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液相微萃取测定苹果中灭线磷马拉硫磷和毒死蜱残留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文婷 杨中华 +1 位作者 魏朝俊 赵建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0-1844,共5页
采用液液分散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技术,提出了可用于苹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新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苹果样本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最低检出限从1.3... 采用液液分散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技术,提出了可用于苹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快速、灵敏的新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苹果样本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最低检出限从1.32-3.58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1.06%-15.39%,分析标准曲线采用五点法(浓度从0.5-20μg.mL^-1)来绘制,线性的变化从0.977 3-0.997 6。为了评价样本的基质效应,用有机磷农药从3个不同浓度水平对样本进行添加,回收率从64.0%-89.0%,并且没有发现基质效应。液液分散微萃取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有机溶剂使用量极少,是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环境友好型萃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相微萃取 有机磷农药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雄花序萃取物抗氧化及抑菌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柏宏伟 成军 +4 位作者 杨柳 姜奕晨 曹庆芹 张卿 秦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52,共8页
【目的】研究板栗雄花序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板栗雄花序乙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4个部分;并采用1,1-... 【目的】研究板栗雄花序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板栗雄花序乙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4个部分;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共培养测定抗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鉴定出板栗雄花序中的鞣花酸(EA),并对其进行初步定量与结构分析。【结果】1)通过系统提取法得到板栗雄花序醇提物提取率为16.6%,其他4种萃取物提取率在2.6%-26.2%,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提取率最高。2)板栗雄花序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卵黄脂质过氧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乙酸乙酯萃取浓度为0.01 mg·m L^-1时,对DPPH·清除率达到94.4%,对卵黄脂质过氧化物的清除率为95.69%,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清除率相当。3)板栗雄花序醇提物对12种细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在不同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98 mg·m L^-1,最低杀菌浓度为1.96 mg·m L^-1。板栗雄花序样品中有游离鞣花酸,含量为2.267 mg·g^-1。【结论】板栗雄花序中含有较多抗氧化和抑菌的活性物质,其醇提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较高,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都有较好的效果。各个萃取物对G+菌和G-菌都有一定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抑菌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雄花序 溶剂萃取 抗氧化 抗菌 鞣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园节肢动物天敌群落时空结构和优势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海香 聂肖艳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8-173,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广泛关注以及害虫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害节肢动物的天敌防治再次纳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诸多学者在总结引入天敌控制有害节肢动物经验后,认为本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对当地有害节肢动物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广泛关注以及害虫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害节肢动物的天敌防治再次纳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诸多学者在总结引入天敌控制有害节肢动物经验后,认为本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对当地有害节肢动物的综合治理起着很大的作用(张明伟等,2003)。在枣园害虫的综合治理中,重视枣园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天敌群落的保护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 天敌 时空结构 优势度 主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蓼不同种间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及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柳春梅 吕鹤书 +2 位作者 师光禄 马兰青 王有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193-197,113,共6页
辣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传统中草药,通常指水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旱辣蓼(Polygonumflaccidum)的干燥全草,具有健脾化湿、除湿化滞、止痢止痛、解毒化瘀等功效。近几年两种辣蓼植物提取物在兽药、植物源农药方面进行了较为... 辣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传统中草药,通常指水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旱辣蓼(Polygonumflaccidum)的干燥全草,具有健脾化湿、除湿化滞、止痢止痛、解毒化瘀等功效。近几年两种辣蓼植物提取物在兽药、植物源农药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水辣蓼和旱辣蓼的作用机制、功效及应用方向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对上述两种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差异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为辣蓼植物活性成分功能研究与深化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辣蓼 旱辣蓼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31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触杀活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任建军 师光禄 +3 位作者 谷继成 王建文 郑轶 王有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华北地区31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成螨触杀活性的测定,发现粗提物浓度为1 mg/mL时,柠檬薄荷(Monarda didyma)、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木本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猪牙皂(Gleditsia sinens... 通过华北地区31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成螨触杀活性的测定,发现粗提物浓度为1 mg/mL时,柠檬薄荷(Monarda didyma)、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木本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猪牙皂(Gleditsia sinensis)、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鸦胆子(Brucea javanica)、龙葵(Solanum nig-rum)的石油醚粗提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艾蒿(Artemesia annua)、银杏叶(Ginkgo biloba)、老鹳草(Geranium pseudosibiricum)的氯仿粗提物,百部(Radix Stemonae)的甲醇粗提物均有明显的杀螨活性,成螨校正死亡率均在80%以上。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为木本香薷的石油醚粗提物,达到100%;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的氯仿粗提物对螨的致死率最低,为2.01%。对成螨触杀死亡率进行Duncan’s检验,发现所试植物中部分植物的杀螨活性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唇形科(Labiatae)植物的石油醚粗提物触杀效果明显。大部分供试植物的甲醇粗提物对害螨的触杀作用相对较差。用唇形科3种薄荷石油醚粗提物对若螨进行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性最强的为柠檬薄荷粗提物,其LC50值为0.429 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植物 朱砂叶螨 触杀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鞣花酸鞣质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柏宏伟 张小琴 +4 位作者 姜奕晨 成军 杨柳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的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是同浓度的抗败血酸抗氧化能力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鞣花酸鞣质 提取 纯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杜娟 赵磊 +1 位作者 师光禄 王有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了研究棕榈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棕榈油酸甲酯对害螨的生物活性,并采用生化方法对其体内几种酶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棕榈油酸甲酯具有较强的触杀和产卵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5 mg... 为了研究棕榈油酸甲酯对朱砂叶螨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棕榈油酸甲酯对害螨的生物活性,并采用生化方法对其体内几种酶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棕榈油酸甲酯具有较强的触杀和产卵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对朱砂叶螨的雌成螨和卵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79.82%,76.34%,LC50分别为1.853 4 mg/mL和2.213 6 mg/mL;雌成螨24 h后产卵抑制率为79.45%,驱避率为95.85%。棕榈油酸甲酯处理朱砂叶螨后,螨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被激活,说明棕榈油酸甲酯存在对朱砂叶螨有毒的物质;而乙酰胆碱酯酶、Na+,K+-ATPase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可能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研究表明棕榈油酸甲酯可以有效杀死朱砂叶螨,作为新型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棕榈油酸甲酯 生物活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Na+ 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杀螨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有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综述近年来菊科、楝科、豆科、瑞香科、藜科、木樨科、唇形花科、伞形花科、蒺藜科以及木本植物的核桃、银杏等70多种植物杀螨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中... 综述近年来菊科、楝科、豆科、瑞香科、藜科、木樨科、唇形花科、伞形花科、蒺藜科以及木本植物的核桃、银杏等70多种植物杀螨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杀螨植物的研究上,分离植物中的杀螨活性成分并解析杀螨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和阐明植物杀螨活性成分的杀螨机制应该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和解决方法,展望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杀螨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台覆膜栽培对苹果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亚东 李斌军 +3 位作者 王伟 王有年 郝麟文 师光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3-75,共3页
沟台覆膜栽培是苹果生产中一种新模式。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沟台覆膜对土层各项温度提高幅度不同,最高温度的提高值最大,平均温度提高值次之,最低温度提高值最小;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化的效果不同,5cm深土层最... 沟台覆膜栽培是苹果生产中一种新模式。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沟台覆膜对土层各项温度提高幅度不同,最高温度的提高值最大,平均温度提高值次之,最低温度提高值最小;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化的效果不同,5cm深土层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改变量大于10cm深土层,最低温度改变量小于10cm深土层;5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5.0~6.5℃之间,平均提高5.60℃,10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3.5~5.5℃之间,平均提高4.52℃,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5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1.0~2.5℃之间,平均提高1.76℃,10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2.0~4.0℃之间,平均提高2.31℃,差异均不显著(P<0.05),5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2.5~3.5℃之间,平均提高3.05℃,10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1.5~3.5℃之间,平均提高2.60℃,差异均不显著(P<0.05)。沟台覆膜栽培能提高土壤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对最高温度的提高达到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台 地膜覆盖 苹果园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