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菖蒲如画 古韵新风——菖蒲河公园景观园林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战修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与皇城根遗址公园不同之处是,菖蒲河公园的建设属于原皇城内部的环境改造,它的文化品位更高,历史感更强,地位更重要,公园设计妥善处理了与周边历史环境的关系,使公园各景点与红墙、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史宬和欧美同学会等文物古迹融合成... 与皇城根遗址公园不同之处是,菖蒲河公园的建设属于原皇城内部的环境改造,它的文化品位更高,历史感更强,地位更重要,公园设计妥善处理了与周边历史环境的关系,使公园各景点与红墙、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史宬和欧美同学会等文物古迹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相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河公园 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 皇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自然、享受人生”——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园林环境设计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战修 张迟 靳桂隆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0期17-20,共4页
老年社区的环境设计应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的特点,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身心舒适为目标,力求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赏心悦目且宜于交往的室外空间,使长期处于衰老、疾病和回忆之中的老人,能通过与自然... 老年社区的环境设计应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的特点,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身心舒适为目标,力求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赏心悦目且宜于交往的室外空间,使长期处于衰老、疾病和回忆之中的老人,能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老年人之间的不断交流,从而找到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通过周到的细部环境设计,使老年人感到又一段精彩的人生将在这里重新开始,在享受到社会与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达到身在自然、老有所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社区 规划设计 接触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造园的设计途径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雪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96,共3页
随着城市对绿地功能需求的转变,绿地建设的每平方米投入正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如何有针对性地降低建设与养护成本,避免出现低价、低质的绿地建设,是当前园林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工作中对北京绿隔地区林带改造提升成为郊野公园的经... 随着城市对绿地功能需求的转变,绿地建设的每平方米投入正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如何有针对性地降低建设与养护成本,避免出现低价、低质的绿地建设,是当前园林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工作中对北京绿隔地区林带改造提升成为郊野公园的经验,对早期低成本城市造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的生态设计经验,进而提出适于当下的低成本造园的具体设计手法,以期在自然演变的帮助下实现低投入、低维护、高稳定的城市绿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成本 北京 绿隔林带 生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明园九州景区山形、水系、植物景观的研究及恢复 被引量:6
4
作者 檀馨 李战修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6,共6页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景点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景观,保留和利用好现有的长势良好的植物,将其合理地融入整个环境之中。以经批准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为依据,遵循各类国际宪章中的相关条例,制定出山形、水系及植物景观的整体恢复计划,同时,列举镂月开云、杏花春馆2个景点的环境恢复设计加以详细说明,阐述恢复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园 九州景区 山形 水系 植物景观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址公园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战修 《风景园林》 2012年第2期151-152,共2页
遗址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它不同于文物保护区和城市主题公园,是以保护遗址本体和遗址所处自然、人文与环境为目的.同时利用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而建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境的公共开放绿地,每个遗址都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 遗址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它不同于文物保护区和城市主题公园,是以保护遗址本体和遗址所处自然、人文与环境为目的.同时利用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而建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境的公共开放绿地,每个遗址都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盛衰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公园 文物保护区 主题公园 文化意境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惠河庆丰公园
6
作者 张迟 付超 +9 位作者 黄通 郝勇翔 梁毅 李林梅 陈佳 李春 吴晓舟 赵英磊 齐建勋 闫东刚 《风景园林》 2010年第3期89-91,共3页
通惠河庆丰公园,位于通惠河的西段,东三环国贸桥的两侧,与北京商务区CBD隔河相望,全长约1700m,宽70-260m不等。改造前这里发展非常滞后,环境脏乱,河道为深槽式河床结构,全无景观可言。
关键词 通惠河 公园 CBD 商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共荣的森林 激情同享的奥运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兆桢 冯钟平 +1 位作者 张树林 檀馨 《中国园林》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营造富有“森林”氛围、生态健全的山林公园,通过山林公园开敞的绿色空间、绿丘及水岛系列向中心区渗透,使奥林匹克公园形成绿色的有机整体;以中轴景观路作为城市文脉象征,贯穿中心区、形成空间序列的绿色中枢;通过节点广场集中表现奥... 营造富有“森林”氛围、生态健全的山林公园,通过山林公园开敞的绿色空间、绿丘及水岛系列向中心区渗透,使奥林匹克公园形成绿色的有机整体;以中轴景观路作为城市文脉象征,贯穿中心区、形成空间序列的绿色中枢;通过节点广场集中表现奥运精神,注重人的尺度以形成广泛参与、激情共享的奥运氛围。建立历史遗存走廊,延续场址文脉,作为城市文脉的丰富与补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奥林匹克公园 中轴景观 规划设计 中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明园中的田园风光及耕织文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檀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71,共4页
阐明圆明园在雍正登基以前,作为韬光养晦之地所具有的自然朴素面貌和到他即位以后至乾隆历代的逐步增建,所表现出的皇权思想和皇家气派,以及作为农耕为本的时代,园林中所表现皇帝重农、躬耕、观稼的内容。通过对圆明园"田园风光&qu... 阐明圆明园在雍正登基以前,作为韬光养晦之地所具有的自然朴素面貌和到他即位以后至乾隆历代的逐步增建,所表现出的皇权思想和皇家气派,以及作为农耕为本的时代,园林中所表现皇帝重农、躬耕、观稼的内容。通过对圆明园"田园风光"及"耕织文化"的探索研究,希冀在保护、利用其遗址时,结合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及郊野公园建设,有可能再现一些田园风光,为现代服务。通过对是园林中的田园,还是田园中的园林的思考,期待新一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园 田园风光 耕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历史 融入现实
9
作者 李占修 《风景园林》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含有历史遗存的园林改造的项目中,始终存在着园林风格、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及园林与文物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和争论,设计者一直在历史情结和理性务实间摇摆不定。如何在所碰到的新与旧、保护与发展、历史文脉与现实需求、园林专业与文... 在含有历史遗存的园林改造的项目中,始终存在着园林风格、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及园林与文物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和争论,设计者一直在历史情结和理性务实间摇摆不定。如何在所碰到的新与旧、保护与发展、历史文脉与现实需求、园林专业与文物专业等许多矛盾之间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应以协调并存为原则,力求使双方所追求的目标达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结合点 历史遗存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