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氧环境下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军 田兆方 +2 位作者 杜江 尹晓娟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d。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d。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PEDF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在暴露于45/12.5%氧环境下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密度为92.62±23.45,持续50%氧组为14.23±12.86,对照组为12.96±10.58;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环境组、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4.98%,而对照组为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461,P=0.000)。离开暴露环境后0、2d的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和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2.84)%、(39.38±1.10)%和(34.98±4.80)%、(27.80±4.05)%(P均=0.000)。PEDF在三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1~0.765,P均>0.05)。因此,两实验组病理形态方面差异与视网膜的总VEGF水平相关,而总的PEDF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鼠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模型中,血氧小的波动就可触发随后不成比例的血管增长,后者伴随比PEDF更强烈的VEGF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同样存在,即可解释胎龄、体重、临床相似的早产儿,在相同给氧条件下的部分发生ROP,而部分不发生ROP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 血管发育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兔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耿琳琳 杜江 封志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致新生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20只新生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A组给予高吸气峰压(2.45kPa)机械通气,B组给予中吸气峰压(1.77kPa)机械通...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致新生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20只新生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A组给予高吸气峰压(2.45kPa)机械通气,B组给予中吸气峰压(1.77kPa)机械通气,C组给予低吸气峰压(0.98kPa)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中均吸入高浓度氧(体积分数90%)。A、B、C组各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通气时间分别为1h、3h、6h,正常对照组(D组)不做任何处理。通气结束,颈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处理后,TGF-β1蛋白表达3h增加,6h达高峰,肺组织TGF-β1 mRNA 1h增加,3 h达高峰,A组增加较B组、C组明显,均高于D组(P<0.05)。结论:高浓度氧并机械通气诱发的BPD中存在TGF-β1的过度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泡的发育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新生兔 高浓度氧 机械通气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