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 被引量:32
1
作者 杨成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群众路线是党的领导、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在政党政治时代,群众路线的基本政治涵义是将"政治群众化"、"群众政治化",以此凝聚和创造"集体意志",并为政党提供延绵不绝的合法性支持... 群众路线是党的领导、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在政党政治时代,群众路线的基本政治涵义是将"政治群众化"、"群众政治化",以此凝聚和创造"集体意志",并为政党提供延绵不绝的合法性支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对执政党而言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当然,执政党也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对待群众路线的内在缺憾,通过相应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创新主动回应群众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逻辑 意义 限度 政党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网络参与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成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公众网络参与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的政治发展逻辑,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过程的缺位。尽管公众网络参与是我国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参与形式,但它并... 公众网络参与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的政治发展逻辑,公众参与的"网络依赖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反映出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过程的缺位。尽管公众网络参与是我国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参与形式,但它并没有消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冲突。因此,加快互联网立法步伐,明确政府在公众网络参与中的组织引导职责,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解决冲突的可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网络参与 规范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策问题构建的逻辑与程序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成虎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2期94-98,共5页
政策问题的构建是政策分析的第一步,政策问题的构建应当以社会问题为逻辑起点;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政策问题的构建是一个由多阶段、多环节组成的连续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潜在政策问题的搜索、政策问题的描述、解释、预测以及对策研... 政策问题的构建是政策分析的第一步,政策问题的构建应当以社会问题为逻辑起点;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政策问题的构建是一个由多阶段、多环节组成的连续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潜在政策问题的搜索、政策问题的描述、解释、预测以及对策研究等五个阶段组成的。只有严格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程序和步骤,才能减少政策问题构建过程中的失误,才能使真正的政策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政策分析的科学地位也才能因此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分析 政策问题构建 社会问题 逻辑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性政策方案创制的逻辑与程序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成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Z期17-20,共4页
政策方案创制在整个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最终成果直接决定公共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分析性政策方案的创制是一个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分析政策问题、形成政策思路、确定政策目标、方案轮廓构想和方案细节设... 政策方案创制在整个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最终成果直接决定公共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分析性政策方案的创制是一个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分析政策问题、形成政策思路、确定政策目标、方案轮廓构想和方案细节设计五个环节组成。只有严格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创制程序,才能避免荒诞或无效的政策方案的产生,政策分析的核心使命才可能得以实现,其科学地位也才可能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逻辑程序 政策目标 政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民政策参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前提
5
作者 杨成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西方公民政策参与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背景。在现代行政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直接赋予公共政策过程以合法性,又通过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强化了公共政策过程的正当性,这是公民政策参与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原因所在。"... 西方公民政策参与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背景。在现代行政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直接赋予公共政策过程以合法性,又通过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强化了公共政策过程的正当性,这是公民政策参与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原因所在。"传送带理论"和"利益代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公民参与的现实,对于我们观察和理解全球性公民政策参与具有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策参与 合法化 传送带理论 利益代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领导干部公选面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6
作者 杨成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2-43,共2页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宁可找不到工作也要"死守"大城市,而很多偏远地区基层单位人才又严重缺乏。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评分标准 面试试题 领导干部 公选 大学毕业生 就业形势 基层单位 偏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