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组成演变 被引量:7
1
作者 童元建 王统帅 +1 位作者 王小谦 徐樑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99,123,共4页
通过对聚丙烯腈(PAN)原丝到碳纤维制备过程各阶段纤维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的分析,研究了预氧化过程、低温碳化过程和高温碳化过程C、N、H和O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伴随着O的结合,纤维中部分N、C和H发生脱除,N和H的脱除量随着O... 通过对聚丙烯腈(PAN)原丝到碳纤维制备过程各阶段纤维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的分析,研究了预氧化过程、低温碳化过程和高温碳化过程C、N、H和O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伴随着O的结合,纤维中部分N、C和H发生脱除,N和H的脱除量随着O的增加量线性增加,其中1/4左右的H在此阶段脱除;低温碳化阶段是纤维大量脱除非碳成分的过程,N、H、O的脱除量占碳纤维制备过程总脱除量的50%左右,低温碳化也是C损失最大的一个阶段,占C总损失量的60%左右;高温碳化过程是纤维中N、H和O进一步脱除的过程,经过1250℃的高温碳化后,原来原丝中的N和H原子剩余量分别为13.7%和6.5%,O在此阶段几乎全部脱除,并且N和H的脱除量随高温碳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通过对各阶段脱除原子数的相对含量的进一步分析,推测了预氧化过程PAN纤维的环化机理以及碳化阶段非碳成分的脱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原丝 碳纤维 预氧化 碳化 组成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碱催化苯酚液化物纤维固化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文峰 张学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3-387,共5页
以木质素碱催化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熔融纺丝,将熔纺纤维置于甲醛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固化处理制得固化纤维,研究了碱存在条件下木质素苯酚液化物的成纤性及初生纤维固化条件。结果表明:木质素碱催化苯酚液化物具有很好的... 以木质素碱催化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后熔融纺丝,将熔纺纤维置于甲醛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固化处理制得固化纤维,研究了碱存在条件下木质素苯酚液化物的成纤性及初生纤维固化条件。结果表明:木质素碱催化苯酚液化物具有很好的成纤性;所得纤维性能与纺丝条件和固化工艺相关。在收丝辊转速450r/min、压力0.02 MPa、固化液盐酸质量分数15%、甲醛质量分数18.5%、固化温度95℃、升温速率10℃/h、固化时间4 h条件下,所得纤维性能较好,适于制备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碱催化 纺丝液 纤维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在阻燃尼龙6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晓冬 孙军 +1 位作者 谷晓昱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8,106,共4页
采用表面接枝法将氨基磺酸胍(GAS)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得到MWNTs-GAS,之后与尼龙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MWNTs-GAS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NTs-GAS可以明显改进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3%时,LOI从纯PA6的22.2%提高到24.2%... 采用表面接枝法将氨基磺酸胍(GAS)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得到MWNTs-GAS,之后与尼龙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MWNTs-GAS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NTs-GAS可以明显改进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3%时,LOI从纯PA6的22.2%提高到24.2%;燃烧时间从纯PA6的24.1 s提高到47.1 s,且熔滴现象与成炭性能显著改善;力学性能方面,与纯PA6相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略有下降但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当添加量为1%时,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2.4 MPa提高至45.9 MPa。此外,对MWNTs-GAS在PA6基体中的阻燃及增强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改性 尼龙6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增强EVA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3 位作者 赵斌 许晓光 孙军 张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8,共5页
以氢氧化镁[Mg(OH)2]和微胶囊红磷(MRP)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热失重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硅酸盐纳米短纤维(SNF)以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的加入对EVA阻燃... 以氢氧化镁[Mg(OH)2]和微胶囊红磷(MRP)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热失重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硅酸盐纳米短纤维(SNF)以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的加入对EVA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断面形貌和残炭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2份的EVA-g-MAH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10.2MPa,断裂伸长率达到521%,极限氧指数为39%,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当添加20份的SNF后,复合材料各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12.3MPa,断裂伸长率为210%,极限氧指数为38%,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69
5
作者 张胜 徐艳松 +3 位作者 孙姗姗 臧文慧 孙军 谷晓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4,共8页
对3D打印材料进行了分类和论述,将3D打印材料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前者包括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聚乳酸(PLA)、聚酰胺(PA)、光敏树脂以及水凝胶等;后者包括钛及钛合金、陶瓷和石膏等。分别阐述了其性能和... 对3D打印材料进行了分类和论述,将3D打印材料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前者包括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聚乳酸(PLA)、聚酰胺(PA)、光敏树脂以及水凝胶等;后者包括钛及钛合金、陶瓷和石膏等。分别阐述了其性能和优缺点以及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3D打印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材料 光敏树脂 无机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ABS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丽 田艳红 +2 位作者 张学军 王素卿 李雅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6,共4页
采用HAAKE流变仪混炼法制备了石墨烯/ABS复合体系,以期提高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作为对比样,同样方法制备了可膨胀石墨(EG)/ABS复合体系。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石墨烯进行了表征,采用氧指数和热重分析(TGA)研... 采用HAAKE流变仪混炼法制备了石墨烯/ABS复合体系,以期提高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作为对比样,同样方法制备了可膨胀石墨(EG)/ABS复合体系。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石墨烯进行了表征,采用氧指数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石墨烯的加入量对ABS树脂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墨烯后,复合体系的氧指数由纯ABS树脂的21%上升到24.8%,且比相同含量的EG提高得更多;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由纯ABS的37.81MPa、1123MPa提高到40.84MPa、136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ABS树脂 阻燃性 氧指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改性水滑石对尼龙6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3 位作者 侯慧娟 董明哲 江玉 张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以尼龙6(PA6)为基体,分别用镁铝-碳酸根水滑石(CO3-LDHs)和磷酸二氢根插层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H2PO4-LDHs)作为阻燃剂,制备了PA6/CO3-LDHs和PA6/H2PO4-LDH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CO3-LDHs及H2PO4--LDH... 以尼龙6(PA6)为基体,分别用镁铝-碳酸根水滑石(CO3-LDHs)和磷酸二氢根插层改性后的镁铝水滑石(H2PO4-LDHs)作为阻燃剂,制备了PA6/CO3-LDHs和PA6/H2PO4-LDH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CO3-LDHs及H2PO4--LDHs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H2PO4-成功插层进入到层间取代了CO23-。通过静态力学测试、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等级(UL-94)的测试,研究了水滑石对材料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PO4-LDHs更有利于加强PA6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LDH的存在对PA6复合材料燃烧过程的影响机理:水滑石的层状结构能够保护分子链;层间水和结构水的释放能够稀释可燃气体并且降低材料温度;磷酸二氢根属于无机磷化物,受热分解时能够促进聚合物脱水成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镁铝水滑石 阻燃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对膨胀阻燃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喜山 谷晓昱 +2 位作者 姜鹏 李玉玲 张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IFR)制备了含有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和热失重分析仪(TGA)以及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了天然纳米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加入对膨胀阻燃P... 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IFR)制备了含有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无卤膨胀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和热失重分析仪(TGA)以及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了天然纳米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NTs)的加入对膨胀阻燃PP阻燃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残炭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份(质量分数,下同)的HNTs后,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2%,达到UL-94V0级别,热释放速率降低到222kW/m2,加入HNTs后形成的炭层结构更致密,阻燃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埃洛石纳米管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熊金平 赵艺阁 +1 位作者 周勇 黄若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9,共5页
铝合金材料在加工和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表面氧化膜的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去除机理以及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铝合金材料在加工和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表面氧化膜的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去除机理以及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寻找出一种能够不影响铝合金各项性能而同时高效去除氧化膜的方法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氧化膜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增强EVA/NBR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胜 邹欢 +2 位作者 谷晓昱 孙军 李洪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以氢氧化镁(MH)和红磷(RP)为阻燃剂(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胶(EVA/NBR)阻燃复合材料,并将凹凸棒土(AT)引入到EVA/NBR阻燃复合材料中,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油性、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10份(质量份,下同)AT的... 以氢氧化镁(MH)和红磷(RP)为阻燃剂(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胶(EVA/NBR)阻燃复合材料,并将凹凸棒土(AT)引入到EVA/NBR阻燃复合材料中,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油性、燃烧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10份(质量份,下同)AT的阻燃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10.4MPa,断裂伸长率为627.1%;浸油后拉伸强度变化率从-29.3%降低到-13.2%,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从-25.2%降低到-8.6%,且质量增大变化率从10.7%降低到3.4%;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2.2%,UL 94垂直燃烧从无等级提高到V-0级;700℃时残炭量从29.3%提高到35.6%;浸油前后断面观察发现,加入AT后阻燃复合材料的断面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稀-醋酸乙烯共聚物 丁腈橡胶 凹凸棒土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油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勇 胡文娇 +3 位作者 李依旋 张丹 江珊 熊金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和盐水浸泡等实验研究了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液中加入焦磷酸钠后,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结构更加致密和规整;在3.5%的NaCl溶液中,镁合金腐蚀电流密度由2.3... 通过扫描电镜、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和盐水浸泡等实验研究了焦磷酸钠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液中加入焦磷酸钠后,镁合金表面磷化膜的结构更加致密和规整;在3.5%的NaCl溶液中,镁合金腐蚀电流密度由2.358×10-5A/cm2下降到1.257×10-5A/cm2、在100mHz下的阻抗值由1.707 kΩ上升到6.129 kΩ,表现出良好的防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磷化膜 焦磷酸钠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尼龙66织物的吸湿性和燃烧成炭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倩 谷晓昱 +2 位作者 姜鹏 唐浩 张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9,共5页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接枝织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AMPS与HEMA成功地接枝到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A)表明接枝后织物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残炭率提高。织物接枝后吸湿性提高,接枝率为8.8%时,润湿时间从417.3 s降低到25.2 s;熔滴数明显减少,机械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整理 化学接枝 抗熔滴 吸湿性 成炭性 尼龙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6织物微波法接枝丙烯酰胺的阻燃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静然 张胜 +2 位作者 谷晓昱 江玉 唐武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4,30,共5页
采用微波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尼龙66织物的表面。研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3%、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 采用微波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尼龙66织物的表面。研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3%、单体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接枝单体成功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表征接枝后织物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极限氧指数(LOI)及垂直燃烧表征接枝后织物的耐燃烧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微波接枝 丙烯酰胺 尼龙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时间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勇 熊金平 李依旋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磷化液pH和磷化时间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磷化液pH为2.5,磷化时间为20 min时,所得到的磷化膜对镁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最强,磷化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连续的针尖...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磷化液pH和磷化时间对镁合金表面磷化膜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磷化液pH为2.5,磷化时间为20 min时,所得到的磷化膜对镁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最强,磷化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连续的针尖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磷化膜 PH 磷化时间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3C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勇 方坤 +1 位作者 熊金平 刘昱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金相分析、10%草酸浸蚀试验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对HR3C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R3C不锈钢进行10%草酸浸蚀试验后其金相组织呈沟状;对其进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后发现,HR3C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敏感性低... 通过金相分析、10%草酸浸蚀试验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对HR3C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R3C不锈钢进行10%草酸浸蚀试验后其金相组织呈沟状;对其进行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后发现,HR3C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敏感性低,属于耐晶间腐蚀的钢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晶间腐蚀 敏感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中耐蚀性的研究
16
作者 王博 周勇 +4 位作者 王文英 苏同君 张海英 黄金鸣 熊金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30,共5页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304L、316L、2205、2507和904L五种不锈钢在50℃和120℃己内酰胺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50℃下五种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介质中都可以发生钝化,只是这几种不锈钢的钝化电流密度和钝化区电位范围不尽相同;而12... 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304L、316L、2205、2507和904L五种不锈钢在50℃和120℃己内酰胺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50℃下五种不锈钢在己内酰胺介质中都可以发生钝化,只是这几种不锈钢的钝化电流密度和钝化区电位范围不尽相同;而120℃下五种不锈钢都难于钝化,均发生活性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己内酰胺 电化学行为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敏敏 田艳红 +1 位作者 张学军 马小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10-2316,共7页
以酚醛树脂(PF)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造孔剂,采用聚合物共混炭化及水蒸气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用活性炭。通过热重(TG)分析探讨了PF、PEG及其共混物(PF-PEG)在升温过程中的热解行为,用N2-BET法测试比表面积及其孔结构参数。通过... 以酚醛树脂(PF)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造孔剂,采用聚合物共混炭化及水蒸气活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用活性炭。通过热重(TG)分析探讨了PF、PEG及其共混物(PF-PEG)在升温过程中的热解行为,用N2-BET法测试比表面积及其孔结构参数。通过测试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曲线分析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了活化温度、水蒸气流速及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900℃、水蒸气流速为1ml.min-1、活化时间为2h时制备的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相对较好,孔径主要分布在2nm以下,比电容达到105.4F·g-1,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酚醛树脂 共混 水蒸气活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对铝合金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文娇 周勇 +2 位作者 李依旋 张丹 熊金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表面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Ni2+对LY12铝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作用。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的主要成分是Zn3(PO4)2.4H2O,而Ni2+的细化晶粒作用使锌系磷化膜的结构变得更加完整致密,其加入不影响锌系磷... 通过表面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Ni2+对LY12铝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结构和耐蚀性的作用。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的主要成分是Zn3(PO4)2.4H2O,而Ni2+的细化晶粒作用使锌系磷化膜的结构变得更加完整致密,其加入不影响锌系磷化膜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与不含Ni2+的磷化液处理相比,经含有Ni2+的磷化液处理后的铝合金在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下降,在100 mHz频率下的阻抗值明显增大,表现出良好的防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磷化膜 镍离子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涂层湿热失效行为的电化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郅媛 熊金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62-2968,共7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涂层在湿热环境作用下的失效行为,采用SEM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涂层失效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涂层湿热失效过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前期电解质在涂层中的渗透、中期基体...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涂层在湿热环境作用下的失效行为,采用SEM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涂层失效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涂层湿热失效过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前期电解质在涂层中的渗透、中期基体金属腐蚀发生起始的过渡、后期基体金属的腐蚀扩展并导致涂层的失效。湿热试验中,涂层孔隙率和涂层吸水率均呈3个阶段变化,即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很好地验证了PAEP涂层湿热失效的3个过程。表面形貌研究发现,湿热试验4572h后,涂层表面粗糙度增加,出现了裂缝等缺陷,表明涂层已经失去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P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湿热环境 失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相转化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婷 曹兵 +1 位作者 叶展宏 潘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PVDF膜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场的加入在保证膜截留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PVDF...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PVDF膜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场的加入在保证膜截留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PVDF膜的通量。超声条件为(100kHz/300W)时,膜水通量和玫瑰红水溶液(10mg/L)通量提高幅度较大,分别提高了46.1%和43.4%,并且截留率仍保持在80.0%左右。超声辅助相转化过程中,PVDF有部分β晶型向α晶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相转化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