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PC UA的多源异构工业数据协同管理信息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章雷 李念雪 +3 位作者 李云鹏 吴国新 刘秀丽 门大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15,共8页
随着产业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的发展,海量工业数据之间的协同管理、挖掘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生产线各维度异构数据的统一调度协同管理,提出基于OPC UA的多源异构工业数据协同管理信息模型。针对长链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不同层次... 随着产业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的发展,海量工业数据之间的协同管理、挖掘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生产线各维度异构数据的统一调度协同管理,提出基于OPC UA的多源异构工业数据协同管理信息模型。针对长链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不同层次多源设备所产生的异构数据,使用OPC UA通信协议,打通多源异构数据的信息孤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制造特点以及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搭建生产线语义完整统一的信息模型,映射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使用Python开发OPC UA服务器,在服务器中完成信息模型到地址空间的映射,客户端通过预留的API实现Client/Server架构并完成数据的交互。最后,选取某铁矿生产线典型场景进行测试,将矿山安全监控系统数据、现场采集数据引入实例化信息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OPC UA的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能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协同管理,为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挖掘分析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模型 智能制造 多源异构数据 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联邦深度强化学习智能路由方法
2
作者 李学华 廖海龙 +1 位作者 张贤 周家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2-2664,共13页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传统地面网络路由方法难以直接适用,同时由于卫星星载资源受限,基于人工智能的路由方法通常学习效率较低,而协同训练需要数据共享和传输,难度大且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为此,针对上述挑战,该文提出一种...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传统地面网络路由方法难以直接适用,同时由于卫星星载资源受限,基于人工智能的路由方法通常学习效率较低,而协同训练需要数据共享和传输,难度大且存在数据安全风险。为此,针对上述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分簇的多智能体联邦深度强化学习路由方法。首先,设计了结合网络拓扑、通信和能耗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路由模型;然后,基于每颗卫星的平均连接度将星座节点划分为多个簇,在簇内采用联邦深度强化学习框架,通过簇内卫星协同共享模型参数,共同训练对应簇内的全局模型,以最大化网络能量效率。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方法对比Sarsa、MAD2QN和REINFORCE 3种基准方法,网络平均吞吐量分别提高83.7%,19.8%和14.1%;数据包平均跳数分别减少25.0%,18.9%和9.1%;网络能量效率分别提升55.6%,42.9%和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路由方法 卫星分簇 联邦深度强化学习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系统无源互调干扰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肖慧卿 田露 +2 位作者 徐湛 胡天存 赵思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功率、宽频带、多载波技术成为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无源器件产生的无源互调广泛存在于通信系统中,严重时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带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通信中断,这制约着通信系统向大带宽、大容量和高功...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功率、宽频带、多载波技术成为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无源器件产生的无源互调广泛存在于通信系统中,严重时互调产物落入接收频带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通信中断,这制约着通信系统向大带宽、大容量和高功率方向发展。因此,互调产物的抑制方法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研究焦点,是解决无源互调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无源互调现象的来源和互调干扰信号的特征出发,结合6G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背景,全面分析了无源互调干扰在空间通信、空基、船舰、地面等不同通信场景中的信号特征。从被动和主动干扰抑制两大方面对现有互调干扰抑制方法进行总结,以传统频带规划、工艺优化、器件结构优化为基础,拓展到非接触式设计、模拟抑制、基于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抑制等先进抑制方法,为后续解决互调干扰提供思路和方案。最后,总结了无源互调干扰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互调干扰 通信系统 干扰抑制 被动抑制 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移动通信实训方案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振松 李学华 王亚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5-238,272,共5页
2014年,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首次明确提出工程类专业应培养毕业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移动通信实训是通信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以校... 2014年,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首次明确提出工程类专业应培养毕业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移动通信实训是通信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以校企紧密合作为基础,建设了第3代和第4代全套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平台;制定了移动通信实训课程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了基于移动通信实训课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核机制,并通过持续优化课程方案、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形成了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移动通信实训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较好地适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实训 复杂工程问题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数控装备多源信息融合状态识别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红军 谷玉海 +1 位作者 王茂 赵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了对高档数控装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感知,实现对状态的有效识别和判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状态多源多域空间信息融合的状态识别模型,采用增殖流形的相似度进行状态识别。对高端装备的电流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信息融合,对融... 为了对高档数控装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感知,实现对状态的有效识别和判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状态多源多域空间信息融合的状态识别模型,采用增殖流形的相似度进行状态识别。对高端装备的电流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信息融合,对融合信号的时域、频域、时频域进行特征获取,重构初始特征的多域高维相空间,采用局部线性嵌入结构进行降维,优化本征维数,采用距离判据获得低维敏感特征,构建低维流形特征的增殖相似度参数实现对设备不同状态的识别。最后将该模型用于主轴试验台和某加工中心进行了试验验证,快速有效方便地识别出主轴的不同状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数控装备 多源信息 融合 状态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无线通信综合实践”课程方案设计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学华 王亚飞 +2 位作者 杨尚文 耿赛猛 刘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通信系统是通信原理系列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借助卫星通信的模式,在"无线通信综合实践"课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型卫星通信系统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软硬件结合,综合运用了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单片机应用技术等... 通信系统是通信原理系列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借助卫星通信的模式,在"无线通信综合实践"课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型卫星通信系统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软硬件结合,综合运用了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并考虑了安全、环境、法律等问题,使学生在安全用电、电磁干扰、通信频率选择等方面能够考虑非技术因素,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工程教育认证 卫星通信 非技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和多信息融合的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秀丽 徐小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6,126,共7页
针对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数据量大、提取故障特征困难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强大的感知与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和多信息融合的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方法。将多个传感器的原始时域信号数据输入深度信念网络... 针对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数据量大、提取故障特征困难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强大的感知与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和多信息融合的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方法。将多个传感器的原始时域信号数据输入深度信念网络进行训练,通过反向微调学习对深度信念网络进行整体微调,提高分类准确性,同时在训练过程采用ReLu激活函数和加入Batch Normalization,减少过拟合出现概率的同时提高了网络收敛的速度。将此方法运用到复杂数控加工中心刀具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BPNN算法和采用Sigmoid激活函数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络 复杂机电装备 ReLu激活函数 BATCH Normalization方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系统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信息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40
8
作者 徐小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32,共8页
机电系统,特别是高端、大型、关键机电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安全可靠性能够对生产、资源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现代产业需求从揭示设备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入手,提出设备运行服役中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若干信息化关键技术,研讨面临的关键... 机电系统,特别是高端、大型、关键机电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安全可靠性能够对生产、资源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现代产业需求从揭示设备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入手,提出设备运行服役中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若干信息化关键技术,研讨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的信息化技术及其仪器系统已应用于制造业等许多行业的多类型机电设备及企业集团关键设备群,在保障设备健康服役、预防安全事故、实现科学维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状态监测 故障预警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Raptor码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玮 赵彦晓 姚博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724-7728,共5页
Raptor码通过级联预编码可以很好地改善错误平层问题,但编译码的复杂度相对较高。为了降低级联Raptor码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Raptor码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外部信息转移图的渐进收敛分析,从最大化互信息的角度出发,... Raptor码通过级联预编码可以很好地改善错误平层问题,但编译码的复杂度相对较高。为了降低级联Raptor码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Raptor码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外部信息转移图的渐进收敛分析,从最大化互信息的角度出发,得到有限迭代次数约束下的校验节点度分布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译码迭代次数一定时,基于互信息最大化设计的Raptor码与码率最大化设计的Raptor码相比,具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TOR码 外部信息转移图 互信息最大化 度分布设计 迭代次数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电流场透地通信路径损耗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湛 温晓雯 张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针对水平方向地电极电流场无线强穿透信息传输需求,研究了基于极低频水平双电极电流场信道传输特性。考虑到电极半径、电极入土深度、电极间距、发射信号频率和信号传输距离等参数对透地(Through-The-Earth,TTE)通信传输性能的影响,建... 针对水平方向地电极电流场无线强穿透信息传输需求,研究了基于极低频水平双电极电流场信道传输特性。考虑到电极半径、电极入土深度、电极间距、发射信号频率和信号传输距离等参数对透地(Through-The-Earth,TTE)通信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地电极电流场TTE通信路径损耗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路径损耗的影响,确定了信号传输最佳工作参数。根据选定参数搭建了极低频电流场TTE通信系统,在200 m和400 m通信距离下测试了3~10 Hz信号的路径损耗,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救援 透地通信 地电极电流场 极低频 路径损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电极电流场透地通信的两阶段长相关信号捕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湛 张旭 杨小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04-4512,共9页
地电极电流场透地通信可以为地下强遮蔽空间信息传输提供解决方案。针对接收的电流场信号信噪比(SNR)低、易畸变且受载波频偏影响大导致捕获困难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长同步信号帧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频偏粗估计和精估计的两阶... 地电极电流场透地通信可以为地下强遮蔽空间信息传输提供解决方案。针对接收的电流场信号信噪比(SNR)低、易畸变且受载波频偏影响大导致捕获困难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长同步信号帧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频偏粗估计和精估计的两阶段长相关信号捕获算法。该算法第1阶段利用接收时域信号中的训练符号,依据最大似然算法进行采样间隔偏差粗估计,并计算采样点补偿间隔粗估计值。第2阶段结合粗估计值和接收信噪比,确定采样点补偿间隔精估计值的遍历范围,进而设计本地补偿后的长相关模板信号,实现电流场信号的精确捕获。本研究在距离地面30.26 m的地下强遮蔽空间中进行了算法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滑动相关算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捕获成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遮蔽空间 透地通信 地电极电流场 长相关模板信号 捕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吸收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彦鑫 刘佳欣 张鉴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1-1910,共10页
通信行业目前耗能已占据了全球耗能的3%以上,因而考虑在通信系统中全部或者部分依赖清洁能源完成系统功能。清洁能源的吸收与优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总结了能量吸收型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各种主流能量吸收方式及特点;综述了... 通信行业目前耗能已占据了全球耗能的3%以上,因而考虑在通信系统中全部或者部分依赖清洁能源完成系统功能。清洁能源的吸收与优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总结了能量吸收型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各种主流能量吸收方式及特点;综述了针对不同能量吸收场景提出的有效通信系统资源分配算法,包括发展沿革、研究现状、优缺点分析等,主要分为离线与在线、单任务与多任务、能量吸收设备组网几种情况阐述,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为各种新出现的资源分配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资源分配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纹理特征和边缘信息的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邱中原 朱希安 郁建林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5,共6页
针对基于光谱信息的遥感监督分类精度低以及分类结果中交界处错分和内部存在小面积图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纹理信息的监督分类方法和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分类后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彩色的灰度共生矩阵(color gray level co-o... 针对基于光谱信息的遥感监督分类精度低以及分类结果中交界处错分和内部存在小面积图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纹理信息的监督分类方法和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分类后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彩色的灰度共生矩阵(color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CGLCM)提取图像的纹理信息,并将纹理图像结合原图像各个波段在ENVI 5.1平台下进行监督分类,然后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原始影像的边缘图像,通过边缘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区域统计来改善分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辅以CGLCM纹理特征的监督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相对于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总Kappa系数提高了0.107 6,精度提高了8.53%。依据边缘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处理,有效保留原始影像边缘特征的同时,很好地滤除了分类结果中的小面积图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特征 彩色灰度共生矩阵 边缘检测 监督分类 图斑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词义信息的中文短语句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立飞 李红莲 +1 位作者 吕学强 吴云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9-1113,1154,共6页
针对目前融合词义信息的短语句法分析过程中,多义词词义消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性消歧的中文短语句法分析方法。首先构建具有词性信息的同义词字典;然后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词语进行词义替换,利用多义词的词性区分其不同的词义... 针对目前融合词义信息的短语句法分析过程中,多义词词义消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性消歧的中文短语句法分析方法。首先构建具有词性信息的同义词字典;然后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词语进行词义替换,利用多义词的词性区分其不同的词义。在宾州中文树库(CTB)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为80.30%,召回率为78.12%,F值为79.19%。相对于没有进行词性消歧的系统,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短语句法分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句法分析 同义词词林 知网 一词多义 词义消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信道状态信息的室内定位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谦 吴韶波 +1 位作者 姜冰 王明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3-1368,共6页
多径效应导致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方法精度不高,采用更细粒度的物理层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区分不同路径,提高定位精度。在已有基于CSI室内定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得到CSI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并结... 多径效应导致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方法精度不高,采用更细粒度的物理层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区分不同路径,提高定位精度。在已有基于CSI室内定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得到CSI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并结合目标位置所测得的CSI值回归出目标与发射端的距离,最后通过三边定位法预测出目标的位置坐标。实验表明,相比基于RSSI的定位方法以及已有的基于CSI的定位方法,所提方法2 m以内的误差概率提高了将近40%和20%,有效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信道状态信息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距离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信息的高速自旋飞行体转速测量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江 刘宁 +1 位作者 苏中 戚文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918,共6页
针对目前制导炮弹这类高速自旋飞行体转速变化范围大,且难以实现全程转速有效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时域标量归一信息的转速实时在线测量方法:首先,研究高速自旋条件下的飞行体地磁运动特征,根据初始时间窗内接收的数据确定初... 针对目前制导炮弹这类高速自旋飞行体转速变化范围大,且难以实现全程转速有效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时域标量归一信息的转速实时在线测量方法:首先,研究高速自旋条件下的飞行体地磁运动特征,根据初始时间窗内接收的数据确定初始归一幅值,并计算初始转速;其次,通过前一时刻得出的转速计算下一个时间窗长度,在时间窗内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动态归一处理;最后,判断地磁零点时刻,根据所得零点计算转速,并计算下一个时间窗长度,以此类推,最终实现实时运动转速计算。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转速值与实际设定值相差不超过8.2%,实现了对高速自旋飞行体全程转速的有效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自旋飞行体 地磁信息 转速测量 地磁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I量化故障信息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宇恒 蒋章雷 +1 位作者 梁好 毕浩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6-842,共7页
针对复杂工况下行星齿轮箱的故障信息难以量化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有效指数(HEI)量化故障信息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频率切片后的频带信号进行了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RCM... 针对复杂工况下行星齿轮箱的故障信息难以量化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谐波有效指数(HEI)量化故障信息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频率切片后的频带信号进行了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RCMDE)值计算,选取故障特征多的频带进行了信号重构,使用多点最优调整的最小熵解卷积(MOMEDA)对重构信号中的故障冲击成分进行了准确提取;通过建立谐波有效指数,量化了包含在振动信号中的故障信息,实现了对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最后,使用行星齿轮箱齿面磨损故障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中故障特征的提取;从处理后信号的频谱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行星轮故障特征频率f p=7.03 Hz及其倍频nf p;实验数据中的HEI值为3.47×10-6,可以作为衡量行星齿轮箱故障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有效指数 行星齿轮箱 故障诊断 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 最小熵解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煌 王国权 孙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8-35,共8页
针对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对感知系统要求精准和实时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和相机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系统。建立了传感器感知模型,视觉信息采用YOLO v4图像识别算法,距离信息通过对点云的滤波、聚类获取,对点云的倾斜问题采用... 针对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对感知系统要求精准和实时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和相机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系统。建立了传感器感知模型,视觉信息采用YOLO v4图像识别算法,距离信息通过对点云的滤波、聚类获取,对点云的倾斜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地面拟合的旋转处理算法进行校正,将图像坐标与点云坐标采用欧式距离策略进行目标信息融合。试验结果表明,雷达算法能够完成三维目标检测,YOLO v4图像识别算法对交通锥桶的检测平均精度为97.5%,u、v方向上的平均像素误差率在1%,目标检测系统在准确率、实时性方面达到实际行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 v4 点云聚类检测 信息融合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架构下的软件定义信息中心网络概率路由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宇彤 周金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传统的TCP/IP路由以IP地址为中心,信息传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网络用户需求。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CN)开始成为研究热点,ICN以内容为中心,可以高效传输信息。为了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 传统的TCP/IP路由以IP地址为中心,信息传输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网络用户需求。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CN)开始成为研究热点,ICN以内容为中心,可以高效传输信息。为了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和分段路由技术的优势,提高SDN控制器效率,减少网络传输时延,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ICN的集中式架构。为进一步利用无标度网络对ICN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控分离的自适应概率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的方法调节数据包在节点发送的概率,使网络获取更佳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最短路径算法和效率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提升网络容量,有效降低平均路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心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分段路由 概率路由算法 网络容量 平均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多遮挡物干扰的光场深度信息估计算法
20
作者 罗灿 李学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200,共8页
针对光场的深度信息估计中,由遮挡带来的干扰,造成遮挡处的深度值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抗多遮挡物干扰的光场深度信息估计算法。对场景点的angular patch图像进行多遮挡物分析,分析遮挡物的位置分布特性。基于分类的思想提出改进AP... 针对光场的深度信息估计中,由遮挡带来的干扰,造成遮挡处的深度值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抗多遮挡物干扰的光场深度信息估计算法。对场景点的angular patch图像进行多遮挡物分析,分析遮挡物的位置分布特性。基于分类的思想提出改进AP(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算法将场景点的angular patch图像进行像素点分类,将遮挡物和场景点分离。对分离遮挡物后的angular patch图像提出联合像素强度信息熵及中心方差的目标函数,最小化该函数,求得场景点的初始深度值估计。对初始深度值估计提出基于MAP-MRF(最大后验估计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框架的平滑约束能量函数进行平滑优化,并采用图割算法(Graph Cut Algorithm)求解,得到场景的最终深度值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深度信息估计算法,所提算法提升了遮挡处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 深度信息估计 遮挡干扰 图像聚类 目标函数 MAP-MRF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