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Ⅱ)强化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1
作者
钟荣强
李金环
+2 位作者
白文轩
张丽
余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备了模拟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Fe(Ⅱ/Ⅲ)-IL],并通过FT-IR、Raman和CV等表征,验证模拟体系的可靠性。随后,将二价铜基离子液体[Cu(Ⅱ)-IL]引入至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并添加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以降低脱硫富液的黏度,构建了Cu(Ⅱ)-IL+Fe(Ⅱ/Ⅲ)-IL/NHD复合体系。结果当复合体系中Cu(Ⅱ)质量浓度为4.36 g/L时,在120 min内可实现脱硫富液的全部再生。结论通过考查溶剂配比、亚铁离子质量浓度、铜离子质量浓度、水质量分数、温度等因素对脱硫富液再生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使其为适应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工业应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脱硫富液再生
铜基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水相金属基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文轩
陈锦湘
+5 位作者
刘芬
张静淙
谷志平
熊成铭
施王军
余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7-1862,共16页
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含硫化氢的工业过程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脱硫剂易降解、硫磺品质差和副盐产量高等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将无机铁盐溶于有机溶剂构建的非水相湿法氧化工艺不仅能实现氧化脱硫,而且具有消除CO_(2)酸性...
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含硫化氢的工业过程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脱硫剂易降解、硫磺品质差和副盐产量高等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将无机铁盐溶于有机溶剂构建的非水相湿法氧化工艺不仅能实现氧化脱硫,而且具有消除CO_(2)酸性气干扰和避免活性氧过度氧化作用而产生大量副盐的优势。但由于铁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而制约了铁盐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基于金属基离子液体良好的氧化性、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稳定性,及在有机溶剂中的超溶解性而构建的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Nasil)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剖析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问题成因,结合当前能源环境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湿法氧化脱硫的必要性和发展机遇。从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剂结构设计和组成优化出发,介绍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反应和过程强化原理,归纳总结新工艺十多年来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探索历程。最后,针对现阶段湿法氧化脱硫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强调开拓新型脱硫思路的重要性,为脱硫净化过程中碳氢资源的整合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
金属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湿法氧化脱硫
硫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Ⅱ)强化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1
作者
钟荣强
李金环
白文轩
张丽
余江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能源环境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净化装置尾气SO2减排工艺技术”(2016ZX05017-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水介质吸收氧化-电解硫化氢双反应过程耦合及调控”(21076019)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温湿法氧化煤气脱硫新工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90610007)
国家科学技术部计划(863计划)“高温湿法氧化煤气脱硫技术”(2007AA06Z115)
中石化企业内部课题“离子液体天然气脱硫剂研发”(SG20-64 K)。
文摘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备了模拟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Fe(Ⅱ/Ⅲ)-IL],并通过FT-IR、Raman和CV等表征,验证模拟体系的可靠性。随后,将二价铜基离子液体[Cu(Ⅱ)-IL]引入至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并添加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以降低脱硫富液的黏度,构建了Cu(Ⅱ)-IL+Fe(Ⅱ/Ⅲ)-IL/NHD复合体系。结果当复合体系中Cu(Ⅱ)质量浓度为4.36 g/L时,在120 min内可实现脱硫富液的全部再生。结论通过考查溶剂配比、亚铁离子质量浓度、铜离子质量浓度、水质量分数、温度等因素对脱硫富液再生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使其为适应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工业应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脱硫富液再生
铜基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Keywords
iron-based ionic liquid
hydrogen sulfide
desulfurization rich solution regeneration
copper-based ionic liquid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分类号
O645.1 [理学—物理化学]
TQ125.1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水相金属基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文轩
陈锦湘
刘芬
张静淙
谷志平
熊成铭
施王军
余江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能源环境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7-1862,共1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7-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6019,9061000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6Z115)。
文摘
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在含硫化氢的工业过程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普遍存在脱硫剂易降解、硫磺品质差和副盐产量高等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将无机铁盐溶于有机溶剂构建的非水相湿法氧化工艺不仅能实现氧化脱硫,而且具有消除CO_(2)酸性气干扰和避免活性氧过度氧化作用而产生大量副盐的优势。但由于铁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而制约了铁盐非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基于金属基离子液体良好的氧化性、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稳定性,及在有机溶剂中的超溶解性而构建的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Nasil)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剖析水相湿法氧化脱硫工艺的问题成因,结合当前能源环境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湿法氧化脱硫的必要性和发展机遇。从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剂结构设计和组成优化出发,介绍非水相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反应和过程强化原理,归纳总结新工艺十多年来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探索历程。最后,针对现阶段湿法氧化脱硫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强调开拓新型脱硫思路的重要性,为脱硫净化过程中碳氢资源的整合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非水相
金属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湿法氧化脱硫
硫磺分离
Keywords
non-aqueous phase
metal-based ionic liquids
hydrogen sulfide
wet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sulfur separation
分类号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Ⅱ)强化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钟荣强
李金环
白文轩
张丽
余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水相金属基离子液体湿法氧化脱硫工艺:发展与展望
白文轩
陈锦湘
刘芬
张静淙
谷志平
熊成铭
施王军
余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