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新生血管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正文 冯骥良 陈正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54-1856,共3页
关键词 大肠癌 新生血管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微血管形态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脱钙技术及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熊正文 李宏伟 +1 位作者 黄勇 李春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与一般的软组织不同 ,骨组织石蜡切片在脱水、透明等制片前需要使用脱钙剂除去骨组织中的钙盐才能制备成 4~ 5 μm厚的切片。为了更好地了解脱钙技术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影响 ,本文根据骨组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 ,... 与一般的软组织不同 ,骨组织石蜡切片在脱水、透明等制片前需要使用脱钙剂除去骨组织中的钙盐才能制备成 4~ 5 μm厚的切片。为了更好地了解脱钙技术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影响 ,本文根据骨组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 ,结合文献对影响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组织的固定、常用的脱钙方法及脱钙液、低温 微波快速脱钙技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脱钙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 软组织 脱钙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s、CD44v6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正文 冯骥良 +2 位作者 苏红 李宏伟 胡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基因蛋白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v6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基因蛋白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这些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v6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CD44s阳性表达率为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CD44s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6.7%(20/30)。CD44v6在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CD44s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CD44S 颅内转移瘤 CD44V6 阳性表达率 CD44基因 正常 结论 过程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正文 李永申 +2 位作者 彭东长 石德光 李宏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91-49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作用。方法用8%硝酸分别在单纯微波、单纯光波、光波-微波组合Ⅰ和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脱钙,同时以室温脱钙作为对照;应用光波-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 目的探讨光波-微波辐射技术在骨组织快速脱钙与免疫组化染色中的作用。方法用8%硝酸分别在单纯微波、单纯光波、光波-微波组合Ⅰ和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脱钙,同时以室温脱钙作为对照;应用光波-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同脱钙条件下ANP、CD31、CD34、5-HT、S-100、NF、GFAP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8%硝酸室温脱钙时间最长,光波-微波组合脱钙时间最短;微波组、光波组、光波-微波组合Ⅰ组、Ⅱ组脱钙的免疫组化染色均明显比对照组好;光波-微波组合Ⅰ组、Ⅱ组脱钙的免疫组化染色均明显优于单纯微波、单纯光波法;光波-微波组合Ⅱ-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时间短、染色效果好。结论光波-微波辐射脱钙及免疫组化染色所用的时间明显缩短,染色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 脱钙技术 光波-微波组合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5
作者 熊正文 王炳胜 +3 位作者 苏红 胡海霞 李春光 黄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作用 ,并寻找最佳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 将“低温微波 硝酸快速脱钙方法”处理的骨及其软组织冰冻切片分为 4组 :Ⅰ对照组 (不处理 )、Ⅱ组(胰蛋白酶 )、Ⅲ组 (微波 枸椽... 目的 探讨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作用 ,并寻找最佳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 将“低温微波 硝酸快速脱钙方法”处理的骨及其软组织冰冻切片分为 4组 :Ⅰ对照组 (不处理 )、Ⅱ组(胰蛋白酶 )、Ⅲ组 (微波 枸椽酸 )、Ⅳ组 (微波 TritonX 1 0 0 )。应用LSAB技术检测ANP、5 HT、S 1 0 0、NF、GFAP、Vimen tin、CD31、CD34、FⅧ和VEGF和 1 0种抗体在I~Ⅳ组中的表达 ,图像分析各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 (A)值 ,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Ⅱ~Ⅳ组的吸光度值 (分别为 0 87± 0 4 1、2 .4 3± 0 35、和 2 .4 9± 0 4 3)明显高于I组 (0 4 1±0 37) ;Ⅲ~Ⅳ组明显高于Ⅱ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Ⅲ、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用微波 TritonX 1 0 0或微波 枸椽酸缓冲液对脱钙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微波抗原修复是必要的 ,能明显提高免疫组化染色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技术 脱钙组织 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1)、CD_(34)和F_(Ⅷ)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正文 刘秀芳 +2 位作者 王炳胜 苏红 胡海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与FⅧ在显示宫颈癌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B)检测CD31、CD34与FⅧ在50例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结果:3种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与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与FⅧ在显示宫颈癌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B)检测CD31、CD34与FⅧ在50例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结果:3种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与FⅧ显示的MVD分别是(60.6±11.9)条、(59.4±12.3)条和(51.8±10.8)条,范围分别是12~81、14~75和15~73条,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的MVD具有一致性(P>0.05)。CD31、CD34与FⅧ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在正常宫颈组织MVD分别是(35.9±12.5)条、(33.7±12.5)条和(32.6±12.9)条;显示宫颈鳞癌的MVD,在转移组分别是(66.2±10.5)条、(64.3±11.9)条和(63.8±10.4)条,在无转移组分别是(50.8±11.7)条、(49.7±12.8)条和(48.5±13.6)条,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之间显示的MV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31、CD34、FⅧ相关抗原均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宫颈癌的微血管,能突出显示较小的、不成熟的微血管或单一的内皮细胞;宫颈鳞癌的MVD与微血管内皮标记物的种类无关,与有无转移密切相关,MVD可作为预测宫颈癌病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1 CD34 FⅧ 宫颈癌 基因表达 微血管密度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正文 李永深 +4 位作者 李德炳 苏红 黄勇 胡海霞 李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 V D)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侵袭性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微波枸椽酸缓冲液抗原修复后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 B)检测778例N SC LC中的M V D与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 V D)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 LC)侵袭性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微波枸椽酸缓冲液抗原修复后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LSA B)检测778例N SC LC中的M V D与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78例N SC LC标本平均微血管计数为(65.8±14.3)条,实际范围18~112条。有淋巴结转移的微血管为(69.5±15.7)条,无淋巴结转移的微血管为(44.3±14.3)条,M V D与有无转移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以及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M V D高的病人侵袭性强、转移率高、病人预后差,M V D可作为检测N SC LC病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CD34 微血管密度(MVD) 表达及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临床病理学特征 无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组织学类型 微血管计数 病理学分级 分化程度 吸烟史 病人 性行为 修复后 缓冲液 枸椽酸 差异性 侵袭性 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