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实现——以亲和层析法纯化猪胰蛋白酶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黄体冉 刘悦萍 +2 位作者 张国庆 王文平 张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9-183,共5页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所包含的实验技术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化学、酶学性质的有关内容,将鸡卵粘蛋白的制备、猪胰蛋白酶的制备、猪胰蛋...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所包含的实验技术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化学、酶学性质的有关内容,将鸡卵粘蛋白的制备、猪胰蛋白酶的制备、猪胰蛋白酶的纯化以及纯胰蛋白酶活性和鸡卵粘蛋白抑制活性的测定重新整合,设计了一个包括蛋白质分离纯化、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酶活性测定3个单元的综合性实验,并将光谱和色谱技术融入其中。最后对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设计部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期为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综合性实验 柱层析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京国 申晓鸿 +2 位作者 薛飞燕 万善霞 刘悦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754-3754,3757,共2页
为适应企业对发酵人才的需求,本着以培养优秀发酵工程师的理念为导向,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经过4年的摸索,在加强校企人才互动,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以工程的理念设计试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拓宽学生专... 为适应企业对发酵人才的需求,本着以培养优秀发酵工程师的理念为导向,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经过4年的摸索,在加强校企人才互动,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以工程的理念设计试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等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教学改革 人才互动 综合性实验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快繁草莓脱毒苗的参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乔丽 邵微 +2 位作者 高利梅 姚允聪 姬谦龙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密度在2株/0.25L培养基/瓶,有利于草莓组培苗的生长;(3)TDZ和NAA质量浓度均为0.5mg/L时有利于TIBs系统中草莓组培苗的增殖;(4)TIBs系统中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较适宜;(5)荧光灯与红蓝LED灯对TIBs系统中草莓增殖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 草莓'红颜’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仝利红 高洁 靳永胜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15,共6页
【目的】为消除草莓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保证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草莓(红颜)恢复生长期、现蕾期、开花和结果期以及盛果期5个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群体的动态变化。【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为消除草莓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保证土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草莓(红颜)恢复生长期、现蕾期、开花和结果期以及盛果期5个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群体的动态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草莓生育期的变化,草莓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及主要种群相对丰度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菌丰富度随生育期的变化而逐渐上升,细菌群落多样性在恢复生长期、开花和结果期时下降,在现蕾期、盛果期和生长末期时上升。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在现蕾期时显著升高。草莓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细菌相对丰度较高的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Pseudomonas为整个生育期的优势菌属。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草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升高,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随草莓生育期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真菌相对丰度最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Chaetomium为真菌的优势菌属。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在恢复生长期和现蕾期下降,开花和结果期上升,盛果期和生长末期又下降,尤其在现蕾期时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结论】根际微生物随草莓生育期的变化而显著变化,现蕾期时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Pseudomonas和Chaetomium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内均属于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根际 高通量 群落 多样性 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产番茄红素大肠杆菌工程菌株中异戊烯异构酶(IDI)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莉 张莎莎 +4 位作者 王博军 刘京国 刘伟丰 王艳萍 陶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37-142,共6页
番茄红素是一类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萜类化合物。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是番茄红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也是代谢工程改造的主要靶点。本研究为了系统比较不同来源IDI对重组大... 番茄红素是一类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萜类化合物。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是番茄红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也是代谢工程改造的主要靶点。本研究为了系统比较不同来源IDI对重组大肠杆菌番茄红素(Lycopene)产量的影响,分别克隆了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植物、古菌等多种来源的I型及II型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基因,在大肠杆菌E.coli中异源表达,在加强自身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代谢途径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多靶点组合及转化时间提高番茄红素的合成水平。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来源的I型IDI(Sc IDI)及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II型IDI(Bs IDI)在经优化的背景下可以获得最高的番茄红素产量,产量分别达到9.96 mg/g DCW,8.78 mg/g DCW,番茄红素积累在转化8 h达到最高,最高能达到10.29 mg/g DCW。本研究最终确定了不同类型IDI发挥功能的条件,为后续番茄红素以及萜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的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 大肠杆菌 番茄红素 代谢工程 MEP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甜苷降糖机制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灿 马兰青 孙媛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3-2031,共9页
甜苷是罗汉果中具有降糖作用的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其血糖调节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此外,甜苷含量低,通过对甜苷合成代谢中关键酶的克隆与功能表征有效增加其产量。本文综述了罗汉果甜苷的降糖机制及分子合成途径,探讨了当前研... 甜苷是罗汉果中具有降糖作用的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其血糖调节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此外,甜苷含量低,通过对甜苷合成代谢中关键酶的克隆与功能表征有效增加其产量。本文综述了罗汉果甜苷的降糖机制及分子合成途径,探讨了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甜苷的药物开发和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甜苷 血糖调控 三萜化合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AGL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冉阳 秦玉涛 +3 位作者 张倩 吴婧 谢皓 郭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45-48,共4页
通过同源扩增从大豆中克隆得到与拟南芥AGL8基因相似的基因GmAGL8,并对该序列进行了测定。同时对GmAGL8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对GmAGL8与桃PpMADS6和拟南芥FUL的核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和77%,三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通... 通过同源扩增从大豆中克隆得到与拟南芥AGL8基因相似的基因GmAGL8,并对该序列进行了测定。同时对GmAGL8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对GmAGL8与桃PpMADS6和拟南芥FUL的核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和77%,三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通过亲疏水性分析预测GmAGL8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在GmAGL8中发现与MADS基因家族相似的MEF2并找到可能对多聚体的形成有关的K-box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AGL8 炸荚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灵山野生侧耳的分离鉴定与人工驯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孔繁帝 王贺祥 +3 位作者 宋渊 陈青君 张国庆 韩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灵山采集野生浅黄白色侧耳子实体,开展分离鉴定、人工驯化和产酶特性研究,以获得具有商品价值的平菇新品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纯培养,编号F1636。采用形态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手段,确定其分类学地... 【目的】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灵山采集野生浅黄白色侧耳子实体,开展分离鉴定、人工驯化和产酶特性研究,以获得具有商品价值的平菇新品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纯培养,编号F1636。采用形态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手段,确定其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以78%棉花壳、20%麦麸、1%葡萄糖、1%石灰为栽培培养基进行出菇试验;测定子实体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F1635菌株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能够在以棉籽壳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上出菇,子实体菌盖灰白色,并且在夏季高温季节(28~30℃)出菇,菇形整齐。子实体具有较高的产漆酶和蛋白酶活性,粗提液中酶活分别为(332.1±7.5)U/mL和(3 931.0±427.2)U/mL。本研究分离并驯化一株灰白色肺形侧耳菌株,具有潜在商品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 形态鉴定 ITS鉴定 人工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GW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吕金东 刘灿 +4 位作者 屈亦潇 陈汉谋 杨翊晖 丁晨 郭蓓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4,共6页
GW2基因在多种植物中发挥调控籽粒性状的功能,为预测分析大豆中GW2基因的功能,前期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大豆中成功克隆出GmGW2基因的cDNA序列。为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本试验从大豆中黄10号中克隆出GmGW2基因的全长DNA序列并进行了较为... GW2基因在多种植物中发挥调控籽粒性状的功能,为预测分析大豆中GW2基因的功能,前期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大豆中成功克隆出GmGW2基因的cDNA序列。为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本试验从大豆中黄10号中克隆出GmGW2基因的全长DNA序列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mGW2全长8 467 bp,包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431个氨基酸。预测是一个不稳定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不含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具有Zinc finger和RING-type结构域。二级、三级结构预测分析显示,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是其整体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组成结构元件。利用该基因的DNA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得出该基因与木豆、相思子、鹰嘴豆亲缘关系较近。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推测GmGW2基因可能也具有调控大豆籽粒发育的功能。此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验证GmGW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为大豆产量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中黄10号 GmGW2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还田对双季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晓萌 刘婧娜 +4 位作者 易丽霞 朱波 代红翠 胡跃高 曾昭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8-707,共10页
利用PCR-DGGE技术及克隆文库构建方法研究,尿素、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和不施氮肥4种处理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期(早稻季: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晚稻季:分蘖期,扬花期,成熟期)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群落结构的影响。结... 利用PCR-DGGE技术及克隆文库构建方法研究,尿素、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和不施氮肥4种处理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期(早稻季: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晚稻季:分蘖期,扬花期,成熟期)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取样时期和各处理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稳定且相似,早稻季和晚稻季的优势群落均为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Rice Cluster I(RC-I)、甲烷鬃菌科(Methanosaetaceae)、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但早稻季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R)整体低于晚稻季。紫云英和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处理较尿素处理更为明显地提高了双季稻(一年)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均暂未对产甲烷群落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古菌 群落结构 双季稻 紫云英 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雄花序萃取物抗氧化及抑菌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柏宏伟 成军 +4 位作者 杨柳 姜奕晨 曹庆芹 张卿 秦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52,共8页
【目的】研究板栗雄花序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板栗雄花序乙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4个部分;并采用1,1-... 【目的】研究板栗雄花序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板栗雄花序乙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4个部分;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共培养测定抗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鉴定出板栗雄花序中的鞣花酸(EA),并对其进行初步定量与结构分析。【结果】1)通过系统提取法得到板栗雄花序醇提物提取率为16.6%,其他4种萃取物提取率在2.6%-26.2%,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提取率最高。2)板栗雄花序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卵黄脂质过氧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乙酸乙酯萃取浓度为0.01 mg·m L^-1时,对DPPH·清除率达到94.4%,对卵黄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率为95.69%,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清除率相当。3)板栗雄花序醇提物对12种细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在不同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98 mg·m L^-1,最低杀菌浓度为1.96 mg·m L^-1。板栗雄花序样品中有游离鞣花酸,含量为2.267 mg·g^-1。【结论】板栗雄花序中含有较多抗氧化和抑菌的活性物质,其醇提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较高,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都有较好的效果。各个萃取物对G+菌和G-菌都有一定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抑菌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雄花序 溶剂萃取 抗氧化 抗菌 鞣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胁迫对草莓幼苗光合特性及细胞器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妤 禹文雅 李奕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8-925,共8页
为了探讨缺铁胁迫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幼苗的光合特性及细胞器铁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个草莓品种(红颜、章姬、甜查理、童子一号)幼苗,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Fe(Ⅱ)-EDTA浓度为0 mol/L、1×10-4mol/L两组处理,... 为了探讨缺铁胁迫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幼苗的光合特性及细胞器铁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个草莓品种(红颜、章姬、甜查理、童子一号)幼苗,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Fe(Ⅱ)-EDTA浓度为0 mol/L、1×10-4mol/L两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0、4、8、12、16 d对其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速率(Pn)、叶绿体铁含量、根系线粒体铁含量以及叶片铁含量、根系铁含量、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缺铁胁迫显著降低草莓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体铁含量、叶片铁含量、根系铁含量、生物量,并且不同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缺铁胁迫对根系细胞线粒体铁含量影响较小。草莓的叶绿体铁含量与叶片铁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r=0.87**,r=0.72**),根系线粒体铁含量与叶片铁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r=0.83**,r=0.72**,r=0.52*)。本试验条件下,供试草莓品种红颜受缺铁胁迫的影响大于其他3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胁迫 光合 叶绿体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磁铁矿化学改性及其在水体除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昆明 郭华明 魏朝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9,共8页
铁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如菱铁矿、水铁矿)的表面电荷高、比表面积大,在特定条件下对亚砷酸盐和砷酸盐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和亲和性,以铁氧化物作为吸附剂处理高砷水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天然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_3O_4,但其本身活性较... 铁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如菱铁矿、水铁矿)的表面电荷高、比表面积大,在特定条件下对亚砷酸盐和砷酸盐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和亲和性,以铁氧化物作为吸附剂处理高砷水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天然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_3O_4,但其本身活性较弱,直接应用于处理高砷水的除砷率低。本文对天然磁铁矿采取酸化、碱化、不同温度灼烧、不同灼烧时间等简易的方法进行改性,达到有效去除水中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经0.5 mol/L盐酸浸泡、150℃灼烧10 min的改性磁铁矿分别处理As(Ⅲ)溶液和As(Ⅴ)溶液时,As(Ⅴ)去除率达98%,吸附能力显著增强,达到预期目标;溶液中As(Ⅲ)浓度从1000μg/L下降到250μg/L,去除率达75%,即As吸附能力明显优于未改性的天然磁铁矿,与其他改性铁矿除砷能力相近,而改性方法更加简便、易行。本文研究的改性天然磁铁矿吸附剂为控制高砷水的砷含量提供了一种切实可用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磁铁矿 化学改性 水体 砷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发酵液对Fe^2+的螯合能力及对缺铁平邑甜茶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乔丽 戚亚平 +3 位作者 邵微 高利梅 姚允聪 姬谦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7-522,共6页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发酵液对二价铁的螯合能力,并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对铁的吸收效应以及发酵液和FeSO4混合施用后,对缺铁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干粗的增长率、鲜、干重根冠比、...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发酵液对二价铁的螯合能力,并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对铁的吸收效应以及发酵液和FeSO4混合施用后,对缺铁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干粗的增长率、鲜、干重根冠比、全量铁与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苹果发酵液pH为5.5时,对Fe2+的螯合能力最强,其与FeSO4混合根施后,能促进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对铁的吸收;发酵液300倍稀释液和FeSO4混合处理对缺铁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干粗的增长率、鲜、干重根冠比、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最为显著。由试验结果推论,苹果发酵液具有较强的Fe2+螯合能力,有利于苹果幼苗对Fe2+的吸收,并能有效地改善缺铁植株叶片的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发酵液 螯合铁 平邑甜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部根中提取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文平 成军 +3 位作者 卜春亚 郭玉海 于同泉 师光禄 《农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3-17,38,共6页
研究中药材百部根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佳流分9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运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流分9对朱砂叶螨成螨的室内毒力,并运用生化方法对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表... 研究中药材百部根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佳流分9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运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流分9对朱砂叶螨成螨的室内毒力,并运用生化方法对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表明百部流分9对朱砂叶螨成螨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成螨的LC50是0.6339mg/mL。百部流分9处理朱砂叶螨后,螨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激活,而单胺氧化酶、Ca2+-ATP酶、乙酰胆碱酯酶均受到明显的抑制,这一系列变化可能会引起螨类神经系统传递的阻断,因此导致害螨的死亡。由此可见百部可以有效杀死朱砂叶螨,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部根 朱砂叶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乙酰胆碱酯酶 单胺氧化酶 CA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壳聚糖对种公鸡组织硒含量、硒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晓旭 杨佐君 +2 位作者 滑静 王晓霞 张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硒化壳聚糖(SC)和亚硒酸钠(SS)对海兰褐种公鸡组织硒沉积量,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Ⅰ型脱碘酶(IDⅠ)活性及TrxR2、IDⅠ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80只20周龄海兰褐种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 本试验旨在比较研究硒化壳聚糖(SC)和亚硒酸钠(SS)对海兰褐种公鸡组织硒沉积量,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Ⅰ型脱碘酶(IDⅠ)活性及TrxR2、IDⅠ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80只20周龄海兰褐种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将SC和SS分别以0.4、0.8和1.2 mg/kg 3个硒水平添加到海兰褐种公鸡基础饲粮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进行为期3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的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种公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2)在睾丸中,1.2 mg/kg SS添加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 mg/kg SC添加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肾脏中,0.8 mg/kg SS、1.2 mg/kg SS以及1.2 mg/kg SC添加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饲粮中添加0.4 mg/kg SS极显著提高了种公鸡睾丸TrxR活性(P<0.01),添加0.4 mg/kg SC显著了提高种公鸡睾丸TrxR活性(P<0.05),但只有添加0.4 mg/kg SC才能极显著提高肾脏IDⅠ活性(P<0.01)。4)0.4 mg/kg SC添加组睾丸TrxR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高,但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硒添加水平的升高,在SS添加组,睾丸TrxR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在SC添加组,睾丸TrxR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0.4 mg/kg SS添加组肾脏IDⅠ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SC对海兰褐种公鸡组织硒沉积,TrxR、IDⅠ活性以及TrxR2、IDⅠ基因表达有较大影响;建议添加低水平(0.4 mg/kg)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壳聚糖 组织硒含量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Ⅰ型脱碘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复配营养液对设施草莓的杀螨及营养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美娟 任建军 +1 位作者 师光禄 王有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0-1325,共6页
为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核桃(Juglans regia)青皮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提取物添加尿素、硫酸锌、磷酸二氢钾复配营养液对温室草莓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防治效果和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调查统计草莓植株... 为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核桃(Juglans regia)青皮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提取物添加尿素、硫酸锌、磷酸二氢钾复配营养液对温室草莓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防治效果和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调查统计草莓植株受螨害株数和螨害级数,比较不同处理草莓植株叶面积大小.结果表明:喷施核桃青皮原浆滤液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处理对朱砂叶螨的防效最好,但对植株生长不利;喷施乙醇提取物的处理对朱砂叶螨防效不稳定;核桃青皮石油醚粗提物复配营养液为最适复合配方,处理56 d后,螨害的防效在71.67%~93.33%,螨害指数低于6%;喷施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复配营养液的植株叶面积大于喷施匀浆过滤液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叶面积,说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复配营养液对草莓植株有很好的营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朱砂叶螨 植物营养液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鞣花酸鞣质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柏宏伟 张小琴 +4 位作者 姜奕晨 成军 杨柳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的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是同浓度的抗败血酸抗氧化能力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鞣花酸鞣质 提取 纯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红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菌肥对芸豆豆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飞燕 赵爽 +2 位作者 玉晏飞 马兰青 赵晓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541-3543,3634,共4页
[目的]为了探索餐厨废水资源化利用,以生产生物肥料的可行性。[方法]以餐厨废水为原料,分别接种粘红酵母(R.glutinis)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生物菌肥,以基肥形式进行芸豆盆栽肥效测试,分别测定了粘红酵母菌... [目的]为了探索餐厨废水资源化利用,以生产生物肥料的可行性。[方法]以餐厨废水为原料,分别接种粘红酵母(R.glutinis)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生物菌肥,以基肥形式进行芸豆盆栽肥效测试,分别测定了粘红酵母菌肥、地衣芽孢杆菌菌肥及二者的混合菌肥对芸豆豆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粘红酵母利用餐厨废水发酵24 h以后可积累生物量10 g/L以上,地衣芽孢杆菌利用餐厨废水发酵60 h后高温淀粉酶活力可达950 U以上;施以单一菌肥时,粘红酵母菌肥和地衣芽孢杆菌菌肥对豆苗径粗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前者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对豆苗株高增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以不同剂量、不同比例施以混合菌肥时,当粘红酵母与地衣芽孢杆菌质量比为4∶1,总施肥量为0.2 g/盆时,混合菌肥对径粗的促进作用最大,对株高的抑制效应最小。[结论]粘红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混合菌对芸豆豆苗径粗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作为生物肥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红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 菌肥 芸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艳 柳文祥 +5 位作者 王金金 刘帅 陈双双 杨柳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营养品质 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