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耐密玉米新品种京科35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张春原 边思文 +12 位作者 黄海 董昊霖 王一丽 彭研科 陈菲菲 王志浩 李笑辰 关丽亚 李哲 张亮 孙玉和 郭成恩 付修义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36-139,共4页
京科355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根据黄淮海地区高产耐密玉米的种植需求,以自选系京B547为母本、京MP13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具有熟期适宜、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等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京科355的选... 京科355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根据黄淮海地区高产耐密玉米的种植需求,以自选系京B547为母本、京MP13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具有熟期适宜、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等特点,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京科35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京科355 选育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NK815制种高产技术模型分析——探规模化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新径
2
作者 冯培煜 宋瑞连 +4 位作者 闫海鹏 邢春景 周峰 王晓光 史桂清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玉米制种在玉米产业链中是承上启下且不可替代的一环,其自身的高效益对玉米产业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2023年玉米品种NK815在新疆伊犁高产田制种产量达到1034.62kg/667m^(2),这是继2020年在甘肃张掖获得了877.44kg/667m^(2)高产纪录后... 玉米制种在玉米产业链中是承上启下且不可替代的一环,其自身的高效益对玉米产业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2023年玉米品种NK815在新疆伊犁高产田制种产量达到1034.62kg/667m^(2),这是继2020年在甘肃张掖获得了877.44kg/667m^(2)高产纪录后的又一新突破。这一“高质、高产、高效”玉米制种田的模式创建主要采取地膜覆盖、母本倒四叶展开去雄等农艺措施和技术,使其授粉期避开了当地7月份高温天气,保证了母本结实率,且在母本种植密度11693株/667m^(2)条件下获得,为我国规模化高效益玉米制种树立了标杆和样板。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玉米制种高效益必须走高质高产、最大化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的新径;同时还提出了全产业链特别是有关杂交玉米制种父母本自交系抗低温、耐高温、耐贮藏、易加工等性状方面的选育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NK815 制种 高质 高产 高效 育种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主产区苗情差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培煜 宋瑞连 +2 位作者 王喜良 刘晓冬 王晓光 《中国种业》 2023年第9期56-58,65,共4页
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区3-5月间遭遇了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仅使播期推迟,还造成出苗期延长、出苗率降低、大小苗严重、生长缓慢等现象,这将直接导致玉米生育期延长、减产,质量保障难等风险的发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2023年玉米生... 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区3-5月间遭遇了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仅使播期推迟,还造成出苗期延长、出苗率降低、大小苗严重、生长缓慢等现象,这将直接导致玉米生育期延长、减产,质量保障难等风险的发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2023年玉米生长中后期田间预防干热风、防止冷冻害以及今后播种期间如何抓住晴天最佳播种窗口期等管理措施。建议将往常常采用的整地、施肥、覆膜、铺滴水管线、播种一体完成的机械作业后再滴水的春播技术,改为先用机械一次完成整地、施肥、覆膜、铺滴水管线作业,再滴水造墒,过10d左右后完成播种的春播技术。这些改进措施既不增加成本,又有利于提高玉米制种播种质量,更有利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制种 低温 寡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玉米品种京单68的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刘春阁 路明远 +2 位作者 刘海伍 袁二虎 成广雷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1期69-70,共2页
京单6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主选育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适宜、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3),适宜京津唐区夏播种植。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玉米新品种 高产稳产 综合性状 中早熟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