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衣康酸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润国 周鑫鑫 +1 位作者 雷巍巍 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 介绍了衣康酸的制备工艺。其主要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柠檬酸合成法和顺酐合成法制得。衣康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通过与其他单体共聚合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如将衣康酸与丙烯腈共聚可制备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将衣康酸与二元醇缩聚可制备新型聚酯材料;将衣康酸、丙二醇和癸二酸缩聚可制备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新型生物基聚胺材料等等。另外,利用衣康酸多官能团特点,还可以对部分高分子材料灵活改性。如衣康酸接枝聚烯烃和尼龙改善材料的相容性;衣康酸改性丁苯胶乳可大大提高其机械稳定性、抗冻性等性能。由于石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伴随着衣康酸的产能增加,成本降低,利用衣康酸单体合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制备 高分子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全勇 谭天伟 +2 位作者 翁靖一 田伟 张立群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2,54,共5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癸二酸-甘油-柠檬酸)酯弹性体(PGSC),并对其结构、组成、力学性能、热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PGSC弹性体的组成和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后期的热交联时间进行调节;而结构中存在的氢键作用,则大大影...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癸二酸-甘油-柠檬酸)酯弹性体(PGSC),并对其结构、组成、力学性能、热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PGSC弹性体的组成和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后期的热交联时间进行调节;而结构中存在的氢键作用,则大大影响了材料的热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该弹性体期望被用作术后防粘连膜、诱导组织再生膜、药物缓释载体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聚酯 生物降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淀粉的制备及其特殊的流变性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毕经亮 石锐 +2 位作者 刘全勇 张子正 张立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4,共6页
通过改变柠檬酸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制得了不同特性黏度的低分子量淀粉;FTIR表明淀粉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分子链聚集,分子链密度增加,特征基团数量增加,同时分子链上没有酯基的出现;高用量甘油增塑淀粉后,热塑性低分子量淀粉(T... 通过改变柠檬酸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制得了不同特性黏度的低分子量淀粉;FTIR表明淀粉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分子链聚集,分子链密度增加,特征基团数量增加,同时分子链上没有酯基的出现;高用量甘油增塑淀粉后,热塑性低分子量淀粉(TPLS)的熔体指数MI明显低于热塑性天然淀粉(TPNS),毛细管流变仪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测试进一步表明,在低剪切时热塑性淀粉(TPS)的流动黏度随着分子量的减小反而增大,由此证明低分子量淀粉的塑化性较差,分子间作用力在低剪切时起重要的作用;TPLS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高于TPNS,而断裂伸长率随着分子量的减小而逐渐变小,通过机理的分析说明了低分子量淀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是造成其特殊流变性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淀粉 熔体指数 流变性能 R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改性对高填充Mg(OH)_2/EV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宏海 田明 +3 位作者 陈中强 胡伟康 张立群 何震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12,共5页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和界面相容剂对氢氧化镁 [Mg (OH) 2 ]在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基体中的分散性、Mg (OH) 2 与聚合物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和切断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表面改性...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和界面相容剂对氢氧化镁 [Mg (OH) 2 ]在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 (EVA)基体中的分散性、Mg (OH) 2 与聚合物的界面以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和切断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表面改性剂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Mg (OH ) 2 的分散性 ,钛酸酯与其它改性剂相比 ,又大大加强了Mg(OH) 2 与基体的界面作用 ,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但体系的粘度上升 ;硬脂酸却弱化了界面作用 ,复合材料的强度下降 ,伸长率上升 ,粘度下降。EVA g MAH作为界面相容剂能够强化界面作用 ,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水平燃烧结果表明 ,Mg (OH) 2 在EVA中分散度提高后 ,阻燃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使用具有明显界面作用强化的处理剂时 ,阻燃性能改善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氢氧化镁 阻燃剂 界面相容剂 分散 EVA-g-M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剂条件下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的合成及其分子质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全勇 谭天伟 +1 位作者 翁靖一 张立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9-173,共5页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子质量产物的多组分现象就越明显,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小;而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较少时,则有利于产物的均一化,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大。此外,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大产物的分子质量,也增加高分子质量组分在产物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1 3-丙二醇)酯 分子质量 癸二酸 1 3-丙二醇 熔融缩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补强可生物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乌艳 刘全勇 +3 位作者 石锐 刘晓 李丽 张立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7-150,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和界面改性,制备出SiO2含量0phr~20phr(质量份数)的纳米SiO2/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对弹性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补强效果,拉伸强度可从0.9MPa提高到5.3... 通过原位聚合和界面改性,制备出SiO2含量0phr~20phr(质量份数)的纳米SiO2/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对弹性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补强效果,拉伸强度可从0.9MPa提高到5.3MP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明,SiO2以纳米网络状态分散于基体中,与基体间界面结合良好;X射线衍射(XRD)谱图从分子短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映出SiO2的存在不利于有序结构的生成;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显示,随SiO2含量增加,材料的Tg向低温方向移动;降解性能测试表明,SiO2的加入有助于调节材料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丙三醇-柠檬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的性能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秋红 刘丰 +2 位作者 李小红 丁涛 吴志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以表面改性的可分散性(DNS)系列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Payne效应分析了其在硅橡胶中形成网络结构,并与气相白炭黑填充硅橡胶体系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SiO2纳米微粒表面包覆有有机基团,无需加... 以表面改性的可分散性(DNS)系列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Payne效应分析了其在硅橡胶中形成网络结构,并与气相白炭黑填充硅橡胶体系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SiO2纳米微粒表面包覆有有机基团,无需加入分散剂,DNS系列纳米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分散性好,与硅橡胶相容性好,对硅橡胶有较强的补强效果,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DNS系列二氧化硅纳米微粒补强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都优于气相白炭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硅橡胶 补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与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佘庆彦 田洪池 +4 位作者 韩吉彬 陈文泉 伍社毛 田明 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4-32,15,共9页
化学合成型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类型、市场概况、产业化进展及最新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几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品种,如聚酰胺类TPE、热可逆共价交联类TPE、茂金属催化聚烯烃类TPE、甲壳型液晶类TPE、生物基... 化学合成型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类型、市场概况、产业化进展及最新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几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品种,如聚酰胺类TPE、热可逆共价交联类TPE、茂金属催化聚烯烃类TPE、甲壳型液晶类TPE、生物基TPE、新型热塑性硫化橡胶等,对它们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产业化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含量对热塑性淀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石锐 丁涛 +3 位作者 刘全勇 张立群 陈大福 田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得甘油含量不同的TPS样品,研究了甘油含量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的影响。对保存在人体正常体温(37℃)及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湿度(50RH%)下的样品老化过程中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为今后TPS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得甘油含量不同的TPS样品,研究了甘油含量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的影响。对保存在人体正常体温(37℃)及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湿度(50RH%)下的样品老化过程中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为今后TPS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XRD测试表明:高甘油含量阻碍导致老化的β-型晶体的生成但利于ν-型晶体的形成,DMTA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甘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抑制停放过程中Tg的上升,以及由重结晶所导致的相关力学性能的变化。FTIR谱图从分子短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映出甘油含量高不利于有序结构的生成,但增加了材料对水的敏感性。各测试结果均表明甘油含量的增加有延缓TPS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甘油 XRD DMTA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H)_3和Mg(OH)_2阻燃EVA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红霞 黄宏海 +1 位作者 田明 张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72,共6页
选用形貌、粒径尺寸及分布相近的两种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Al(OH)_3)和氢氧化镁(Mg(OH)_2),研究了二者用量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添加红磷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 选用形貌、粒径尺寸及分布相近的两种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Al(OH)_3)和氢氧化镁(Mg(OH)_2),研究了二者用量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添加红磷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Al(OH)_3和Mg(OH)_2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比较相似,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拉伸强度增加,但断裂伸长率下降;通过锥形量热仪数据看出:Al(OH)_3的点燃时间短,最大热释放速率和平均热释放速率低,火行为指数大,阻燃效果比Mg(OH)_2好;红磷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阻燃性能影响较大。Mg(OH)_2与红磷复配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但是,从水平和垂直燃烧角度考虑,Al(OH)_3与红磷之间的阻燃协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无卤阻燃剂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涛 田明 +2 位作者 刘力 黄宏海 张立群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4,共5页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聚碳酸酯(PC)及其合金的无卤阻燃体系(除无机铝-镁系外)的研究开发进展.包括硅系、芳香族磺酸盐、无卤磷酸酯、磷-氮系、硼系及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等几大体系。介绍了它们的阻燃机理,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根据PC...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聚碳酸酯(PC)及其合金的无卤阻燃体系(除无机铝-镁系外)的研究开发进展.包括硅系、芳香族磺酸盐、无卤磷酸酯、磷-氮系、硼系及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等几大体系。介绍了它们的阻燃机理,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指出根据PC及其合金的不同用途,研究非卤阻燃元素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以及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新型阻燃剂和阻燃方式,将是该领域阻燃工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阻燃剂 无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其温度、pH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立新 王秀芬 +1 位作者 张立群 刘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采用单铈盐引发体系制备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gPNIPAAM),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FTIR、DSC对SAgPNIPAA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铈盐引发体系可制备接枝率高的SAgPNIPA... 采用单铈盐引发体系制备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AgPNIPAAM),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FTIR、DSC对SAgPNIPAA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铈盐引发体系可制备接枝率高的SAgPNIPAAM,具有温度、pH敏感特性的SAgPNIPAAM可望用于新型温敏/肠溶生物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物 温度 pH敏感特性 接枝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与交联剂对N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会娟 余成科 +2 位作者 罗建勋 毛立新 张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5,共5页
用1,5-萘二异氰酸酯(N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以三羟基聚醚多元醇(330N)作为交联剂,1,4-丁二醇(BDO)作为扩链剂制备了NDI型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交联剂与扩链剂的不同羟基摩尔比对N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 用1,5-萘二异氰酸酯(N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以三羟基聚醚多元醇(330N)作为交联剂,1,4-丁二醇(BDO)作为扩链剂制备了NDI型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交联剂与扩链剂的不同羟基摩尔比对N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羟基聚醚多元醇含量的增加,NDI型聚氨酯弹性体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提高;三羟基聚醚多元醇的加入虽然使得聚氨酯弹性体的滞后损失峰值增加,但对常用温度范围的滞后损失影响不大,0~150℃温度范围内的储能模量降低;聚氨酯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随着三羟基聚醚多元醇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变化,硬度则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1 5-萘二异氰酸酯 三羟基聚醚多元醇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香糖及其发展趋势和思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翁靖一 卢咏来 +1 位作者 王润国 刘全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0-443,446,共5页
从口香糖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口香糖的功能、类别、组成、制备原理、工艺以及质量评价方法。传统口香糖功能简单,常采用难于生物降解的弹性体和树脂作为胶基,残基被丢弃后,既难除去,也污染环境。在保证口香糖具有特定功能的基础上,采... 从口香糖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口香糖的功能、类别、组成、制备原理、工艺以及质量评价方法。传统口香糖功能简单,常采用难于生物降解的弹性体和树脂作为胶基,残基被丢弃后,既难除去,也污染环境。在保证口香糖具有特定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和树脂作为胶基制备口香糖,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口香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香糖 发展趋势 胶基 可生物降解弹性体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有机膦酸铝无卤阻燃TPU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红霞 张立群 +2 位作者 王炎祥 梁文利 田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80,115,共6页
分别采用两种有机膦酸铝阻燃剂三(二乙基亚膦酸)铝(OP1230)及OP1312[62%三(二乙基亚膦酸)铝+35%三聚氰胺聚磷酸盐+3%硼酸锌]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制备了阻燃TPU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粒径分析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两种阻燃剂的粒径和热稳... 分别采用两种有机膦酸铝阻燃剂三(二乙基亚膦酸)铝(OP1230)及OP1312[62%三(二乙基亚膦酸)铝+35%三聚氰胺聚磷酸盐+3%硼酸锌]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制备了阻燃TPU复合材料。首先通过粒径分析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两种阻燃剂的粒径和热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氧指数测定仪、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拉力试验机、热失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两种阻燃TPU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在燃烧时的熔滴现象明显减少。当OP1230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阻燃级别达到FV-0等级,氧指数与纯TPU差别很小;当OP1312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阻燃级别为FV-1等级,氧指数从纯TPU的23%增加到27%。在相同的阻燃剂用量下,添加OP1312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高于添加OP1230的复合材料。OP1230可有效提高成炭量,炭层致密,阻燃效果好;而OP1312成炭量小,阻燃效果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无卤阻燃 有机膦酸铝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红霞 黄宏海 +1 位作者 田明 张立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共4页
采用无机阻燃剂Mg(OH)2制备了阻燃聚烯烃弹性体POE,着重考察了Mg(OH)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改善其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效果,但... 采用无机阻燃剂Mg(OH)2制备了阻燃聚烯烃弹性体POE,着重考察了Mg(OH)2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改善其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效果,但仅在Mg(OH)2质量分数为65%时才能达到最佳的阻燃效果。大量填充未改性Mg(OH)2会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急剧恶化,适当的表面改性可提高其力学性能。Mg(OH)2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Mg(OH)2对POE具有异相成核作用。Mg(OH)2用量较大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黏度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聚烯烃弹性体 氢氧化镁 红磷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停留时间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海波 童玉清 张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普通螺纹元件流动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计算 ,根据流场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场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物料在螺纹元件中的三维流动路径 ,利用物料的三维流动路径计算结果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的...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普通螺纹元件流动进行了三维等温非牛顿模拟计算 ,根据流场计算所得到的速度场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物料在螺纹元件中的三维流动路径 ,利用物料的三维流动路径计算结果分析了普通螺纹元件中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和平均停留时间随螺杆转速和挤出机产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三维流动路径 停留时间 普通螺纹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PPO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及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霞 张立群 +2 位作者 王炎祥 梁文利 田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40,共8页
将不同配比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醚(PPO)通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SEBS/PPO不同配比的相态结构,并比较了其力学性能,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充油量的SEBS/PPO共混物的相态... 将不同配比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醚(PPO)通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SEBS/PPO不同配比的相态结构,并比较了其力学性能,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充油量的SEBS/PPO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PO含量的增加,亮点聚苯乙烯(PS)段逐渐增加,PPO和PS完全融合到一起,当SEBS/PPO=80/20时乙烯-丁二烯(EB)段是连续相,PS相和PPO是分散相;当SEBS/PPO=20/80时发生相反转,PPO变为连续相;随着PPO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大幅度增加,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随着充油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观黏度随非牛顿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相态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对PPDI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晨 姜秀娟 张立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4,共6页
用熔融预聚物法合成了以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4-丁二醇(BDO)以及三羟甲基丙烷(TMP)为硬段,聚碳酸酯二醇(PCD)为软段的PPDI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CU),研究了交联剂TMP用量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P含量的增加,拉... 用熔融预聚物法合成了以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4-丁二醇(BDO)以及三羟甲基丙烷(TMP)为硬段,聚碳酸酯二醇(PCD)为软段的PPDI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CU),研究了交联剂TMP用量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P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并伴随压缩永久变形的明显下降;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羰基的有序氢键化程度由23%下降至5%,软段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3℃升高到-17℃,表明PCU中软硬段相之间的微相分离程度减小;当TMP含量低于40%时,PPDI基PCU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异氰酸酯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 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低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0
作者 翁靖一 张立群 +1 位作者 卢咏来 刘全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3-958,共6页
在无催化剂、相对较低温度下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低聚物。GPC色谱显示,过量1,3-丙二醇常使粗产物呈现多组分,但随其用量减少,粗产物逐渐变均一。FTIR光谱表明,低聚物主链为酯键结构,且羟基含量随单体摩尔比降低及第二阶段反... 在无催化剂、相对较低温度下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低聚物。GPC色谱显示,过量1,3-丙二醇常使粗产物呈现多组分,但随其用量减少,粗产物逐渐变均一。FTIR光谱表明,低聚物主链为酯键结构,且羟基含量随单体摩尔比降低及第二阶段反应进行而趋于减小。1H NMR分析发现,低聚物实际摩尔组成远低于初始单体摩尔比;低聚物摩尔质量为967.14~3970.49g/mol,1,3-丙二醇封端度为38%~66%。该低聚物期望在口香糖制备中用作无毒、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型增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1 3-丙二醇)酯低聚物 化学结构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