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放牧演替及群落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呼天明 王培 +1 位作者 姚爱兴 夏景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本研究于1994年在湖南省南山牧场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放牧导致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repens)人工草地的演替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轻牧使人工草地向原生植被演替,形成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芒草... 本研究于1994年在湖南省南山牧场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放牧导致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repens)人工草地的演替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轻牧使人工草地向原生植被演替,形成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芒草(Miscanthussinensis)占优势的群落;重牧导致绒毛草(Holcuslantus)、多头苦荬菜(Ixerispolycephala)占优势的群落出现;过牧则形成橐吾(Ligulariasp)、酸模(Rumexacetosa)占优势的群落;唯有适牧方可以维持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的稳定性。轻度放牧或过度放牧都可以引起人工草地的退化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放牧 演替 稳定性 白三叶 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下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叶组织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樊奋成 王培 +1 位作者 夏景新 姚爱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放牧试验对湖南南山牧场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叶组织转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采用连续放牧(2亩/只绵羊)、间断放牧Ⅰ(2亩/只绵羊)和间断放牧Ⅱ(1亩/只绵羊)... 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放牧试验对湖南南山牧场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叶组织转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采用连续放牧(2亩/只绵羊)、间断放牧Ⅰ(2亩/只绵羊)和间断放牧Ⅱ(1亩/只绵羊)三个放牧处理,分析三者之间的叶组织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放牧、间断放牧Ⅰ和间断放牧Ⅱ之间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净生产率无显著差异,而白三叶叶组织的净生产率却以连续放牧处理较高,为11.44公斤/公顷/天,间断放牧Ⅰ和间断放牧Ⅱ之间无显著差异;三个放牧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叶组织总净生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转化 放牧 白三叶 黑麦草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姚爱兴 王培 +1 位作者 夏景新 樊奋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1-189,共9页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增加,奶牛对草地土壤...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增加,奶牛对草地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轻。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全氮、速效钾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各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波动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土壤养分 乳牛 白三叶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型高羊茅种子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韩建国 毛培胜 +1 位作者 浦心春 李敏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9-275,共7页
对美国俄勒冈州引入的六个种子批的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用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田间出苗测定法和标准发芽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表明:不同种子批的活力有明显的差异。标准发芽测定中高发芽率且差异不显著的... 对美国俄勒冈州引入的六个种子批的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用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田间出苗测定法和标准发芽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表明:不同种子批的活力有明显的差异。标准发芽测定中高发芽率且差异不显著的种子批其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电导率都有显著的差异。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比标准发芽率测定的发芽率更接近田间出苗率。从高发芽率到低发芽率种子批也表现出种子活力从高到低,但标准发芽测定的发芽率从高到低降低的速度较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降低的速度缓和的多。各种子批的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种苗芽长和种苗芽重之间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种苗的芽长和芽重在某种程度上受种子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种子活力 发芽率 田间出苗率 草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种子脱落酸含量及打破休眠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浦心春 韩建国 李敏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缕草休眠种子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处理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在每克休眠种子中,颖苞和籽粒中的脱落酸含量分别为4.533μg和2.403μg,但以籽粒中脱落酸的含量对休眠的诱导起主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缕草休眠种子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处理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在每克休眠种子中,颖苞和籽粒中的脱落酸含量分别为4.533μg和2.403μg,但以籽粒中脱落酸的含量对休眠的诱导起主要作用;休眠的解除随脱落酸含量的下降而增强。通过对休眠种子和打破休眠种子的发芽处理过程中施用外源激素发现,虽然单独施用外源激素(GA)对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效果,但打破结缕草种子的休眠,首先必须要解除颖苞的透性障碍,然后施用外源激素才可能使结缕草种子达到其潜在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种子 脱落酸 打破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徐本美 冯桂强 +5 位作者 史晓华 黎念林 韩建国 白原生 梁飞凤 孙洁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共5页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种子作为对照。第1天为CK1,依次类推分别为CK1,CK2……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吸胀时间延长而增强,即(CK8>CK7>……CK1。直至吸胀率低于2%时,将未吸胀种子视为硬实种子,并用浓硫酸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种子作为对照。第1天为CK1,依次类推分别为CK1,CK2……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吸胀时间延长而增强,即(CK8>CK7>……CK1。直至吸胀率低于2%时,将未吸胀种子视为硬实种子,并用浓硫酸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ATP水平均高于对照。后者CK1~CK5的上述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硬实种子的电导率则低于对照。后者CK1→CK5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作者认为7种种子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随着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种硬实种子 种子活力 硬实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1.放牧对牧草采食量及营养摄入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爱兴 王培 +1 位作者 夏景新 呼天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研究了两种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三种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对处于泌乳中后期的黑白花奶牛在多年生黑麦草/由三叶人工草地上的放牧来食量、采食植物组成、营养摄入量的影响。结...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研究了两种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三种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对处于泌乳中后期的黑白花奶牛在多年生黑麦草/由三叶人工草地上的放牧来食量、采食植物组成、营养摄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采食量低于连续放牧制,但其口粮组成中黑麦草和白三叶的比例高于连续放牧,故粗蛋白质、总能、钙和磷的日摄入量也低于轮牧制奶牛。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奶牛的来食量、以及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总能、钙和磷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但三种放牧强度间差异并不显著。放牧强度越大,家畜日粮组成中黑麦草和白三叶的比例越大,而枯草和杂草所占比例越小。这说明在南山试验条件下,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的采食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日摄入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采食量 营养摄入量 乳牛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过程呼吸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浦心春 韩建国 +2 位作者 李敏 杜光璞 倪小琴 《草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6-60,共5页
采用呼吸抑制剂测定了结缕草休眠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各个呼吸代谢途径——糖酵解呼吸途径(EMP)、三羧酸循环呼吸途径(TCA)、磷酸戊糖呼吸途径(PPP)的呼吸速率及其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结果表明,休眠种子的总... 采用呼吸抑制剂测定了结缕草休眠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各个呼吸代谢途径——糖酵解呼吸途径(EMP)、三羧酸循环呼吸途径(TCA)、磷酸戊糖呼吸途径(PPP)的呼吸速率及其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结果表明,休眠种子的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打破休眠种子的总呼吸速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磷酸戊糖途径及三羧酸循环途径的呼吸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休眠过程 种子 呼吸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蘖性状发生与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振生 王培 +1 位作者 洪绂曾 程渡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苜蓿的根蘖性状对于培育根蘖型及放牧型苜蓿新品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根蘖型苜蓿新品评选育研究实践,系统地研究了苜蓿根蘖习性发生与生态适应性。通过三个地区种植和无性扦插两种繁殖方式探讨了苜蓿根蘖发生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 苜蓿的根蘖性状对于培育根蘖型及放牧型苜蓿新品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根蘖型苜蓿新品评选育研究实践,系统地研究了苜蓿根蘖习性发生与生态适应性。通过三个地区种植和无性扦插两种繁殖方式探讨了苜蓿根蘖发生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根蘖性状的表现,分析了边际效应对根蘖表现的影响。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根蘖苜蓿植株地下水平根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均有根膨大部位和根蘖芽的形成。根蘖型苜蓿品种的根蘖植株表现在第三、二年较多,第一年和第四年以后均表现较少。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根蘖苗伸展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在1×1m株行距稀植条件下根蘖植株单株枝条数、伸展范围和单株产草量均明显优于非根蘖植株。边际效应对根蘖型苜蓿品种根蘖苗的发育和根蘖伸展范围有影响,边缘行根蘖株百分率略高于内侧行植株,边缘行根蘖苗伸展范围明显高于内侧行植株。在半干旱草原淡栗钙土地区(内蒙古图牧吉牧场和吉林省白城牧场),及气候相对湿润的粘性黑土地区(吉林省公主岭)和潮土地区(北京),根蘖型苜蓿均能表现根蘖习性。在粘性黑土地区根蘖发生百分率较低。半干旱草原地区最适于根蘖型苜蓿生长和根蘖性状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蘖性状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2.放牧对奶牛产奶量及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爱兴 王培 +1 位作者 夏景新 樊奋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下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下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1632.5vs.1462.3kg/头)。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的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轻牧次之,重牧最低,分别为1724.5、1571.1和1331.2kg/头。放牧期间两种放牧制间奶牛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以轮牧制较高(0.224vs.0.205kg/头·天);三种放牧强度间奶牛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B3>B2>B1,分别为0.242、0.225和0.176kg/头·天。不同放牧处理对牛奶比重影响不大。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平均日增重增加影响不显著,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体增重 乳牛 产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本科植物幼苗与进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建国 王培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5-472,共8页
本文以禾本科植物幼苗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为基础对禾本科植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原始禾本科植物幼苗第一叶宽短.中胚轴仲长,不具中胚轴根,不具质片及胚根鞘节根,县少数或不具胚芽鞘节根。现代禾本科植物各亚科不同的幼苗... 本文以禾本科植物幼苗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为基础对禾本科植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原始禾本科植物幼苗第一叶宽短.中胚轴仲长,不具中胚轴根,不具质片及胚根鞘节根,县少数或不具胚芽鞘节根。现代禾本科植物各亚科不同的幼苗类型是在原始幼苗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进化来的。各亚科及内部各种幼苗类型的进化顺序及地域分布反映了各类禾本科植物从其原发地向各自分布地扩散、迁移和进化适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植物 幼苗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休闲对退化草地牧草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建国 李枫 《四川草原》 1995年第1期17-18,34,共3页
本试验对河北北部低山丘陵区退化草地进行了围封休闲对草地群落产量、主要种种群产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封第二年草地牧草群落产量有明显提高,退化之前占优势而在退化草地中处于次优势地位的牧草种群产量明... 本试验对河北北部低山丘陵区退化草地进行了围封休闲对草地群落产量、主要种种群产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封第二年草地牧草群落产量有明显提高,退化之前占优势而在退化草地中处于次优势地位的牧草种群产量明显增加。当年围封草地牧草比头年围封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但头年围封草地比当年围封草地各种营养物质产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休闲 牧草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瘘管法在放牧家畜采食习性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建国 《草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广泛运用于草地放牧研究中的食道瘘管法的发展、食道瘘管手术及护理、食道瘘管样的制取、食道瘘管样品用于放牧家畜采食的营养成分、植物成分、采食量和消化率方面的测定,以及与其它常用的方法——放牧前后样方测定法、... 本文介绍了目前广泛运用于草地放牧研究中的食道瘘管法的发展、食道瘘管手术及护理、食道瘘管样的制取、食道瘘管样品用于放牧家畜采食的营养成分、植物成分、采食量和消化率方面的测定,以及与其它常用的方法——放牧前后样方测定法、扣笼与未扣笼双样方法和模拟家畜采食采摘法对放牧家畜采食的营养成分、植物成分、采食量和消化率测定的比较,认为代表放牧家畜真实采食日粮的食道疹管样在以上各项指标的测定中都优于其它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样品,更能代表放牧家畜的实际采食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家畜 放牧 食道瘘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扁蓿豆生态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青川 耿华珠 孙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来源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10份扁蓿豆材料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地面芽POD(Peroxluase)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综合多项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 对来源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10份扁蓿豆材料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地面芽POD(Peroxluase)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综合多项指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第一类:安达扁蓿豆,杜蒙扁蓿豆;第二类:平谷扁蓿豆;第三类:清水河扁蓿豆;第四类:巴右扁蓿豆,通辽扁蓿豆;第五类:皇城滩扁蓿豆;第六类:庆阳扁蓿豆,沁水扁蓿豆;第七类:盐池扁蓿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聚类分析 生态型
全文增补中
山羊人工草地放牧管理的定量化
15
作者 夏景新 维纳汗 《草食家畜》 1994年第4期13-15,共3页
山羊人工草地放牧管理的定量化夏景新维纳汗(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山羊在温带地区是一个饲养量较小的畜种。而且过去在欧洲和新西兰的集约化的草地生产系统中是绝对不使用山羊的。近年来随着羊绒的走... 山羊人工草地放牧管理的定量化夏景新维纳汗(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山羊在温带地区是一个饲养量较小的畜种。而且过去在欧洲和新西兰的集约化的草地生产系统中是绝对不使用山羊的。近年来随着羊绒的走俏,山羊饲养业飞速发展。我国的山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人工草地 放牧 饲养管理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再生动态及其与草地管理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夏景新 赵益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2,共4页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刈割后叶片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禾草刈割后,不同再生期的叶伸长率、萎蔫率、净生长率及叶片发生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刈割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留茬高度在5cm与10cm之间,上述各项参数相对稳定。...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刈割后叶片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禾草刈割后,不同再生期的叶伸长率、萎蔫率、净生长率及叶片发生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刈割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留茬高度在5cm与10cm之间,上述各项参数相对稳定。叶片动态对草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议以叶片动态作为刈割和放牧的判断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茅黑麦草 无芒雀麦 叶片 草地
全文增补中
不同刈牧强度对羊茅黑麦草叶片伸长和枯萎率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会宁 夏景新 +2 位作者 李志坚 左海涛 汤胜民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3-335,共3页
关键词 刈割 放牧 羊茅 黑麦草 叶片伸长 枯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樊奋成 高振生 +1 位作者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组织转化是分析草丛的组织生长、枯死和净生产的理论,对于合理利用草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周割试验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的转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个州割处理中,多年生黑... 组织转化是分析草丛的组织生长、枯死和净生产的理论,对于合理利用草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周割试验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的转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个州割处理中,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净生产率以14天×7.5cm和14天×5.0cm最高,分别为53.13千克/公顷/天和51.72千克/公顷/天,而42天×10.0cm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率 组织转化 刈割 多年生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对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奋成 王培 韩建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1-316,共6页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方法,对白三叶在不同刈割频度和留茬高度下的叶粗生长率、枯死率、净生产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以L区(42天×10.0cm)和H区(28天×10.0cm)最高,分别为18.19kg/h...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方法,对白三叶在不同刈割频度和留茬高度下的叶粗生长率、枯死率、净生产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以L区(42天×10.0cm)和H区(28天×10.0cm)最高,分别为18.19kg/ha·d和15.93kg/ha·d;枯死率也以L区最高,为9.91kg/ha·d;而净生产率则以B区(14天×5.0cm)处理最高,为11.01kg/h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转化 枯死率 净生产率 白三叶 刈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生长动态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会宁 夏景新 +1 位作者 汤胜民 丁原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组织物质循环技术,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的叶片出现、伸长、枯萎和死亡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累积总叶数和累积总叶长度均呈“S”型曲线规律,净绿叶片数和净绿叶长度动态呈抛物线规律变...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组织物质循环技术,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的叶片出现、伸长、枯萎和死亡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累积总叶数和累积总叶长度均呈“S”型曲线规律,净绿叶片数和净绿叶长度动态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叶片死亡数和叶枯萎长度在生长初期为零然后呈直线规律累积。据此,提出了通过调节刈牧时间、频率和利用间期,科学利用草地的刈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茅黑麦草 无芒雀麦 叶片生长 草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