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果皮组织结构与裂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彦玲 杨爱珍 +3 位作者 孟泽 王晓琴 师光禄 王有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41,共8页
【目的】为寻求枣裂果防控、裂果机理和抗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从花后15 d开始采样,每10 d采样1次,调查易裂品种‘京枣39’(Ziziphus jujube Mill.‘Jing39’)和抗裂品种‘郎家园枣’(Ziziphus jujube Mill.‘Lang... 【目的】为寻求枣裂果防控、裂果机理和抗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从花后15 d开始采样,每10 d采样1次,调查易裂品种‘京枣39’(Ziziphus jujube Mill.‘Jing39’)和抗裂品种‘郎家园枣’(Ziziphus jujube Mill.‘Langjiayuanzao’)生长发育规律与裂果的关系,在果园中和室内统计裂果率,制作石蜡切片,观测正常果和裂果的果皮结构和细胞形态特征以及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京枣39’生长比较迅速,细胞膨大期长,单果重在每个时期均大于‘郎家园枣’。‘郎家园枣’的横纵经均小于‘京枣39’。(2)‘京枣39’正常果的表皮层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均显著大于裂果,同时显著大于‘郎家园枣’正常果和裂果,‘京枣39’表皮厚度和角质层厚度裂果/正常果的比值均分别小于‘郎家园枣’,正常果的表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比裂果的排列紧密,正常果的表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大多呈方形、长方形或长柱形,裂果的大多呈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3)花后40~70 d‘京枣39’表皮层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变化较大,细胞体积增长比较迅速,花后40 d之后,‘京枣39’果肉细胞中空腔大小和数量多于‘郎家园枣’。【结论】‘京枣39’比‘郎家园枣’膨大期长、细胞体积增长迅速,同一品种,表皮厚度是主要导致裂果的因素,与角质层无显著规律,‘京枣39’正常果的表皮层和角质层比裂果的厚,当降到一定值时将变为裂果,裂果表皮厚度/正常果表皮厚度和裂果角质层厚度/正常果角质层厚度的比值可以作为衡量枣果裂果的重要依据,其比值小将易裂果,果实发育后期果肉空腔数量越多、体积越大越容易发生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生长时期 组织结构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北方主栽板栗品种(系)矿质元素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璐 杨祎 +2 位作者 曹庆芹 秦岭 王建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9,26,共7页
为进一步开发富矿质元素板栗新品种,研发板栗加工新产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17种板栗栗仁中12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板栗不同品种(系)栗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含有... 为进一步开发富矿质元素板栗新品种,研发板栗加工新产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17种板栗栗仁中12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板栗不同品种(系)栗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含有许多有益的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板栗栗仁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P>Ca>Mg>Na,且K、P的含量远高于Ca、Mg、Na;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e>Mn>Zn>Cu>Ni>Cr>Se,且Fe、Mn、Zn的含量远高于Cu、Cr、Se、Ni;重金属元素As、Pb、Hg、Cd的含量极低。大量元素中Na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达46.69%;K含量次之,变异系数达32.35%;P含量最低,变异系数仅为13.92%。微量元素中Cr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达112.02%;Mn含量次之,变异系数达64.28%;Zn含量最低,变异系数仅为1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菌内球囊霉对草莓重茬土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晨晨 禹文雅 +5 位作者 范雅丽 王腾 秦岭 邢宇 张卿 曹庆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以对照和内生菌根菌内球囊霉处理的草莓重茬土为培养基质,种植草莓90d后,分离和鉴定草莓根际土壤真菌。【方法】采用土壤液梯度稀释涂板法分离真菌纯培养,提取真菌DNA,利用真菌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重茬土中... 【目的】以对照和内生菌根菌内球囊霉处理的草莓重茬土为培养基质,种植草莓90d后,分离和鉴定草莓根际土壤真菌。【方法】采用土壤液梯度稀释涂板法分离真菌纯培养,提取真菌DNA,利用真菌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重茬土中分离出4种有益真菌,12种致病菌种。内球囊霉处理的重茬土中分离得到15种有益真菌,9种致病菌种。【结论】菌根真菌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有益真菌的种类,减少致病菌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菌根真菌 真菌ITS序列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