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卫
张慧丽
+2 位作者
景洪江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探讨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 16 40培养液、H2 O2 和 1,2 丙二醇分别为阴性、阳性和溶剂对照组 ,硫芥为受试物 ,37℃水浴 1h ,清洗后单细胞凝胶电泳 ,用目测微尺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
目的 探讨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 16 40培养液、H2 O2 和 1,2 丙二醇分别为阴性、阳性和溶剂对照组 ,硫芥为受试物 ,37℃水浴 1h ,清洗后单细胞凝胶电泳 ,用目测微尺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硫芥对人血淋巴细胞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 彗星试验检测 12 .5~ 2 0 0 μmol·L- 1H2 O2 和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目测 (迁移率和迁移度 )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彗星长、尾长、Olive尾矩、尾DNA %和尾 /头 (长 ) 5项参数 )的结果基本一致 ,DNA损伤的程度呈现浓度 效应关系。各项观察指标和参数检出DNA损伤(P <0 .0 5或P <0 .0 1)的浓度不尽一致。目测迁移率检测H2 O2 诱导的DNA损伤最低作用浓度为 12 .5μmol·L- 1,比迁移度 2 5 μmol·L- 1的检出浓度敏感。计算机图像分析中尾DNA %参数能显示 1μmol·L- 1硫芥和 12 .5 μmol·L- 1H2 O2 诱导的DNA损伤 ,其敏感程度为各项指标和参数之首 ;参数Olive尾矩对H2 O2 和硫芥诱导的DNA损伤的最低作用浓度分别是 5 0和 10 0 μmol·L- 1,为不敏感参数。溶剂 1%~4 %丙二醇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①彗星试验检测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中毒
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目测
目测微尺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芥中毒小鼠微量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2
作者
张慧丽
景洪江
+3 位作者
余卫
江云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298,共1页
目的 为探讨硫芥对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 ,为寻找硫芥中毒早期亚临床损伤的诊断指标 ,提供动物体内实验的数据。方法 昆明种小鼠 ,硫芥纯度 97.3% ,用1,2 丙二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随...
目的 为探讨硫芥对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 ,为寻找硫芥中毒早期亚临床损伤的诊断指标 ,提供动物体内实验的数据。方法 昆明种小鼠 ,硫芥纯度 97.3% ,用1,2 丙二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随机分为丙二醇溶剂组 ,硫芥中毒组 (自身对照 ) :18mg·kg- 1(LD50 ) ,2 4mg·kg- 1(LD70 ) ,30mg·kg- 1(LD90 ) ,正常观察组和中毒观察组 ,每组 10只小鼠(18mg·kg- 1组除外 )。剪尾采血 5 μL ,采血时间为0 ,2 ,4 ,8,2 4 ,72和 12 0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进行制片、铺胶、裂解、电泳、染色。荧光显微镜下目镜测微尺测量 ,彗星细胞DNA迁移度(μm)和彗星细胞DNA迁移率 (% ) ,统计分析用SPSS10 .0分析软件及卡方检验。结果 ①硫芥中毒后受损细胞 (即拖尾细胞 )DNA迁移率 4h达到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35 .3% ,5 7.8% ,72 %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8h后逐渐降低 ,72h后低剂量组接近正常值 (P >0 .0 5 )。②DNA迁移度 (拖尾长度 ) 4h达到第一个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16 .0 0± 1.99) ,(2 2 .0 5± 1.0 0 ) ,(35 .90± 1.2 9) μm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2 4h出现第二个峰值 ,其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中毒
DNA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时间-效应关系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芥所致犬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景洪江
余卫
+2 位作者
张慧丽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298,共1页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共 7组 ,在37℃作用 1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 ,所用参数为彗星长、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结果 硫芥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其中彗星长、尾长和尾部DNA百分含量从 1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从 10 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非常显著地高于溶剂对照组(P <0 .0 1)。结论 SCGE图像分析系统可较好地用于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中毒
淋巴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卫
张慧丽
景洪江
卢波
陈志龙
机构
北京军医学院军事医学教研室
第二
军医
大学海医系防化
医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1-302,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 16 40培养液、H2 O2 和 1,2 丙二醇分别为阴性、阳性和溶剂对照组 ,硫芥为受试物 ,37℃水浴 1h ,清洗后单细胞凝胶电泳 ,用目测微尺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硫芥对人血淋巴细胞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 彗星试验检测 12 .5~ 2 0 0 μmol·L- 1H2 O2 和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目测 (迁移率和迁移度 )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彗星长、尾长、Olive尾矩、尾DNA %和尾 /头 (长 ) 5项参数 )的结果基本一致 ,DNA损伤的程度呈现浓度 效应关系。各项观察指标和参数检出DNA损伤(P <0 .0 5或P <0 .0 1)的浓度不尽一致。目测迁移率检测H2 O2 诱导的DNA损伤最低作用浓度为 12 .5μmol·L- 1,比迁移度 2 5 μmol·L- 1的检出浓度敏感。计算机图像分析中尾DNA %参数能显示 1μmol·L- 1硫芥和 12 .5 μmol·L- 1H2 O2 诱导的DNA损伤 ,其敏感程度为各项指标和参数之首 ;参数Olive尾矩对H2 O2 和硫芥诱导的DNA损伤的最低作用浓度分别是 5 0和 10 0 μmol·L- 1,为不敏感参数。溶剂 1%~4 %丙二醇各组与阴性对照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①彗星试验检测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
关键词
硫芥中毒
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目测
目测微尺
图像分析系统
分类号
R114 [医药卫生—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芥中毒小鼠微量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2
作者
张慧丽
景洪江
余卫
江云
卢波
陈志龙
机构
北京军医学院军事医学教研室
第二
军医
大学海医系防化
医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298,共1页
文摘
目的 为探讨硫芥对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 ,为寻找硫芥中毒早期亚临床损伤的诊断指标 ,提供动物体内实验的数据。方法 昆明种小鼠 ,硫芥纯度 97.3% ,用1,2 丙二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随机分为丙二醇溶剂组 ,硫芥中毒组 (自身对照 ) :18mg·kg- 1(LD50 ) ,2 4mg·kg- 1(LD70 ) ,30mg·kg- 1(LD90 ) ,正常观察组和中毒观察组 ,每组 10只小鼠(18mg·kg- 1组除外 )。剪尾采血 5 μL ,采血时间为0 ,2 ,4 ,8,2 4 ,72和 12 0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进行制片、铺胶、裂解、电泳、染色。荧光显微镜下目镜测微尺测量 ,彗星细胞DNA迁移度(μm)和彗星细胞DNA迁移率 (% ) ,统计分析用SPSS10 .0分析软件及卡方检验。结果 ①硫芥中毒后受损细胞 (即拖尾细胞 )DNA迁移率 4h达到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35 .3% ,5 7.8% ,72 %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8h后逐渐降低 ,72h后低剂量组接近正常值 (P >0 .0 5 )。②DNA迁移度 (拖尾长度 ) 4h达到第一个峰值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分别为 (16 .0 0± 1.99) ,(2 2 .0 5± 1.0 0 ) ,(35 .90± 1.2 9) μm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 (P <0 .0 1) ,2 4h出现第二个峰值 ,其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上述结果提示硫?
关键词
硫芥中毒
DNA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时间-效应关系
单细胞凝胶电泳
分类号
R595.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芥所致犬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景洪江
余卫
张慧丽
卢波
陈志龙
机构
北京军医学院军事医学教研室
第二
军医
大学海医系防化
医学
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298,共1页
文摘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硫芥引起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离比格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10 0 μmol·L- 1H2 O2 )、溶剂对照 (3.5 %丙二醇 )、硫芥中毒 (1,10 ,10 0和 10 0 0 μmol·L- 1)共 7组 ,在37℃作用 1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 ,所用参数为彗星长、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结果 硫芥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其中彗星长、尾长和尾部DNA百分含量从 1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Olive尾矩和尾长 /头长从 10 0 μmol·L- 1硫芥中毒组开始非常显著地高于溶剂对照组(P <0 .0 1)。结论 SCGE图像分析系统可较好地用于犬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硫芥中毒
淋巴细胞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图像分析
分类号
R595.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彗星试验目测与图像分析结果的比较
余卫
张慧丽
景洪江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硫芥中毒小鼠微量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张慧丽
景洪江
余卫
江云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硫芥所致犬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图像分析与评价
景洪江
余卫
张慧丽
卢波
陈志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