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片耐受与慢性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小梅 董艳娟 +3 位作者 李慧莉 张春驰 王苏 刘端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1-565,共5页
阿片耐受是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个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随着阿片累计剂量和给药次数的增加和持续服药时间的延长,需要持续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才能实现同等镇痛效果。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2010年美国《NCCN成人癌... 阿片耐受是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个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随着阿片累计剂量和给药次数的增加和持续服药时间的延长,需要持续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才能实现同等镇痛效果。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2010年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引入阿片耐受的概念,使这一概念受到国内肿瘤专家的普遍关注。阿片耐受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是阿片受体表达和活化过程出现变化。理解阿片耐受有助于全面了解阿片类药物,合理选择起始剂量和药物,但应注意与阿片剂量不足和阿片所致的痛觉敏化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耐受 慢性癌痛 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阿片药物治疗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小梅 董艳娟 +2 位作者 李慧莉 王苏 刘端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54-458,共5页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规镇痛治疗难以奏效,一直是癌痛临床治疗中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一大困难与挑战。近年,阿片类药物逐渐成为一线治疗药物,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机制和药物代谢、排泄及作用特点选择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研...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规镇痛治疗难以奏效,一直是癌痛临床治疗中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一大困难与挑战。近年,阿片类药物逐渐成为一线治疗药物,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机制和药物代谢、排泄及作用特点选择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主流。在传统阿片药物中选择性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以及应用新型阿片药物可能成为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阿片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春驰 李小梅 +1 位作者 董艳娟 何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DPN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35),分别接受2周加巴喷丁单药(单药组)或加巴喷丁联合低...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DPN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DPN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35),分别接受2周加巴喷丁单药(单药组)或加巴喷丁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联合组),加巴喷丁100 mg/日起始并逐渐增量,羟考酮剂量固定为10 mg/q 12小时。治疗前、治疗后第8及15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副作用。结果:共62例完成2周研究(单药组30例,联合组32例,基线VAS评分无差异,联合组第8及第15日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第8日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第8日的加巴喷丁日均剂量无显著性差异,但第15日时单药组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的便秘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3)。结论:加巴喷丁单药或联合低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DPNP,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药,但要注意防治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加巴喷丁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我国难治性癌痛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小梅 刘端褀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众所周知,多数癌性疼痛可经规范的镇痛药物及辅助治疗手段得以满意控制,但也应看到仍有少部分癌痛患者不能从常规镇痛治疗获益,临床上把此类疼痛称之为“难治性癌痛”或“复杂性癌痛”。这类疼痛不仅是镇痛治疗时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众所周知,多数癌性疼痛可经规范的镇痛药物及辅助治疗手段得以满意控制,但也应看到仍有少部分癌痛患者不能从常规镇痛治疗获益,临床上把此类疼痛称之为“难治性癌痛”或“复杂性癌痛”。这类疼痛不仅是镇痛治疗时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也是进一步提高癌症整体镇痛治疗水平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患者 难治性 诊治 辅助治疗手段 癌性疼痛 镇痛治疗 镇痛药物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小梅 董艳娟 +4 位作者 李慧莉 张春驰 贺昕 王苏 刘端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78-581,共4页
恶心呕吐是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还导致进食量下降、能量摄入不足,短期内就会出现体能下降。持续或反复发作时还可致患者焦虑、抑郁、厌食和营养不良,甚至缩短生存期。了解恶心呕吐的... 恶心呕吐是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还导致进食量下降、能量摄入不足,短期内就会出现体能下降。持续或反复发作时还可致患者焦虑、抑郁、厌食和营养不良,甚至缩短生存期。了解恶心呕吐的主要病因、触发机制和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有利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晚期肿瘤 诊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莹 何跃 邢建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颈总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动脉IMT变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颈总动脉内径增宽、颈总动脉血流速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AS,能延缓、逆转CAS进展,增强斑块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前列地尔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外周阿片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梅 董艳娟 +2 位作者 赵雩卿 王苏 刘端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66-469,共4页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但其疗效不甚满意,而且全身或中枢给药所致的潜在毒性反应导致患者的治疗顺应性明显降低。针对外周阿片受体的研究旨在探求有效的局部给药途径、减轻治疗相关副作用。目前,在...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但其疗效不甚满意,而且全身或中枢给药所致的潜在毒性反应导致患者的治疗顺应性明显降低。针对外周阿片受体的研究旨在探求有效的局部给药途径、减轻治疗相关副作用。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了解不同损伤条件下外周神经阿片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情况、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外周阿片受体表达以及研制并采用不同选择性外周受体激动剂,对疗效进行判断和改进三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阿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微血管病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征,因此对有脑血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预测及早期干预,是现代医学、健康预防及社区保健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已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通过微血管的改变引发脑组...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征,因此对有脑血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预测及早期干预,是现代医学、健康预防及社区保健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已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通过微血管的改变引发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眼底视网膜检查是直接观察微血管改变的唯一途径,通过评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可以提示系统性微血管病变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微血管病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疗与研究
9
作者 李小梅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49-449,共1页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neuropathicpain,MNP)的病因和形成饥制复杂,镇痛药物治疗难以满意控制,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肿瘤学年鉴》杂志刊登了迄今为止有关MNP发病率的最大样本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调查由西班牙学...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neuropathicpain,MNP)的病因和形成饥制复杂,镇痛药物治疗难以满意控制,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肿瘤学年鉴》杂志刊登了迄今为止有关MNP发病率的最大样本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调查由西班牙学者完成,共调查了8615例癌症患者,2567例伴窿痛,发生率为30%;其中33%临床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按DN4(DouleurNeuropathique4questions)量表筛查,366例符合诊断标准,占癌痛患者的19%。这一关于MNP发病率的报告,明显高于国内外镇痛专家的经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性 诊疗 调查结果 心流行病学 药物治疗 临床治疗 癌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新技术评价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邢建丽 张熙 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638,共3页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