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0年北京地区区域性处方点评中儿童专科医院处方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卞婧 魏丽艳 +4 位作者 张威 王晓玲 张君莉 颜冰 甄健存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通过区域性处方点评数据,分析儿童用药特点及主要问题,探讨儿童合理用药的现状及问题难点,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分析2018—2020年北京地区区域性处方点评中儿童专科医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率、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重复用药... 目的通过区域性处方点评数据,分析儿童用药特点及主要问题,探讨儿童合理用药的现状及问题难点,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分析2018—2020年北京地区区域性处方点评中儿童专科医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率、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重复用药及相互作用等6个点评项目的变化。对比儿童处方与总处方变化趋势,寻找儿童处方点评中主要不合理内容和所涉及药物,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总处方中儿童处方占14.72%,儿童处方中西药处方占74.77%。儿童使用中成药比例高于总体水平。2019年儿童处方合理率最高,中成药处方合理率低于总体水平。西药最主要的不合理项目为适应证,其次为给药频次;中成药最主要的不合理项目为超剂量使用药品。西药排名前两位药物不合理项目均为给药途径,中成药排名首位药物不合理项目为重复用药。不合理药物经过规范后合理率得到大幅改善。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切实提高儿童处方合理率。儿童处方点评标准成为儿童处方点评的重点与难点。儿童中超剂量用药及中成药合理使用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儿童 处方点评 区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丽丽 史学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方法:对758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低于常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科...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方法:对758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低于常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科室、用工性质、职务、是否夜班、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工作压力源皆为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的相关因素。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压力是幸福感指数的预测变量,而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源可以预测总体情感指数,夫妻感情直接影响生活的满意度。结论: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较低,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组织稳定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幸福感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巴韦林在儿童中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超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521-522,共2页
目的调查利巴韦林在门急诊处方中儿童使用情况及其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7~12月门急诊处方25280张,统计利巴韦林处方占总处方量的百分比,并对利巴韦林处方中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同剂型选用及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及... 目的调查利巴韦林在门急诊处方中儿童使用情况及其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7~12月门急诊处方25280张,统计利巴韦林处方占总处方量的百分比,并对利巴韦林处方中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同剂型选用及用药途径;用药剂量及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含利巴韦林处方占总处方量的12.82%,男性使用多于女性,年龄主要分布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以婴幼儿使用为主。利巴韦林剂型主要为注射剂,并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应用。使用剂量基本合理,但存在输液单次剂量为日剂量的现象。与抗菌药物合用率为85.80%。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使用利巴韦林基本合理,但存在单次给药剂量过大现象。考虑到门急诊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可根据病情合理采用。必要时可改用口服序贯疗法治疗,以减少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需注意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合理选用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魏京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31-32,共2页
医院伦理委员会作为维护医患关系之间权益公平的中介力量,把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在医患之间构筑起一种新型的关系,让患者得到细致入微的人本关怀。目前,我国在依法推进、规范医学伦理审查方面仍是空白,所以应尽快对医院伦理委... 医院伦理委员会作为维护医患关系之间权益公平的中介力量,把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在医患之间构筑起一种新型的关系,让患者得到细致入微的人本关怀。目前,我国在依法推进、规范医学伦理审查方面仍是空白,所以应尽快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工作性质及作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医疗工作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伦理委员会 性质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素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对沙奎那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敬茹 于小桐 +4 位作者 孙宁 李佳朋 秦一 顾健 赵立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4-1420,共7页
目的评估桑黄素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大鼠体内沙奎那韦(P-gp作用底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即对照组、实验Ⅰ和Ⅱ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30 mg·kg-1沙奎那韦;30 mg·kg-1沙奎那韦联用40 mg&#... 目的评估桑黄素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大鼠体内沙奎那韦(P-gp作用底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即对照组、实验Ⅰ和Ⅱ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30 mg·kg-1沙奎那韦;30 mg·kg-1沙奎那韦联用40 mg·kg-1桑黄素;30 mg·kg-1沙奎那韦联用40 mg·kg-1乙酰化白藜芦醇和30 mg·kg-1沙奎那韦联用40 mg·kg-1维拉帕米。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沙奎那韦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4组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381.53μg·h·L^(-1),185.53μg·h·L^(-1),360.43μg·h·L^(-1),529.95μg·h·L^(-1);AUC0-∞:409.48μg·h·L^(-1),228.52μg·h·L^(-1),446.67μg·h·L^(-1),552.41μg·h·L^(-1);Cmax:110.80μg·L^(-1),86.44μg·L^(-1),139.84μg·L^(-1),423.60μg·L^(-1);Tmax:0.25 h,0.25 h,0.25 h,0.50 h;T1/2:5.72 h,5.94 h,6.78h,3.78 h;MRT0-∞:10.30 h,9.61 h,12.30 h,4.89 h;CL/F:7.59 m L·kg-1·h-1,13.88 m L·kg-1·h-1,7.28 m L·kg-1·h-1,5.52 m L·kg-1·h-1。结论沙奎那韦的药时曲线存在多峰现象;桑黄素可明显降低沙奎那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对其药动学参数产生影响,而乙酰化白藜芦醇对沙奎那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参数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素 乙酰化白藜芦醇 沙奎那韦 药动学 HPLC-MS/MS 大鼠 P-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基因转染PC12细胞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莹 张兰 +1 位作者 李雅莉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在体外试验中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与转染α-Syn基因PC12细胞共孵育24h,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Syn mRNA含量,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在体外试验中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与转染α-Syn基因PC12细胞共孵育24h,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Syn mRNA含量,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α-Syn、泛素化蛋白羧基端水解酶(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 protein,UCH-L1)和Parkin蛋白的表达,观察淫羊藿苷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淫羊藿苷浓度40~80μmol/L与转染α-Syn基因细胞孵育24h,能够明显减少模型细胞中α-SynmRNA含量,抑制Syn蛋白表达和聚集,增强UCH-L1和Parkin蛋白表达。结论 淫羊藿苷在体外对基因转染细胞的α-Syn过表达和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α-Syn合成和增强α-Syn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淫羊藿 Α-突触核蛋白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PC12细胞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致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岚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09年5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非诺贝特致不良反应4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诺贝特所致不良反应呈多样化,严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结论临...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09年5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非诺贝特致不良反应4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诺贝特所致不良反应呈多样化,严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