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特点及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凯 张丹 +5 位作者 庞文博 陈巍 沈秋龙 王丽 王增萌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疾病谱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以及因急腹症于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疾病谱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以及因急腹症于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2018年、2019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同条件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纵向对比,总结归纳患儿来源、诊断等信息。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本院外科急诊病例数为1655例,较2018年、2019年减少,但北京市来源病例达1048例(63.3%),就诊病例中急腹症达440例(26.6%),占比较2018年、2019年均有所升高。外伤病例占比与2018年、2019年无显著差异,但车祸伤患儿比例显著下降,由2018年的46例(3.5%)减少至2020年的5例(0.7%)。因急腹症住院治疗83例,较前稍有增加。疫情期间无一例需住院治疗的重症外伤病例。从构成比来看,阑尾炎为本院急腹症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种,对比本院三年阑尾炎患儿病例资料,发现2020年疫情期间阑尾炎患儿病例数较2018年、2019年增加,1个月内收治病例达61例;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超过3天的患儿比例达24.6%,高于2018年、2019年;患儿阑尾穿孔比例较2018年、2019年增加,达57.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启动一级响应后,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诊病种结构有所改变,虽然病人总数显著减少,但需更加警惕急腹症,并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鉴别;住院部急腹症患儿多数病史时间长、病情重,应谨慎筛查,改变病房运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小儿外科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妥协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探讨
2
作者 陈巍 刘璐 +3 位作者 刘婷婷 王大勇 张廷冲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妥协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9例罹患急性阑尾炎的免疫妥协儿童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免疫妥协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9例罹患急性阑尾炎的免疫妥协儿童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29例患儿中,男21例、女8例,年龄4.40(3.05,8.4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4例,82.8%)、腹痛(24例,82.8%),主要腹部体征为腹部压痛(23例,79.3%)、肌紧张(9例,31.0%)和反跳痛(8例,27.6%)。16例(16/29,55.2%)中性粒细胞减少(中度1例、重度15例)。29例均予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18例(18/29,62.1%)使用1种及以上特殊限制级抗生素。10例(10/29,34.5%)初次诊断急性阑尾炎后即予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腹腔镜手术、3例采用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患儿中,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腹腔镜手术患儿中,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缓解;19例予保守治疗,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外,其余18例均治愈出院,其中9例于保守治疗后行择期阑尾切除术,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对于免疫妥协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及时经验性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在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明确诊断后行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免疫妥协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阑尾切除术 保守治疗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儿童漏斗胸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滑蕾 于洁 +3 位作者 任艺 马阳巍 张富洲 张建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索和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应用于儿童漏斗胸Nuss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Nuss手术的99例漏斗胸患儿临床资料,年龄5... 目的探索和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应用于儿童漏斗胸Nuss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Nuss手术的99例漏斗胸患儿临床资料,年龄5~14岁,根据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分为ERAS组(E组,50例)和对照组(C组,49例)。E组采用策略主要包括:术前宣教、呼吸锻炼、缩短术前禁水时间、多模式镇痛、麻醉深度监测、保护性肺通气、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等。C组采用常规措施,包括禁食禁饮6 h,仅以静脉滴注阿片类药物镇痛,未予保护性肺通气及预防性止吐药物。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恢复情况、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便秘、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等。结果E组患儿术后第1、6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0(1.8,5.0)分和3.5(3.0,5.0)分,明显低于C组的4.0(3.0,5.0)分和4.0(3.0,6.0)分;术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总量:E组为41.5(30.8,52.3)mL,小于C组的57.9(43.0,74.0)mL;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12.69±4.46)h,早于C组的(17.76±5.54)h;E组开始进食时间为术后(6.26±1.44)h,早于C组的(7.02±1.31)h;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发生镇痛相关不良事件12例(12/50,24%),少于C组的18例(18/49,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2、24、48 h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血常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策略用于儿童Nuss手术安全有效,可显著减轻患儿术后6 h内疼痛感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镇痛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外科手术 术后加速康复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阑尾炎手术中脓液培养对临床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分析
4
作者 谢方南 李拴玲 +6 位作者 王丽 陈龙 沈秋龙 李现令 王大勇 黄柳明 刘婷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461,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手术中脓液培养对临床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323例阑尾炎手术中患儿脓液培养资料, 并通过电话结合门诊及住院电子化信息系统完...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手术中脓液培养对临床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323例阑尾炎手术中患儿脓液培养资料, 并通过电话结合门诊及住院电子化信息系统完成随访, 随访时长为30(22, 33)个月;按照是否发生阑尾穿孔分为穿孔组、未穿孔组。总结阑尾炎手术中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阳性菌株分布、常见致病菌药敏测试结果、临床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情况、脓液培养阳性病例经验性抗生素应用与调整方案以及并发症、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病例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323例阑尾炎手术中脓液培养标本细菌阳性率为65.32%(211/323), 其中未穿孔组81例、穿孔组242例;未穿孔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28%(14/81) , 而穿孔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41%(197/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3例脓液样本共培养出细菌118株, 其中排名前三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3株(53.38%, 63/118), 铜绿假单胞菌27株(22.88%, 27/118), 肺炎克雷伯菌3株(2.54%, 3/118)。革兰氏阳性球菌:星座链球菌与咽峡炎链球菌各6株(5.08%, 6/118), G群链球菌与鸟肠球菌D群各2株(1.69%, 2/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替加环素, 厄他培南, 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为100%;舒普深、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分别为98.41%、77.77%、61.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舒普深、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100%;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左氧氟沙星对G+球菌敏感率均为100%。未穿孔组81例以舒普深/头孢他啶+甲硝唑治疗为主:舒普深+甲硝唑32例(39.51%, 32/81)、头孢他啶+甲硝唑29例(35.8%, 29/81);穿孔组242例以厄他培南/舒普深+甲硝唑治疗为主:厄他培南+甲硝唑141例(58.26%, 141/242)、舒普深+甲硝唑89例(36.78%, 89/242)。常见脓液培养阳性病例112例, 根据脓液培养与药敏鉴定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3例, 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1例。经验性抗生素与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6%(5/43), 而经验性抗生素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7%(6/69),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无论阑尾穿孔与否, 对于无特殊基础疾病的急性阑尾炎患儿, 术中脓液培养对于手术后抗生素应用的实时反馈指导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外科手术 抗菌药 治疗结果 儿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外科诊疗流程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5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普胸外科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 +3 位作者 莫绪明 曾骐 彭卫 钱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包括胸壁(骨骼和软组织)、肺、气道、纵隔脏器、食管、膈肌等部位的实体肿瘤,主要为胚胎组织残余所形成的异常组织或转移性肿瘤;先天性肿瘤约占50%,出生时即存在,临床以胚胎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肉瘤相对常见。绝大...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包括胸壁(骨骼和软组织)、肺、气道、纵隔脏器、食管、膈肌等部位的实体肿瘤,主要为胚胎组织残余所形成的异常组织或转移性肿瘤;先天性肿瘤约占50%,出生时即存在,临床以胚胎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及肉瘤相对常见。绝大部分儿童胸部实体肿瘤为良性,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患儿常因肿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关症状后前来就诊,或由于肿瘤向胸壁外生长而被发现。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闷、胸痛、背痛、胸壁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 先天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肿瘤外科 胚胎性肿瘤 诊疗流程 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纵隔畸胎瘤156例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长琪 曾骐 +6 位作者 张娜 陈诚豪 于洁 严冬 刘鼎义 张谦 张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 总结儿童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56例纵隔畸胎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纵隔畸胎瘤。男74例,女82例;年龄17天... 目的 总结儿童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56例纵隔畸胎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纵隔畸胎瘤。男74例,女82例;年龄17天至15岁9个月(平均年龄6岁3个月)。肿瘤位置:前纵隔129例,后纵隔22例(合并椎管内畸胎瘤10例),中纵隔(心包)2例,肺2例,食管1例。结果 临床表现:咳嗽发热79例,胸痛45例,胸闷气促40例,无症状10例,下肢无力或瘫痪4例,咯血2例,胸壁畸形2例,咳出异物1例,心脏杂音1例,腹痛1例。156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机器人手术3例(1.9%),胸腔镜手术65例(41.7%),胸腔镜中转开胸手术16例(10.3%),开胸手术72例(46.2%)。142例为成熟畸胎瘤,14例为未成熟畸胎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2例)。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乳糜漏2例,膈膨升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60个月(1~121个月),1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儿童纵隔畸胎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较为复杂,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MRI、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是儿童纵隔畸胎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并根据肿瘤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外科学 膈/病理生理学 畸胎瘤/诊断 畸胎瘤/病理学 畸胎瘤/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神经外科患儿家长对健康类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情况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泊宁 王瑞 +3 位作者 马静 杨溪洋 吕丽娟 张凤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6-880,共5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神经外科患儿家长对健康类手机应用程序(APP)使用及需求情况,为开发适合神经外科患儿家长的健康类APP,促进患儿康复,实现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某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的150名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某医院神经外科患儿家长对健康类手机应用程序(APP)使用及需求情况,为开发适合神经外科患儿家长的健康类APP,促进患儿康复,实现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某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的150名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长的手机使用经验值为(48.37±7.62)分,处于中等水平。93.3%患儿家长愿意安装新开发的健康类APP;患儿家长对健康类APP的使用信心得分中位数为39.0分,具有较高使用信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的患儿家长健康类APP的使用信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患儿家长的期待和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健康类APP,为延续护理服务提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智能手机 应用软件 需求调查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文戈(综述) 彭强 +1 位作者 任清华 王焕民(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常见的肝脏恶性实体肿瘤。伴随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引入及发展,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已跨入精准肝切除时代。本文从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解剖基础...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期常见的肝脏恶性实体肿瘤。伴随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引入及发展,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已跨入精准肝切除时代。本文从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解剖基础、技术支撑、术前评估以及手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治疗 肝切除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9
作者 严佳虞 彭春辉 +5 位作者 成海燕 王燕妮 陈巍 彭芸 王焕民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乳房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房肿物的3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儿(n=28)与男性患儿(n=6)的一般情况、病理特征和... 目的探讨儿童切除乳房肿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乳房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房肿物的34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儿(n=28)与男性患儿(n=6)的一般情况、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并通过收集门诊复查资料或电话的形式随访预后。结果女性患儿就诊年龄(12.1±2.0)岁,以可触及乳房肿块(28/28,100%)和外观异常(6/28,21.4%)为主要症状,出现症状时间为3.00(0.25~60.00)个月,术前检查主要为超声检查(27/28,96.4%)和胸部CT(13/28,46.4%)。女性患儿均行乳房肿物切除术,主要入路为乳房边缘弧形切口(10/28,35.7%)和乳晕弧形切口(9/28,32.1%);切除的肿物均为良性,主要为纤维腺瘤(23/28,82.1%),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纤维腺瘤的灵敏度为90.9%(20/22)。男性患儿就诊年龄(4.5±4.2)岁,主要症状为可触及乳房肿块(6/6,100%)和外观异常(2/6,33.3%);4例良性肿瘤行乳房肿物切除术,1例分泌性乳腺癌和1例胸壁滑膜肉瘤分别行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和胸壁肿瘤切除术。共29例(29/34,85.3%)患儿获得随访,女24例、男5例。女性患儿中,20例为纤维腺瘤,其中2例复发(2/20,10%),1例(1/20,5.0%)残留,1例(1/20,5.0%)对侧乳房出现肿物;其余4例女性乳房肿物患儿预后良好。5例男性乳房肿物患儿中,男性胸壁滑膜肉瘤术后接受放化疗,目前恢复良好;其余4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女性患儿乳房肿物以纤维腺瘤为主,超声检查能辅助术前诊断,但需警惕残留、复发;男性患儿乳房肿物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儿童乳房肿物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物 病理类型 预后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网膜淋巴管畸形单中心13年手术治疗回顾
10
作者 严佳虞 庞文博 +1 位作者 张丹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1-849,共9页
目的总结儿童网膜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特点、术前并发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 分析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网膜淋巴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 并于2023年7... 目的总结儿童网膜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特点、术前并发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 分析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网膜淋巴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 并于2023年7月前完成随访。根据术中探查所见囊液性质将患儿分为囊内出血/囊肿感染组和无囊内出血/囊肿感染组,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 分析术者选择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76例患儿中, 男46例、女30例;就诊年龄3.4(2.1, 5.5)岁;23例(23/76, 30.3%)于本院就诊前曾在外院接受保守治疗;畸形长径15.0(10.0, 20.0)cm;68例(68/76, 89.5%)为大囊型, 31例(31/76, 40.8%)术前合并囊内出血/囊肿感染。合并囊内出血/囊肿感染者较未合并囊内出血/囊肿感染者出现腹胀的比例更高(16/31比11/45), 炎症指标升高人数占比更高(12/19比7/24), 囊肿长径≤10 cm人数占比更低(4/26比17/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43例(43/76, 56.6%)和33例(33/76, 43.4%)接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2012年1例, 2013—2015年4例, 2016—2018年10例, 2019—2022年1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腹痛是影响术者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最主要因素(OR=3.1, 95%CI:1.1~9.0, P=0.032);其次是囊肿长径(OR=0.9, 95%CI:0.8~1.0, P=0.049)。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早于开腹手术[1.0(1.0, 2.0)d比2.0(2.0, 3.0)d], 住院时长短于开腹手术[4.0 (3.5, 5.0)d比6.0(4.0, 7.0)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61/76, 80.3%)获随访, 其中开腹手术组32例, 腹腔镜手术组29例;随访时间5.7(3.8, 9.5)年;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9比2/32, P>0.05)。结论儿童网膜淋巴管畸形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容易出现并发症。出现腹胀、炎症指标升高和囊肿增大时需考虑合并囊内出血/囊肿感染。腹腔镜手术可作为儿童网膜淋巴管畸形的首选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网膜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3例及文献回顾
11
作者 刘珊 常晓峰 +4 位作者 任清华 常赛朔 伏利兵 何乐健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较为罕见,其症状及体征多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例可伴发畸形有助于提示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肾外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 儿童肾外肾母细胞瘤较为罕见,其症状及体征多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无特殊表现,部分病例可伴发畸形有助于提示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肾外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伟 葛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2-716,共5页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是儿童后颅窝肿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在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中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髓母细胞瘤最高,占24%~30%)。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认为与小脑⁃大脑回路损害、小脑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损害和脑网络改变相关。基于小...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是儿童后颅窝肿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在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中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髓母细胞瘤最高,占24%~30%)。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认为与小脑⁃大脑回路损害、小脑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损害和脑网络改变相关。基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尚未展现出预期的稳定性,仍未推广至临床。药物治疗主要基于临床经验,但疗效有待验证,故目前缺乏明确的有效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对改善远期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本文综述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探究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构建更准确的预测模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儿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下肿瘤 颅窝 缄默症 小脑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小儿泌尿外科中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潍平 孙宁 黄澄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1-343,共3页
腹腔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许多学科中已广泛应用.腹腔镜第一次用于泌尿外科是1976年Cortesi等做成人的隐睾检查,而最早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是1980年Silber和Cohen做小儿睾丸未降检查[1,2].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积累、... 腹腔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许多学科中已广泛应用.腹腔镜第一次用于泌尿外科是1976年Cortesi等做成人的隐睾检查,而最早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是1980年Silber和Cohen做小儿睾丸未降检查[1,2].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积累、设备改善,腹腔镜逐步由检查到治疗,由简单疾病到复杂疾病,应用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泌尿外科 手术并发症 气膀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3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旭 曾骐 +2 位作者 张娜 陈诚豪 于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2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8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8例中... 目的探讨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2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8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8例中男18例,女20例;首诊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者占比47.4%(18/38),从出现症状到手术或化疗干预的时间范围为5~210 d;Ⅰ型4例(10.5%),中位诊断年龄22个月;Ⅱ型12例(31.6%),中位诊断年龄37个月;Ⅲ型22例(57.9%),中位诊断年龄39.5个月。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及化疗。术中见肿瘤最大直径为2~18 cm,手术时间25~210 min,术中出血量2~500 mL(1例出血500 mL病例于术中行胸膜剥脱术);化疗方案多采用IVADo(异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和IVA(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放线菌素)方案,5年无瘤生存率为69.2%。结论胸膜肺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预后较差,需要手术与化疗联合进行治疗。儿科医生应该充分认识到PPB的严重性,对于出现气胸、多发部位肺囊性病变、肺囊肿家族史、PPB家族史、DICER1家族性综合征的胸腔占位性病变患儿应警惕本病的可能,并做到严密监测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延长治疗儿童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26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琳 郭东 +5 位作者 孙保胜 于凤章 张学军 李成鑫 祁新禹 潘少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总结26例因多发性骨软骨瘤导致前臂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尺骨截骨Ilizarov技术和骨外固定器逐渐延长尺骨,矫正弯曲,同时牵引桡骨小头复位。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进行腕关节、掌指关节和... 目的总结26例因多发性骨软骨瘤导致前臂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尺骨截骨Ilizarov技术和骨外固定器逐渐延长尺骨,矫正弯曲,同时牵引桡骨小头复位。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进行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尤其是伸直功能锻炼。结果8例前臂短缩、弯曲得到矫正,肘内翻、腕关节尺偏纠正,外观满意。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改善,旋前增加10°-16°,旋后增加11°-14°。1例发生暂时性桡神经麻痹,1例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2例低龄患儿出现指间关节屈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结论采用尺骨延长术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的前臂畸形具有改善外观和功能的作用。治疗期间应注意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问关节的康复训练,尤其是低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外科学 外生骨疣 多发性遗传性 前臂/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多发伤285例的处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强 张潍平 +2 位作者 宋宝健 张金哲 候大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儿童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85例骨折合并多发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骨折患儿351处骨折,172处予手术治疗。合并腹部损伤263例,包括肝损伤95例,其中8例行剖腹探查... 目的探讨骨折儿童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85例骨折合并多发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骨折患儿351处骨折,172处予手术治疗。合并腹部损伤263例,包括肝损伤95例,其中8例行剖腹探查术;脾损伤94例,其中脾切除1例;胃肠道损伤46例,其中13例手术探查;胰腺损伤28例,其中4例手术治疗。泌尿系损伤25例,包括输尿管损伤10例,8例膀胱损伤均行急诊手术修补;尿道损伤25例,其中18例手术。结论①儿童肝、脾损伤输液输血超过40mL/kg,血压仍不能稳定在正常范围或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时应手术探查。巨脾出现脾损伤时应手术切除。②胃肠道损伤合并气腹或腹膜炎持续加重,尤其早期患儿体温明显增高时应手术探查。③胰腺损伤可保守治疗。④肾脏损伤应尽早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合并。肾蒂损伤及先天性畸形者应手术治疗。⑤输尿管损伤易延迟诊断应引起重视。⑥膀胱损伤应急诊修补。⑦完全性尿道断裂应行尿道端端吻合、膀胱造瘘术。⑧对开放性骨折应急诊手术,病情不稳定者可先闭合伤口。对长骨干骨折、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选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骨折 诊断 骨折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宁 孙宁 +6 位作者 黄澄如 白继武 张潍平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 宋宏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收治19例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儿中男16例,女3例,左侧10例,右侧9例。就诊年龄8个月~16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收治19例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儿中男16例,女3例,左侧10例,右侧9例。就诊年龄8个月~16岁,平均年龄7岁。对患儿行手术治疗,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迷走血管压迫是造成此类肾脏积水的主要原因。术后6~12个月行静脉注射肾透造影术(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肾积水缓解或减轻,腹痛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至14年未见异常。结论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以男童多见,且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积水类似,但腹痛较剧烈,积水多不重。治疗多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积水 马蹄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3~13岁儿童胸部X线片正常胸廓数据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记航 彭芸 +3 位作者 曾骐 陈诚豪 韩忠龙 赵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通过胸部X线平片测量3~13岁儿童正常胸廓容积和形态的数据,得出测量值与年龄的相关量表,为诊断胸廓功能不全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北京地区3~13岁胸廓正常儿童422例,分别测量第1~10肋弓间距(C1~C10)、胸廓高度... 目的通过胸部X线平片测量3~13岁儿童正常胸廓容积和形态的数据,得出测量值与年龄的相关量表,为诊断胸廓功能不全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北京地区3~13岁胸廓正常儿童422例,分别测量第1~10肋弓间距(C1~C10)、胸廓高度(H)、胸廓宽度(W);观察各测量值随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比较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各测量值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年龄组的C1~C10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利用X线平片测量胸廓体积可行,各测量值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容量测定 X线 胸廓功能不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手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维 任清华 +2 位作者 秦红 常赛硕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精准肝切除组)。回顾性收集患儿... 目的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精准肝切除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精准肝切除组)。回顾性收集患儿肿瘤分期、危险度分级、肿瘤生长部位、肿瘤体积大小、术前化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术后并发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远期生存状况等指标,并与同期收治的行标准肝叶切除手术的肝母细胞瘤患儿(为标准肝叶切除组)进行对比,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34例患儿,其中88例行精准肝切除术(65.7%),46例行标准肝叶切除术(34.3%)。对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发现精准肝切除组术中失血量、ALT及AST水平低于标准肝叶切除组,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少于标准肝叶切除组。远期预后方面,两组2年无事件生存(events free survival,EFS)率和2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RETEXT分期(pretreatment extension stage)进行分层后发现,精准肝切除组中PRETEXTⅢ期患儿的2年OS率高于标准肝叶切除组。结论对于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在进行个体化评估后,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可以达到完整去除肿瘤病灶、减轻手术打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微创技术是现代小儿外科发展的新阶段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龙 张金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进入21世纪,借助高科技飞速发展,小儿外科发展的两大趋势愈发明显,其一趋势是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即传统的手术采用微创的技术来完成,使手术创伤小,切口不明显甚至无瘢痕;另一趋势是向难度发展,突破过去人们认为的禁区,采用高难度手术治... 进入21世纪,借助高科技飞速发展,小儿外科发展的两大趋势愈发明显,其一趋势是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即传统的手术采用微创的技术来完成,使手术创伤小,切口不明显甚至无瘢痕;另一趋势是向难度发展,突破过去人们认为的禁区,采用高难度手术治疗"不可切除的病变"或者"不可治疗的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微创技术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手术创伤 不可切除 高科技 微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