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植物生产类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志民 王进忠 马焕普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2期70-73,共4页
研究生是学校科研的生力军,也是经济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因此,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以及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研究生适应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作者从北京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北京农学院的实际情... 研究生是学校科研的生力军,也是经济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因此,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以及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研究生适应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作者从北京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北京农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水平提出了个人的想法,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教学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属植物cpSSR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甄贞 曹庆芹 +3 位作者 杨凯 沈元月 冯永庆 秦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0,共4页
叶绿体微卫星标记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用1对来源于拟南芥的cpSSR引物研究栗属资源,对栗属植物cpSSR反应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mmol/LMg2+,0.5U Taq DNA聚合酶,0.25m... 叶绿体微卫星标记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用1对来源于拟南芥的cpSSR引物研究栗属资源,对栗属植物cpSSR反应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mmol/LMg2+,0.5U Taq DNA聚合酶,0.25mmol/L dNTP,10mg/L的DNA模板,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都为0.1μmol/L,NTCP40最适退火温度为56℃。该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栗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植物 CPSSR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庆芹 甄贞 +3 位作者 姜洁 刘玉芬 冯永庆 秦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9,共4页
被子植物叶绿体DNA母性遗传,有独立的进化路线,基于叶绿体DNA的分析技术在分子系统学、资源多样性评价、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栗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概述了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在栗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包括PCR-RFLP、... 被子植物叶绿体DNA母性遗传,有独立的进化路线,基于叶绿体DNA的分析技术在分子系统学、资源多样性评价、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栗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概述了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在栗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包括PCR-RFLP、DNA杂交、叶绿体SSR标记技术和叶绿体基因区段测序分析技术在内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如何开发叶绿体DNA标记用于栗属植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植物 分子标记 叶绿体SSR标记 PCR—RFLP标记 叶绿体基因区段测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显微技术课程中石蜡制片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永庆 秦岭 马焕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石蜡制片是植物显微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简化和改进石蜡制片流程是提高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改变透明、包埋试剂等环节,简化了实验步骤,大大缩短了透明、浸蜡、包埋的时间。与传统石蜡制片相比,全过程所需时间缩短... 石蜡制片是植物显微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简化和改进石蜡制片流程是提高植物显微技术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改变透明、包埋试剂等环节,简化了实验步骤,大大缩短了透明、浸蜡、包埋的时间。与传统石蜡制片相比,全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了2/3,同时减少了实验中化学试剂对师生身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石蜡制片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显微技术 石蜡制片法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林地褐色大肥菇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青君 程继鸿 +3 位作者 董化研 李正校 任志怀 刘成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褐色大肥菇是坝上地区口蘑的主要品种之一,干品香味浓郁,菇质细腻。为了有效利用北京延庆四海山区冷凉的林地环境,发展北京山区林地食用菌,采用人工栽培料在林地生产褐色大肥菇,获得了成功。栽培期四海林地的日均气温在15-26.2℃... 褐色大肥菇是坝上地区口蘑的主要品种之一,干品香味浓郁,菇质细腻。为了有效利用北京延庆四海山区冷凉的林地环境,发展北京山区林地食用菌,采用人工栽培料在林地生产褐色大肥菇,获得了成功。栽培期四海林地的日均气温在15-26.2℃之间,5~10cm地温变化在10~19℃之间,林地闭郁度为0.6~0.7。采用牛粪、玉米秸秆4~5月堆制培养料,5~6月播种,7~9月出菇,产量5kg/m^2,产值40-50元/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大肥菇 林地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状况下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家选 李巧珍 +2 位作者 严昌荣 梅旭荣 李玉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4,共5页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段内,Priestley-Taylor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7︰00~18︰00时刻内,α平均值为(1.324±0.334),正午前后保持在1.05~1.17之间。在冬小麦生育期季节变化过程中,Priestley-Taylor系数(α)平均值为(1.473±0.454),远高于在湿润下垫面时(α=1.26)的数值,在抽穗开花期内土壤水分充足时α最大值为2.317,拔节时期土壤水分胁迫时α值为0.410。干旱少雨状况下,进行小面积充分灌溉时,由于存在农田热平流现象将导致过多的蒸发蒸腾水分耗散,降低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小区域灌溉 生态系统 冬小麦农田 涡度相关法 Priestley-Taylor系数 水热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缝合线软化与维管束发育及其形态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叶 马焕普 刘志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127,共6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软化的原因,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大久保桃缝合线软化部位的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正常果相应部位相比,软化果该部位缝合线维管束粗大发达,韧皮部、木质部面积相对大,腺腔发达,软化果伴胞... 为了进一步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软化的原因,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大久保桃缝合线软化部位的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正常果相应部位相比,软化果该部位缝合线维管束粗大发达,韧皮部、木质部面积相对大,腺腔发达,软化果伴胞发育速度比正常果的快;硬核初期,软化果伴胞含有丰富线粒体,核仁多且大,说明伴胞运输能力强且细胞分裂旺盛。硬核末期,软化果伴胞线粒体数目明显多于正常果,说明此时物质供应充足,代谢旺盛。在硬核末期和第2次迅速膨大期,软化果缝合线处维管束发育速度较正常果的明显加快,腺腔也进一步扩大,其内含物增加。初步鉴定认为腺腔中的物质为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线软化 维管束 腺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倡宪 李晓林 +3 位作者 秦岭 王贵强 周建朝 杨慧民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4-69,共6页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效及其抗性机制进行了阐述,同时展望了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土传病害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果实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 滕文静 +3 位作者 董清华 晁慧娟 李凤岚 邱德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F0004,共7页
将东北红豆杉紫杉烷13α-羟基化酶(Taxane13α-hydroxylase,13OH)基因全长c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4,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T13OH;将水稻小RNA169d(microRNA169d,miRNA169d)基因前体(precursor)全长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5.1,构建其... 将东北红豆杉紫杉烷13α-羟基化酶(Taxane13α-hydroxylase,13OH)基因全长c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4,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T13OH;将水稻小RNA169d(microRNA169d,miRNA169d)基因前体(precursor)全长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5.1,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O169d。用电击法把它们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获得有关工程菌株。用1mL无菌注射器分别将这2种工程农杆菌悬浮液注射到草莓(Fragaria×ananassa)授粉后1周、2周、3周的果实中,发现授粉后2周果实适宜注射,可用于瞬时表达。对授粉后2周的果实进行不同注射部位、根癌农杆菌不同活化时期和根癌农杆菌悬浮液不同注射量试验,以蒂部注射、根癌农杆菌活化12h和0.5mL悬浮液注射量的效果最好,与结构基因13OH和调节基因miRNA169d相融合的GUS基因都得到表达,瞬时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果实 瞬时表达 根癌农杆菌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耐低温弱光品种的评价体系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青君 张峰 +3 位作者 王永健 张海英 毛爱军 张丽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弱光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强的早期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和体系,并用于黄瓜育种材料的选择,取得了较理想的...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弱光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强的早期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和体系,并用于黄瓜育种材料的选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同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可操作性、选择压力和标准化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低温弱光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缝合线软化与糖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小丽 马焕普 刘志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为进一步说明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大久保桃果肉软化果和正常果缝合线部位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的相关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及山梨醇代谢的... 为进一步说明桃果实缝合线过早软化的原因,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大久保桃果肉软化果和正常果缝合线部位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的相关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及山梨醇代谢的关键酶山梨醇脱氢酶(SDH)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酶活性,并对软化果和正常果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糖代谢是影响桃果肉缝合线软化的重要因子之一;软化果在硬核期缝合线果肉快速生长,且糖代谢和相关酶活性都较旺盛,以单糖代谢为主,主要受中性转化酶的调节;果实发育进入阶段Ⅲ时,软化果的糖代谢比正常果的进程和速度都快,此阶段前期软化果的糖代谢快速旺盛,蔗糖快速大量合成,后期糖积累减少且糖含量大幅降低,果实出现未熟缝合线先软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缝合线软化 糖代谢 蔗糖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争光 张志勇 魏艳敏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4-198,共5页
本文概述了芽孢杆菌属生防菌株在防治园艺植物病害上的应用,及其生防机制包括抗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防机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叶片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8
13
作者 程丽莉 苏淑钗 +1 位作者 秦岭 尹伟伦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以初展开的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到高质量的板栗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了板栗AFLP银染反应体系,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为板栗品种的分子标记和板栗品种间亲缘关系... 以初展开的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到高质量的板栗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了板栗AFLP银染反应体系,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为板栗品种的分子标记和板栗品种间亲缘关系等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DNA模板的质量影响酶切以及后续的连接扩增反应。以初展开的嫩叶提取的板栗叶片总DNA纯度最高,所含蛋白质、小分子杂质少,改良的CTAB提取法可用于板栗AFLP分析,形成清晰的AFLP指纹。②先进行酶切后再进行酶连的反应体系比酶切酶连一起进行的体系效果更好。板栗基因组DNA最佳酶切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总量500ng,反应体积为25μl,10×Y+/TanqoTMBuffer2.5μl,BSA0.8μl,EcoRI5U,MseI5U。连接反应体系中T4DNA连接酶浓度2U即达最佳效果。酶切、酶连反应最佳温度均为37℃。③以板栗为材料进行AFLP标记时,E AAC+M CAA、E AAC+M CAT和E AGT+M CAT三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 AGT+M CAT引物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能够得到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可进行中国板栗的遗传变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体系 叶片DNA 板栗 AFLP指纹图谱 种间亲缘关系 AFLP分析 基因组DNA AFLP标记 遗传变异分析 CTAB法 选择性扩增 DNA模板 DNA纯度 模板DNA DNA连接 总DNA 试验条件 分子标记 质量影响 研究结果 反应体积 最佳温度 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皓 Gyorgy Vegvari +2 位作者 Gergo Sandor 南张杰 陈学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0,共6页
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被认为可以治疗和预防一些人类依赖激素的疾病。为比较北京地区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间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对53个品种种子中3种异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黄豆黄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 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被认为可以治疗和预防一些人类依赖激素的疾病。为比较北京地区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间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对53个品种种子中3种异黄酮(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黄豆黄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异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多样性,大豆苷元为39.21-2 363.65μg/g,染料木素为77.35-1 149.50μg/g,黄豆黄素为0.0-51.30μg/g,3种异黄酮总量为146.73-2 845.60μg/g。来自山西和山东品种的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品种。异黄酮总量分别与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之间没有互作。因此,可以利用高含量大豆苷元或染料木素材料选育高异黄酮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黄豆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板栗叶片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丽莉 苏淑钗 +2 位作者 秦岭 刘建立 尹伟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该文以燕山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总DNA,通过优化了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获得用于构建板栗AFLP体系的高质量DNA;②单独... 该文以燕山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总DNA,通过优化了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获得用于构建板栗AFLP体系的高质量DNA;②单独酶切和单独酶连体系比酶切酶连共体系效果更好,确定了板栗基因组DNA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③在所分析的9种引物组合中EAAC+M-CAA、E-AAC+M-CAT和E-AGT+M-CAT3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AGT+M-CAT引物对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得到了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DNA提取 AFLP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树臣 陈学珍 +2 位作者 谢皓 王建成 王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对16个大豆参试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百粒重平均表现高于对照品种;15个参试品系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2)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遗传力较低;(3)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 对16个大豆参试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百粒重平均表现高于对照品种;15个参试品系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2)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遗传力较低;(3)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种比较试验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高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7
作者 范双喜 谷建田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概述了园艺植物在高温逆境下细胞膜热稳定性、热激蛋白诱导、水分状况、氮素代谢、内源激素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阐明了高温逆境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分析了耐热与感热品种间细胞结构的差异 ,为耐热品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并对... 概述了园艺植物在高温逆境下细胞膜热稳定性、热激蛋白诱导、水分状况、氮素代谢、内源激素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阐明了高温逆境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分析了耐热与感热品种间细胞结构的差异 ,为耐热品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并对今后此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 高温逆境 生理性状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耐热品种 感热品种 细胞结构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青君 程继鸿 +2 位作者 杜园园 王庆彬 姚一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了探明北京山区野生大型真菌的资源现状,为有效、持续地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2004,2005年8—10月对北京延庆四海、云蒙山、大杨山、密云、房山山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北京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31种隶属12科22属,其... 为了探明北京山区野生大型真菌的资源现状,为有效、持续地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2004,2005年8—10月对北京延庆四海、云蒙山、大杨山、密云、房山山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北京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31种隶属12科22属,其中食用、药用菌22种,有毒真菌9种;小蜜环菌、灰树花、短柄粘盖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血红铆钉菇等6种是北京地区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本次调查结果仅反映了北京大型真菌的一小部分。北京周边地区的大型真菌作为可研究利用的生物资源,应值得进一步重视和考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资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学珍 谢皓 +1 位作者 贾浩荣 李树臣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1-23,47,共4页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慧 王进忠 +4 位作者 陈忠斌 王升启 董金皋 赵祥云 张民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3-76,共4页
笔者对百合病毒的检测技术作了综合评述,主要有植株直接观测法、指示植物接种鉴定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使检测更加灵敏、可靠。目前,常用的检测以血清学技术的ELISA为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R... 笔者对百合病毒的检测技术作了综合评述,主要有植株直接观测法、指示植物接种鉴定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使检测更加灵敏、可靠。目前,常用的检测以血清学技术的ELISA为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RT PCR为主。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高效的检测手段并在植物病毒检测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病毒 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