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电渗析技术发展浅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成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8-60,共3页
电渗析技术在膜分离技术领域里是个比较老的技术品种.早在1950年,美国学者W·Juda研究成功了第一对阳、阴离子交换膜;1952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渗析器;1954年,电渗析技术首先在苦咸水淡化中获得应用.此后,... 电渗析技术在膜分离技术领域里是个比较老的技术品种.早在1950年,美国学者W·Juda研究成功了第一对阳、阴离子交换膜;1952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渗析器;1954年,电渗析技术首先在苦咸水淡化中获得应用.此后,这项新兴技术便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技术 发展 中国 膜分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滤、微滤技术发展浅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成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8-60,共3页
超滤、微滤是膜分离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超滤现象虽然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但其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则是近30年的事.超滤技术应用的历史不甚长,但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使它已成为当今世界膜分离技术领域中独树... 超滤、微滤是膜分离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超滤现象虽然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但其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则是近30年的事.超滤技术应用的历史不甚长,但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使它已成为当今世界膜分离技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成员.我国对超滤技术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超滤 微滤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渗透技术发展浅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成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2-43,共2页
我国反渗透技术发展浅析马成良(北京先路水处理新技术公司,北京100081)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我国反渗透技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规模应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进口反渗透产品几乎占领国内市... 我国反渗透技术发展浅析马成良(北京先路水处理新技术公司,北京100081)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我国反渗透技术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规模应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进口反渗透产品几乎占领国内市场的现象参加过科技攻关的单位,也基本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反渗透技术 中国 工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醚酮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连超 马成良 +2 位作者 谭惠民 陈天禄 徐纪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以含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超滤膜为底膜,以磺化聚芳醚酮(SPEK-C)为复合膜涂层的功能材料制备了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制备条件,包括SPEK-C含量、磺化度、固化温度和时间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还考察了该复合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的分离性... 以含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超滤膜为底膜,以磺化聚芳醚酮(SPEK-C)为复合膜涂层的功能材料制备了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制备条件,包括SPEK-C含量、磺化度、固化温度和时间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还考察了该复合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的分离性能以及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酮 复合膜 纳滤膜 聚醚酮 含酞侧基聚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型聚芳醚酮气体分离膜的研究——磺化度与中和离子对H_2/N_2气体透过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连超 陈天禄 +2 位作者 徐纪平 马成良 谭惠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聚芳醚酮为主链,经磺化引入荷电基团(-SO3H)制得了具有不同磺化度和不同中和盐型的均质膜.测试了它们不同温度下的H2/N2透过行为,讨论了磺化度和中和离子对其透过行为的影响,并证明了荷电化可以提高均质膜对H2/N2的分离系数.
关键词 聚芳醚酮 气体分离膜 磺化度 中和离子 气体透过行为 磺化改性 荷电基团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纯化球状大分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连超 谭惠民 马成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分析了球状大分子合成中的目标产物难分离难纯化的特点,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纯化新型纳米材料———球状大分子;通过HPLC和元素分析测试了纯化前后的纯度,证明了纳滤膜是可以提高目标球状大分子的纯度;孔径较大的NF1膜有利于乙二胺的透过... 分析了球状大分子合成中的目标产物难分离难纯化的特点,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纯化新型纳米材料———球状大分子;通过HPLC和元素分析测试了纯化前后的纯度,证明了纳滤膜是可以提高目标球状大分子的纯度;孔径较大的NF1膜有利于乙二胺的透过,其纯度提高较大,而孔径较小的NF2膜对乙二胺的透过能力下降,所以纯度提高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膜分离 球状大分子 纯化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