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全勇 谭天伟 +2 位作者 翁靖一 田伟 张立群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2,54,共5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癸二酸-甘油-柠檬酸)酯弹性体(PGSC),并对其结构、组成、力学性能、热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PGSC弹性体的组成和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后期的热交联时间进行调节;而结构中存在的氢键作用,则大大影...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癸二酸-甘油-柠檬酸)酯弹性体(PGSC),并对其结构、组成、力学性能、热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PGSC弹性体的组成和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后期的热交联时间进行调节;而结构中存在的氢键作用,则大大影响了材料的热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该弹性体期望被用作术后防粘连膜、诱导组织再生膜、药物缓释载体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聚酯 生物降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电厂废弃物草木灰成分分析及成形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星星 张永旺 +2 位作者 王斌 朱保宁 曹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87-2494,共8页
生物质热电厂焚烧废弃物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灰,其产生量大、密度小。大量草木灰不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草木灰的化学成分,确定草木灰的肥料特征,通过添加NH4H2PO4使草木灰的pH达到国家复合肥的相关标准。选用聚天冬氨酸... 生物质热电厂焚烧废弃物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灰,其产生量大、密度小。大量草木灰不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草木灰的化学成分,确定草木灰的肥料特征,通过添加NH4H2PO4使草木灰的pH达到国家复合肥的相关标准。选用聚天冬氨酸(30%水溶液)作为复合肥的黏结剂,应用于草木灰复合肥的成形造粒,以增加其抗压强度和肥效。研究不同烘干时间、烘干温度、聚天冬氨酸添加量对草木灰复合肥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植物的形态及生理指标,进而研究草木灰复合肥的肥效。结果表明:最佳烘干条件为10h、140℃,聚天冬氨酸对草木灰的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草木灰与聚天冬氨酸的复配比为6g∶1mL时肥效最好。此方法解决了元素循环中断、草木灰环境污染,在运输过程中草木灰复合肥易碎,纯草木灰肥效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草木灰 聚天冬氨酸 成形 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小强 赵晓蕾 +1 位作者 周鑫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7-1430,共4页
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应用免疫磁性微球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常规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本文介绍了免疫磁性微球的应用原理和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免疫磁性微球在食品微生物检... 由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应用免疫磁性微球检测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常规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本文介绍了免疫磁性微球的应用原理和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免疫磁性微球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及食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免疫磁性微球与PCR、ELISA、FIA、ECL等检测手段的联用,表明该方法将成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一个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微球 食品安全 食品微生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转化为生物肥料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娅亚 薛飞燕 +2 位作者 王有年 师光禄 陈必强 《农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6-40,78,共6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回收处理难等问题,探索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学校食堂餐厨垃圾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固液粗分后,重点研究了废液发酵培养粘红酵母获得菌体的可行性,最后以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固体垃圾和发酵菌体作为生物肥料的肥效...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回收处理难等问题,探索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学校食堂餐厨垃圾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固液粗分后,重点研究了废液发酵培养粘红酵母获得菌体的可行性,最后以大豆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固体垃圾和发酵菌体作为生物肥料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粘红酵母可以利用餐饮废水,最佳发酵时间24h时获得菌体干重12g/L;粘红酵母最适宜生长pH为5.5;固体垃圾和发酵菌体对幼苗期大豆豆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每公顷的最佳施用量为4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粘红酵母 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凝胶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岳瑶 蒲梦凡 +2 位作者 王文瑞 赵俭波 曹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91-4497,共7页
以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聚天冬氨酸凝胶,考察了凝胶的热性能和黏弹性,并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考察了凝胶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且耐热性和黏弹性更优,平板试验证明凝... 以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聚天冬氨酸凝胶,考察了凝胶的热性能和黏弹性,并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考察了凝胶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且耐热性和黏弹性更优,平板试验证明凝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液体培养法证明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凝胶的降解有较大影响,交联度均为60%的凝胶,交联剂为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时第9天降解率为49.3%,较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制备的凝胶低9.2%,说明在相同交联度下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致密;交联剂均为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时,交联度为40%的第9天降解率为59.8%,较交联度为60%的凝胶提高了17.5%,交联度增加,降解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凝胶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 生物降解性 液体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6
作者 苏海佳 王陆玺 +2 位作者 邓爽 代雅洁 王晨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14-1922,共9页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以及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水处理技术由于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该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由微生物自凝聚形成的特殊生物膜——好氧颗粒污泥由于具有污泥颗粒结构紧凑致密...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以及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水处理技术由于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该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由微生物自凝聚形成的特殊生物膜——好氧颗粒污泥由于具有污泥颗粒结构紧凑致密、沉降性能好、生物量较高,同时具备多种微生物功能、剩余污泥量较少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重点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特征、表观气速与溶氧水平,有机负荷、金属离子、代谢方式等外部环境因子对污泥颗粒快速培养和形成过程的影响,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颗粒形成机制、以及影响颗粒长期运行过程中稳定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的常用措施,以提高人们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认识,推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废水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废水处理技术 颗粒过程 稳定性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合成及其应用于药物控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曹辉 孙绍华 +2 位作者 苏海佳 王芳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91-1995,共5页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氨基酸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本文综述了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化学交联、光交联、γ射线交联3种交联方法合成的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以及近年来聚天冬氨酸...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氨基酸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本文综述了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化学交联、光交联、γ射线交联3种交联方法合成的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以及近年来聚天冬氨酸基凝胶对大分子蛋白药物、小分子抗炎性药物、抗癌和基因药物控释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凝胶在药物控释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交联 水凝胶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菜籽油合成蜡酯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晶晶 邓利 +1 位作者 谭天伟 王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1-1315,共5页
以菜籽油、鲸蜡醇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固定化Candidia sp.99-125脂肪酶分别在有机溶剂和无溶剂体系下合成了蜡酯,在两种体系下对影响蜡酯合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以正己烷为反应介质,在40℃条件下反应12h,油醇摩尔比... 以菜籽油、鲸蜡醇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固定化Candidia sp.99-125脂肪酶分别在有机溶剂和无溶剂体系下合成了蜡酯,在两种体系下对影响蜡酯合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以正己烷为反应介质,在40℃条件下反应12h,油醇摩尔比1∶2,酶量15%(质量分数,上同),水含量7.5%,蜡酯产率可达85.87%;无溶剂体系中在50℃条件下反应20h,油醇摩尔比1∶1.5,蜡酯产率可达80.68%。通过流加鲸蜡醇可以提高酶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酯 脂肪酶 转酯化 正己烷 无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单宁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陆晶晶 朱静 袁其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89-292,共4页
报道了用6种不同的提取方式提取石榴皮单宁,包括水浴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加酶提取、半仿生提取、双螺杆挤压后再用超声波提取。其中用半仿生提取得到的总单宁收率最高,为43.2%,加纤维素酶、果胶酶提取得到的总单宁收率最低... 报道了用6种不同的提取方式提取石榴皮单宁,包括水浴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加酶提取、半仿生提取、双螺杆挤压后再用超声波提取。其中用半仿生提取得到的总单宁收率最高,为43.2%,加纤维素酶、果胶酶提取得到的总单宁收率最低,只有13.1%。石榴皮的粒度也是影响其提取率的另一个因素。同时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提取方式提取后石榴皮的内部结构。石榴皮内部细胞的破坏程度与单宁提取率成正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石榴皮 提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数阶预测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大字 曹娇 +1 位作者 关圣涛 谭天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8-662,共5页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预测控制器RTD-A的分数阶实现方法及应用.与常规控制器比较,RTD-A控制器具有参数意义明确,易于整定和实施的优点.论文将RTD-A控制器扩展到分数阶形式,并与经Z-N法整定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和Wang-Juang-Chan法整定...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预测控制器RTD-A的分数阶实现方法及应用.与常规控制器比较,RTD-A控制器具有参数意义明确,易于整定和实施的优点.论文将RTD-A控制器扩展到分数阶形式,并与经Z-N法整定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和Wang-Juang-Chan法整定的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所提出的分数阶预测控制器在设定值跟踪,克服负荷扰动,鲁棒性等方面都有较理想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分数阶预测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系统 分数阶控制器 RTD-A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绍华 曹辉 +1 位作者 苏海佳 谭天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以聚琥珀酰亚胺(PSI)为原料,利用酰亚胺基开环反应,首先制备得到α,β-聚(N-羟乙基)-DL-天门冬酰胺(PHEA),再与丙烯酰氯反应,制备得到接枝丙烯酰胺基α,β-聚(N-羟乙基)-DL-天门冬酰胺(PHA)。通过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种大... 以聚琥珀酰亚胺(PSI)为原料,利用酰亚胺基开环反应,首先制备得到α,β-聚(N-羟乙基)-DL-天门冬酰胺(PHEA),再与丙烯酰氯反应,制备得到接枝丙烯酰胺基α,β-聚(N-羟乙基)-DL-天门冬酰胺(PHA)。通过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种大分子单体的溶液可在人体温度下发生原位的交联反应,形成凝胶。可通过改变接枝率、大分子单体浓度等因素控制凝胶化时间。当选用质量浓度为0.1g/mL的PHA1#(接枝率为19.6%)单体、交联剂质量浓度为4mg/mL、引发剂浓度为20mmol/L时,凝胶化时间为90s。该凝胶具有可注射性和疏松的大孔结构,并且凝胶化时间可控,在模拟体液中有轻微溶胀,是较理想的治疗干眼症注射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凝胶 原位交联 α β-聚(N-羟乙基)-DL-天门冬酰胺 凝胶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拟鲸蜡油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晶晶 邓利 +1 位作者 王芳 谭天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脂肪酶催化长链混合脂肪酸和鲸蜡醇酯化合成一种液态蜡酯混合物的过程,该液态蜡酯混合物能作为鲸蜡油和霍霍巴油的替代品,对三种商业酶和自制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了筛选,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酯化反应进行优化,以酸的...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脂肪酶催化长链混合脂肪酸和鲸蜡醇酯化合成一种液态蜡酯混合物的过程,该液态蜡酯混合物能作为鲸蜡油和霍霍巴油的替代品,对三种商业酶和自制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了筛选,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酯化反应进行优化,以酸的转化率为响应值,对温度、酶量、底物摩尔比、时间这四个因素的重要性做了适当评价,并给出了拟和良好、回归显著、可靠性较好的经验性模型方程。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4℃,固定化酶用量0.2 g/g酸,底物酸醇摩尔比1:1,反应时间11h,酸的转化率可达93%,水解活力为150 IU/g的固定化酶的半衰期约为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鲸蜡油 脂肪酶 无溶剂 酯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剂条件下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的合成及其分子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全勇 谭天伟 +1 位作者 翁靖一 张立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9-173,共5页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子质量产物的多组分现象就越明显,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小;而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较少时,则有利于产物的均一化,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大。此外,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大产物的分子质量,也增加高分子质量组分在产物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1 3-丙二醇)酯 分子质量 癸二酸 1 3-丙二醇 熔融缩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菊苣中菊苣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健梅 袁其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B05期87-88,91,共3页
本文研究了药食同源的植物菊苣中菊苣酸的含量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菊苣中菊苣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毛菊苣与菊苣中菊苣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含量也有差异,其... 本文研究了药食同源的植物菊苣中菊苣酸的含量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菊苣中菊苣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毛菊苣与菊苣中菊苣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含量也有差异,其中以江苏菊苣地上部分中菊苣酸的含量最高,可达1.05%。实验结果显示菊苣地上部分可用于提取菊苣酸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酸 菊苣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俭波 魏军 +1 位作者 曹辉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55-3364,共10页
聚天冬氨酸(PASP)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吸水、保水性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作者课题组开发的水相均相交联工艺,此... 聚天冬氨酸(PASP)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吸水、保水性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作者课题组开发的水相均相交联工艺,此工艺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的优势,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的吸水倍率可达300~1000g/g。此外,本文还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共混/共聚改性及其在农业及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PASP的结构可设计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其中,本文作者课题组针对PASP水凝胶的吸水保水特性,持续开展了其作为农林保水剂的研究,并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最后针对PASP性能、合成工艺和应用领域的关联性,归纳了PASP水凝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阐述将为PASP水凝胶的合成、应用和推广等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水凝胶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废旧聚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青 王芳 +3 位作者 邓利 聂开立 刘珞 谭天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3,共3页
采用废酒糟作为1种新的填充物与废旧聚乙烯制备复合材料。考察了酒糟纤维的粒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碱溶液、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酒糟纤维粒径60目材料力学性能最佳;酒糟含量... 采用废酒糟作为1种新的填充物与废旧聚乙烯制备复合材料。考察了酒糟纤维的粒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碱溶液、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酒糟纤维粒径60目材料力学性能最佳;酒糟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碱溶液浓度在15%时,材料综合性能最好;偶联剂质量分数为酒糟纤维的1.5%~2.0%时材料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废旧聚乙烯 碱溶液 偶联剂 木塑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乳酸菌发酵液对皮肤抗氧化及美白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逸琳 王斌 曹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5-330,共6页
考察并比较了6种乳酸菌发酵上清液中多肽和胞外多糖含量,发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2发酵上清液中多肽含量最高可达1.7 g/L,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4发酵上清液中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0 g/L。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ROS自... 考察并比较了6种乳酸菌发酵上清液中多肽和胞外多糖含量,发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2发酵上清液中多肽含量最高可达1.7 g/L,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4发酵上清液中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0 g/L。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RO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SOD酶活性、CAT酶活性的影响来评价乳酸菌抗氧化能力,通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和对细胞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来评价种乳酸菌的美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美白能力,其中N2和N4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皆高于Vc组,N2和N4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1%和68%。N2和N4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美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多肽 多糖 抗氧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流速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陆玺 周楠 +1 位作者 王晨旭 苏海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90-2096,共7页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研究了流体流速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特性的影响机制.由于反应器构型的差异,造成水力剪切力与流体特性的不同,从而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在圆筒式SBR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活性污泥,在36d时...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研究了流体流速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特性的影响机制.由于反应器构型的差异,造成水力剪切力与流体特性的不同,从而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在圆筒式SBR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活性污泥,在36d时培养得到了成熟的颗粒,与挡板式反应器相比提前了4d左右,且MLSS提高了16.2%,达到5023mg/L;颗粒也更加致密,SVI达到45m L/g,远好于挡板式SBR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的SVI 63m L/g.原因是与挡板式SBR反应器相比,圆筒式SBR反应器的平均液相流速更高,气泡分布更均匀,水力剪切力更强.因此圆筒式SBR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时间较短,污泥颗粒化的速度提高,得到的颗粒污泥更加紧凑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反应器结构 流体特性 水力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P/PAA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作为保水剂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俭波 罗楠 曹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01-1607,1635,共8页
采用水相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互穿网络(PASP/PAA IPN)水凝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利用FTIR、SEM、TGA和DSC对PASP/PAAIPN水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PASP/PAAIPN水凝胶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吸水率,最后作为... 采用水相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互穿网络(PASP/PAA IPN)水凝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利用FTIR、SEM、TGA和DSC对PASP/PAAIPN水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PASP/PAAIPN水凝胶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吸水率,最后作为保水剂进行芹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互穿网络组成对水凝胶的稳定性和吸水性具有明显的影响,最终工艺条件为聚琥珀酰亚胺3 g、丙烯酸2 mL、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 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6 mg,在该条件下得到PASP/PAA IPN水凝胶吸液倍率为266 g/g,吸盐水倍率为63g/g,具有良好的热性能、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盆栽实验证明,PASP/PAAIPN水凝胶无论正常浇水还是干旱胁迫下,芹菜生长情况、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市售PAA保水剂,对应的光合速率较PAA保水剂分别高7.82%和53.40%;叶绿素含量较PAA保水剂分别高58.33%和24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聚丙烯酸 互穿网络 保水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防霉剂处理后纺织品的防霉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婷婷 苏海佳 谭天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通过纳米TiO2与壳聚糖的耦合,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防霉剂,并将其负载于棉布表面,研究其在日常光照下的防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壳聚糖复合后在防霉效果上能互相促进,极大提高霉菌杀灭率。防霉剂负载量在1.5%以上的棉布就有很... 通过纳米TiO2与壳聚糖的耦合,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防霉剂,并将其负载于棉布表面,研究其在日常光照下的防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壳聚糖复合后在防霉效果上能互相促进,极大提高霉菌杀灭率。防霉剂负载量在1.5%以上的棉布就有很好的防霉效果,对黑曲霉菌12 h的杀灭率即达99.99%;重复使用1 a后,霉菌24 h杀灭率维持在99.5%以上;洗涤15次后,24 h防霉率仍能达到99.99%。此外,防霉剂对棉布的强度影响微小,棉布的色泽、pH值等服用特性均符合防霉纺织品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壳聚糖 纺织品 防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