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草畜平衡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亮 陈超 +3 位作者 张翔 林长存 韩国才 张天明 《草食家畜》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的家畜数量与分布、草地生产力状况的调查,对该地区草畜平衡进行了分析,发现军马场总体超载过牧,放牧区划欠佳,局部地区过牧较为严重。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快生态恢复,发展军马场的区域优势,本文对放牧... 本文通过对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的家畜数量与分布、草地生产力状况的调查,对该地区草畜平衡进行了分析,发现军马场总体超载过牧,放牧区划欠佳,局部地区过牧较为严重。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快生态恢复,发展军马场的区域优势,本文对放牧管理方式和生态保护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实现草地畜牧业和军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军马场 草畜平衡 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马不同耐力运动水平的血浆代谢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魏睿元 赵一萍 +6 位作者 白东义 韩海格 王希生 阿娜尔 乌英嘎 芒来 李旭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2-1454,共13页
旨在应用核磁共振(^(1)H-NMR)技术研究蒙古马耐力训练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特征。本研究选取6匹去势蒙古马:年龄(5.33±0.82)岁、体高(136.83±0.75)cm、体长(143.33±2.58)cm、胸围(157.17±2.04)cm、管围(18.45±0.... 旨在应用核磁共振(^(1)H-NMR)技术研究蒙古马耐力训练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特征。本研究选取6匹去势蒙古马:年龄(5.33±0.82)岁、体高(136.83±0.75)cm、体长(143.33±2.58)cm、胸围(157.17±2.04)cm、管围(18.45±0.27)cm,进行15及30 km步法为快步的耐力运动训练,采集其训练前后共计24份血液样本。采用氢质子共振频率600.13 MHz的Bruker AV III核磁共振谱仪测定血浆代谢物谱图信息。通过R语言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程序包及SPSS 20.0软件一维方差分析检验,鉴别组间代谢模式及差异代谢标志物。结果表明,在蒙古马15和30 km两次运动前后血浆代谢物中共发现4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5 km运动前后鉴定出21个差异代谢物,运动后发现乙醇、甘露糖下降,葡萄糖、乙酰乙酸、丙酮酸、乳酸、肌酐、甘油、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丁酸、蛋氨酸、2-羟基异丁酸、O-乙酰肉碱、3-羟基异丁酸、3-甲基-2-氧代戊酸、3-羟基异戊酸升高。30 km运动前后鉴定出10个差异代谢物,运动后发现乙醇、葡萄糖、赖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τ-甲基组氨酸、缬氨酸下降,甲醇、肌酸升高。对15与30 km运动后进行比较发现,丙氨酸、柠檬酸、乙酸、赖氨酸、丙二酸、丙酮、2-羟基异戊酸、2-羟基异丁酸、泛酸、甜菜碱、异丁酸下降,乳酸、二甲基砜、丙酮酸、N-苯乙酰甘氨酸、马尿酸盐、甲醇、3-羟基异戊酸升高。在蒙古马15和30 km两次运动前后血浆代谢物中共发现47种差异代谢物,且两次运动前后的差异代谢物类别存在明显不同。蒙古马30 km负荷以脂肪酸有氧代谢为主方式供能,而15 km负荷以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的方式供能,酮体代谢是能量供应模式转换的过渡性阶段。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耐力型运动马的训练及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耐力运动 代谢组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