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检测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大片段缺失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宏 盛剑秋 +3 位作者 耿洪刚 韩英 李世荣 李爱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特点。方法 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和GeneMapper分析技术检测17个HNPCC家系先证者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大片段缺失。结果 在3个家系...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特点。方法 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和GeneMapper分析技术检测17个HNPCC家系先证者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大片段缺失。结果 在3个家系中分别发现hMSH2基因第8外显子、1~6外显子和1~7外显子3种大片段缺失类型,未发现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大片段缺失占hMSH2和hMLH1基因总种系病理性突变的19%。结论 中国人HNPCC错配修复(MMR)基因大片段缺失发生率较高,hMSH2基因缺失可能更为常见。在分子遗传学检测中有必要开展MMR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大片段缺失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肿瘤谱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宏 王简 +4 位作者 吕操 宋豫军 张渊志 盛剑秋 李世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中肠癌患者213人,占76.9%。肠外癌患者64人,占癌患者的23.1%,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癌患者的6.5%和4%,列前两位。结论:肠癌在中国人H NPCC肿瘤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胃癌和子宫内膜癌。肠外癌谱是H NPCC家系的重要特点,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G_7观察胃癌相关抗原在胃粘膜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皮卫平 皋岚湘 +1 位作者 吴霞 刘端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5-226,247,共3页
本文报道59例胃粘膜异型增生、44例胃癌及30例非癌性粘膜对照组,以PAP法引胃癌单克隆抗体MG_7对比染色的结果,并着重分析了10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及3例可疑癌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重度异型增生及可疑癌病例不仅在病理形态上... 本文报道59例胃粘膜异型增生、44例胃癌及30例非癌性粘膜对照组,以PAP法引胃癌单克隆抗体MG_7对比染色的结果,并着重分析了10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及3例可疑癌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重度异型增生及可疑癌病例不仅在病理形态上与癌近似,在肿瘤抗原表达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MG_7染色全部呈现阳性,其组织分布也与癌基本一致,具有癌组织的功能。文中探讨了中、轻度异型增生与重度异型增生的区别。作者认为中、轻度异型增生属良性病变,应称为单纯性不典型增生;而重度异型增生属恶性病变,称为异型增生似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增生 单克隆抗体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