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审计数据治理模型构建研究——以JX电力公司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为例
1
作者 林群 龙敏 +2 位作者 李卓松 刘一冰 王宁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7,共7页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升审计治理现代化能力成为影响审计效率的关键问题。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数据多源异构且不完整、现场审计任务艰巨、分析取证难等问题与薄弱的审计力量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文章...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升审计治理现代化能力成为影响审计效率的关键问题。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数据多源异构且不完整、现场审计任务艰巨、分析取证难等问题与薄弱的审计力量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文章以JX电力公司工程招投标单位及人员资质审计为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人工作业流程及痛点问题,构建了招投标环节单位和人员资质审计数据治理模型,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ETL设计并开发了数据自动化采集、处理和融合工具,实现了对招标资质要求、投标文件、参建单位及人员及外部数据的多源信息自动获取及核查,有效提高了工程审计效率,为工程审计数据治理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审计 信息不对称 数据治理 流程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智能财务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数据
2
作者 吕晓敏 欧阳宇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67,共9页
企业财务会计领域的智能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方面。文章选取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智能财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智能财务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透明度的机制来... 企业财务会计领域的智能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方面。文章选取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智能财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智能财务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提高透明度的机制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智能财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企业规模较大、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实施智能财务不仅有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而且能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结论对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财务 盈余管理 数字经济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云图分割综述
3
作者 车蕾 张洪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3-2206,共14页
云的变化复杂多样,在天气预测、灾难预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云的观测主要通过雷达、遥感卫星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云图分为雷达云图、卫星云图和地基云图,三者都是云观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机器学习在多领... 云的变化复杂多样,在天气预测、灾难预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云的观测主要通过雷达、遥感卫星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云图分为雷达云图、卫星云图和地基云图,三者都是云观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机器学习在多领域的发展,逐渐被运用到云图分割中去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广泛调研相关领域的文献和成果,将机器学习的云图分割分为基于神经网络的云图分割方法、基于迁移学习的云图分割方法和基于轻量级模型的云图分割方法这3种类型,对每种类型中近几年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总结了云图分割中面对不同问题的改进方法,给出了几个改进方案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云图分割 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轻量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协同减污降碳影响研究
4
作者 樊宇 经思雨 +1 位作者 王宁 张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1,229,共10页
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和协同效应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SO_(2)、烟粉尘、NOx)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未实现协同解耦;(2)最终需求视角下,工业大气污染... 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和协同效应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SO_(2)、烟粉尘、NOx)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未实现协同解耦;(2)最终需求视角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共同关键排放部门为机械工业,主要差异部门在轻工业和电力热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2007—2020年直接排放强度、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因素是促进工业污染减排的主要驱动力,人均最终需求因素促进了工业污染和CO_(2)的增排。此外,还发现各因素驱动各污染物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逐渐呈一致性。未来通过增强生产技术创新、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产品的认证、增加绿色项目投资等措施可促进工业协同减污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减污降碳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协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国际标准比较
5
作者 郭静 白月阳 +2 位作者 齐剑川 李楠 徐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建筑碳排放核算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建筑行业碳减排和碳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中国“双碳”目标大局的如期实现。中国陆续出台了建筑碳排放核算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建筑碳排放核... 建筑碳排放核算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建筑行业碳减排和碳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中国“双碳”目标大局的如期实现。中国陆续出台了建筑碳排放核算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国外部分先进国家已建立起成熟的基于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且有将碳排放核算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意图。了解、对比和借鉴国际标准,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下一轮国际竞争,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碳排放透明度和可持续性的要求。该研究通过对比国外先进经济体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关国际标准,分析各标准具体的核算边界、方法、数据等规约内容,为完善中国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为:①中国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相关标准存在覆盖范围较少、边界划定原则不清、碳抵消结果报告不当、数据不确定性评估缺失等不足;②作为生命周期核算重要参数的建材碳排放因子存在覆盖种类少、缺乏透明度的问题;③中国建筑行业的产品种类规则短缺,使用行业水平碳排放因子无法充分反映不同建材对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影响。因此建议:①考虑标准的可行性,补充和改进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以便能够切实服务和指导中国建筑碳排放评估实践,并与国际标准接轨;②借助新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完全开源、共享、可信的建筑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因子不可用、不可信的痛点,为中国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③大力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产品种类规则制定,与碳排放核算标准一同形成标准体系,并在形成环境产品声明后将相关碳排放结果纳入数据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建筑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建筑 碳排放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审计数字化转型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力军 戴佟昕 +1 位作者 张梦婉 薛子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以及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对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审计数字化的变革发展、动力机制和实践框架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认为:现代审计日益演化成为由技术型审计人才、创新型... 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以及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对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审计数字化的变革发展、动力机制和实践框架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认为:现代审计日益演化成为由技术型审计人才、创新型审计技术和多维审计数据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新型审计体系,并形成了审计主体与审计对象、数字化工具之间的“数字化”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它由数据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知识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四力”要素构成;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框架由基座层、支撑层、转化层和应用层构成,呈现出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的逐层深入和相互支撑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审计生产力要素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优化与因子障碍度模型
7
作者 梁力军 王晨 来嘉宁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6,84,共9页
为研究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如何实现共生发展和构建起协调发展机制,论文基于共生理论、协调度理论,运用系统论、熵权法等,就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进行剖析,构建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 为研究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如何实现共生发展和构建起协调发展机制,论文基于共生理论、协调度理论,运用系统论、熵权法等,就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进行剖析,构建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并运用上海市2011—2021年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实证。通过模型检验,其结果有良好的解释力。研究显示:(1)绿色物流和区域经济两系统之间的共生模式为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2)耦合协调度模型表明上海市绿色物流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相关政策的支持也促使耦合效应等级由初级协调上升为良好协调。(3)障碍度模型结果表明,对两系统有显著影响的是绿色水平因素,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绿色物流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区域经济 共生理论 耦合协调机理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V2G交易激励策略研究
8
作者 庞维震 马艳红 +1 位作者 金春华 樊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EV)渗透率升高,电动汽车入网(V2G)技术帮助电网削峰填谷的优势逐渐显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的中介作用日益凸显。针对V2G交易用户参与积极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V2G交易激励策略。首先,构建电网和EV... 随着电动汽车(EV)渗透率升高,电动汽车入网(V2G)技术帮助电网削峰填谷的优势逐渐显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的中介作用日益凸显。针对V2G交易用户参与积极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V2G交易激励策略。首先,构建电网和EV用户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库恩塔克(KKT)条件求解模型最优解;然后,分析不同激励策略对用户参与V2G交易积极性、V2G交易电量、用户期望收益和电网期望收益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G 电网 KKT条件 STACKELBERG博弈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RCEP伙伴国双边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9
作者 焦万莹 廖梦洁 张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8-144,共7页
深入分析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潜力,有助于科学把握RCEP落实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趋势,为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深入分析中国对RCEP伙伴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潜力,有助于科学把握RCEP落实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趋势,为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因素,并进一步挖掘RCEP生效后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具贸易潜力的国家。结果发现:RCEP落实后我国对RCEP伙伴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普遍显著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异质性与品类异质性,RCEP落实较晚国家的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RCEP贸易协定优惠条款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效率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RC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驱动下敏捷审计模式变革与实践框架探究
10
作者 梁力军 宋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6,共6页
本文对敏捷审计的含义、模式及其应用框架进行综述及分析,以敏捷审计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从数智技术视角探究敏捷审计实施的动力机制和实践框架。研究认为:数智技术驱动下的敏捷审计本质上是一种在多重审计资源约束和动态环... 本文对敏捷审计的含义、模式及其应用框架进行综述及分析,以敏捷审计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从数智技术视角探究敏捷审计实施的动力机制和实践框架。研究认为:数智技术驱动下的敏捷审计本质上是一种在多重审计资源约束和动态环境变化条件下进行的审计策略规划,其实施遵循“高风险点识别—高价值点驱动—高效率提升”的流程导向原则;技术融合、数据协同、流程迭代和组织变革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一个由“技术融合→数据协同→流程迭代→组织变革”构成的循环与增强回路,并构建基于数智技术驱动的敏捷审计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敏捷审计 动力机制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审计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变革
11
作者 梁力军 戴佟昕 +1 位作者 张梦婉 薛子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2-128,共7页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下,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审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基于既有研究文献,首先就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的内涵、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展开论述;其次运用系统论分析新质生...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下,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审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基于既有研究文献,首先就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的内涵、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展开论述;其次运用系统论分析新质生产力促进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过程,并基于“数据处理→信息转化→知识提升→数字应用”逻辑,分析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新质生产力驱动机理;最后从总体规划、数据协同、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框架和路径建议,以达到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对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二是将审计数字化转型过程视作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并运用系统论进行了刻画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审计数字化 实践框架 动力机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宁 白雨冰 樊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99-2609,共11页
大数据时代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随着二者在各领域的交互日渐复杂与深化,系统梳理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情况对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目前缺乏对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情... 大数据时代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随着二者在各领域的交互日渐复杂与深化,系统梳理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情况对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目前缺乏对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情况系统性的分析,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以2009−2022年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协同研究文献数据以及该研究期内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深入挖掘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的协同发展情况。结果表明:①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的文献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2009−2019年(第一阶段)和2020−2022年(第二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协同关系研究日渐密切,热点主题从低碳主导向绿色金融等领域融合。②实践中,2009−2022年数字化与低碳化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显著提升,由−0.012增至0.638,达到中度协同水平。期间,协同状态经历轻度不协同−轻度协同−中度协同−中度不协同的波动,2020年降至最低值−0.599后,两年内急剧上升206.51%,呈现向高度协同转变的趋势。研究显示,我国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在理论层面实现了从涌现到松散关联再到紧密连接的过渡,实践层面二者的协同发展从波动逐渐趋于稳定,目前处于中度协同水平,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与低碳化 社会网络分析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协同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
13
作者 张甜 陈进东 +2 位作者 周晓纪 孙胜凯 张永伟 《情报杂志》 2025年第9期134-142,133,共10页
[研究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在前瞻性预测及单一数据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从“科学-技术”视角构建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Bi-LSTM的潜在影响力... [研究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在前瞻性预测及单一数据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从“科学-技术”视角构建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Bi-LSTM的潜在影响力预测方法,识别未来短期、中期、长期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和专利;其次,利用LDA模型提取研究主题,聚类合并科学主题和技术主题,并基于主题演化网络和主题共现网络识别新兴技术;最后,通过新闻数据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情感分析挖掘公众诉求。[研究结果/结论]以碳中和领域为例,基于本文提出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识别得到未来短期、中期、长期新兴技术共7项,实验结果验证了潜在影响力预测方法在识别高影响力研究中的有效性,以及融合多源信息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识别 多源数据 潜在影响力预测 多源信息融合 主题分析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