘氨酸钠 超重力反应器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海弟 贾宏 +1 位作者 郭奋 郭锴 《无机盐工业》 CAS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利用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以水玻璃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制备了平均一次粒径为 15~ 2 0nm的白炭黑粉体 ,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粒径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 (TEM )、红外 (IR)、X射线衍射 (XRD)和差热 -热重分析(DTA -TG)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 利用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以水玻璃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制备了平均一次粒径为 15~ 2 0nm的白炭黑粉体 ,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粒径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 (TEM )、红外 (IR)、X射线衍射 (XRD)和差热 -热重分析(DTA -TG)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通过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的白炭黑粉体 ,具有颗粒较细、粒度分布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制备 白炭黑 研究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法汽提废水中醋酸丁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海魁 赵靖 +1 位作者 初广文 陈建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7-239,共3页
建立了一套超重力汽提实验装置,进行了超重力法汽提废水中醋酸丁酯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超重力机转子转速、初始溶液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对脱除效果的影响。醋酸丁酯的浓度采用安装了FID检测器和FFAP极性柱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测量方法采用... 建立了一套超重力汽提实验装置,进行了超重力法汽提废水中醋酸丁酯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超重力机转子转速、初始溶液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对脱除效果的影响。醋酸丁酯的浓度采用安装了FID检测器和FFAP极性柱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测量方法采用内标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超重力机转子转速的增加,醋酸丁酯的脱除率也随之升高,达到最高点后则随着转速的增加缓慢降低。当进口液相流量小于140L/h时,醋酸丁酯脱除率约在转速900r/min时达到最高;当进口液相流量在140~200L/h时,液相出口料液的醋酸丁酯浓度约在转速700r/min时达到最高。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处理后液相出口醋酸丁酯浓度可低于70μg/g,脱除率可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汽提 醋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磊 崔伟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共6页
超重力技术通过转子旋转形成离心力场而模拟产生超重力环境,在该环境下液体处于剧烈的湍动状态,从而使传质效率显著提升。该技术对于气-液传质受限的过程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并在多种水处理工艺中得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超重力技... 超重力技术通过转子旋转形成离心力场而模拟产生超重力环境,在该环境下液体处于剧烈的湍动状态,从而使传质效率显著提升。该技术对于气-液传质受限的过程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并在多种水处理工艺中得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超重力技术在有机废水和含氨废水处理、"三废"治理、水脱氧和海水淡化等工业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特点和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水处理 强化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ZnS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亚玲 王玉红 甄崇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7-899,共3页
本文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粒子,以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RPBR转速、气液流量比为影响因素,分别选取2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粒径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品粒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 本文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粒子,以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RPBR转速、气液流量比为影响因素,分别选取2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粒径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品粒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反应温度>气液流量比>RPBR转速>初始pH值>反应物浓度。其中,反应温度和气液流量比对产品粒径有显著影响,RPBR转速和初始pH值对产品粒径有一定影响,而反应物浓度则基本无影响。这为制备可控粒径的纳米ZnS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硫化锌 制备 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法分离氨和二氧化碳并联产超细碳酸钙新工艺研究
13
作者 沈志刚 陈建峰 温银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27,34,共4页
利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分离工业尾气氨和二氧化碳以获得高纯氨 ,并将分离后的二氧化碳与氯化钙在超重力反应器中生产超细碳酸钙。讨论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和碳酸钙形态和粒度的影响。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高纯氨 超细碳酸钙 连续工艺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澜 罗勇 +3 位作者 邹海魁 孙宝昌 张亮亮 初广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94-3201,共8页
针对本征反应速率为快速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其宏观反应速率一般受限于相间传质速率。基于超重力技术良好的传质强化特征,以及超重力装备关键机械部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稳定运行的突破,超重力反应器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逐步展现了反应过... 针对本征反应速率为快速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其宏观反应速率一般受限于相间传质速率。基于超重力技术良好的传质强化特征,以及超重力装备关键机械部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稳定运行的突破,超重力反应器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逐步展现了反应过程强化的潜力。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本中心研制的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在气液、气固以及气液固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 多相催化 反应器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法制备超细改性氢氧化铝的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鹏远 郑丽丽 +1 位作者 公延明 陈建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13-116,共4页
采用超重力碳分联合水热改性的方法制得到超细改性氢氧化铝(ATH)。讨论了超重力及水热和成法制备超细改性ATH从小试到中试的实验,分析了放大准则并对各个过程的产品作TEM表征及TG测试。结果显示放大过程中未产生对产品性能有不利影响。1... 采用超重力碳分联合水热改性的方法制得到超细改性氢氧化铝(ATH)。讨论了超重力及水热和成法制备超细改性ATH从小试到中试的实验,分析了放大准则并对各个过程的产品作TEM表征及TG测试。结果显示放大过程中未产生对产品性能有不利影响。100t/a的中试得到了粒径相对较小的氢氧化铝阻燃剂,其失重曲线的特征是产品的失重(脱水)在330℃之后,300℃到500℃的整体失重率达到4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及水热合成法 超细改性ATH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腈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杜磊 曹志涛 +5 位作者 许浪 张英杰 孙宝昌 邹海魁 初广文 陈建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83-3696,共14页
己二腈作为生产聚酰胺(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工艺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近年来,随着尼龙66需求量的增加,己二腈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其高效的生产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己二腈的制备方法如丁二烯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己二腈作为生产聚酰胺(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工艺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近年来,随着尼龙66需求量的增加,己二腈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其高效的生产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己二腈的制备方法如丁二烯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和己二酸氨化法的基础研究、工艺特点及发展方向等;从机理出发探讨了过程强化技术在丙烯腈电解二聚法和己二酸氨化法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对己二酸氨化法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总结。将过程强化技术应用于己二腈生产过程是推动己二腈高效绿色生产的关键,对己二腈生产技术的提升和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氨化法 丁二烯法 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己二腈 过程强化 有机化合物 化学过程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韶阳 徐涵卓 +4 位作者 张亮亮 孙宝昌 邹海魁 罗勇 初广文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1403,共13页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原料、能源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围绕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机理与应用,以硝化反应、脱氯化氢反应等典型非均相反应为例,结合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传递过程基本特征,综述了传递-反应过程耦合影响反应选择性和时空产率机制,阐述了工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及过程强化解决策略,进而从传递过程匹配反应过程出发,展望了液-液非均相反应过程强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非均相反应 本征动力学 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氯苯硝化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18
作者 张元熹 王辰杨 向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6,89,共6页
CB(氯苯)硝化反应危险性高,对其生产工艺参数调控与优化具有必要性,因此构建并验证CB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优化工艺参数,进行全流程模拟。结果表明:CB转化率的模拟值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8%以内。反应温度为50... CB(氯苯)硝化反应危险性高,对其生产工艺参数调控与优化具有必要性,因此构建并验证CB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优化工艺参数,进行全流程模拟。结果表明:CB转化率的模拟值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8%以内。反应温度为50℃时,p-NCB(对硝基氯苯)的选择性较高且反应速率较快;循环比R R的增加会提高返混程度,导致DNCB(二硝基氯苯)产量增加,不利于p-NCB的生产。在停留时间20 s、温度50℃、m(HNO_(3)):m(CB)=0.85、m(HNO_(3)):m(H_(2)SO_(4))=0.6的适宜条件下,CB的单程转化率为63.37%,HNO_(3)的单程转化率为84.30%,p-NCB收率为65.09%,DNCB收率为21.73%。T101、T102的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能耗分别为275.33、521.59、317.85和318.40 kW。研究结果可为氯苯硝化反应工艺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 硝化反应 工艺模拟 Aspen Plus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合成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68
19
作者 陈建峰 邹海魁 +2 位作者 刘润静 曾晓飞 沈志刚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12,共4页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技术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一种独创性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即超重力反应沉淀法。从成核动力学、传质、多相体系中分子或原子尺度上的混合机理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阐述 ,依此为指导 ,成功地制备出粒度分...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技术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一种独创性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即超重力反应沉淀法。从成核动力学、传质、多相体系中分子或原子尺度上的混合机理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阐述 ,依此为指导 ,成功地制备出粒度分布窄化的纳米粉体。介绍了目前合成的碳酸钙、氢氧化铝、碳酸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纳米材料 合成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30
20
作者 邹海魁 初广文 +3 位作者 向阳 罗勇 孙宝昌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05-2809,共5页
由于可数量级强化传质和分子混合过程,超重力技术成为最受关注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之一。综述了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近几年在超重力反应器基础研究及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在硫化氢脱除、氧化、卤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工... 由于可数量级强化传质和分子混合过程,超重力技术成为最受关注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之一。综述了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近几年在超重力反应器基础研究及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在硫化氢脱除、氧化、卤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情况,并对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 传质 混合 硫化氢 氧化 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