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期前后奶牛血清糖脂代谢参数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赵欣雅 田雨佳 +2 位作者 陈星星 魏勇跃 潘振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奶牛围产期不同时间血清糖脂代谢参数的变化规律,按照体况(3.25±0.5,5分制)、体重((570±50)kg)随机选取13头青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在产前14 d(ap14)、7 d(ap7)和产后1 d(pp1)、7 d(pp7)、14 d(pp14)、21 d(pp21... 试验旨在探究奶牛围产期不同时间血清糖脂代谢参数的变化规律,按照体况(3.25±0.5,5分制)、体重((570±50)kg)随机选取13头青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在产前14 d(ap14)、7 d(ap7)和产后1 d(pp1)、7 d(pp7)、14 d(pp14)、21 d(pp21)采集血清,检测糖代谢参数(胰高血糖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糖)和脂代谢参数(血酮、低密度脂蛋白、胆碱酯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结果表明:奶牛在pp14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浓度显著低于ap7和pp1中的浓度(P<0.05);ap7奶牛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pp7、pp14、pp21中的浓度,且在pp1奶牛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pp14和pp21中的浓度(P<0.05);pp7、pp14、pp21奶牛血液中的BHBA水平显著高于ap14中的水平,pp14奶牛血液中的BHBA水平显著高于pp1的水平(P<0.05);ap7、pp1、pp7血液中的HDL-C浓度显著低于pp14、pp21的浓度(P<0.05);奶牛血液中的CHO水平在pp1、pp7中显著低于pp14、pp21中的浓度,且在ap7中显著低于pp21中的浓度(P<0.05)。结果说明:围产期奶牛血液糖脂代谢参数的改变反映了奶牛产后糖代谢和体脂动员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糖脂代谢 脂肪动员 能量负平衡 酮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二级分子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欣雅 刘桐博 +3 位作者 田雨佳 张学炜 袁文焕 潘振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7-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阿拉伯木聚糖、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等14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用体外发酵法评定玉米或小麦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二者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全面解析玉米与小麦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异同。试验结果显示:(1)玉米组的DM、CP、NDF、SCP、NPN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玉米组的EE极显著高于小麦组(P<0.01);(2)玉米组的总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3)玉米组的酸碱度(pH)、氨态氮(NH_(3)-N)、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都极显著低于小麦(P<0.01);(4)玉米组的TCHO1A、TCHO2A、α-螺旋区与β-折叠高度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高度比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酰胺I区峰面积和峰高、α-螺旋区峰高、β-折叠区峰高、酰胺II区峰面积和峰高均显著低于小麦组(P<0.05);(5)SCP、CP含量与酰胺I区面积、酰胺II区面积、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和、酰胺II区高度和α-螺旋区中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证实了在营养学角度,小麦代替玉米是可行的,为小麦的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反刍动物 体外发酵 二级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