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系统的水量平衡与碳、氮、磷平衡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永第 黄超 +3 位作者 赵果元 李红梅 唐海 赵不凋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6期45-46,129,共3页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不同,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通常具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增强了湿地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其中植物供氧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水量平衡对于湿地处理效果的衡量具有...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不同,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通常具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增强了湿地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其中植物供氧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水量平衡对于湿地处理效果的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氮和磷平衡有助于理解湿地系统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湿地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通常不等,准确计量湿地的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量平衡 碳氮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与修复措施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果元 李文杰 +3 位作者 李默然 崔卫华 陈安生 常永第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7期89-92,共4页
目前洱海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加剧,致使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遭到破坏,尤其是洱海流域内最敏感和脆弱的湖滨带区域,生态破坏更为严重。为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本文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调查和湖滨带... 目前洱海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加剧,致使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遭到破坏,尤其是洱海流域内最敏感和脆弱的湖滨带区域,生态破坏更为严重。为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本文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调查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湖滨带生态修复和重建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湖滨带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滨带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过渡带结构。健康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湖泊生态系统是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湖滨带 生态现状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AS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探讨
3
作者 赵果元 车爱玮 +3 位作者 朱天才 路竟华 李默然 陈安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1期78-79,176,共3页
ICEAS工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ICEAS工艺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处理单元中设备安装施工的要点,并总结了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ICEAS 设备安装: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