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 金课” 建设探索
1
作者 朱新萍 梁琼 +3 位作者 石生伟 刘云 王敬贤 华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金课”的... 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金课”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和新农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 金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形态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2
作者 刘丹阳 王伯豪 +6 位作者 李君 马合巴丽·奥腊孜别克 张翰申 朱新萍 杨再磊 贾宏涛 徐万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为了揭示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生长及其根系分泌物的调控作用,本试验利用盆栽,向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0.5%、1%、2%的棉秆炭和磷酸改性棉秆炭,测定了苗期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 为了揭示生物炭对中重度盐胁迫下棉花苗期根系生长及其根系分泌物的调控作用,本试验利用盆栽,向中度和重度盐碱土壤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0.5%、1%、2%的棉秆炭和磷酸改性棉秆炭,测定了苗期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甲酸、乙酸和草酸等分泌物的量。结果表明:土壤盐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苗期棉花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在中度和重度盐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添加2%的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处理的棉花总根长分别显著增加了55.92%和43.69%,根系体积分别显著增加了41.73%和55.88%,而0.5%的生物炭处理的棉花总根长降低了25.31%。使用未改性的生物炭主要增加了苗期棉花根系甲酸含量,而磷酸改性生物炭则显著增加了根系中草酸、甲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可溶性总糖与土壤pH和总盐呈显著正相关,棉花根系甲酸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草酸、甲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与棉花根系生长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在中度或重度盐分土壤中施用2%磷酸改性生物炭对提高棉花根系生长和耐盐生理特性方面的效果优于未改性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盐胁迫 总根长 草酸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上壳囊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何治政 宋金艳 +1 位作者 尚巧霞 周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明确从桃树上分离到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该属真菌在实验室培养适宜条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壳囊孢菌接种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 【目的】明确从桃树上分离到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该属真菌在实验室培养适宜条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壳囊孢菌接种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状。【结果】从桃上分离到的壳囊孢菌在10~35℃均能生长;pH值对壳囊孢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在pH值为5~9时,6种壳囊孢菌生长较快,无显著差异;除C.erumpens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外,其他5个种均为酵母膏;6个种的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除C.ailanthicola外均差异显著。在PDA上,C.leucosperma生长速度最快,C.gansuensis最慢。【结论】壳囊孢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5~9,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囊孢 桃树腐烂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草莓栽培的影响
4
作者 金艳杰 李玉勇 +3 位作者 张宇 孙雪娇 赵国龙 梁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5-18,47,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生物降解地膜在冬季草莓温室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PBAT、PLA生物降解地膜与传统PE地膜作为对照,测量土壤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面积)、草莓产... 【目的】旨在探讨生物降解地膜在冬季草莓温室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PBAT、PLA生物降解地膜与传统PE地膜作为对照,测量土壤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面积)、草莓产量及品质(糖度、可溶性固性物、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评估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结果】生物降解地膜能提升土壤温度,其中PBAT地膜表现最佳,其土壤增温4.26℃,比CK增长1.2%;PLA地膜表现次之,其土壤增温4.23℃,比CK增长0.5%。在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方面,PBAT地膜作用突出,与CK相比其株高增长108.9%,冠幅增长101.8%,叶面积增长102.8%;PLA地膜表现次之,其株高增长106.0%,冠幅增长101.3%,叶面积增长101.8%。覆盖生物降解地膜能改善草莓的物候期,PBAT地膜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其试验处理能提早进入花期,实现果实提前上市5 d,而PLA地膜能提早2 d。生物降解地膜对草莓果实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与CK比较PBAT地膜产量增长111.7%,PLA地膜产量增长105.7%。在改善果实品质、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PBAT地膜表现最佳,与CK比较其糖度增长102.0%,可溶性固性物增长102.3%,维生素C增长109.6%;PLA地膜与CK比较其糖度降低0.9%,可溶性固性物增长101.2%,维生素C增长106.6%。【结论】覆盖生物降解地膜能改善土壤温度,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升果实产量、品质及营养价值。其中,PBAT地膜在提升土壤温度、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产以及提升果实品质与营养价值方面表现最佳。生物降解地膜在草莓温室栽培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降解地膜 柔性温室 农艺性状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彤阳 耿佳姝欣 +1 位作者 林振华 樊靖博 《农技服务》 2025年第6期51-56,共6页
瑞香狼毒作为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瑞香狼毒丰富的化学成分及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为瑞香狼毒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系统总结近年来瑞香狼毒在化学成分(黄酮类、木脂素类、豆素类、萜... 瑞香狼毒作为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瑞香狼毒丰富的化学成分及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为瑞香狼毒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系统总结近年来瑞香狼毒在化学成分(黄酮类、木脂素类、豆素类、萜类化合物含量)及生物活性方面(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癫痫、防虫杀虫等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灵山野生桑黄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韩鹏 孔繁帝 +1 位作者 陈青君 张国庆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共7页
北京灵山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着丰富的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极具研究与开发前景。以采集自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桑黄子实体为材料,利用组织分离获得菌株纯培养,分子鉴定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核糖体大亚基LSU-rDNA序列,使用单... 北京灵山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着丰富的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极具研究与开发前景。以采集自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桑黄子实体为材料,利用组织分离获得菌株纯培养,分子鉴定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核糖体大亚基LSU-rDNA序列,使用单因子试验确定菌丝最适培养条件,并测定发酵液多糖产量。菌株(F1637)经纯培养后,结合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其为鲍姆纤孔菌(Inonotus baumii),其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山梨醇,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碳氮比为6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6,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为6。F1637菌株以PD培养基发酵培养20 d,发酵液胞外多糖产量高达13.01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鲍姆纤孔菌 培养条件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谷虫中蛆激酶分离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7
作者 刘灿 刘秋荻 +3 位作者 张凯欣 马彤瑶 汪文漪 马兰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 分离五谷虫中蛆激酶,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盐析法、CM52离子交换层析、苯甲脒亲和层析分离蛆激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溶纤活性,通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抑肽酶判定其活性中心类型。结果 蛆激酶分... 目的 分离五谷虫中蛆激酶,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采用盐析法、CM52离子交换层析、苯甲脒亲和层析分离蛆激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溶纤活性,通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抑肽酶判定其活性中心类型。结果 蛆激酶分子量为25 kDa,比活性933 262 U/mg,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具有分解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活性。结论 蛆激酶是一种具有降解纤维蛋白、激活纤溶酶原作用的多靶点溶栓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虫 蛆激酶 分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浓度氨氮微生物Y5的脱氮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诗园 张婷 +5 位作者 高雅娟 李晨晨 杨永宇 张国伟 谭骞骞 靳永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70,共9页
污水脱氮是污水净化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为去除水体中高浓度氨氮,于某化工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 Y5),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生存环境,并考察其应用于实际废水中的脱氮性能... 污水脱氮是污水净化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为去除水体中高浓度氨氮,于某化工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 Y5),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生存环境,并考察其应用于实际废水中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生存环境是碳源为蔗糖,C/N为10,pH为7,转速为140 r/min,此环境下生长的菌株Y5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氨氮废水具高效的脱氮能力,且菌株Y5为嗜盐菌。将菌株Y5应用于核酸废水,对氨氮和总氮的最大降解率达98.22%和90.27%。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废水脱氮过程中Y5菌株的作用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只添加碳源处理组相比,添加碳源和菌株Y5处理组废水中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表明Shigella boydii Y5在实际废水处理中有巨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鲍氏志贺菌 脱氮特性 核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及病虫害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范嘉慧 王志 +6 位作者 闫哲 李杨 严滕 王秋实 张永福 化滔 尚巧霞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 【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古树群的古树进行健康状况及病虫害调查。【结果】调查的422棵古树中,81%的古树处于健康状态,腐朽率3.79%,流胶发生率为4.5%,新鲜蛀孔发生率为1.18%。其中国槐、银杏、七叶树、玉兰和元宝枫古树的健康率均为100%。在发生病虫害的古树中,油松古树腐朽率最低,为1.72%、病情指数1.72;白皮松古树流胶率发生最低,为2.86%;油松古树蛀干害虫危害率最低,为0.47%。【结论】北京昌平区、门头沟区古树整体处于健康水平,古树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健康等级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健康 病虫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生物质炭对风沙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贾远彬 陈康怡 +5 位作者 丛孟菲 胡洋 唐光木 徐万里 朱新萍 贾宏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生物质炭科学施加量以及施加时间是改良和维持土壤健康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设计两组玉米盆栽试验(A组和C组),其中A组为一次性施加生物质炭7年处理,C组为一次性施加生物质炭1年处理,各组施加量分别为0、15.75、31.50、63.00 t·hm^(-2... 生物质炭科学施加量以及施加时间是改良和维持土壤健康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设计两组玉米盆栽试验(A组和C组),其中A组为一次性施加生物质炭7年处理,C组为一次性施加生物质炭1年处理,各组施加量分别为0、15.75、31.50、63.00 t·hm^(-2)和126.00 t·hm^(-2),探究不同生物质炭施加量以及施加时间对风沙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1年后可增加土壤pH以及养分含量,生物质炭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应会降低,土壤养分与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有密切的相关性。土壤线虫以拟丽突属为优势属,食细菌类和捕食/杂食类为主要营养类群,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细菌分解为主。施加生物质炭1年后,施加量的增加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营养类群分布和丰度,生物质炭施加量的增加会显著抑制土壤线虫数量,但施加生物质炭7年后土壤线虫数量会恢复。随施加年限的增加,生物质炭会导致土壤食细菌类线虫丰度降低,捕食/杂食类线虫丰度增加,植物寄生类线虫丰度增加,但对线虫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R)影响不大。一次性施加126.00 t·hm^(-2)生物质炭7年后显著降低了土壤线虫数量,而施加生物质炭15.75 t·hm^(-2)对土壤线虫数量和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土壤线虫 风沙土 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渣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吸附机理研究
11
作者 王昊鑫 李硕 +3 位作者 刘春晓 肖珍妮 赵志远 赵文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9-154,共6页
以咖啡渣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下其对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吸附机理。对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表面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吸附效率实验选取最佳制备温度,再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00℃为最... 以咖啡渣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温度下其对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吸附机理。对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表面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吸附效率实验选取最佳制备温度,再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00℃为最佳制备温度,此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和芳香性更强,表面孔隙多,形变程度大;800℃制备的生物炭对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吸附热力学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800℃制备的生物炭对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吸附均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渣生物炭 拟除虫菊酯 农药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桧柏臀纹粉蚧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育俭 胡晋燕 +5 位作者 边广平 王艳 王振宇 化滔 陈青然 闫哲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旨在明确桧柏臀纹粉蚧在柏树上的危害范围及程度,为桧柏臀纹粉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6个市区的柏树进行桧柏臀纹粉蚧发生情况调查,并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共调查2354棵柏树,虫株率为44.... 【目的】旨在明确桧柏臀纹粉蚧在柏树上的危害范围及程度,为桧柏臀纹粉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6个市区的柏树进行桧柏臀纹粉蚧发生情况调查,并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共调查2354棵柏树,虫株率为44.90%,虫情指数为2.25;东城区发生较严重,虫株率为72.34%,虫情指数为3.56;海淀区发生较轻,虫株率为10.98%,虫情指数为0.36。室内药剂处理7 d后,20%吡虫啉可溶液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25%噻嗪酮悬浮剂、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6.00%、92.00%。田间药剂处理7 d后,20%吡虫啉可溶液剂和4%阿维·啶虫脒乳油效果最好,田间防效均达到100%。【结论】桧柏臀纹粉蚧在北京市区的柏树上已普遍发生;20%吡虫啉可溶液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的防效好,可以作为防治桧柏臀纹粉蚧的主要药剂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桧柏臀纹粉蚧 药剂 筛选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华蜗牛趋光性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民照 孙新圆 +5 位作者 曾佳 蔡伟超 董恒君 魏子坤 贾子谦 张爱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旨在探究条华蜗牛不同条件下的趋光性反应,以期为农业生产中无公害蜗牛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暗箱测试不同光源及组合、光照强度、蜗牛大小等因素对蜗牛趋光性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趋光性可以分为... 【目的】旨在探究条华蜗牛不同条件下的趋光性反应,以期为农业生产中无公害蜗牛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暗箱测试不同光源及组合、光照强度、蜗牛大小等因素对蜗牛趋光性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趋光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趋光性、负趋光性和无趋光性。在各试验条件下,正趋光性、无趋光性和负趋光性的蜗牛个体比例分别为1.67%~25.00%、3.33%~25.00%和61.67%~91.67%。负趋光性个体的数量极显著多于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P<0.01)。随体重的增加,正趋光性有降低趋势,而负趋光性则有上升趋势。然而,这三种趋光性差异并不显著(P<0.05)。光照强度影响蜗牛趋光性,相同光源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蜗牛正趋光性有下降趋势,而负趋光性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六种不同混合光源组合下,负趋光性都极显著高于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无趋光性也高于正趋光性,除日光灯+红光灯混合光源蜗牛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混合光源下三种趋光性之间差异都极显著。【结论】条华蜗牛趋光性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负趋光性显著高于正趋光性,说明大多数蜗牛趋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华蜗牛 趋光性 体重 光色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条华蜗牛的爬行速度
14
作者 张民照 覃晓春 +4 位作者 王曼 曾佳 付思蕊 尹鑫博 张爱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影响条华蜗牛爬行速度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蜗牛行为学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室内测定了不同介质、温度、光照强度、取食和饥饿等条件对条华蜗牛爬行速度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爬行速度随体重增加而加快,在干... 【目的】了解影响条华蜗牛爬行速度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蜗牛行为学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室内测定了不同介质、温度、光照强度、取食和饥饿等条件对条华蜗牛爬行速度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爬行速度随体重增加而加快,在干、湿玻璃上爬行速度在5.53~11.69 cm/min之间,0.1~0.3 g与0.3~0.5 g体重蜗牛的爬行速度之间差异显著,且都显著小于更大体重蜗牛的爬行速度。蜗牛在不同介质上爬行速度差异明显,在干燥玻璃上爬行最快,在湿土面上爬行最慢。蜗牛爬行速度随光照强度增强有降低趋势。取食与饥饿增大体重小于0.3 g蜗牛的爬行速度,但对体重大于0.5 g的蜗牛无影响。温度影响蜗牛爬行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超过25℃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三体重组蜗牛5℃下爬行速度最低,25℃下最高,两者差异都显著。【结论】条华蜗牛爬行受爬行界面、温度、光照强度、取食和饥饿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研发条华蜗牛的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华蜗牛 爬行速度 温度 体重 取食 饥饿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开花时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5
作者 李新根 吴小草 +9 位作者 温雨鑫 李媛 尚泽煊 隗源 杨凯 李润枝 李永强 万平 余建平 赵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8-1458,I0027-I0033,共18页
挖掘小豆开花时间相关遗传位点对于指导小豆育种与生产至关重要。以220份栽培小豆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连续两年的开花时间表型观测,同时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的SNPs分析该小豆群体的群体结构,并使用混合线... 挖掘小豆开花时间相关遗传位点对于指导小豆育种与生产至关重要。以220份栽培小豆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连续两年的开花时间表型观测,同时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的SNPs分析该小豆群体的群体结构,并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开花时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结构分析将小豆材料分成3个亚群(G1,G2,G3),这些亚群的划分与材料的地理位置和品种类型相关。小豆材料开花时间表型变异丰富,介于40~81 d之间,不同亚群的开花时间差异显著。关联分析共定位到8个开花时间QTL,分布在2、3、4、5、10和11号染色体上。基于基因功能注释,从这些QTL区间初步筛选出9个可能影响开花时间的候选基因。对在模式植物中直接调控开花时间的4个候选基因Vigan02g270300(前体mRNA剪切复合体IIClp1家族蛋白)、Vigan10g218300(CDF转录因子)、Vigan11g079500(CONSTANS类锌指蛋白)和Vigan11g080900(春化不敏感蛋白VIL1)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Vigan10g218300的一个单倍型Hap2与早花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小豆开花调控的遗传机制、培育生育期适宜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开花时间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蛭石和木本泥炭对水体氨氮的吸附特性比较
16
作者 杨晓婷 段晓阳 +2 位作者 张靖宇 王悦 石生伟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目的】研究改性蛭石和木本泥炭对水体氨氮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筛选适宜的水体氨氮吸附材料,为快速高效解决氨氮废水污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天然蛭石、5和7 mol/L硫酸改性蛭石及木本泥炭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试验、电镜扫描和... 【目的】研究改性蛭石和木本泥炭对水体氨氮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筛选适宜的水体氨氮吸附材料,为快速高效解决氨氮废水污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天然蛭石、5和7 mol/L硫酸改性蛭石及木本泥炭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试验、电镜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不同材料对水体铵态氮(NH_(4)^(+)-N)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不同蛭石材料对水体NH_(4)^(+)-N的吸附过程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天然蛭石在酸改性过程中被破坏部分微孔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但7 mol/L硫酸改性蛭石的比表面积和总孔隙体积低于5 mol/L硫酸改性蛭石。相比天然蛭石,5和7 mol/L硫酸改性蛭石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k_(1))分别提高2.09和1.45倍,平衡吸附量(q_(e))分别提高3.39和1.86倍,液膜扩散速率常数(k_(a))分别提高1.27和1.00倍。木本泥炭吸附水体NH_(4)^(+)-N的平衡时间较长,k_(1)低于2种酸改性蛭石,但q_(e)仅次于5 mol/L硫酸改性蛭石。4种材料对水体NH_(4)^(+)-N的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吸附为主,其等温吸附过程采用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率优于Freundlich模型。蛭石系列材料主要依赖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和孔隙结构决定的物理吸附过程,其中k_(1)和最大吸附量(q_(m))与材料比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木本泥炭则依赖于活性官能团与NH_(4)^(+)-N之间的化学反应。【结论】基于多个吸附指标和材料来源可获得性的比较,建议5 mol/L硫酸改性蛭石和木本泥炭作为废水氨氮污染治理的优选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吸附 天然蛭石 酸改性蛭石 木本泥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菇渣与粉煤灰混配基质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吴宇鹏 秦露露 +5 位作者 曹玲玲 王顺利 郝敬虹 王惠玉 韩莹琰 刘超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探明菇渣与粉煤灰这两种废弃物资源在农业上的再利用,特别是作为生菜育苗基质的可能性。【方法】以不同体积比的菇渣和粉煤灰混配基质(80∶20,60∶40,50∶50,40∶60,20∶80),以商业育苗基质为对照,测定了容重、通气孔隙度、持... 【目的】探明菇渣与粉煤灰这两种废弃物资源在农业上的再利用,特别是作为生菜育苗基质的可能性。【方法】以不同体积比的菇渣和粉煤灰混配基质(80∶20,60∶40,50∶50,40∶60,20∶80),以商业育苗基质为对照,测定了容重、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总孔隙度以及、pH和EC值。研究混配基质的理化性状,以及混配基质对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加,混配基质的容重显著提高,提高了0.08~0.4 g/cm^(3),通气孔隙度提高0.11%、大小孔隙比提高0.0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总孔隙度降低了12.36%、持水孔隙度降低了12.44%、pH和EC值逐渐减小,氮、磷、钾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处理T1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生菜出苗率高于对照,提升32.67%,显著提高了生菜幼苗的鲜重、株高和叶片数等生长指标。【结论】处理T1菇渣∶粉煤灰=80∶20(体积比)混配基质有利于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生菜育苗较为理想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育苗 粉煤灰 菇渣 混配基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18
作者 赵彤阳 王顺利 《大豆科技》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由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病后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文章系统介绍大豆灰斑病危害、病原菌生理小种划分及发展因素,分析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基因挖掘,总结该病综合防控策略,... 由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病后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文章系统介绍大豆灰斑病危害、病原菌生理小种划分及发展因素,分析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基因挖掘,总结该病综合防控策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提高大豆产量和大豆灰斑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病基因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与病原体对西方蜜蜂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彤 郭俊秀 +3 位作者 康育欣 芦颖 高晶 代平礼 《中国蜂业》 2025年第3期51-57,共7页
蜜蜂在为农作物授粉和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农药和病虫害等多方面因素威胁着蜜蜂健康,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单独作用,而是共同影响蜜蜂健康。本文从生存、行为、生理、免疫等方面简要概述了农药与病原体对西方蜜蜂的交互作用... 蜜蜂在为农作物授粉和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农药和病虫害等多方面因素威胁着蜜蜂健康,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单独作用,而是共同影响蜜蜂健康。本文从生存、行为、生理、免疫等方面简要概述了农药与病原体对西方蜜蜂的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农药 病毒 微孢子虫 狄斯瓦螨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火焰山紫椴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凡 蔡蕾 +1 位作者 段朝悦 郭家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紫椴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状况。【方法】在北京火焰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 m×20 m)9个,采用区系分析、生活型谱分析、物种多样性等方法对其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火焰山样地维管束植物共...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紫椴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状况。【方法】在北京火焰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 m×20 m)9个,采用区系分析、生活型谱分析、物种多样性等方法对其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火焰山样地维管束植物共计29科38属46种,植物属区系主要以北温带(62.2%)占优势,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54.4%),其次是地面芽植物(21.7%),反映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为乔木层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紫椴种群中树阶段个体占全部的58.4%,而幼树仅占0.4%。【结论】北京火焰山紫椴群落林下紫椴幼苗天然更新极弱,但群落内具有相对较高的珍稀野生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需加强对紫椴群落幼苗抚育和珍稀植物物种的保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群落 物种多样性 区系分析 火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