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队医院文职人员培训与考核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相锋 安育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63-64,72,共3页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接受部队培养与考核的状况,给予针对性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制定和完善更有利于军队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5个省市6所军队医院350名各类专业文职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其...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接受部队培养与考核的状况,给予针对性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制定和完善更有利于军队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5个省市6所军队医院350名各类专业文职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其接受培训与考核的状况。结果文职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等,以全脱产封闭式军事化训练为主;继续教育主要以参加院内培训项目为主;医院对文职人员的评价倾向于对业务技能与工作业绩的指标评价;考核结果主要运用于续聘或解聘的参考。结论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基本形成,但需规范岗前培训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内容,强化考核对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并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文职人员 培训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秋平 高昕 +5 位作者 黄捷婷 李灵先 齐海莲 石慧 叶翠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PNICU 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 目的分析早产新生儿监护病房(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PNICU 21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为<34周早产儿,占同期出院早产儿的1.24%,体质量均<1 8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0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21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17例有皮质激素暴露,17例曾机械通气,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4例曾外科胸腔闭式引流,2例曾使用抑酸剂。起病最早为生后10 d,最晚57 d。表现为发热、呼吸暂停、灌注差、惊厥等症状。6例血常规白细胞<5.0×109/L,14例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3例血小板<100×109/L,血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10例,罗伦特隐球菌3例,无名假丝酵母3例,白色假丝酵母菌2例,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粉状毕赤酵母各1例,药敏均提示对二性霉素B敏感,氟康唑敏感率为90.48%。脑脊液检查1例白细胞和蛋白均明显增高,培养与血培养一致。CT检查脑组织大片坏死。21例均接受氟康唑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5例治愈,5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PNICU真菌败血症多见于<34周早产儿,以假丝酵母类最为多见,高危因素包括出生胎龄、体质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皮质激素暴露、外科手术、中心静脉置管等,可伴有白细胞升高或减少、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败血症 假丝酵母菌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神经发育异常的风险 被引量:25
3
作者 封志纯 李丽华 +1 位作者 孔祥永 孔令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晚期早产儿又称近足月儿,是一种特殊胎龄段的早产儿,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从早产儿中单独分出。晚期早产儿虽然外表接近成熟,但相比足月儿仍存在很大发病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危新生儿人群。
关键词 发病风险 早产儿 神经发育异常 临床特点 晚期 近足月儿 高危新生儿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救治新生儿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秋平 刘敬 +4 位作者 何玺玉 杨尧 韩涛 梁婧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593,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5 d,因反复呼吸困难15 d 入院。患儿系 G3P3,39^+2周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600 g,产前2次胎心减速(120次/min),各持续约1 h;Apgar 评分1分钟9分,5分钟、10分钟均10分,否认其他出生史异常。出生当天因...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5 d,因反复呼吸困难15 d 入院。患儿系 G3P3,39^+2周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600 g,产前2次胎心减速(120次/min),各持续约1 h;Apgar 评分1分钟9分,5分钟、10分钟均10分,否认其他出生史异常。出生当天因呼吸困难伴口周青紫于分娩医院新生儿科治疗,住院第2天夜间患儿出现呼吸频率浅慢、节律不规则,胸片提示:左肺野透亮度减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头罩吸氧1 d 后,患儿呼吸状况无改善,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改为呼吸机辅助呼吸(P-CMV 模式),8 d 后改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因 CO2潴留明显再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P-SIMV 模式)。患儿于生后第3天发生抽搐3次,表现为眨眼、双下肢抽动,予“鲁米那、甘露醇、纳洛酮”等治疗后未再出现抽搐;生后12 d 出现发热,最高38.5℃,住院过程中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抗感染7 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抗感染3 d,痰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入院前1 d 改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及氟康唑治疗。颅脑 CT 未见明显异常。生后第15天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下转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 新生儿科 呼吸机辅助呼吸 头孢哌酮 舒巴坦 救治 呼吸困难 支气管充气征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5
作者 葛光治 杨艺 张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32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32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胶质瘤复发15例,放射性脑损伤17例。分析32例患者的DWI、PWI、MRS等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异常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区的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自动生成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胆碱(Cho)/磷酸肌酸(Cr)比值及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比值。结果胶质瘤复发组ADC值与放射性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复发组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的最大值和平均值与放射性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复发组的Cho/Cr和Cho/NAA比值均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5)。对胶质瘤复发的诊断灵敏度,单用PWI为80%,单用MRS为73.3%,PWI联合MRS为93.3%。对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单用PWI为82.4%,单用MRS为70.6%,PWI联合MRS为88.2%。结论联合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提高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脑损伤 放射性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秋平 黄捷婷 +4 位作者 陈佳 王瑞娟 陈颖 黄俊谨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检出脑损伤78例,发生率43.09%。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67例(Ⅰ级43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发生率37.0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12例,发生率6.63%,其中1例合并Ⅲ级IVH。胎龄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性别、胎数、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母亲妊高征、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IUG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措施方面,除氨茶碱两组无差异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治疗在脑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方面,两组在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败血症、血小板减少、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脑损伤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脑损伤高危人群。应用PS、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以及窒息、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PDA与脑损伤发生相关联,其中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重要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脑损伤 高危因素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在神经系统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广罡 张美燕 +5 位作者 孙玥 王敏 王辉 刘丹丹 李巍巍 徐如祥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评估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应用于神经系统危重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02例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危重症病人,根据Nutric量表进行急性营养状态评分,并据此将病人分为低分组(Nutric评分为0—4... 目的:评估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应用于神经系统危重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02例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危重症病人,根据Nutric量表进行急性营养状态评分,并据此将病人分为低分组(Nutric评分为0—4分)和高分组(Nutric评分为5~9分)。比较两组病人28d的病死率,人住ICU第1、3和7天的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同时观察Nutric评分与营养支持间的关系。结果:低分组与高分组间28d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9)。低分组病人入住ICU第3和第7天ALB和PA水平均高于高分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EN、PN使用的比例,还是热量达标状况,低分组均优于高分组(P〈0.05)。结论:Nutric评分可用于神经系统危重症病人的早期营养需求评估,并帮助医师制订营养供给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神经系统 危重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晚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俊 马丽亚 +2 位作者 徐芬 卢光进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晚发型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7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诊断晚发型GBS败血症的15例新生儿以及同期出院诊断为晚发型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晚发型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7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诊断晚发型GBS败血症的15例新生儿以及同期出院诊断为晚发型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晚发型GBS败血症与晚发型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新生儿在气促、抽搐和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晚发型GBS败血症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0×106/L、超敏C反应蛋白>100 mg/L及脑脊液葡萄糖<3.11 mmol/L的比例高于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组(P<0.05)。GB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对红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为87.5%。晚发型GBS败血症与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患儿在并发脑膜炎及脑积水、脑室管炎等后遗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发型GBS败血症起病较隐匿,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且易有后遗症;对可疑GBS败血症新生儿应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回顾性研究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秋平 马倩倩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1-766,共6页
院内感染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卫生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文章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国情况提出了防控的要点。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经内听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立华 徐如祥 +6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赵浩 高进宝 张鹏飞 于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总结术中神经导航应用于听神经瘤的经验,探讨面听神经保留的显微外科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术中神经导航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导航定... 目的总结术中神经导航应用于听神经瘤的经验,探讨面听神经保留的显微外科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术中神经导航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导航定位静脉窦,引导内听道后壁磨除。27例术中行脑干诱发电位监测。结果肿瘤全切31例,全切除率为100%。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6%。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Ⅰ~Ⅱ级27例(87.1%),Ⅲ~Ⅳ级4例(12.9%)。解剖未能保留的2例,术中均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听神经瘤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术中神经导航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是提高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神经导航 神经监测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抗感染治疗的中长期随访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璟 林涛 +5 位作者 黄柳明 刘钢 余梦楠 谢华伟 邢国栋 覃胜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自体肝存活情况及行肝移植术的时机。方法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18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这部分患儿进行中长期随访,...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自体肝存活情况及行肝移植术的时机。方法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18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这部分患儿进行中长期随访,了解其自体肝存活情况。结果2例分别在胆管炎病程4个月和5个月后行肝移植术,其余16例均坚持抗感染治疗。12例在抗感染治疗6—15个月后症状消失。随访5~12年10例仍自体肝存活,但均有肝硬化症状;其余2例因继发腹水或消化道出血予肝移植。另外4例治疗中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BD)。引流后1例放弃治疗死亡;2例引流后仍无法控制感染行肝脏移植手术后感染消退;1例行肝门部再吻合后仍存在胆管炎反复发作,但经抗感染治疗15个月后症状缓解。自体肝生存至今6年。结论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患儿仍可自体肝长时间存活,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时提示预后不良,需考虑肝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外科手术 胆管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13例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詹实娜 何玺玉 +4 位作者 王春枝 杨尧 王艳 吴虹林 李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分析Prader-Willi综合征(PWS)新生儿期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早期筛选及进一步行分子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依据MS-PCR和MS-MLPA方法确诊为PWS患儿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表型... 目的分析Prader-Willi综合征(PWS)新生儿期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早期筛选及进一步行分子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依据MS-PCR和MS-MLPA方法确诊为PWS患儿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表型资料,分析中国PWS新生儿期典型特征。结果 13例PWS进入分析,男9例,女4例,确诊年龄4~28d。足月儿10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1例。孕母高龄9例(69.2%),羊水污染8例(61.5%),羊水过多3例(23.1%),胎膜早破5例(38.5%),异常胎位4例(30.8%),宫内窘迫9例(69.2%)。9例为父源性15q11.2-q13区域缺失致病,4例为母源性同源二倍体。4例母源性同源二倍体患儿均可见中枢性肌张力低下和皮肤色素减退,吸吮缓慢2例(50.0%)、哭声微弱3例(75.0%)、男性隐睾1例(25.0%)、女性小阴唇3例(75.0%);均未见特殊面容和唾液黏稠,均不需特殊喂养。9例父源性15q11.2-q13区域缺失患儿均可见中枢性肌张力低下、皮肤色素减退和哭声微弱,吸吮缓慢2例(22.2%)、需特殊喂养7例(77.8%)、特殊面容5例(55.6%)、男性隐睾7例(77.8%)、阴茎短小4例(44.4%)、女性小阴唇1例(11.1%)、唾液黏稠5例(55.6%)。结论母源性同源二倍体患儿的特殊面容和男性生殖器发育不全的发生率低于父源性15q11.2-q13区域缺失患儿。新生儿期皮肤色素减退及中枢性肌张力低下是中国PWS新生儿普遍存在的特征,可作为进一步行PWS分子诊断的初步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DER-WILLI综合征 临床表型 肌张力低下 皮肤色素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气管狭窄2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许煊 丁辉 +4 位作者 李丹丹 贺涛 殷秀 刘玺诚 封志纯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气管狭窄,观察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例1,女,4月龄,因"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余,咳嗽10 d渐加重,伴发热、喘息3 d"入院,诊断为膜周部+肌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肺动脉高压,...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气管狭窄,观察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例1,女,4月龄,因"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余,咳嗽10 d渐加重,伴发热、喘息3 d"入院,诊断为膜周部+肌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肺动脉高压,主气道下段及左右主支气管变形狭窄。行肺动脉环缩术,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悬吊术成功后,术后2个月内3次撤离呼吸机均未成功。例2,女,1岁10个月,因"咳嗽1个月余"入院,诊断为左主支气管狭窄,EBV相关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左侧支气管狭窄致使排痰困难,肺部反复感染,左肺气肿。2例患儿家长在充分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可能的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边麻边进"方法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例1和例2选择带囊支架长度分别为24和29 mm,直径均为4 mm(均经雷帕霉素处理),由支架导入器送入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释放带囊支架,然后退出支架导入器。结果 2例患儿置入带囊支架后狭窄段气管扩张良好,带囊支架放置2~3个月随访,未见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狭窄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带囊支架 纤维支气管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22
14
作者 黄建萍 赵晓艳 +1 位作者 都娟 肖丽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激素剂量、复发次数、肾上腺皮质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2010年9~12月ACTH组纳入14例,对照组纳入6例。①ACTH组12/14例均能顺利将激素减量至停药,无复发;2例因感染尿蛋白波动,感染控制后尿蛋白仍阳性,激素加量至尿蛋白转阴后减量,继续ACTH冲击,其中1例因感染后再次复发,停用ACTH改用他克莫司。ACTH组13例进入分析。②ACTH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激素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ACTH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CTH组13例在治疗3、6和12个月分别有9、11和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12个月治疗期间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④ACTH组观察到腰部皮疹和心率加快各1例。⑤ACTH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体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ACTH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H治疗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有一定疗效,可避免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依赖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诊断Rubinstein-Taybi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艳 洪小杨 +3 位作者 彭薇 张晓娟 杨晓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Rubinstein-Taybi综合征的诊断策略。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符合Rubinstein-Taybi综合征诊断的患儿应用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异分析。结果患儿男,2个月,发现16号染色体短臂13.3存在1.8 Mb的缺失变异,位于chr16:29039... 目的探讨Rubinstein-Taybi综合征的诊断策略。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符合Rubinstein-Taybi综合征诊断的患儿应用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异分析。结果患儿男,2个月,发现16号染色体短臂13.3存在1.8 Mb的缺失变异,位于chr16:2903942-4748851,该区段包含致病基因CREBBP。结论 SNP-array等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可应用于Rubenstein-Taybi综合征的分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Rubenstein-Taybi综合征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龙琦 尹晓娟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和HIBD模型组(HI组)(n=40)。HI组又根据A药(NGF)、B药(bFGF)两因素,用药、不用药两个水平,交叉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0)、NGF治疗组(n=10)、bFGF治疗组(n=10)和NGF+bFGF联合治疗组(n=10)。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大体改变及免疫组化改变,分析两药对于HIBD神经元数目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生理盐水对照组最严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海马CA1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多于其他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NGF、bFGF均可提高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数量;(2)NGF、bFGF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神经元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脑性瘫痪儿童上肢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尚胜 陈艳娟 李业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6-969,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智力、语言、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痉挛是大部分CP儿童在其一生中所需面临的问题,痉挛可以带来一...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智力、语言、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痉挛是大部分CP儿童在其一生中所需面临的问题,痉挛可以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障碍,如引起肌肉的过度收缩,减少肌肉体积,最终引起关节活动度的改变、跟腱的挛缩,所以痉挛的系统管理在其治疗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A型肉毒毒素 上肢功能 中枢性运动障碍 非进行性 姿势异常 PALSY 出生后发育 关节活动度 作业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晓娟 周冬翠 +2 位作者 安育林 罗分平 封志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175-217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7日龄SD乳鼠30只,随机分为HIBD+HBO干预组、HIBD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组于建模后予以HB...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神经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7日龄SD乳鼠30只,随机分为HIBD+HBO干预组、HIBD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组于建模后予以HBO治疗,连续7d。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及神经巢蛋白(nestin)在海马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BMP-4及nestin mRNA在海马的表达;采用TUNEL方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结果3组中,干预组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最多,HIBD组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最少;干预组nestin蛋白在海马的表达最多,HIBD组nestin蛋白在海马的表达最少;干预组BMP-4mRNA在海马的表达最多,HIBD组BMP-4mRNA在海马的表达最少;干预组nestin mRNA在海马的表达最多,HIBD组nestin mRNA在海马的表达最少;HIBD组凋亡神经细胞最多,HBO干预组凋亡神经细胞与H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对HIBD具有神经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BMP-4及nestin在海马的表达以及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高压氧 骨形成蛋白4 神经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取出指征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煊 丁辉 +3 位作者 李丹丹 高海涛 封志纯 刘玺诚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取出指征。方法比较分析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尚留和取出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置入气管支架患儿均为重度气道狭窄,置入气管支架为乐普(北京)公司生产的血管金属支架(P...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取出指征。方法比较分析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后尚留和取出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置入气管支架患儿均为重度气道狭窄,置入气管支架为乐普(北京)公司生产的血管金属支架(PARTNER),其中尚留气管支架的4例患儿,平均年龄13.75个月,平均体重8.70kg,随访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肉芽组织增生,镜下气管支架支撑良好;5例患儿于气管支架置入68~96d后取出,平均年龄4.8个月,平均体重4.96kg。气管支架取出后发现支架支撑处并未塌陷,不影响患儿通气功能,取出气管支架完整,随访10~11个月,气道未见再阻塞及其他并发症,未出现需要再次置入气管支架的情况和死亡病例。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气管支架取出指征:①在良好的随访体系下气管支架置入2~3个月;②经支气管镜证实无肉芽组织增生,CT及其三维气道重建显示气道通畅;③临床无呼吸困难表现及感染征象,血气分析示无肺通、换气功能异常,X线胸片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功能正常;④支气管镜下能清楚显示气管支架边界,且整个张开的支架位于气道表面并未上皮化;⑤支气管镜下钳夹住气管支架后,轻轻上下小幅推拉,镜下证实可以松动与气道紧密粘贴的支架。结论对于小婴儿气管支架取出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最佳选择,在良好的随访体系下,在不影响患儿生命质量的前提下,CHD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支架置入2~3个月后取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架 气道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遗传代谢性疾病高危患儿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薇 张万巧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的发病情况。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IMD高危儿进行尿液化学分析。结果 411例IMD高危儿中检测出代谢异常269例(65.5%),其中确诊IMD 19例(4.6%),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5例,丙酸血症、高苯...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的发病情况。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IMD高危儿进行尿液化学分析。结果 411例IMD高危儿中检测出代谢异常269例(65.5%),其中确诊IMD 19例(4.6%),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5例,丙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尿素循环异常和焦谷氨酸尿症各1例;疑似IMD 22例(5.4%),包括乳酸血症13例,原发性甘油尿症5例,脂肪酸代谢异常4例,Citrin缺陷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枫糖尿症各1例;其他代谢异常228例(55.5%),表现为尿乳酸、蔗糖、乳糖、半乳糖、N-乙酰酪氨酸、琥珀酸、双羧酸水平增高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比例异常等。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北京地区最常见的IMD,对不能明确病因的患儿应尽早行GC-MS检测,必要时联合应用串联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遗传性代谢病 尿素酶预处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