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农学院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2期37-40,共4页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本文作者结合北京农学院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路苹 王淑英 +4 位作者 杨柳 王建立 杨凯 张志刚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76,共6页
对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 g/kg,0.89 g/kg,32.80 mg/kg和136.79 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 对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 g/kg,0.89 g/kg,32.80 mg/kg和136.79 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土壤 土壤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优化及在草莓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卿 邢宇 +1 位作者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为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并在草莓研究中应用。【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Ruegen’)为试材,草莓当中两个β-肌动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ctin1和Actin2为内参基因,对比分析10μL和20μL反应体系条件下荧光定量PCR扩增... 【目的】为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并在草莓研究中应用。【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Ruegen’)为试材,草莓当中两个β-肌动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ctin1和Actin2为内参基因,对比分析10μL和20μL反应体系条件下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结果】内参基因引物组合Actin1的扩增效率等指标优于Actin2;10μL反应体系中的扩增效率等指标优于20μL反应体系;内参基因Actin1在10μL反应体系下是草莓最优的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结论】优化了草莓荧光定量PCR体系并应用该技术体系检测了草莓CrRLK1Ls家族成员的时空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草莓 扩增效率 CrRLK1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保花保果综合技术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史贺奎 吴秀梅 +3 位作者 关伟 张成胤 王有年 师光禄 《烟台果树》 2013年第1期34-35,共2页
枣属于花量大、落花落果严重的树种,由于枣树花期长达1~2个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期进行,养分竞争十分突出。一般管理条件下,坐果率只有0.5%~1%,坐果率达到2%时,单产就相当可观。近年来,由于极端农业天气频繁发生,花期高温干旱天气... 枣属于花量大、落花落果严重的树种,由于枣树花期长达1~2个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期进行,养分竞争十分突出。一般管理条件下,坐果率只有0.5%~1%,坐果率达到2%时,单产就相当可观。近年来,由于极端农业天气频繁发生,花期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大量焦花、干花,或花期遭遇连阴雨而不能正常开花坐果,更为严重的是多种食花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花保果 枣树 应用 技术 干旱天气 落花落果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炎中药作用机制新靶点研究——对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姜代勋 陈武 +4 位作者 陈益山 李佳 于同泉 路苹 穆祥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传统中药 分子机制 酯酶活性 靶点 临床应用 磷酸 肾上腺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的植物脱落酸受体鉴定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卿 邢宇 +2 位作者 郝敬虹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一种新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方法,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热力学和动力参数等。为了探明ITC在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靠性,以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为例,通过等温滴定试验获得ABA受...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TC)是一种新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互作的方法,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完整的热力学和动力参数等。为了探明ITC在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方面的应用可靠性,以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受体为例,通过等温滴定试验获得ABA受体PYR1和ABA结合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d),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和焓(ΔH)等,开发植物激素受体筛选和鉴定的技术体系。ITC试验显示,受体蛋白PYR1和ABA结合Kd为67μmol/L,N为0.92,ΔH为19.78kJ/mol,表明他们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高亲和性等特征。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可以应用于激素受体的筛选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脱落酸 受体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兰属植物菌根真菌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潞滨 胡陶 +4 位作者 唐征 庄彩云 刘振静 杨凯 彭镇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alysis(rDNA ITS)was used to study diversity of 12 representative mycorrhizal Rhizoctonia strains,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Chinese orchids(Cymbidium)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ites and...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alysis(rDNA ITS)was used to study diversity of 12 representative mycorrhizal Rhizoctonia strains,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Chinese orchids(Cymbidium)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ites and belonged to different ecologic types.The Bla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se strains belonged to Epulorhiza or Tulasnella,which was fully consistent with identification as Epulorhiza with morphological method.Additionally,based on rDNA ITS sequence cluster analysis,dendrogram of Cymbidium mycorrhizal strain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and orchids species were two crucial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specificity-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orchids(Cymbidium)symbiotic mycorrhizae and h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植物 菌根真菌 RDNA ITS分析 瘤菌根菌 胶膜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海香 申照静 +2 位作者 杜娟 王有年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石油醚相的杀螨活性明显大于甲醇相,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4.39%(P<0.05)。对石油醚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19个流分,其中以第6、7、13、17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且经高压液相检测得第6流分纯度可达90%以上,对其毒力作用进行浓度梯度检测,发现浓度为10mg.mL-1时,提取率与死亡率分别为6.34%,98.45%。采用比色法测定第6流分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Na+,K+-AT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浓度为10mg.mL-1,AchE与Na+,K+-ATPase的活性低于对照,8h后分别为对照的0.47与0.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核桃青皮 乙酰胆碱酯酶 Na^+ 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枫杜鹃菌根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振华 姚娜 +3 位作者 杨凯 王涛 李振坚 李潞滨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5-797,共3页
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约75属,1 350余种,主产南非和中国西南及西部,我国产20属,约800余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是杜鹃花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我国约产600余种,全国均有分布,尤其以四川、云南和贵州的种类最多[1]。
关键词 树枫杜鹃 菌根真菌 18S RDNA Meliniomyces variabi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师光禄 张铁强 +5 位作者 刘素琪 苗振旺 李登科 路苹 于同泉 王有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间种牧草枣林,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系统地研究不同刈草次数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草对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的影响较小,对天...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间种牧草枣林,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系统地研究不同刈草次数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草对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的影响较小,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昆虫群落各类群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的时序变化凸现明显的差异与规律性,且受刈割次数的影响较大,当6月上旬进行第1次刈割后,对昆虫群落的结构动态影响明显,但很快即可得到恢复,当7月中旬实施第2次刈割后,对害虫亚群落物种数影响较小,但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并且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种影响待枣果采收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因此刈割后应对枣树害虫及时给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草间种 刈割 昆虫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转化烟草的花色表达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洁 安利清 +3 位作者 王涛 姚娜 李潞滨 杨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1-1517,共7页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构建了CHS基因的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获得了转正义CHS基因的本明烟草18株,转反义CHS基因的普通烟草21株,总转化率为26.0%。高效液...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构建了CHS基因的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获得了转正义CHS基因的本明烟草18株,转反义CHS基因的普通烟草21株,总转化率为26.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结果显示,正义CHS转基因的本明烟草类黄酮含量升高14.0%~59.7%,反义CHS转基因的普通烟草类黄酮含量降低44.5%~76.4%。花色观察结果显示,正义转基因烟草的花瓣颜色未见变化,反义转基因烟草部分植株的花瓣颜色变浅。研究表明,CHS基因遗传转化是进行花色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 载体构建 烟草转化 类黄酮 花色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解淀粉芽胞杆菌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生防因子检测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丹 李茸梅 +5 位作者 秦伟英 周宇 尚巧霞 任争光 魏艳敏 赵晓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9-737,共9页
本试验从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实际需要出发,检测了两株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和CE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的生防因子。平板对峙试验显示生防菌TR2和CE对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Xg-1、Xg-2和腐皮镰刀菌Xg-3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 本试验从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实际需要出发,检测了两株解淀粉芽胞杆菌TR2和CE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的生防因子。平板对峙试验显示生防菌TR2和CE对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Xg-1、Xg-2和腐皮镰刀菌Xg-3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TR2对Xg-1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度为4.7 mm,CE对Xg-3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度为5.0 mm,抑菌圈边缘菌丝出现变细、扭曲、个别细胞膨大成球形等畸形现象。幼苗接种试验表明生防菌TR2和CE对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具有防治效果,其中TR2对Xg-1在第15 d时防病效果最好,病情指数明显降低,其防治效果达到60%;TR2和CE对Xg-3在第3 d时表现很好的防病效果,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明显低于对照,防治效果可达63.6%。采用结晶紫染色、钼锑抗比色法、四苯硼钠法和透明圈检测等方法检测TR2和CE的相关生防因子,发现TR2和CE均可以形成生物膜、分解有机磷、无机磷和钾矿石,并且具备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采用水培法发现TR2和CE的解磷解钾能力可以促进西瓜幼苗根和茎的生长。结果表明生防菌TR2和CE可以控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形成生物膜在西瓜根系定殖,促进西瓜幼苗生长,是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胞杆菌 西瓜枯萎病 抑菌作用 防治效果 生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伐桩促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超 李潞滨 +2 位作者 杨凯 张利平 彭镇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57,共5页
以不同腐朽程度的毛竹伐桩为样品,对其中的具有降解纤维素或木质素的竹腐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筛选共得到16株具有较好纤维素降解能力或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包括8株真菌,5株细菌和3株放线菌。采用固态竹屑培养... 以不同腐朽程度的毛竹伐桩为样品,对其中的具有降解纤维素或木质素的竹腐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筛选共得到16株具有较好纤维素降解能力或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包括8株真菌,5株细菌和3株放线菌。采用固态竹屑培养基测定各菌株对毛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真菌菌株F2和F10的降解效果最好,15 d对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3.96%和24.31%,优于参照菌株绿色木霉YJ-3的19.59%;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92%和19.15%,优于参照菌株黄孢原毛平革菌ME-446的1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伐桩 微生物降解 分离筛选 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14
作者 胡陶 李潞滨 +4 位作者 杨凯 唐征 刘振静 庄彩云 彭镇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为进一步区分11个分离自不同地理分布的5种中国兰属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菌株,该文结合各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对菌丝隔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表明,瘤菌根菌是可与中国兰属植物形成菌根结... 为进一步区分11个分离自不同地理分布的5种中国兰属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菌株,该文结合各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对菌丝隔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表明,瘤菌根菌是可与中国兰属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最普遍的菌根真菌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植物 菌根真菌 瘤菌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肤子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2 位作者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66,共5页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有所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这表明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有毒害作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地肤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安利清 杨凯 +4 位作者 张克 赵祥云 王文和 杨柳 王建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2-498,共7页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通过半巢式PCR和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DNA和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HS的DNA序列全长1 397 bp(登录号HM622754),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NA序列编码区全长1 182 bp(登录号HQ161731)...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通过半巢式PCR和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DNA和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HS的DNA序列全长1 397 bp(登录号HM622754),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NA序列编码区全长1 182 bp(登录号HQ161731),编码393个氨基酸,具有3个典型的CHS蛋白结构域:N-末端结构域(Lys3-Pro229)、C-末端结构域(Gln239-Pro389)和聚合酶Ⅲ结构域(Met1-Thr391);不同百合品种的CH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8%,表明百合CHS基因在进化上呈现出十分保守的趋势;不同植物CHS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邻接树结果表明:百合与单子叶植物鸢尾及禾本科的水稻、大麦、玉米等亲缘关系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 半巢式PCR RT-PCR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观赏海棠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珍 王文和 +2 位作者 张杰 宋婷婷 姚允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5-1016,共12页
【目的】观赏海棠常色紫红色叶类、变色叶类品种是苹果属植物中罕见的类型,因此有必要探讨其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方法】以常色红色叶类品种、部分新叶有色类品种及常绿色叶类品种(含2个中国原产的近缘种)为试材,通过7组果实特征值、1... 【目的】观赏海棠常色紫红色叶类、变色叶类品种是苹果属植物中罕见的类型,因此有必要探讨其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方法】以常色红色叶类品种、部分新叶有色类品种及常绿色叶类品种(含2个中国原产的近缘种)为试材,通过7组果实特征值、18组叶片特征值和10组花特征值,对几个典型的观赏海棠不同叶色类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UPGMA聚类结果表明,典型的常色红色叶类‘王族’的叶片性状与国内品种亲缘关系较远,与国外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花性状与‘绚丽’、‘雪球’、‘草莓果冻’、‘火焰’和‘粉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果实性状与‘红玉’和‘草莓果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叶、花、果性状总聚类结果表明‘王族’与‘绚丽’、‘火焰’、‘草莓果冻’和‘粉芽’亲缘关系较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各测试特征值的F检验方差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一致;形态特征的第一、二主成分散点图分布情况与形态特征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上述形态学分析结果与AFLP聚类分析结果部分吻合。【结论】常色紫红色叶类品种‘王族’与新叶有色叶类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与常色绿色叶类品种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形态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四种卫矛属常绿阔叶植物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在冬季的适应性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葛秀秀 房克凤 +2 位作者 郝强 于建军 关雪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以北京地区生长的4种常绿阔叶植物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CuZhi')、大叶黄杨(E.japonicus Thunb.)、金心黄杨(E.japonicus cv.aureo-pictus)和扶芳藤[E.fortunei(Turcz.)hand.-Mazz]为材料,研究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 以北京地区生长的4种常绿阔叶植物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CuZhi')、大叶黄杨(E.japonicus Thunb.)、金心黄杨(E.japonicus cv.aureo-pictus)和扶芳藤[E.fortunei(Turcz.)hand.-Mazz]为材料,研究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在冬季应答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结构相对完整,其中的嗜锇颗粒增多,淀粉粒消失;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显著增多,且结构完整、内嵴明显;细胞质中有同心圆状排列的多层膜结构出现。扶芳藤在初冬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些肿胀,内膜系统稀疏,淀粉粒消失;随着气温进一步的降低,叶绿体出现解体,这些特征表明扶芳藤的抗寒性弱于其它3种常绿阔叶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属 常绿阔叶植物 叶肉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种牧草枣园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种的演替与IPM决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有年 邢广宏 +5 位作者 张铁强 苗振旺 杜学梅 于同泉 路苹 师光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30-1541,共12页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的间作牧草枣园的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种的演替与IPM决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天敌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天敌明显大于(P<0.05)...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的间作牧草枣园的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种的演替与IPM决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天敌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天敌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不同发育阶段,种草不防治区害虫群落的参数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但丰富度与优势度参数则是未间种牧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枣园;天敌群落的参数是间种牧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区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区。不同处理枣园天敌群落优势种对前二个主分量的负荷值,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区,而枣园害虫群落优势种则是未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的枣区。就天敌与害虫优势种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枣园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天敌优势种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是种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发育阶段种草枣园天敌与害虫优势种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重叠程度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种草园天敌的累计贡献率高于70%的平均指数值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园,而未种草园害虫的累计贡献率高于70%的平均指数值明显(P<0.05)大于种草园,且不同发育阶段也在不同处理枣园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枣园IPM的实施应采取阶段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草间作 天敌和害虫优势种 多样性 主分量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流域河岸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特征——以温榆河昌平段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英 刘云 +3 位作者 王建立 赵建庄 孙荣凯 姜美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3-791,共9页
位于京郊的温榆河流域河岸带及河流受周边人类活动影响污染严重,为了解该流域的重金属污染和分布特征,采集了温榆河昌平段河流岸边溪水中表层沉积物及河岸带不同土壤层样品,测定了样品中Cu、Zn、Pb、Cr4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相关性分... 位于京郊的温榆河流域河岸带及河流受周边人类活动影响污染严重,为了解该流域的重金属污染和分布特征,采集了温榆河昌平段河流岸边溪水中表层沉积物及河岸带不同土壤层样品,测定了样品中Cu、Zn、Pb、Cr4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分析不同深度河岸带土壤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Pb含量显著高于河岸带土壤中的含量,而Cu含量显著低于河岸带土壤中的含量;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河岸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其中以Cr元素累积指数和超过背景值的样本概率最高。河岸带表层土壤(0~20cm)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在工厂废水、生活污水排污口及人类活动干扰频繁的取样点污染严重。河岸带土壤中Cu与Zn、Cr含量、沉积物中Zn与Cu、Pb含量以及河岸带土壤中Pb、Cr与沉积物中对应元素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关系,同时河岸带土壤中Pb、Cr含量分别与其在沉积物中含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岸边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存在着依存关系,加强岸边带的土壤污染治理将一定程度缓解河流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土壤 重金属 分布 温榆河 城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