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园林的景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9个开放园林为例
1
作者 林栋东 焦阳 黄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将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景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中,使景观资源的利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对影响景观质量的不同因子用二歧式法赋值,并利用景观质量评价公式对北京地区故宫、北海等9个开放园林进行评估。【... 【目的】将景观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到景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中,使景观资源的利用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对影响景观质量的不同因子用二歧式法赋值,并利用景观质量评价公式对北京地区故宫、北海等9个开放园林进行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与北京市旅游管理部门公布的游客到访率基本一致,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结论】利用二歧式赋值法可以有效的对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质量评价中,此方法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保证在调查时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景观质量 景观质量评价公式 二歧式赋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水生态修复改造研究——以山东单县东舜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阳 马晓燕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针对乡镇水资源建设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理念,以及乡镇水环境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提出乡镇水生态治理的新理念,如尊重水环境、维护水资源、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营造人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水生态环境... 【目的】针对乡镇水资源建设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理念,以及乡镇水环境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提出乡镇水生态治理的新理念,如尊重水环境、维护水资源、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营造人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水生态环境、提高景观价值等。【结果】将理念融入案例,对山东单县东舜河的水生态修复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将水质净化、河道驳岸岸线、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设计理念在应用于东舜河的水生态修复改造中起到突出的示范作用,对国内有类似的水环境困扰问题的乡镇水治理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水生态修复 单县东舜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槲树幼苗生长、光合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佳琦 曹文琪 +1 位作者 冷平生 胡增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4,101,共9页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铆钉菇、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显著提升了槲树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其中接种美味牛肝菌总体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1.92%、14.73%、45.32%和92.96%,而接种厚环乳牛肝菌显著提高了根冠比。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槲树幼苗N、P、K、Ca、Mg和S的含量,其中在接种美味牛肝菌的幼苗中除S外的其他5种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叶片P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高73.20%。【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增强了槲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光合能力,最终能促进了槲树幼苗的生长。经过综合比较,在接种的4种菌根真菌中,美味牛肝菌对槲树生理和生长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其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槲树 生长 光合作用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青卫矛扦插苗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伟 张欣欣 +2 位作者 王聪 胡增辉 冷平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3-107,120,共6页
【目的】探明冬青卫矛响应低温的生理机制,为其引种和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一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经不同人工低温胁迫24 h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含... 【目的】探明冬青卫矛响应低温的生理机制,为其引种和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一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经不同人工低温胁迫24 h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复温处理后观测生长表现。【结果】随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光化学猝灭系数、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上升后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温度与各生理指标之间及绝大多数生理指标之间显著相关。多项生理指标在0℃和-4℃处理期间变化幅度小或不显著,植株能恢复生长,而在-8℃和-12℃处理下变化幅度大甚至出现转折,植株不能恢复生长。【结论】人工低温胁迫下,冬青卫矛一年生扦插苗的抗寒反应是不同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可以较好地耐受-4℃以上的低温胁迫,但无法抵御-8℃以下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卫矛 一年生扦插苗 人工低温胁迫 抗寒性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