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乳化液中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低维材料的制备
1
作者 刘晓媛 程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5,共3页
实验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Na2S2O8为氧化剂,正己烷为油相水性乳化液中制备出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纳米棒和纳米球。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温度、油水比、氧化剂浓度对PEDOT形貌的影响。当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的量为1.0... 实验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Na2S2O8为氧化剂,正己烷为油相水性乳化液中制备出聚3,4-已撑二氧噻吩(PEDOT)纳米棒和纳米球。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温度、油水比、氧化剂浓度对PEDOT形貌的影响。当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的量为1.00g,氧化剂的量为0.1626g,温度为60℃时,得到PEDOT为分布均匀规则的纳米棒,相同条件下,油水比例为1/8时,PEDOT为纳米球。油水比例为1/4,乳化剂用量为1.0g~2.0g,随乳化剂用量增加,PEDOT的形状由棒状变为球状,并且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球状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已撑二氧噻吩(PEDOT)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聚合物纳米球 聚合物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橡胶脱硫再生技术及新型再生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史金炜 张立群 +3 位作者 江宽 赵为 任东云 葛佑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54,共8页
废橡胶再生技术是世界橡胶工业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有效再生废橡胶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典型的废橡胶物理、化学再生技术及原理,系统阐述并评价了双螺杆挤出机再生法、利用超临界CO2再生法、微生物再生法... 废橡胶再生技术是世界橡胶工业一直以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有效再生废橡胶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典型的废橡胶物理、化学再生技术及原理,系统阐述并评价了双螺杆挤出机再生法、利用超临界CO2再生法、微生物再生法、力化学再生法等几种新型并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再生方法,并对废橡胶化学再生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废橡胶再生技术的核心是在获得较高线性化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橡胶主链。同时,发展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再生技术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 再生 再生技术 再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PLLA/HA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敏丽 隋刚 +2 位作者 杨小平 邓旭亮 胡晓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6-480,共5页
随着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的技术发展,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纤维膜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与人体环境相近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 随着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的技术发展,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纤维膜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与人体环境相近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37℃)中浸泡不同时间的体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HA纳米粒子与PLLA基体间存在化学键合,纳米粒子使纤维直径增大且表面粗糙程度增加,HA的引入抑制了PLLA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减缓了PLLA的降解速度,复合纤维体系降解液的pH值在降解后期呈缓慢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电纺丝 体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思萌 李晓林 +1 位作者 郑广宇 张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布式旋转黏度,结果表明,MMT使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当MMT掺量高于0.6%时,乳液9天内不发生破乳现象;MMT的层间距由1.28nm增至2.57nm,层间距增大了100%,说明MMT成功插层进入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中,形成了纳米插层型复合材料;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和黏度上升,针入度和延度有所降低,表明MMT提高了蒸发残留物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蒙脱土 乳化沥青 改性 复合插层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老化对CF/VE拉挤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于运花 周同悦 +2 位作者 王莉莉 杨小平 刘鸿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研究了炭纤维/乙烯基酯树脂(CF/VE)拉挤复合材料在65℃蒸馏水和3%NaCl、5%H2SO4及10%NaOH水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及重新干燥后,其动态力学损耗(tanδ)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的延长,... 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研究了炭纤维/乙烯基酯树脂(CF/VE)拉挤复合材料在65℃蒸馏水和3%NaCl、5%H2SO4及10%NaOH水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及重新干燥后,其动态力学损耗(tanδ)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四种介质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均有不同幅度的递增,其中,以NaOH水溶液中的增加幅度最大,而且出现了tanδ的分峰现象;Tg在浸泡初期逐渐下降,浸泡后期,除在NaOH水溶液中出现短暂的平稳又继续下降外,其余三种介质中均趋于一稳定值。重新干燥后,NaOH水溶液中,tanδ的分峰现象消失,但因水解脆化作用导致复合材料的Tg比浸泡前偏高,其余三种介质中,不存在水解反应,Tg均与浸泡前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复合材料 损耗因子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载药复合纤维制备及其释药行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龙新云 蔡晴 +3 位作者 杨小平 邓旭亮 唐劲天 隋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4-909,共6页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速率可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共聚物组成来调控。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PLGA为壳层材料、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内芯材料的复合纤维,研究两种模型药物(5-氟...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速率可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共聚物组成来调控。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PLGA为壳层材料、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内芯材料的复合纤维,研究两种模型药物(5-氟尿嘧啶和硝苯地平)在同轴复合纤维载体中的药物释放行为,并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纤维的形貌与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载药量和累积释放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芯、壳纺丝液浓度、PLGA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共聚物中LA和GA的组成比,可制得具有芯-壳结构且直径大小不同的复合纤维。采用相同电纺丝条件,可以将不同药物以相同载药量包覆于复合纤维中,但药物的释放行为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同轴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保温建筑材料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苏磊静 丁雪佳 +3 位作者 雷晓慧 何金迎 王林生 李熙然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相变材料作为建筑领域重要的保温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综述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制备过程,相变保温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应用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变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和复合相变材料3类。利用物理... 相变材料作为建筑领域重要的保温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综述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制备过程,相变保温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应用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变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和复合相变材料3类。利用物理吸附、微胶囊或高分子包覆封装技术将相变材料封装定形,然后通过一定的复合工艺可将其制成不同的相变保温建筑制品应用于建筑领域,如相变石膏板、相变混凝土、相变砂浆等,并分析了相变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保温建筑材料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增强室温硫化硅橡胶烧蚀材料 被引量:2
8
作者 段红英 迟伟东 +5 位作者 刘云芳 邢冠楠 周浩 邹华 岳冬梅 张立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气相法白炭黑、Fe2O3、短切炭纤维为填料制备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气相法白炭黑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用量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基于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的综合考虑,确定了气相法白炭黑的最佳用量。炭纤维表... 以气相法白炭黑、Fe2O3、短切炭纤维为填料制备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气相法白炭黑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用量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基于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的综合考虑,确定了气相法白炭黑的最佳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对材料的性能有提高作用,其中浓硝酸-KH550连续处理法效果最佳。随着炭纤维用量的增加,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烧蚀性能均提高。当炭纤维用量为8 phr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为5.7 MPa和23.2 kN/m,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10℃,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降到0.046 g/s和0.060 mm/s。炭纤维在烧蚀过程中促进炭化层的形成,起到骨架作用而保持材料的整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短切炭纤维 表面处理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助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对光固化膜黄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宇飞 聂俊 何勇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0-284,共5页
通过不同结构的脂肪胺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crylate,TMPTA)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的胺助引发剂。采用实时红外(Real-time infrared spectroscopy,RTIR)研究了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二... 通过不同结构的脂肪胺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crylate,TMPTA)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的胺助引发剂。采用实时红外(Real-time infrared spectroscopy,RTIR)研究了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ripropylene glycol diacrylate,TPGDA)/胺助引发剂体系的光聚合反应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BP/胺助引发剂在紫外光辐照下的黄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胺助引发剂分子结构中羟基含量的增加,光聚合反应速率呈现下降趋势。羟基含量相同,若胺助引发剂分子量增加,光聚合反应速率则下降,但双键的最终聚合转化率几乎相同;叔胺结构的助引发剂在光固化过程中黄度较高,有较强的黄变倾向性;随着分子结构中羟基含量增加,黄变倾向性也增强。实验结果为合成新型黄变性小的胺类助引发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助引发剂 实时红外 黄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态硫化设备NBR/PA12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立华 张小萍 +2 位作者 聂恒凯 张兆红 伍社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3,114,共4页
采用开炼机、Haake密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3种动态硫化设备制备了丁腈橡胶(NBR)/尼龙12(PA12)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在相同配方下3种不同设备对NBR/PA12TPV微观相态结构、物理性能、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开炼机设备制备的TPV的重... 采用开炼机、Haake密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3种动态硫化设备制备了丁腈橡胶(NBR)/尼龙12(PA12)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在相同配方下3种不同设备对NBR/PA12TPV微观相态结构、物理性能、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开炼机设备制备的TPV的重复加工性能。结果表明,3种设备制备的TPV为两相"海岛"结构,NBR为分散相,PA12为连续相;开炼机制备的TPV的NBR平均粒径最小且分布均匀,物理性能最佳;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TPV的NBR硫化和剪切破碎不充分,平均粒径最大且分布宽,熔融焓最大;开炼机制备的TPV具有优异的重复加工性能,返炼次数增加,TPV的硬度逐渐增加,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先增加而后减小,耐油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 尼龙12 热塑性硫化胶 动态硫化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复合材料在建筑隔震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秀英 王琪 +2 位作者 张志 曹仁伟 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7-604,共8页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区位于地震带上,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物、桥梁等的抗震能力以避免和减少地震事件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天然橡胶制备的隔震支座,具有很好的竖向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但等效阻尼比非常低,需要增加另... 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区位于地震带上,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物、桥梁等的抗震能力以避免和减少地震事件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天然橡胶制备的隔震支座,具有很好的竖向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但等效阻尼比非常低,需要增加另外的阻尼器或灌注铅芯来提高阻尼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共混、共聚、添加小分子等方式制备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橡胶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在隔震体系中,促进了隔震技术的发展。介绍了隔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特别是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的分类和研究现状。综述了隔震支座用橡胶复合材料,包括:单一组分橡胶、多元组分橡胶、有机小分子杂化材料、磁流变弹性体等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复合材料 隔震 阻尼 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收缩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林生 丁雪佳 +3 位作者 何金迎 苏磊静 李熙然 雷晓慧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阐述了热收缩聚氨酯(TPU)材料的记忆原理及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结构,并介绍了描述聚合物热收缩行为的相关参数和数学模型。热收缩TPU材料具有软硬段的两相微区或交联结构,通过冷拉或热拉赋形,材料在回复温度恢复原来的初始形状,其热收缩... 阐述了热收缩聚氨酯(TPU)材料的记忆原理及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结构,并介绍了描述聚合物热收缩行为的相关参数和数学模型。热收缩TPU材料具有软硬段的两相微区或交联结构,通过冷拉或热拉赋形,材料在回复温度恢复原来的初始形状,其热收缩行为可用黏壶模型表述,介绍了其相关参数。综述了TPU热收缩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软硬段相分离结构、交联结构的热收缩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展望了热收缩聚氨酯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需提高热收缩TPU材料回复的准确性和回复力以及开发功能感应性和满足特殊领域使用要求的新型TPU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收缩 聚氨酯 参数模型 交联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TA法研究上胶剂对炭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南 于运花 +2 位作者 李鹏 滕冬华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5-128,共4页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法研究了东邦HTA和国产CCF-1两种T300级炭纤维(CF)增强QY8911-Ⅰ型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并用FT-IR和XPS对炭纤维表面上胶剂及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胶剂对CF/BMI复合材料的固...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法研究了东邦HTA和国产CCF-1两种T300级炭纤维(CF)增强QY8911-Ⅰ型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并用FT-IR和XPS对炭纤维表面上胶剂及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胶剂对CF/BMI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但除胶前后,复合材料的固化初始松弛时间和反应活化能发生了不同变化,HTA CF除胶后固化初始松弛时间延长,反应活化能增大,而CCF-1 CF除胶后固化初始松弛时间缩短,反应活化能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炭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的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机械分析 炭纤维 上胶剂 复合材料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丁腈橡胶体系的阻尼性能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瑞宁 吴丝竹 +2 位作者 祝静 尹超 赵秀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44,共9页
以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受阻酚/丁腈橡胶体系(AO-60/NBR、AO-70/NBR、AO-80/NBR)的氢键网络结构与阻尼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三体系中均存在分子间和分子内2种类型氢键;变温红外测试结果和高温下径向... 以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受阻酚/丁腈橡胶体系(AO-60/NBR、AO-70/NBR、AO-80/NBR)的氢键网络结构与阻尼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三体系中均存在分子间和分子内2种类型氢键;变温红外测试结果和高温下径向分布函数的变化分析表明分子间氢键的强度大小顺序为:AO-80/NBR>AO-70/NBR>AO-60/NBR。分子模拟所得氢键网络结构与动态力学热分析数据表明,3种体系中分子间氢键数量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趋势相似。分子间氢键数量的增加导致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大,自由体积分数降低,分子链堆砌更紧密,因而断键与成键过程中耗能增大,阻尼性能得以提升。线性回归分析中,体系的结合能与阻尼性能线性相关(R2=0.95),证明分子间氢键是提高阻尼性能的主要因素。这一系列研究将对高阻尼橡胶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性能 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受阻酚 丁腈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并噁嗪/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玲君 徐日炜 +1 位作者 吴一弦 余鼎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由双酚A型苯并噁嗪和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组成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双酚A苯并噁嗪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有效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热性能和机...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由双酚A型苯并噁嗪和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组成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双酚A苯并噁嗪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有效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为溶剂的电纺丝明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左璞晶 黄雅钦 +3 位作者 张慎 邓旭亮 陈国强 杨小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16,共4页
本研究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一种明胶纤维。通过调节明胶水溶液浓度和静电纺丝环境温度,采用SEM研究了不同浓度、温度条件下纤维的微观形貌及直径分布。并对采用戊二醛交联后明胶纤维的形貌变化、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一种明胶纤维。通过调节明胶水溶液浓度和静电纺丝环境温度,采用SEM研究了不同浓度、温度条件下纤维的微观形貌及直径分布。并对采用戊二醛交联后明胶纤维的形貌变化、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纺丝液浓度为33%(质量分数),温度为40℃。得到的明胶纤维的直径在120nm^210nm之间。交联后的纤维发生溶并,焓值降低,力学性能提高,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胀。该体系采用水为溶剂改善了采用有机溶剂的纤维残留潜在毒性问题,可以以更具生物安全性的方式负载多肽类药物或生长因子,在医药及组织工程支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明胶 水溶液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MWCNT纳米平行纤维的制备以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锋 隋刚 +2 位作者 于运花 李鹏 杨小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156-159,176,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AN以及PAN/MWCNT平行纤维膜,纤维直径在100~300nm之间。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筒转速的增大,纤维平行取向增强,但达到一定转速后,纤维平行取向效果变差。MWCNT沿纤维轴向排列,随着MWCNT含量的增加,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并... 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AN以及PAN/MWCNT平行纤维膜,纤维直径在100~300nm之间。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筒转速的增大,纤维平行取向增强,但达到一定转速后,纤维平行取向效果变差。MWCNT沿纤维轴向排列,随着MWCNT含量的增加,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并且直径变得粗细不均。MWCNT的加入增强了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同时使PAN环化反应开始温度以及热解温度提前,有利于后续预氧化和碳化的进行。但当MWCNT含量达到10 wt%后,其拉伸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多壁 碳纳米管 聚丙烯腈 平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条件下填料体系对胎面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欢欢 庞松 +1 位作者 肖佶海 吴友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0,118,共9页
重载条件下,胎面胶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轮胎的耐磨性。采用TAS-130轮胎磨耗模拟试验机,设定转速为800 r/min(15 Hz)及保持总填料用量为60 phr,探究了重载条件(>1.5 MPa)下不同炭黑/白炭黑并用比对天然橡胶(NR)/反式聚异戊二烯橡... 重载条件下,胎面胶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轮胎的耐磨性。采用TAS-130轮胎磨耗模拟试验机,设定转速为800 r/min(15 Hz)及保持总填料用量为60 phr,探究了重载条件(>1.5 MPa)下不同炭黑/白炭黑并用比对天然橡胶(NR)/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TPI)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并结合硫化胶静、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大和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胶料的磨耗量逐渐增加;纯炭黑体系的硫化胶耐磨性最好,这主要是由于其高的300%定伸应力和高硬度以及在高载荷下形变小的原因。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随白炭黑用量增加,硫化胶的“Payne效应”逐渐减弱,损耗因子峰逐渐降低;压缩疲劳生热和屈挠疲劳测试结果表明,与纯炭黑体系相比,炭黑/白炭黑并用比为40/20的硫化胶的动态生热降低了27.5%,出现一级和六级裂纹的疲劳寿命分别提高了287.5%和261.1%。综合来看,硬度和300%定伸应力的降低是导致耐磨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磨屑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硫化胶的磨耗是以机械力作用下的热氧降解磨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 炭黑/白炭黑并用比 耐磨性 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乳液方法制备结构型高吸水性聚丙烯酰胺树脂
19
作者 王建莉 张晨 +1 位作者 杜中杰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100,共4页
通过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以环己烷作为分散相,丙烯酰胺单体作为连续相,聚合后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PAM聚合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乳化剂的浓度,分散相体积分数等对多孔聚合物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以环己烷作为分散相,丙烯酰胺单体作为连续相,聚合后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PAM聚合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乳化剂的浓度,分散相体积分数等对多孔聚合物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备出不同孔径的多孔聚合物,多孔结构的PAM较之致密的本体结构具有更强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乳液 多孔结构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度酚醛环氧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国元 刘和平 +2 位作者 杜中杰 张晨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4,共4页
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分别与双酚A反应,得到侧链含刚性苯环的酚醛树脂,然后环氧化,制备了侧链含刚性苯环的多官能度酚醛环氧树脂。以FT-IR1、H-NMR及GPC表征了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以4,4′-二氨基二苯砜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 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分别与双酚A反应,得到侧链含刚性苯环的酚醛树脂,然后环氧化,制备了侧链含刚性苯环的多官能度酚醛环氧树脂。以FT-IR1、H-NMR及GPC表征了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以4,4′-二氨基二苯砜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力学性能及热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对羟基苯甲醛与双酚A反应制备的多官能度酚醛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及耐热降解性能均比苯甲醛制备的酚醛环氧树脂固化物高,环氧树脂官能度的增加能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