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球螋的检疫
1
作者 刘若思 徐淼锋 +1 位作者 梁新苗 钟勇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旅客携带的石榴中检出欧洲球螋。了解欧洲球螋的基本特性,能为相关部门对其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欧洲球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欧洲球螋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等信息...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旅客携带的石榴中检出欧洲球螋。了解欧洲球螋的基本特性,能为相关部门对其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欧洲球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欧洲球螋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等信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球螋属的截获情况,讨论了欧洲球螋的检疫意义。认为欧洲球螋在我国无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入侵风险,口岸应对该虫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球螋 外来有害生物 形态特征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口岸截获芒果象属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2
作者 伊祎 陈艳 +2 位作者 张丽杰 刘若思 廖芳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芒果象属昆虫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北美洲和东南亚,寄主为芒果。其生活隐蔽,羽化孔未出现时看不出危害状,危害率可达30%~80%,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口岸截获的芒果象甲的数量... 【目的】芒果象属昆虫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北美洲和东南亚,寄主为芒果。其生活隐蔽,羽化孔未出现时看不出危害状,危害率可达30%~80%,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口岸截获的芒果象甲的数量日益增多,表明该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越来越大。【方法】运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2003—2015年全国口岸截获芒果象属有害生物的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5年全国口岸共截获芒果象4156批次,22个直属局有截获记录。其中,截获芒果果核象甲3028批次,数量最多,占截获芒果象总批次的72.86%;芒果果实象甲和芒果果肉象甲相对较少,分别为837和291批次。截获芒果象的来源国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芒果象疫情分布国家和地区,且主要自进境旅客随身携带物中检出。【结论】我国口岸应加大对芒果象的检疫力度,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截获 芒果象属 疫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筛查食用贝类中的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深 王珮玥 +3 位作者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45,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μm做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mm×2.1mm,1.8μm)上实观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μg/kg;在10、20和50μg/kg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 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例,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原多甲藻酸 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VP7和NS2双重荧光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志强 张鹤晓 +6 位作者 乔彩霞 蒲静 张伟 谷强 刘环 张利峰 马贵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利用DNAMAN软件对非洲马瘟病毒不同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的VP7和NS2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人工分别合成包含有扩增区域的VP7和NS2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T7和SP6)体外转录制备双链RNA(dsRNA)。使用制备的dsRNA在... 利用DNAMAN软件对非洲马瘟病毒不同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的VP7和NS2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人工分别合成包含有扩增区域的VP7和NS2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T7和SP6)体外转录制备双链RNA(dsRNA)。使用制备的dsRNA在对荧光定量RT-PCR的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非洲马瘟病毒检测的双重通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非洲马瘟病毒核酸,马流感病毒核酸,马流产沙门氏菌核酸,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核酸,东、西部马脑脊髓炎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非洲马瘟病毒核酸,而对其它病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证实本技术的特异性强、可靠性好。对已知拷贝数的dsRNA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可达1.0×102拷贝/反应,相比于基于凝胶电泳常规RT-PCR方法,其灵敏度高10倍;而且双基因的检测设计思路更能保证病毒核酸的有效检测,防止漏检。在对24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中,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快速、灵敏且重复性好,可满足非洲马瘟病毒快速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VP7和NS2 双重通用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国平 汪琳 陈克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0-416,共7页
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及其向产业化的发展,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存在的外源蛋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目前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EPTR)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列举了一些可能用于EPTR检测的潜在蛋白检测技术,初步分析了EPTR检测技术需要... 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及其向产业化的发展,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存在的外源蛋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目前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EPTR)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列举了一些可能用于EPTR检测的潜在蛋白检测技术,初步分析了EPTR检测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预测了EPTR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外源蛋白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鸡肉中6种抗球虫药物 被引量:22
6
作者 木合他拜尔 严华 +6 位作者 徐姗 冯楠 郝杰 朱尘琪 郭爽 张朝晖 韩南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建立了鸡肉中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地克珠利、妥曲珠利、莫能菌素及盐霉素6种抗球虫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经QuEChERS样品净化,首先使用含有1%(v/v)三氯乙酸的乙腈-水(3∶7,v/v)溶液提取样品中的被测... 建立了鸡肉中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地克珠利、妥曲珠利、莫能菌素及盐霉素6种抗球虫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经QuEChERS样品净化,首先使用含有1%(v/v)三氯乙酸的乙腈-水(3∶7,v/v)溶液提取样品中的被测物,再加入氯化钠,使用50 mg/mL N-丙基乙二胺(PSA)+50 mg/mL中性氧化铝(Alumina-N)的混合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SPE)粉末净化提取,过0.22μm滤膜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检测。选择Waters Acquity UPLCBEH C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甲醇-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基质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6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二硝托胺,1.0~30.0μg/L;尼卡巴嗪,0.2~6.0μg/L;地克珠利、妥曲珠利,2.0~60.0μg/L;莫能菌素、盐霉素,4.0~120.0μg/L。空白样品中添加低、中、高3个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回收率在67.7%~12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4%。6种抗球虫药物的定量限分别为:二硝托胺,2.50μg/kg;尼卡巴嗪,0.50μg/kg;地克珠利、妥曲珠利,5.00μg/kg;莫能菌素、盐霉素,20.00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能够满足日常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 抗球虫药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质谱测定碳酸饮料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 被引量:25
7
作者 高峰 刘岩 +3 位作者 孔维恒 程喜明 李晶 张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61-264,共4页
建立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19(2.0mm×250mm)进行分离,以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淋洗。淋洗液经过抑制器抑制后直接进入质谱... 建立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19(2.0mm×250mm)进行分离,以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淋洗。淋洗液经过抑制器抑制后直接进入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碳酸饮料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在质量浓度1-2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7),定量限(RSN〉10)分别为1.5、1.0、0.6μg/L。将该方法用于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的分析,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79%~104%之间,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4%-4.49%之间。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质谱 碳酸饮料 亚氯酸盐 氯酸盐 高氯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LTQ Orbitrap MS测定鸡肉组织中5种糖皮质激素残留 被引量:21
8
作者 严华 云环 +6 位作者 刘鑫 崔凤云 李建辉 高洋洋 张杉 丁双阳 张朝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914,共6页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那德5种糖皮质激素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LTQ Orbitrap MS)检测方法。对QuECh-ERS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那德5种糖皮质激素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LTQ Orbitrap MS)检测方法。对QuECh-ERS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PSA)为净化吸附剂,可达到最佳提取和净化效果。采用Waters AQUITY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250μL/min。通过LTQ Orbitrap MS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母离子的峰面积进行定量。5种糖皮质激素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5、10、2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7.5%~119.7%,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0%~11.0%。5种糖皮质激素的检出限(LODs)为0.49~0.78μg/kg,定量下限(LOQs)为1.62~2.57μg/kg。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鸡肉中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残留的检测与确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 鸡肉组织 QuEChERS前处理方法 UHPLC-LTQ ORBITRAP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 被引量:22
9
作者 郑聪 王金花 +2 位作者 高峰 付光亮 冯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205,共4页
建立测定海带、裙带菜、发菜、海苔、紫菜、石莼等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用质量分数25%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在密闭玻璃瓶中于90℃条件下提取3h,取上清液稀释上机,以碲作为内标,经ICP-MS测... 建立测定海带、裙带菜、发菜、海苔、紫菜、石莼等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用质量分数25%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在密闭玻璃瓶中于90℃条件下提取3h,取上清液稀释上机,以碲作为内标,经ICP-MS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μg/L,相关系数为r=0.9999。对裙带菜做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0%~120%之间,RSD小于5%,方法检出限为0.50mg/kg。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适用于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批量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藻类植物 四甲基氢氧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红葡萄酿酒过程中花色苷组成与CIELab参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梁娜娜 韩深 +3 位作者 何非 刘萤 王珮玥 王金花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河北昌黎产区几个酿酒葡萄品种及其品系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利用CIELab法分析了葡萄酒颜色参数及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挖掘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同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河北昌黎产区几个酿酒葡萄品种及其品系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利用CIELab法分析了葡萄酒颜色参数及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挖掘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同一品种不同品系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之间花色苷种类相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四类花色苷;不同类型花色苷影响不同的CIELab颜色参数,花色苷的B环修饰与红绿颜色参数a*显著正相关,花色苷的酰基化修饰与黄蓝颜色参数b*显著负相关,聚合花色苷与亮度L*显著负相关。红葡萄酒中花色苷的含量随酿造过程逐渐下降,且在主成分图上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发酵 花色苷 颜色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官咏仪 邱志超 +5 位作者 宋阳 陈毓芳 王金花 李小林 邹志飞 林海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1-235,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估计算。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标准曲线配制所使用量具的校准及样品测试过程中重复性实验两项。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7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估计算。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标准曲线配制所使用量具的校准及样品测试过程中重复性实验两项。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70.4±2.7)mg/kg,包含因子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萄酒 山梨酸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中药中马兜铃酸A和B的含量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萤 韩深 +1 位作者 冯骞 王金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6-1081,共6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建立了中药中马兜铃酸A和B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选取柴胡、生甘草、桔梗、龙胆泻肝丸、消胖丸、减肥茶等14种代表性样品,用甲醇-水(70∶30,v/v)溶液加热回流提取,经Oasis MAX固相萃取柱富集...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建立了中药中马兜铃酸A和B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选取柴胡、生甘草、桔梗、龙胆泻肝丸、消胖丸、减肥茶等14种代表性样品,用甲醇-水(70∶30,v/v)溶液加热回流提取,经Oasis MA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在Eclipse RP HD C18反相柱(150 mm×2.1 mm,1.8μm)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pH 7.5)-乙腈(75∶25,v/v)。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质谱分析。马兜铃酸A和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00μg/L和1~200μ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s)分别为5μg/kg和7.5μg/kg;定量限(LOQs)分别为12.5μg/kg和25μg/kg。在100μg/kg和500μg/kg添加水平下,马兜铃酸A和B的回收率(n=6)范围分别为60.3%~96.4%和61.3%~94.7%,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0.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马兜铃酸A和B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马兜铃酸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检测标准概述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萤 王珮玥 +3 位作者 刘雪平 王金花 梁娜娜 韩深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7期10-19,共10页
综述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SN、NY、LS)以及地方标准(DB)中规定的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相关检测机构或企业进行真菌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 综述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SN、NY、LS)以及地方标准(DB)中规定的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相关检测机构或企业进行真菌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标准,为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限量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饲料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蕾蕊 魏海燕 +9 位作者 林长军 马丹 汪琦 张西萌 李丹 付溥博 刘莉 魏永新 赵晓娟 曾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177,共6页
目的:研制用于食品中星状病毒核酸检测的c RNA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基因克隆体外转录方法制备星状病毒c RNA纯品,初步定量后稀释至适宜浓度进行分装,其中一部分分装样品添加RNAsafe处理,剩余部分不做处理,制备2种标准物质样品。采用实... 目的:研制用于食品中星状病毒核酸检测的c RNA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基因克隆体外转录方法制备星状病毒c RNA纯品,初步定量后稀释至适宜浓度进行分装,其中一部分分装样品添加RNAsafe处理,剩余部分不做处理,制备2种标准物质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验2种标准物质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样品中RNA浓度(拷贝/μL)通过荧光定量RT-PCR和数字PCR联合定值获得,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均匀性结果显示2种样品组间精密度与组内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检验表明20-25℃10 d、4℃14 d、-20℃3个月及-80℃和液氮6个月2种样品c RNA含量无显著变化。RNAsafe(-)标准物质定值为:(1.652±0.143)×10^8拷贝/μL(-80℃)和(1.652±0.135)×10-8拷贝/μL(液氮)。结论:RNAsafe(-)标准物质样品可作为用于星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 核酸 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食用贝类中多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韩深 刘鑫 +3 位作者 李建辉 王珮玥 古瑾 张朝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1,共6页
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中的原多甲藻酸采用乙腈-水体系均质提取,应用改进型QuEChERS技术净化,在乙腈-水(含5mmol... 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中的原多甲藻酸采用乙腈-水体系均质提取,应用改进型QuEChERS技术净化,在乙腈-水(含5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经AcquityHSST3柱(150mm×2.1mm,1.8μm)梯度洗脱,实现了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基于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用高分辨质谱一级全扫描和数据依赖扫描,对食用贝类及其制品样品中的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进行检测。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均为10μg/kg(RSN〉10);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类产品进行了筛查及确证,其中部分样品检出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多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筛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峰 李小林 +2 位作者 冯骞 林远辉 王金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185,共4页
食品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航空煤油提取,经高速离心净化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当PDMS在鸡肉、牛肉、猪肉、黄瓜、菠萝样品中添加水平为5.0、10.0mg/kg和100.0mg/kg、在大豆油、花生油、棕榈... 食品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航空煤油提取,经高速离心净化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当PDMS在鸡肉、牛肉、猪肉、黄瓜、菠萝样品中添加水平为5.0、10.0mg/kg和100.0mg/kg、在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样品中添加水平为1.0、2.0mg/kg和10.0mg/kg、在裹粉炸粉样品中添加水平为2.5、5.0mg/kg和1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1.2%~122.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标准曲线在0.1~50.0mg/L之间,r≥0.995,针对动物肌肉和果蔬产品、食用油脂、裹粉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5.0、1.0、2.5mg/kg。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适用基质范围广,能够满足对食品中PDMS的检测要求,适合大量样品的快速、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聚二甲基硅氧烷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酒中矿质元素的品种特点及其在产地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深 梁娜娜 +4 位作者 孔维恒 古瑾 高峰 王珮玥 刘萤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2期34-41,共8页
应用ICP-MS检测了法国、智利、摩尔多瓦三个产地41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31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了赤霞珠酒样矿质元素的品种特点,绘制了三个产地酒样中的矿质元素指纹谱图,并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了数据过滤、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 应用ICP-MS检测了法国、智利、摩尔多瓦三个产地41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31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了赤霞珠酒样矿质元素的品种特点,绘制了三个产地酒样中的矿质元素指纹谱图,并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了数据过滤、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产地鉴别模型构建,得到了钠(Na)、镁(Mg)、铬(Cr)、锰(Mn)、铁(Fe)、镍(Ni)、砷(As)、锶(Sr)、钡(Ba)、铕(Eu)、铒(Er)、铥(Tm)、镱(Yb)和镥(Lu)共14种特征矿质元素,构建的模型准确率高达97.6%,可有效进行法国、智利、摩尔多瓦三个产地的赤霞珠酒样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葡萄酒 产地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同位素信息在多级质谱裂解规律解析中的应用——以磺胺类化合物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海燕 刘鑫 +6 位作者 严华 李建辉 韩深 张朝晖 王金花 许泓 叶晓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0-307,共8页
为了更好的对多级质谱裂解信息进行解析,本研究在多级质谱中应用同位素峰信息进行分子式确证。使用二级质谱中同位素峰丰度比例和峰形信息,对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碎片分子组成进行预测和推断。通过改变LTQ Orbitrap XL仪器的离子阱参数,将i... 为了更好的对多级质谱裂解信息进行解析,本研究在多级质谱中应用同位素峰信息进行分子式确证。使用二级质谱中同位素峰丰度比例和峰形信息,对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碎片分子组成进行预测和推断。通过改变LTQ Orbitrap XL仪器的离子阱参数,将isolation width设为6u,使目标母离子的最轻同位素峰和两个较重同位素峰共同裂解,报道了在二级质谱中获得目标化合物的同位素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对化合物裂解碎片进行推测。以磺胺甲基嘧啶为例,通过同位素信息提供的丰度比和峰形信息,对主要裂解碎片离子进行解析,大多数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裂解途径一致,但对于磺胺甲基嘧啶二级质谱中m/z65的碎片离子,与已发表的文献报道不同,通过高分辨质谱和同位素丰度比的佐证,重新对其进行了解析,证明这是一个不含硫元素的子离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分子式推测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备选结果,可以为多级质谱的解析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多级质谱 同位素分布 谱图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江宇 王树云 +10 位作者 王姝 任彤 高志强 谷强 张伟 刘艳华 王娜 张旻 景宏丽 江育林 张利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6-752,共7页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蛙病毒属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Taqman探针,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蛙病毒属大部分成员并能进行初步分类的三重荧光...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蛙病毒属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Taqman探针,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蛙病毒属大部分成员并能进行初步分类的三重荧光PCR方法。通过鉴定分析将蛙病毒属成员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括蛙病毒3型(FV3)、饰纹汀蛙虹彩病毒(BI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欧洲鲴鱼病毒(ECV)、欧鲶病毒(ESV)、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大鲵虹彩病毒(ADIV)、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GV)和虎纹蛙病毒(TFV),第二类是Santee.Cooper蛙病毒(SCRV),由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裂唇鱼病毒(DFV)和孔雀鱼病毒(GV6)组成,而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则单独作为第三类。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病毒的最低检测量均达到10^2拷贝,表明该方法除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之外还具有高度灵敏性。建立的该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方法可为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病毒 虹彩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 三重荧光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跃 王金花 +2 位作者 卢晓宇 徐超一 杜振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52-358,共7页
研究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定量和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ITMS)定性法测定药用植物中25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以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药用植物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气相色谱... 研究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定量和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ITMS)定性法测定药用植物中25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以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药用植物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定量,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定性,同时检测药用植物中25种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量。添加浓度为0.01~0.04 mg.kg-1时,回收率为66.58%~111.20%,相对标准偏为0.75%~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药用植物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