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电工电子实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宁 李沛 +1 位作者 郑军 宋晓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142,共4页
回顾与总结了多年来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阐述了它在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对该门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及具有良好成效的改革做法。探讨了电工电子实习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设想,为社... 回顾与总结了多年来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阐述了它在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对该门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及具有良好成效的改革做法。探讨了电工电子实习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设想,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实习 教学改革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车削中心热分析边界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孟玲霞 杨庆东 +1 位作者 韩秋实 郑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2,33,共4页
高速高精度车削中心在加工过程中其结构会发热,从而产生热变形,影响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位置,造成加工误差。分析车削中心整机的温度分布特点,对于如何控制机床温升、减小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意义重大。有限元热分析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温... 高速高精度车削中心在加工过程中其结构会发热,从而产生热变形,影响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位置,造成加工误差。分析车削中心整机的温度分布特点,对于如何控制机床温升、减小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意义重大。有限元热分析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温度场虚拟分析方法,其中边界条件对分析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车削中心整机有限元分析中的热边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并建立了有限元热分析模型,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初步预测了车削中心整机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有限元 边界条件 车削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车削中心整机热-结构耦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玲霞 杨庆东 +1 位作者 韩秋实 郑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22,共4页
高速高精度车削中心在加工过程中,在多种热源的作用下其结构会产生一定的热变形,影响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位置,造成加工误差。分析出车削中心整机的温度分布特点及其热变形,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减小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意义重大。文章... 高速高精度车削中心在加工过程中,在多种热源的作用下其结构会产生一定的热变形,影响工件与刀具间的相对位置,造成加工误差。分析出车削中心整机的温度分布特点及其热变形,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减小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意义重大。文章在对车削中心整机热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车削中心的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温度场及热-结构耦合分析计算,为分析热变形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及热补偿的进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中心 热变形 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 被引量:27
4
作者 韩宇 徐钢 +2 位作者 杨勇平 许诚 宋晓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4-680,692,共8页
提出应用氟塑料换热器技术,在电站锅炉尾部烟道中同时串联布置2级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GGH)与2级低温省煤器,形成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通过热力性能分析与技术经济学分析,详细研究了优化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前置MGG... 提出应用氟塑料换热器技术,在电站锅炉尾部烟道中同时串联布置2级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GGH)与2级低温省煤器,形成清洁高效协同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优化系统;通过热力性能分析与技术经济学分析,详细研究了优化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前置MGGH方案和后置MGGH方案相比,优化系统针对烟气余热进行了充分的梯级利用,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各换热器温差设计较为合理,可将换热器面积控制在较小的合理范围内,投资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换热器技术 MGGH 低温省煤器 清洁高效协同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空气预热器综合优化 被引量:31
5
作者 宋景慧 阚伟民 +2 位作者 许诚 徐钢 宋晓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常规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限制,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综合优化,将空气预热器分两级布置,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并通过改变Ⅱ级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优化低温省煤器所处的烟气温度范围,... 针对常规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限制,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综合优化,将空气预热器分两级布置,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并通过改变Ⅱ级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优化低温省煤器所处的烟气温度范围,从而得到热力学最优工况;最后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综合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通过空气预热器分级设计和合理设定关键运行参数,在热力学最佳方案下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约6.7g/(kW·h),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在年平均运行5 500h工况下,每年净收益可达2 1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参数优化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余热利用方案的热力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晓娜 韩宇 +3 位作者 张晨旭 徐钢 刘超 杨勇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8,共5页
我国电站普遍存在燃煤耗量高,机组效率低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国内某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电站传统余热利用方案和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我国电站普遍存在燃煤耗量高,机组效率低的问题,在锅炉尾部烟道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国内某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电站传统余热利用方案和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并联余热利用方案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值增至传统余热利用方案的2倍,空气加热部分火用损降低5.4MW,使空气预热器火用效率由78.3%提高至85.0%;机组热功转换效率显著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 000MW机组 烟气余热利用 热力计算 火用分析 高温烟水换热器 低温烟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碳捕集电站贫液CO_2负载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文毅 唐宝强 +3 位作者 徐钢 胡玥 杨勇平 宋晓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燃煤电站CO2捕集能耗较高的问题,在统筹考虑大规模碳捕集燃煤电站汽水系统、脱碳单元和CO2多级压缩单元的相互影响下,对脱碳单元贫液CO2负载率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碳单元再生能耗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 针对燃煤电站CO2捕集能耗较高的问题,在统筹考虑大规模碳捕集燃煤电站汽水系统、脱碳单元和CO2多级压缩单元的相互影响下,对脱碳单元贫液CO2负载率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碳单元再生能耗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贫液CO2负载率为0.26mol/mol时取得最小值;不同再生压力下,随着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脱碳单元的辅机泵功随之增大;在CO2捕集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2压缩功几乎不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大规模碳捕集燃煤电站的供电效率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贫液CO2负载率为0.26mol/mol、再生压力为250Pa时取得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贫液CO2负载率 工艺模拟 燃煤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玲霞 郑军 李忠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尝试将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培养...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尝试将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沉降式电站锅炉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钢 胡玥 +3 位作者 杨勇平 许诚 宋晓娜 宋景慧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2,164,共7页
针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锅炉出现的高度增加、管道增长及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沉降式电站锅炉设计,使汽轮机平台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平台在同一水平面,从而大幅度缩短主蒸汽、再热蒸汽冷段和热段管道长度,对管道长度变化带来... 针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锅炉出现的高度增加、管道增长及阻力损失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沉降式电站锅炉设计,使汽轮机平台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平台在同一水平面,从而大幅度缩短主蒸汽、再热蒸汽冷段和热段管道长度,对管道长度变化带来的阻力损失、机组热经济性及发电成本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式电站锅炉的管长明显缩短,当主蒸汽、再热蒸汽冷段和热段的管道长度均减少120m时,电厂热效率提高0.18%,煤耗率降低1.044g/(kW·h),管材初投资减少约6 500万元;以年利用小时取5 294h,煤价为600元/t计算,年节煤6 093t,节约燃料成本约366万元/a,降低发电成本0.28分/(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式电站锅炉 管道系统 减阻优化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型函数的α稳态分布脉冲噪声有源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沛 宋晓娜 +1 位作者 侯晓霞 张景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介绍了脉冲噪声有源噪声控制(ANC)算法,对对称α稳态(SαS)分布脉冲噪声有源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信号最小方差的S型转换的FXSIGMOIDLMS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条件,该算法不需要根据脉冲噪声的先验知识估测阀值和选择参... 介绍了脉冲噪声有源噪声控制(ANC)算法,对对称α稳态(SαS)分布脉冲噪声有源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信号最小方差的S型转换的FXSIGMOIDLMS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条件,该算法不需要根据脉冲噪声的先验知识估测阀值和选择参数,易于实现。在Matlab编程环境下,采用FXSIGMOIDLMS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对比了FXSIGMOIDLMS算法与对数变换FXlogLMS算法。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α稳态分布脉冲噪声 S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双面转印机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沛 郑军 +2 位作者 高宁 侯晓霞 张宏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90,共4页
转印是自制电路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制了电路板双面转印机,使自制电路板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主电路使用双向晶闸管进行功率调节。叙述了转印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双面转印机的结构,给出了电路图,叙述... 转印是自制电路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制了电路板双面转印机,使自制电路板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主电路使用双向晶闸管进行功率调节。叙述了转印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双面转印机的结构,给出了电路图,叙述了软件的设计。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温度170℃、加热2 min和160℃、加热3 min时转印效果好。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度高,操作方便,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转印机 电路板 双向晶闸管 MC9S08AW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密立式静压磨床有限元热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玲霞 杨庆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41,共4页
通过建立高精密数控立式静压圆台磨床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磨床的热源分析及计算,并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了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求解,得到了立式磨床的温度分布。进而搭建了机床温升实验平台,进行了卧磨头磨削平面时的机床温升实验。通... 通过建立高精密数控立式静压圆台磨床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磨床的热源分析及计算,并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了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求解,得到了立式磨床的温度分布。进而搭建了机床温升实验平台,进行了卧磨头磨削平面时的机床温升实验。通过对有限元理论分析求解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方法的可靠性,为磨床的结构优化及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磨床 热分析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的非线性变换有源控制算法研究
13
作者 李沛 张景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2,47,共5页
α稳定分布模型是描述脉冲噪声的最佳理论工具,研究了对称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的有源控制;对基于非线性变换的脉冲噪声有源控制算法进行了推导与分析,并对FXSigmod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实验证实算法消除噪声的效果。该算法无需估测阈... α稳定分布模型是描述脉冲噪声的最佳理论工具,研究了对称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的有源控制;对基于非线性变换的脉冲噪声有源控制算法进行了推导与分析,并对FXSigmod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实验证实算法消除噪声的效果。该算法无需估测阈值,容易实现,连续更新性能好,可快速有效抑制脉冲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非线性变换 有源控制 Α稳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燃煤电站机炉耦合热集成系统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杨勇平 张晨旭 +2 位作者 徐钢 黄圣伟 宋晓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5-382,共8页
针对传统电站机炉两侧在热质传递过程中均存在的"能级不匹配"现象。文中提出一种新型机炉耦合热集成系统,该系统基于炉侧空气吸热过程、汽轮机回热过程的能量品位变化规律,提出将炉侧与汽机侧的吸热和放热过程充分交叉融合,... 针对传统电站机炉两侧在热质传递过程中均存在的"能级不匹配"现象。文中提出一种新型机炉耦合热集成系统,该系统基于炉侧空气吸热过程、汽轮机回热过程的能量品位变化规律,提出将炉侧与汽机侧的吸热和放热过程充分交叉融合,通过机炉之间烟气、蒸汽、给水和空气等多工质传热过程间的充分集成,更好地实现空气预热过程和回热加热过程的能量梯级利用。结合某典型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新型热集成系统的传热特性和节能收益。结果表明:新型热集成系统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4.02 g/(kW-h),年节煤收益达1 525.49万元,系统节能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机炉耦合 热集成 综合优化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42454转向节总成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试
15
作者 韩凤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3,227,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X NASTRAN4.1对转向节总成进行静态有限分析。分析过程中采用实验大纲中的三种工况载荷进行加载,求解出每一种工况下转向节总成部件的最大受力位置点,并按照破坏强度的标准对不同的热处理方式进行选择,经分析油淬+...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X NASTRAN4.1对转向节总成进行静态有限分析。分析过程中采用实验大纲中的三种工况载荷进行加载,求解出每一种工况下转向节总成部件的最大受力位置点,并按照破坏强度的标准对不同的热处理方式进行选择,经分析油淬+回火热处理的转向节总成能满足强度要求,对此种热处理后的转向节总成进行实验测试后并进行染色探伤检测。检测结果无裂痕,完全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节总成 静态有限元分析 破坏强度 热处理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比例泄压阀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英文)
16
作者 韩凤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7,89,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valve uses proportional solenoid as a driving element so that the pressure could be real time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valve uses proportional solenoid as a driving element so that the pressure could be real timely adjusted,which will meet the needs for different pressures required by laboratory analytical instruments. By using the spring-energized reciprocating seals in the valve to strengthen the sealing performance,the safety of the high-pressur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could be improved in laboratory. In addition,it can also constitute a closed loop control with pressure sensors and flow sensors.介绍了一种电磁比例泄压阀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方法。该电磁比例泄压阀采用比例电磁铁作为驱动元件,压力可以适时调节,满足实验室内分析仪器的不同压力需求;阀体采用内嵌倾斜弹簧圈加强的往复式密封件,增强了密封能力,应用在实验室内有高压液体的分析仪器上,起着安全保护的作用。此外,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配合,还可以构成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比例泄压阀 高压密封 结构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