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时空事件关系可视化分析框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金磊 慈谕瑶 +5 位作者 郑坤 郭绍龙 燕继红 陈宇萍 吴艳民 李仕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大数据蕴含了丰富的时空关系,反映个体或者群体时空事件之间的变化模式,在资源、环境、交通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地理信息大数据拥有的多尺度和多语义特性,在挖掘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时空关系时会存... 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大数据蕴含了丰富的时空关系,反映个体或者群体时空事件之间的变化模式,在资源、环境、交通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地理信息大数据拥有的多尺度和多语义特性,在挖掘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时空关系时会存在许多困难。如何有效地构建多尺度多语义时空关系,并直观地表达这些时空关系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设计了一种时空事件关系可视化分析框架,通过定义事件间时空关系的描述,设计了一种多视图协同的可视化分析方法,结合时空关系的可视化协同交互,实现地理信息大数据时空事件可视分析。基于时空轨迹数据,通过试验说明该方法可以探寻时空事件及背景间的时空关系,实现时空事件的交互可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大数据 可视分析 时空关系 时空事件 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和专家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杨刚 郝丽荣 +6 位作者 黄辉 李玉嵩 张大可 张庆合 李丽 张琳 蒋作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67-2076,共10页
地质图编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图环节繁琐,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基于地质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通过构建地质编图时空综合模型和地质代... 地质图编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图环节繁琐,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基于地质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通过构建地质编图时空综合模型和地质代号智能识别模型,可以对多图幅的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化、智能化地图元综合、断层简化、线形圆滑、图幅接边等。近年来,基于该技术在青海东部地区、河南洛阳、郑州地区及京津冀多地区开展的编图实践表明,该编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质编图工作效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 编图技术 时空模型 地质知识 地质综合 智能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绘地质——新一代智能化地质编图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仰春 王永志 +4 位作者 陈圆圆 孟祥卉 孙仁斌 蒋作瑞 林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1-870,共10页
为了弥补传统数字地质编图工作量大、重复操作多、周期长、质量难保证等不足,从地质图件快速编制的业务需求出发,提出了多学科交叉的智能地质综合编图理念,构建了以"地质数据+专家知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体... 为了弥补传统数字地质编图工作量大、重复操作多、周期长、质量难保证等不足,从地质图件快速编制的业务需求出发,提出了多学科交叉的智能地质综合编图理念,构建了以"地质数据+专家知识+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体系,研制了具有需求驱动、数据驱动、模型驱动、知识驱动等特点的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智绘地质。智绘地质以地质专家知识为全流程控制主线,有机融合地图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视化、人工智能、制图标准、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和方法,依托地质演化关系、各种规则库、智能算法等,模拟编图专家自动或半自动地完成大量地质要素的综合处理,打通了大中比例尺到小比例尺图件的快速缩编、基础图件编制、跨行政边界的协作编图、定制化图件开发等技术流程。智绘地质已在中国1∶150万和1∶250万地质图修编、区域地质图件编制、沿海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图件开发等生产工作中试用,实践证明该软件至少能节省65%~75%的编图时间,减轻编图人员压力,有效提高成果数据质量。开发的两套智绘地质软件已初步投入使用,有利于开启新一代交互式智能化编图的工作模式,可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生态保护、国际编图等更多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编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地质编图 智绘地质 人工智能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专家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系列影像支持下的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伟 吴艳民 刘吉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7,共7页
利用1991—2015年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基于SVM方法获取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信息,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SVM方法对Landsat系列影像分类具有较高精度,且提取效率快,省时... 利用1991—2015年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基于SVM方法获取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信息,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SVM方法对Landsat系列影像分类具有较高精度,且提取效率快,省时省力。(2)25年来,凤阳县石英砂矿区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工矿用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为侵占耕地、草地和水域所得;水域总面积变化量不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草地面积急剧减少,净减量最大,主要转化为林地、耕地和工矿用地;耕地和林地面积先增后减,但林地净增加,而耕地被废弃、闲置或被建筑用地扩张占用,流失的耕地多分布在乡镇(村庄)、河流周边。(3)工矿用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增加,对植被和水域的侵占逐年增加,矿区土地系统的质量朝着变差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系列影像 石英砂矿区 时空变化 支持向量机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地质体综合技术在地质图缩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文娜 朱长青 +3 位作者 李仰春 陈圆圆 王永志 蒋作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1-879,共9页
地质图缩编过程中存在地质体合并效率低、处理环节繁杂、成果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地质体智能化综合方法,依托地图综合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地质专家知识等,采用同属性合并、空间聚合、自定义融合、地质体消除、地质体夸... 地质图缩编过程中存在地质体合并效率低、处理环节繁杂、成果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地质体智能化综合方法,依托地图综合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地质专家知识等,采用同属性合并、空间聚合、自定义融合、地质体消除、地质体夸大等方法进行智能化处理。MapGIS版智绘地质软件中实现了地质体智能综合处理模块,采用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并行工作模式,通过“一键式”操作可快速完成地质体综合任务。经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地质图缩编中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的正确性,可节省80%以上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编图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未来开启地质图件智能化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地质体综合 地质图缩编 智绘地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付艳丽 吴艳民 +4 位作者 张金标 郑坤 赵长虹 郑康 方发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100,共5页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值判定实现空间数据的均衡存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空间数据邻近特性的同时,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Hilbert空间曲线 空间数据并行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约束条件下的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可 王永志 +2 位作者 陈圆圆 陈堂雷 蒋作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5-373,共9页
地质体综合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其处理涉及内容多、业务逻辑复杂、重复工作量大,是影响编图工作推进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实现地质体的高效综合,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约束条件(专家知识)为核心、以制图综合为空间图形合并手... 地质体综合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其处理涉及内容多、业务逻辑复杂、重复工作量大,是影响编图工作推进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实现地质体的高效综合,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约束条件(专家知识)为核心、以制图综合为空间图形合并手段的新型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围绕地质专家知识(如地质年代、地层名称等)规则映射开展的三种地质体综合方法(同属性合并、交互式选择合并、绘图合并)。使用北山地区地质图数据对地质体综合模块进行测试,经反复对比实验,证实了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地质体空间图形的“一键式”合并,还可以自动完成地质知识的映射与赋值,综合结果符合地质规律。该方法为反映地质空间分布前提下对图件中地质体或其他面图元的精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动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综合 地质知识 人工智能 制图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气探明储量三维立体图形表征方法探讨
8
作者 周立明 张道勇 +8 位作者 姜文利 张锐 任继红 刘华 郭海晓 谷宇峰 张昊泽 张臣 张晨朔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79-84,共6页
油气探明储量三维立体图形可以反映油气藏空间分布情况,是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油气矿产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据此,提出了四种三维立体图形表征方法:含油气面积+井位+构造线、含油气面积+井位、含油气面... 油气探明储量三维立体图形可以反映油气藏空间分布情况,是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油气矿产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据此,提出了四种三维立体图形表征方法:含油气面积+井位+构造线、含油气面积+井位、含油气面积+构造线、井位+构造线。其中,含油气面积+井位+构造线适用于有含油气面积分层数据,且钻井资料和区域性构造研究资料都比较丰富的油气田;含油气面积+井位适用于有含油气面积分层数据,区域性构造较为复杂但钻井资料丰富的油气田;含油气面积+构造线适用于有含油气面积分层数据,区域性构造研究资料比较丰富但缺乏钻井资料的油气田;井位+构造线适用于无含油气面积分层数据,有井位和构造线数据的油气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油气田资料情况,结合油气藏类型和纵向层系叠置关系等,选择适合的表征方法。本文研究对于理清油气矿产资源与各种保护区之间空间关系,全面掌握油气资源供应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探明储量 三维立体图形 表征方法 含油气面积 井位 构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