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赏海棠新品种‘红八棱’的选育与品种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腾 田佶 +1 位作者 张杰 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3-27,共5页
【目的】观赏海棠在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美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选育观赏海棠的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传统的实生选种方法,从八棱海棠种子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观赏海棠新品种——‘红八棱’。【结果】该品种树势中等... 【目的】观赏海棠在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美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选育观赏海棠的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传统的实生选种方法,从八棱海棠种子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观赏海棠新品种——‘红八棱’。【结果】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姿直立。一年生枝条紫褐色;成熟叶深绿色,绒毛少;花蕾粉红色;果实近圆形,底色黄绿色,果面盖色紫红色,平均单果重16.64g,坐果率高,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结论】观赏海棠新品种‘红八棱’具有独特的观赏和推广价值适宜在北京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品种 实生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海棠新品种‘八棱脆’的选育与品种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永军 田佶 +1 位作者 张杰 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观赏海棠在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美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可以使观赏海棠种质资源更加优质和多样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实生选种方法,在果实大小、花朵色泽及自身抗逆性等方面与母株八棱海棠比较,筛选出具有优良性... 【目的】观赏海棠在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美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可以使观赏海棠种质资源更加优质和多样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实生选种方法,在果实大小、花朵色泽及自身抗逆性等方面与母株八棱海棠比较,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结果】选育品种树势中等,树姿直立;一年生枝条紫褐色;成熟叶深绿色,叶片较小,绒毛少;花蕾粉红色,花期长;果实近圆形,底色黄白色,果面盖色红色,平均单果重26.64g,坐果率高,果实营养价值高,尤其是VC含量。同时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结论】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从八棱海棠种子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观赏海棠新品种——‘八棱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品种 实生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苹果属植物GAI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艳芬 卜芋芬 +2 位作者 郝素晓 汪天宇 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7,共6页
【目的】研究DELLA家族的成员GAI在调控植物株型形成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5种苹果属植物(‘国光’、‘武乡海棠’、‘SH6’、‘比利时垂枝’、‘比利时直立’)中分离得到GAI基因,应用多种生物学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结果】序... 【目的】研究DELLA家族的成员GAI在调控植物株型形成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5种苹果属植物(‘国光’、‘武乡海棠’、‘SH6’、‘比利时垂枝’、‘比利时直立’)中分离得到GAI基因,应用多种生物学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结果】序列分析表明,GAI的CDS序列长度为1 875bp,编码624个氨基酸;GAI的基因组序列长度与其对应CDS序列长度相同;GAI蛋白具有亲水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5种苹果属植物的GAI序列相似性极高,都具有DELLA家族和GRAS家族特有的典型结构。【结论】试验结果暗示这5种苹果属GAI基因可能在苹果株型形成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植物 GAI 植物株型 DELLA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外生菌根细胞结构及其细胞壁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 张昊琳 +6 位作者 孙芝林 王溢洋 孙岩 赵永廉 李虎臣 秦岭 曹庆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根系结构,特异性荧光染料Calcofluor White Stain、苯胺...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根系结构,特异性荧光染料Calcofluor White Stain、苯胺蓝标记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胼胝质。【结果】板栗田间菌根的菌套致密且加厚,外皮层细胞间隙具有哈蒂氏网,外皮层细胞径向伸长、横向缩短。标记根系细胞壁发现,田间菌根外皮层细胞纤维素含量比田间非菌根显著增加了43.4%。田间非菌根中柱细胞的胼胝质含量是组培根的1.95倍,田间菌根中柱细胞胼胝质含量比田间非菌根显著降低了21.6%。【结论】板栗外生菌根形成后,外皮层细胞间隙哈蒂氏网明显,且外皮层细胞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中柱细胞的胼胝质含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外生菌根 细胞结构 纤维素 胼胝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