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子莹 宋晓东 +6 位作者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共14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基础上,专注于探讨体外构建aTF生物传感器,例如利用无细胞转录翻译体系和兼容性缓冲液体系作为反应载体。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aTF体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系统阐述了aTF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包括aTF分子识别机制,等温扩增与CRISPR-Cas两种信号放大策略、光学与电化学两种信号输出方式,以及兼容性缓冲液和无细胞两种传感体系的运用。其次,重点总结了aTF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食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深入探讨了aTF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构转录因子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构建策略 体外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组成对Cheddar干酪蛋白质水解及品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洁 王宇涵 +5 位作者 李博 王芳 任发政 郭慧媛 张昊 于政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2-288,共7页
近年来,我国的干酪消费量迅速增加。小规模牧场的手工挤奶方式可能会导致体细胞混入原料奶中,从而影响终产品干酪的品质。但是,体细胞组成及相应酶的活力对干酪品质的影响尚未阐明。该研究分别从牛乳房表面、乳房炎牛乳和正常牛乳收集... 近年来,我国的干酪消费量迅速增加。小规模牧场的手工挤奶方式可能会导致体细胞混入原料奶中,从而影响终产品干酪的品质。但是,体细胞组成及相应酶的活力对干酪品质的影响尚未阐明。该研究分别从牛乳房表面、乳房炎牛乳和正常牛乳收集体细胞。通过将体细胞分离再与脱脂乳混合,原料乳质量的一致性得到保证。将含不同体细胞组成的牛乳用于Cheddar干酪制作,分别为干酪A,B和C。3种干酪的原料乳中,上皮细胞质量分数最高组为干酪A的原料乳(65.41%),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质量分数最高组为干酪B的原料乳(分别为78.15%和12.15%),而多核中性粒细胞在干酪C的原料乳中质量分数最高(34.23%)。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各干酪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水解程度差异显著(P<0.05)。成熟90d后,干酪C中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此外,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干酪中α_s1-,α_s2-和β-酪蛋白的存留率,以及pH值4.6的可溶性氮和12%三氯醋酸可溶性氮的质量分数均为C组<B组<A组。另外,3组试验干酪中干酪A的硬度最高,B和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体细胞对干酪品质的影响与体细胞的类型有关。体细胞中上皮细胞的增加对干酪品质的影响较小,而多核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对干酪品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加工 农产品 体细胞 组成 干酪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J12及其后生元干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系统失衡的效果比较分析
3
作者 张静 梁启萌 +3 位作者 宋晓东 金君华 谢远红 张红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4-183,共10页
探究动物双歧杆菌J12及其后生元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干扰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J12活细胞能调节脾脏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T help... 探究动物双歧杆菌J12及其后生元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干扰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J12活细胞能调节脾脏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数量,J12发酵上清液可显著缓解CTX对Th细胞的抑制作用,但J12热灭活死细胞对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J12活细胞及发酵上清液可以改善CTX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显著增加肠道中Alloprevotella的丰度,减少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丰度,进而调节代谢和免疫系统,恢复紊乱的免疫状态。综上所述,J12活细胞可以有效地加速CTX诱导的免疫抑制的恢复,可作为对抗免疫抑制的潜在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灭活死细胞 活细胞 双歧杆菌 免疫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和豆乳配比对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念 王芳 刘红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17-222,共6页
为了探究牛乳与豆乳配比对酸奶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将不同质量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牛乳与豆乳混合,加入1 g/L直投式发酵剂,在43℃条件下发酵至pH=4.8,在4℃条件下贮存并进行分... 为了探究牛乳与豆乳配比对酸奶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将不同质量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牛乳与豆乳混合,加入1 g/L直投式发酵剂,在43℃条件下发酵至pH=4.8,在4℃条件下贮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豆乳比例的增加,酸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与纯牛乳酸奶相比,混合乳酸奶的发酵时间缩短,持水力降低,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纯豆乳酸奶的持水力、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居中。纯牛乳或纯豆乳制备的酸奶具有光滑规整的微观结构,混合乳酸奶微观结构粗糙,有大量的微孔。整体上,50%牛乳和50%豆乳制备的酸奶在28 d贮存期内具有良好的风味、较高的感官分数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 酸奶 流变学 微观结构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因子和益生菌对草莓品质和贮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宇 董晨阳 +6 位作者 周绪宝 谢远红 金君华 李浩 庞博 田炜玮 张红星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12-15,共4页
运用品质因子和EM菌肥对草莓生长进行干预,通过代替传统的化学肥料来改善草莓的营养品质,降低草莓采后的腐烂率,一定程度上延长贮藏货架期,使草莓尽可能持续保鲜。结果表明,经过品质因子和EM菌肥处理的草莓,在6d的贮藏期间,腐烂率下降20... 运用品质因子和EM菌肥对草莓生长进行干预,通过代替传统的化学肥料来改善草莓的营养品质,降低草莓采后的腐烂率,一定程度上延长贮藏货架期,使草莓尽可能持续保鲜。结果表明,经过品质因子和EM菌肥处理的草莓,在6d的贮藏期间,腐烂率下降20.30%,营养品质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可溶性糖含量的表征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表征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品质因子和EM菌肥对草莓的品质和贮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果实 品质因子 品质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对生鲜牛肉杀菌效果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仇俊 翟国臻 孙运金 《肉类研究》 2022年第4期41-47,共7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生鲜牛肉进行处理,研究该处理对牛肉杀菌效果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包括水分含量、pH值、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色差值、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脂... 采用大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生鲜牛肉进行处理,研究该处理对牛肉杀菌效果和品质特性的影响,包括水分含量、pH值、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色差值、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经过30 s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降低牛肉的菌落总数,减缓脂质氧化和TVB-N含量增加的趋势,有效增加牛肉部分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减少部分脂肪酸含量;此外,等离子体处理后牛肉的亮度值不变,红度值和黄度值均小幅度降低。综上,等离子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生鲜牛肉的菌落生长和脂质氧化,有助于延长货架期,且对生鲜牛肉营养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体 生鲜牛肉 菌落总数 挥发性盐基氮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快速检测冷鲜肉中的6种血清型沙门氏菌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帅 齐颖颖 +3 位作者 张红星 王怡雯 谢远红 刘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1-215,共5页
为快速检测冷鲜肉中的沙门氏菌,筛选出1株产抗6种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运用产生的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验采用6种血清型致病沙门氏菌制备出混合抗原,对BALB/c小鼠及新西... 为快速检测冷鲜肉中的沙门氏菌,筛选出1株产抗6种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运用产生的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实验采用6种血清型致病沙门氏菌制备出混合抗原,对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运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出抗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以及多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检测冷鲜肉中沙门氏菌。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1株能稳定分泌抗沙门氏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6E7,保藏编号为CGMCC 10313以及多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1.28×106和1∶8.0×105;将多抗作为包被抗体吸附于96孔酶标板上,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抗,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检测模拟污染肉样中沙门氏菌,其检测限为800 CFU/g;并与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生鲜肉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帅 齐颖颖 +3 位作者 张红星 王怡雯 谢远红 刘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945,共7页
为同时快速检测生鲜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降低检测成本,制备了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研制出能够同时检测以上3种致病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筛选出3株稳定... 为同时快速检测生鲜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降低检测成本,制备了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研制出能够同时检测以上3种致病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E3、2E7和2E8,3种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28×10^6以上,3种多克隆抗体效价均在200×10^6以上。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氏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均为1×10^4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净化柱处理对小麦粉中4种镰刀菌毒素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家宁 丁轲 +1 位作者 韩涛 陈湘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6-322,共7页
比较MycoSep~?226多功能净化柱、DZT MS-PREP免疫亲和柱和实验室制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在检测小麦粉中4种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过程中的前处理效果。选择MycoSep~?226多功能... 比较MycoSep~?226多功能净化柱、DZT MS-PREP免疫亲和柱和实验室制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在检测小麦粉中4种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过程中的前处理效果。选择MycoSep~?226多功能净化柱、DZT MS-PREP免疫亲和柱和实验室制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通过不同的提取和前处理方法,以及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对小麦粉中的4种镰刀菌毒素进行测定。DZT MS-PREP免疫亲和柱处理小麦粉样品所得的回收率为88.01%~107.31%,相对标准偏差为1.09%~14.42%;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的回收率为70.05%~112.80%,相对标准偏差为3.42%~12.25%;MycoSep~?226多功能净化柱的回收率为69.42%~1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46%~13.24%。免疫亲和柱具有重复利用,有机溶剂耗用量少、特异性强等显著优势,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为新载体免疫亲和柱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MycoSep^(■)226多功能净化柱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免疫亲和柱 DZT MS-PREP免疫亲和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稳定的微生物总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思琪 宋静颐 +5 位作者 秦倩 张策 金君华 谢远红 刘慧 张红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7-523,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玻璃珠-酚仿RNA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优化,实现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这3类微生物RNA高效稳定的提取。结果表明,玻璃珠-酚仿提取法能有效提取的RNA最低菌体细胞量为1×107个,远低于试验所选商业化试剂盒所需... 本研究通过对玻璃珠-酚仿RNA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优化,实现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这3类微生物RNA高效稳定的提取。结果表明,玻璃珠-酚仿提取法能有效提取的RNA最低菌体细胞量为1×107个,远低于试验所选商业化试剂盒所需细胞量。以1×107个细胞量为例,利用Beadbeater仪破碎30 s,使用直径100μm的玻璃珠破碎提取得到的细菌RNA浓度显著高于使用直径500μm的玻璃珠提取的。使用2种直径的玻璃珠所得酵母菌RN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在直径100μm的条件下,破碎30 s即可保证RNA的高效提取,对于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破碎时间长达150 s也不会引起RNA降解。本法所提RNA的A260/A280为1.96~2.10,A260/A230为2.03~2.44,浓度和纯度均优于试验所选商业化试剂盒所提的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RNA提取 玻璃珠-酚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为载体的多目标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家宁 丁轲 +1 位作者 韩涛 陈湘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72-176,共5页
选取3 种不同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基材,通过硝基化、氨基化、活化、偶联抗体等步骤制备免疫亲和柱,用于4 种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同时纯化,并将3 种基材制备的免疫亲和柱进行比较.以Clean... 选取3 种不同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基材,通过硝基化、氨基化、活化、偶联抗体等步骤制备免疫亲和柱,用于4 种镰刀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同时纯化,并将3 种基材制备的免疫亲和柱进行比较.以Cleanert PS型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基材制备的免疫亲和柱与抗体偶联的偶联率为97.64%,且其空白柱对样品的吸附作用最小,3 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6.16%~112.80%,相对标准偏差为3.09%~12.25%,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 免疫亲和柱 镰刀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轲 胡彦周 +2 位作者 陈湘宁 韩涛 张艳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确定从酸枣仁中提取总生物碱的最适方法和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优化了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结果】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醇为... 【目的】确定从酸枣仁中提取总生物碱的最适方法和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优化了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结果】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酸辅助提取,质量分数为20%乙酸的乙醇溶液(即,乙醇∶乙酸=80∶20(v/v)),以20∶1的液固比,在60℃下回流提取4.0h。【结论】该方法得到的提取物较之正交优化前酸枣仁提取物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可提高60%以上,且获得的总生物碱粗提物得率可达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生物碱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检测粮谷制品中4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家宁 丁轲 +2 位作者 郭思梦 韩涛 陈湘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3-157,162,共6页
建立粮谷制品中4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84︰16,v/v)提取后用MycoSep?226多功能柱净化,Agilent ZORBAX Bonus-RP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样... 建立粮谷制品中4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84︰16,v/v)提取后用MycoSep?226多功能柱净化,Agilent ZORBAX Bonus-RP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4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5,检出限为2~5 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3.19%~107.39%,相对标准偏差为1.46%~13.24%。表明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检测单种粮谷制品中4种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孢霉烯类真菌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粮谷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滑动弧放电对沙门氏菌的灭活机制及在鸡蛋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莉华 李燕 +2 位作者 仝其根 孙运金 马挺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7,共5页
为了保持鸡蛋的新鲜度、延长其保质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的新型冷杀菌技术,即滑动弧放电技术。首先,将配制好的沙门氏菌液均匀接种在鸡蛋表面,然后使鸡蛋以一定的自旋速率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区域进行灭菌... 为了保持鸡蛋的新鲜度、延长其保质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的新型冷杀菌技术,即滑动弧放电技术。首先,将配制好的沙门氏菌液均匀接种在鸡蛋表面,然后使鸡蛋以一定的自旋速率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区域进行灭菌处理,从鸡蛋表面取得菌样后进行灭活机制研究,并将灭菌处理后的鸡蛋在37℃条件下进行贮藏,通过测定质量损失率和哈夫单位来评价大气放电技术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外蛋白质质量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大气滑动弧放电技术可对沙门氏菌产生有效的刻蚀作用,导致细胞膜破碎和胞内蛋白质泄漏。同时,鸡蛋品质检测表明,滑动弧放电处理组无论作用时间长短,鸡蛋质量损失率增大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但哈夫单位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说明大气滑动弧放电可在一定程度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滑动弧放电 鸡蛋 保鲜 灭活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清洗方法对果蔬中2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霄鸿 刘慧君 +2 位作者 穆蕊 赵楠楠 贾明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1,共5页
分别采用清水、果蔬洗涤盐溶液、奶粉溶液、比亚酶蔬菜速洗液、洗洁精浸泡和洗菜机清洗6种方法清洗吡唑嘧菌酯和嘧菌酯污染的黄瓜及草莓,Qu ECh ERS-LC-MS/MS法处理并检测黄瓜和草莓中吡唑醚菌酯及嘧菌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奶粉对黄瓜... 分别采用清水、果蔬洗涤盐溶液、奶粉溶液、比亚酶蔬菜速洗液、洗洁精浸泡和洗菜机清洗6种方法清洗吡唑嘧菌酯和嘧菌酯污染的黄瓜及草莓,Qu ECh ERS-LC-MS/MS法处理并检测黄瓜和草莓中吡唑醚菌酯及嘧菌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奶粉对黄瓜和草莓上2种农药残留的整体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60.01%~69.91%,显著(p<0.05)高于洗洁精和清水浸泡。洗菜机对草莓上农药残留的清除率为59.55%~64.87%,高于对黄瓜上农药残留的清除率40.29%~48.40%。果蔬洗涤盐和比亚酶的农残清除效果无明显差异,清除率分别为39.91%~64.50%和39.63%~65.35%。洗洁精农残清除率为32.50%~52.02%。清水清除率最低,为22.45%~44.41%,显著低于奶粉、洗涤盐和比亚酶浸泡效果(p<0.05)。综上所述,不同清洗方法均可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其中奶粉溶液浸泡处理效果最好,清水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 农药残留 吡唑醚菌酯 嘧菌酯 草莓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微量生物碱成分的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彦周 丁轲 +1 位作者 韩涛 陈湘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65-1170,共6页
为了准确、迅速地筛查并确定酸枣仁中微量生物碱成分,运用含氮有机物(生物碱)分析包中的色谱柱建立酸枣仁生物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在线分离方法,然后利用Mass Works分子识别软件和LC-ESI-MS/MS对在线分离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确认,共筛查到... 为了准确、迅速地筛查并确定酸枣仁中微量生物碱成分,运用含氮有机物(生物碱)分析包中的色谱柱建立酸枣仁生物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在线分离方法,然后利用Mass Works分子识别软件和LC-ESI-MS/MS对在线分离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确认,共筛查到3种阿朴芬类生物碱:酸枣仁碱K(C_(17)H_(19)NO_3)、山矾碱(C_(17)H_(17)NO_2)和N-甲基巴婆碱(C_(18)H_(19)NO_2);2种环肽类生物碱:酸枣仁碱F(C_(31)H_(42)N_4O_5)和酸枣仁碱A(C_(31)H_(42)N_4O_4);还有一对同分异构体阿朴芬生物碱:木兰花碱和酸李碱(C_(20)H_(24)NO_4)有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生物碱 MassWorks LC-ESI-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霄鸿 赵楠楠 +3 位作者 赵文文 刘慧君 金芬 贾明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评价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有效成分质量分数:12.8%吡唑醚菌酯,25.2%啶酰菌胺)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安全性,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北京及山东分别进行了该药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草莓及土壤中... 为评价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有效成分质量分数:12.8%吡唑醚菌酯,25.2%啶酰菌胺)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安全性,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北京及山东分别进行了该药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草莓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H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草莓和土壤中添加0.015~3.0 mg/kg吡唑醚菌酯,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07%和94%~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3.9%和2.2%~4.1%,定量限(LOQ)为0.015 mg/kg;添加0.03~6.0 mg/kg啶酰菌胺,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101%和92%~97%,RSD为4.6%~13%和2.9%~14%,LOQ为0.03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8~6.0 d和5.1~11 d,在土壤中为3.4~10.0和3.4~6.0 d。采用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228和342 g/hm2于草莓幼果期施药,最多施药4次,采样时间距离最后一次施药的间隔时间为3、5、7 d。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13 mg/kg,低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5 mg/kg);啶酰菌胺在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78 mg/kg,低于中国的MRL值(3.0 mg/kg)。建议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在草莓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 d,试验结果为农药在草莓中的安全使用和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啶酰菌胺 草莓 土壤 残留 消解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香果粉对肉丸中N-亚硝胺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倩颖 王宗义 +2 位作者 高哲 丁轲 韩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2-67,共6页
为降低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含量,探究不同浓度的多香果粉对肉丸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影响,以及与亚硝酸盐残留量、脂肪氧化值(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 4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了肉... 为降低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含量,探究不同浓度的多香果粉对肉丸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影响,以及与亚硝酸盐残留量、脂肪氧化值(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 4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了肉丸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仅二甲基亚硝胺(NDMA)、亚硝基哌啶(NPIP)、亚硝基吡咯烷(NPYR)被检出,在5 d冷藏中0.02%、0.04%、0.08%多香果粉添加对肉丸中N-亚硝胺的含量具有降低作用,对NDMA、NPIP、NPYR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3.1%、80.3%、60%,多香果粉最高抑制的添加浓度为0.08%。添加多香果粉后,肉制品中NDMA、NPIP、NPYR与亚硝酸盐残留量、TBARS、TVB-N等指标相关性发生了改变,NDMA与TVB-N相关性上升、NPIP与TBARS相关性上升、NPYR与亚硝酸盐相关性上升、N-亚硝胺总量与TBARS和TVB-N相关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香果 N-亚硝胺 肉丸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体-适配体夹心生物传感器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炜辰 叶柯 +4 位作者 李洁 张洋子 许文涛 朱龙佼 李相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9,共9页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食源性病原体。抗体分子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是体外合成的较短DNA序列,...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食源性病原体。抗体分子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是体外合成的较短DNA序列,可通过识别特定区域和靶标特异性结合。利用抗体和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及免疫磁珠的捕获作用和磁分离,并通过多克隆抗体和裁剪得到的适配体搭建生物传感器,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可以实现对靶标在(8×10^(3))-(8×10^(6))CFU/mL范围内的定量检测,检测限为800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隆抗体 适配体 裁剪 免疫磁珠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草药产多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嘉懿 张红星 +4 位作者 谢远红 熊利霞 高秀芝 刘慧 连正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 【目的】利用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Zhang-LL和副干酪乳杆菌KL1)发酵复方中草药,考察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发酵工艺参数。【方法】Zhang-LL和KL1菌株经活化、扩增后发酵复方中草药,从发酵液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复方中药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后多糖含量和得率,确定最优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5.0,接种量5%,发酵温度34℃,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复方中药液的多糖得率为1.13%,是优化前的1.65倍,未发酵的2.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 副干酪乳杆菌 复方中草药 发酵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