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在肺癌外科中的现状及未来
1
作者 刘吉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 肺癌外科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 临床应用 小切口 微创技术 胸部肌肉 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张卫强 左建新 +2 位作者 谭健 梁海龙 赵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确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NSCLC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ATS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1周内的心、肺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1)VATS组共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其中4.7%(2/43)的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14.0%(6/43)的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9.5%,其中24.3%(9/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心脏,35.1%(11/37)的患者并发症发生于肺部。VAT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TS组患者心脏和肺部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前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TS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P<0.05),VATS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采取VATS进行开胸手术可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非小细胞肺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吉福 薛文平 +2 位作者 徐波 赵京 梁海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23例漏斗胸,年龄18-38岁,(24.1±6.6)岁。未做治疗21例;2例Ravitch手术后复发。Haller指数3.2-7.5,4.38±1.16。Ⅰ型14例,Ⅱ型9例。全麻,仰卧位,... 目的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23例漏斗胸,年龄18-38岁,(24.1±6.6)岁。未做治疗21例;2例Ravitch手术后复发。Haller指数3.2-7.5,4.38±1.16。Ⅰ型14例,Ⅱ型9例。全麻,仰卧位,选择胸骨凹陷最深处两侧腋中线,分别切口3.0 cm,切开至肌层,自切口向胸廓凹陷方向游离。另选切口用CO2气体致人工气胸,进镜观察。在胸腔镜监视下经右侧切口将引导器穿过纵隔,在对侧相同水平或稍斜行位置切口穿出。成形后,将已制备好的Lorenz支撑板穿过纵隔引出,翻转后右侧置固定片,固定片和支撑板两端分别与肌肉固定。术后拍胸片观察支撑板的位置和胸腔情况。结果22例术中顺利,1例损伤心包和右心耳,扩大切口止血。术后恢复顺利,围术期未发生切口感染和支撑杆移位。术后胸闷憋气的症状缓解;胸廓外形接近于正常,非常满意率87%(20/23)。23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保持良好的矫形效果。结论成人漏斗胸采用微创方法矫治是可行的,可以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漏斗胸 外科治疗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例成人漏斗胸的微创治疗——近期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吉福 武珊珊 +1 位作者 徐波 李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总结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微创治疗152例成人漏斗胸,对称型83例,非对称型69例。漏斗胸指数3.2~11.8,(4.42±1.56)。141例初治者在胸腔镜监视下手术,11例复发者剑突... 目的总结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微创治疗152例成人漏斗胸,对称型83例,非对称型69例。漏斗胸指数3.2~11.8,(4.42±1.56)。141例初治者在胸腔镜监视下手术,11例复发者剑突下小切口辅助,将矫形板置入胸骨后。结果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用1根矫形板124例(81.6%),2根28例(18.4%)。无心脏大血管损伤及死亡。手术时间60~120 min,(70±16)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术后住院时间5~16 d,(7.0±2.3)d。术后随访12~36个月,其中>24个月123例。按Nuss标准,优秀率86.8%(132例),良好率11.8%(18例),中等1.3%(2例)。术中一侧肋间肌撕裂5例(3.3%),均发生在非对称型重度患者,均为1根矫形板,3例支撑杆改经皮下穿出,另2例肋间肌撕裂轻未处理。支撑杆移位3例(2.0%),发生在术后1~8周,均发生在非对称型重度患者,其中2根支撑板2例,1根者1例,3例均需再手术将移位支撑杆复位并与肋骨固定。血胸2例(1.3%),其中1例需胸腔镜辅助清除胸腔残存积血。左侧自发性气胸1例,再次胸腔镜辅助肺大疱切除。结论 成人漏斗胸微创矫治手术并发症与漏斗胸的类型和凹陷程度有关,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漏斗胸 微创矫治 手术并发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钟伟弘 叶金铎 +2 位作者 刘吉福 张春秋 侯永威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开展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以及阐述矫形机制对于提高矫形手术水平、开展个性化手术治疗、发展新的矫形手术方法和扩展微创矫形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已经成功用于儿童的漏斗胸矫形,但是成人漏斗... 开展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以及阐述矫形机制对于提高矫形手术水平、开展个性化手术治疗、发展新的矫形手术方法和扩展微创矫形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已经成功用于儿童的漏斗胸矫形,但是成人漏斗胸矫形手术的应用还未普及。面对漏斗胸矫形可能会加重脊柱侧弯的风险,医生被迫放弃手术,致使部分漏斗胸合并脊柱侧弯的患者终生不能得到治疗。总结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包括胸廓模型的三维重建、矫形模型的应用、矫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在临床的应用。结合成人漏斗胸矫形数值模拟的特点提出解决方法,并针对漏斗胸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计算模型需要考虑主要肌肉、椎间盘、前后纵韧带、椎体横凸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实验研究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微创矫形 漏斗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使用自控镇痛对减少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晓伟 李迎春 毕越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20-21,共2页
为促进患者有效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开胸术后患者应用自探镇痛后咳痰效果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术后良好的自探镇痛,可有效的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止痛药的副反应,减轻疼痛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舒... 为促进患者有效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开胸术后患者应用自探镇痛后咳痰效果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术后良好的自探镇痛,可有效的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止痛药的副反应,减轻疼痛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自控镇痛 肺部并发症 护理 咳痰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低温毁损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阳 左建新 周乃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镇痛 肋间神经 开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双板矫治漏斗胸的术中力学测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波 刘吉福 +3 位作者 谭健 叶金铎 刘克强 张春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37-640,643,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双矫形板矫治漏斗胸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7月~2013年2月,连续对38例漏斗胸(儿童组和成人组各19例)行微创双矫形板矫治术。术前测量胸围、身高和体重;胸部CT扫描三维重建并测量漏斗胸指数(Haller index... 目的:探讨微创双矫形板矫治漏斗胸的生物力学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7月~2013年2月,连续对38例漏斗胸(儿童组和成人组各19例)行微创双矫形板矫治术。术前测量胸围、身高和体重;胸部CT扫描三维重建并测量漏斗胸指数(Haller index,HI)。用微创方法矫治,术中均使用2根矫形板;并用电子显示拉力计测量抬举胸骨单纯成形力、施压成形力和矫形板支撑压力,专用软件分析。结果38例用2根矫形板术中所测支撑胸壁的压力成人组高于儿童组,但仅有下板施压成形力[成人(207.2±37.0)N,儿童(175.2±36.8)N,t=2.670,P=0.011]和上板的矫形板压力[成人(75.1±21.9) N,儿童(60.6±13.7)N,t=2.249,P=0.02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组内比较上、下板压力差异均无显著性。成人组下板单纯成形力、施压成形力和上板施压成形力与胸围显著正相关(r=0.545、0.681、0.581,P=0.016、0.001、0.009),上板和下板单纯成形力、施压成形力与体重显著正相关(r=0.504、0.704和0.483、0.614,P=0.028、0.001和0.036、0.005);而3个压力与身高无关。儿童组3个压力与身高、体重、胸围均无关。结论微创矫治漏斗胸术中胸廓成形力成人高于儿童,抬举胸骨压力强度与成人的胸围、体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微创外科治疗 矫形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超巨大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卫强 刘吉福 +1 位作者 赵京 刘克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41-2241,共1页
患者男,54岁。因咳嗽、气短3年,加重6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右胸腔病变累及胸膜、肺、纵隔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胸部CT:右胸腔巨大肿物,累... 患者男,54岁。因咳嗽、气短3年,加重6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右胸腔病变累及胸膜、肺、纵隔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胸部CT:右胸腔巨大肿物,累及胸膜、肺、纵隔,考虑恶性,脂肪肉瘤可能性大。见图1。因为肿瘤体积巨大,手术时可能出血较多,因此于2007年4月10日行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以期减少术中出血。2007年4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胸腔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脂肪肉瘤 胸腔病变 介入栓塞治疗 肿瘤供血动脉 纵隔病变 右侧胸腔 肿瘤性病变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方法的改进对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卫强 刘克强 +1 位作者 裴迎新 赵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改进方法在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16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8例术后采用单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引流量≤300 ml/24h时拔除引流管(改进组),78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引流,胸腔引流量≤100 ml...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改进方法在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16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8例术后采用单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引流量≤300 ml/24h时拔除引流管(改进组),78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引流,胸腔引流量≤100 ml/24h时拔除引流管(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及拔管后胸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进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略低于常规组(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拔管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单管胸腔引流是有效的,将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设定为引流量≤300 ml/24h是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引流方法 拔管指征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气肿外科治疗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吉福 潘贤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肺气肿 外科治疗 麻醉 肺减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例漏斗胸患者16种人格因素问卷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京 肖利军 +1 位作者 骆利 邵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漏斗胸患者的人格特征,为建立该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入住本院胸外科诊治且心理问卷有效的漏斗胸患者195例,使用心理测试软件系统中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其... 目的了解漏斗胸患者的人格特征,为建立该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入住本院胸外科诊治且心理问卷有效的漏斗胸患者195例,使用心理测试软件系统中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其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兴奋性、幻想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独立性6项因子平均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女性患者在乐群性、兴奋性、幻想性、有恒性、怀疑性、独立性6项因子平均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漏斗胸患者人格特征与常模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术前进行心理测试可为制订该病的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心理测验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漏斗胸微创矫治后胸廓骨重塑与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刘吉福 刘克强 +3 位作者 徐波 武珊珊 张卫强 李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形后胸廓骨的重塑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漏斗胸患者82例,男67例,女15例,年龄18~57(23.5±6.1)岁,对称型(Ⅰ型)37例,非对称型(Ⅱ型)45例,漏斗胸指数(HI)3.2~11.8(3.98±2.96)。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 目的探讨成人漏斗胸微创矫形后胸廓骨的重塑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漏斗胸患者82例,男67例,女15例,年龄18~57(23.5±6.1)岁,对称型(Ⅰ型)37例,非对称型(Ⅱ型)45例,漏斗胸指数(HI)3.2~11.8(3.98±2.96)。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两侧腋中线切口,胸腔镜监视下将制备好的支撑杆置入胸骨后(1根60例,2根22例)。术前和术后1周行胸部CT扫描三维重建胸廓影像,在矢状位上以胸椎体中心线为切线位,测量胸骨与胸椎体前缘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心脏移位情况。结果使用1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体中部及下端分别前移8.69、15.69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体上端及胸骨柄上、下端分别前移2.39、-2.38、1.4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2根矫形杆矫形后胸骨柄下端及胸骨体上端、中部、下端分别前移10.8、12.45、17.61、20.6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胸骨柄上端前移2.34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显示矫形后心脏恢复正常位置。使用2根矫形杆者胸廓外观优于使用1根者。结论微创矫治成人漏斗胸时矫形杆的支撑力可使胸骨重塑成形;使用1根或2根矫形杆时胸骨的重塑变化规律及力学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胸廓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的表达与人类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京 孙玉鹗 张连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研究CD44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 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 10例癌旁肺组织染色 ,光镜观察 ,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胞浆光密度测量分析。结果 光... 目的 研究CD44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 4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 10例癌旁肺组织染色 ,光镜观察 ,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胞浆光密度测量分析。结果 光镜观察 :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高表达率为 75 % ( 18/ 2 4) ,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高表达率为 3 5 % ( 7/ 2 0 ) ,癌旁肺组织高表达率为 0 ( 0 / 10 ) ,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平均光密度值测定 :有淋巴结转移组为 13 2 .4± 15 .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112 .5± 14 .9,癌旁肺组织为 90 .9± 10 .7,三组间差异亦非常显著 (P <0 .0 1)。CD44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原发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 CD44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其淋巴转移的趋势 ,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蛋白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G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白萱 刘雁翎 +4 位作者 姚树林 邵明哲 陈英茂 王昆 田嘉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评价FDGPE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 70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病例进行FDGPET显像 ,以纵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及SUV≥ 2 .5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 ,并与CT结果比较。结果 PET对... 目的 评价FDGPE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 70例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病例进行FDGPET显像 ,以纵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及SUV≥ 2 .5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 ,并与CT结果比较。结果 PE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10 0 %、93 %和 94% ,且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部位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 ,使 12例术前临床分期得以纠正。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70 %、77%和 76%。结论 PET对NSCLC纵隔淋巴结的准确分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G PET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 淋巴结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记物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左建新 刘阳 周乃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27例肺癌和37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CEA、NSE、CYFRA211的水平,采用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CEA... 目的研究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27例肺癌和37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CEA、NSE、CYFRA211的水平,采用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测定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3项肿瘤标记物测定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血CEA以腺癌最高,血NSE以小细胞肺癌最高,血CYFRA211以鳞癌最高。结论3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昆 孙玉鹗 汪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的表达及其与1 8F 2 脱氧葡萄糖 (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 2 4例NSCLC患者进行1 8FDG PET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GLUT1的表...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的表达及其与1 8F 2 脱氧葡萄糖 (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 2 4例NSCLC患者进行1 8FDG PET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GLUT1的表达 ,并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肺癌组织中GLUT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与术前FDG PET检查所得标准化摄取值 (SU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 4例NSCLC标本GLUT1蛋白染色全部阳性。相应正常肺组织中 ,正常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均无GLUT1蛋白染色。肺癌组织中GLUT1平均光密度值与SUV值之间呈直线相关 (r =0 .86,P <0 .0 5 )。结论 GLUT1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肺肿瘤 葡萄糖转动蛋白 ^18F-2-脱氧葡萄糖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李慧莉 贾晓燕 王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67-269,共3页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 ,以便利抽样法对 5 0例肺癌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 (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 ,二者之间具有显著负性相关 (r=- 0 .5 42 ,P<0...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 ,以便利抽样法对 5 0例肺癌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 (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 ,二者之间具有显著负性相关 (r=- 0 .5 42 ,P<0 .0 1)。提示社会支持可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 ,帮助病人降低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 ,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 ,以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联合化疗焦虑 社会支持 相关性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食管裂孔顺行食管拔脱术治疗上段食管癌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卫强 刘克强 +1 位作者 裴迎新 赵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9-1052,共4页
本文报道1例腹腔镜下顺行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女,72岁,吞咽不畅1个月,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上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分期T1N0M0。2014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顺行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胃、膈食管裂孔和... 本文报道1例腹腔镜下顺行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女,72岁,吞咽不畅1个月,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上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前分期T1N0M0。2014年12月31日行腹腔镜下顺行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胃、膈食管裂孔和下胸段食管,左颈部切口顺行拔脱食管,经上腹部切口制做管状胃,将管状胃牵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00 min,术中出血量150 ml。术后恢复顺利,第9天进清流食,无呕吐,无反酸,第12天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吻合口漏、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术后病理食管鳞癌,淋巴结无转移。术后3个月复诊,进食可,无呕吐,胃酸反流2~3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 腹腔镜 食管拔脱术 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贲门癌、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卫强 赵京 +2 位作者 周勇安 陈连红 包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59-2861,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检测170例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检测170例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吸烟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贲门癌、胃癌病例组和对照组MMP-9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3%、22.4%、2.4%和77.5%、2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38,P>0.01)。分层分析表明,吸烟者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811,P>0.01)。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明胶酶B 疾病遗传易感性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