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分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ACL损伤危险因素的差异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美珍 刘卉 +4 位作者 刘万将 郭鑫 秦宁宁 李翰君 于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47,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前交叉韧带(ACL)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运动水平和性别对完成侧切动作时ACL损伤概率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集男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完成侧切动作时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模拟... 目的:通过建立前交叉韧带(ACL)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运动水平和性别对完成侧切动作时ACL损伤概率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集男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完成侧切动作时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模拟的ACL损伤试跳数据。通过t检验确定模拟得到的损伤和未损伤动作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发生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与ACL负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损伤概率女、男之比分别为18.36和13.04。模拟得到的损伤与非损伤试跳相比,男性篮球运动员和普通男大学生腓肠肌肌力(P=0.553,P=0.773)、女性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旋内力矩(P=0.981)和普通男大学生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0.810)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余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各项指标在损伤与非损伤试跳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除压力中心到踝关节水平距离(P=0.114)、矢状面(P=0.061)和非矢状面负荷(P=0.58)在性别和运动水平间无交互作用外,其余指标均表现为显著性交互作用(P<0.01)。结论:运动水平和性别都会影响ACL损伤危险因素,且性别对危险因素的影响受运动水平的影响。整体而言,女性比男性,专业篮球运动员比无训练经验的同龄大学生产生ACL损伤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损伤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 篮球 运动员 普通大学生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卉 张美珍 +2 位作者 李翰君 曲毅 于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43,共6页
目的:确定大学生男、女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下肢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和性别差异,确定有无足球训练对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定期参加足球训练的大学生和无训练背景的普通大学... 目的:确定大学生男、女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下肢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和性别差异,确定有无足球训练对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定期参加足球训练的大学生和无训练背景的普通大学生完成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时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与结论:多个与ACL负荷有关的生物力学指标在性别间、动作间和群体间存在差异。女子足球运动员完成侧切和急停起跳动作时的膝关节屈角较小,足底压力中心更靠近脚尖。足球运动员在完成侧切跑时受到了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和膝关节力矩影响。结果说明,不良的落地技术是使女性运动员ACL损伤高发的原因,而足球运动员所受外力较大可能是其ACL损伤率高于非运动员群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危险因素 生物力学 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特征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世明 刘学贞 许全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4,49,共4页
采用摄像与录像解析的方法对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对比研究。沙滩排球扣球起跳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相比 ,人体重心运动特征表现为 :起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小 ,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大 ;加速蹬... 采用摄像与录像解析的方法对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对比研究。沙滩排球扣球起跳与室内排球扣球起跳相比 ,人体重心运动特征表现为 :起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小 ,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大 ;加速蹬伸阶段人体重心上升位移短 ,垂直腾起速度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心 扣球 室内排球 沙滩排球 起跳阶段 水平速度 蹬伸 对比研究 生物力学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振法运动轨迹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冼思彤 于天源 +5 位作者 刘卉 马驰 陶艳红 刘暄慈 张林峰 贾文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4-1087,11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振法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参数分析,揭示振法的空间运动规律和特征。方法:2名临床工作20年以上的推拿医生对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振法操作,应用动态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结果:1号操作者手指的运动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食指>... 目的:通过对振法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参数分析,揭示振法的空间运动规律和特征。方法:2名临床工作20年以上的推拿医生对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振法操作,应用动态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结果:1号操作者手指的运动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拇指,最大振幅5.74mm,最小振幅0.43mm。2号操作者手指的运动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食指>中指>小指>无名指>拇指,最大振幅2.59mm,最小振幅0.81mm;1号操作者手指频率由大到小分别为:拇指>小指>中指>无名指>食指;腕部运动频率仅次于拇指和小指。最高频率560次/min,最低频率272次/min。2号操作者手指频率由大到小分别为:中指>小指>拇指>无名指>食指;腕部运动频率仅次于中指。最高频率329次/min,最低频率305次/min。结论:1振法是一种规律性的小幅度的中频颤动手法。2不同操作者的操作有区别,共性是最大振幅均出现在食指,运动频率较高的均是拇指、中指和小指,腕关节的振幅和频率均较高,提示掌振法是协调统一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法 运动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刘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6,共7页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打动作 上肢 生物力学分析 KAN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干不同负重方式对人体步行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功赫 曲峰 +2 位作者 杨辰 万祥林 李秋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研究躯干采用不同负重方式时人体行走的步态特征,探讨躯干不同负重方式对步态的影响,为日常行走的负重方式的选择或仿生机器人的设计提供参考。选用10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佩戴特制负重架,分别进行躯干基础负重、躯干前负重和躯干... 研究躯干采用不同负重方式时人体行走的步态特征,探讨躯干不同负重方式对步态的影响,为日常行走的负重方式的选择或仿生机器人的设计提供参考。选用10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佩戴特制负重架,分别进行躯干基础负重、躯干前负重和躯干后负重3种状态下的行走,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Moti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运动学、动力学数据。结果显示,在行走过程中与后负重相比,前负重显著增加了步宽、重心的水平摆动幅度、踝最大背屈角度、最大伸髋角度、最大伸髋力矩、髋正功、最大伸膝力矩、膝负功,显著减小了步长、躯干前后倾幅度、踝最大跖屈力矩。结论认为,人体前负重行走时,具有更小的步长和更大的步宽,会造成更多的能量消耗;躯干的向后倾斜,腰背部肌肉更容易疲劳,长此以往,更容易造成下腰痛的发生;同时,大腿肌肉用力增大,消耗更多的能量,长时间行走,大腿肌肉会更快疲劳;在设计前负重两足步行机器人时也应适当调整相应参数,增大驱动力,满足更多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负重方式 步行 躯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队射箭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肌电特性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秀丽 刘卉 刘学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运用美国产Noraxon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国家射箭队男、女各1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在射箭动作的不同阶段尚存在部分不合理的肌肉用力特点;相对来说,无论是举弓时的肌肉激活顺序、主要肌肉用力特点,还是动作的... 运用美国产Noraxon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国家射箭队男、女各1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在射箭动作的不同阶段尚存在部分不合理的肌肉用力特点;相对来说,无论是举弓时的肌肉激活顺序、主要肌肉用力特点,还是动作的一致性,均是女子运动员较男子运动员合理;以肌电RMS幅值的"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这个派生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多支箭肌肉用力的一致性评价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技术 表面肌电 动作一致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特点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秀丽 王向东 刘学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2,共4页
运用footscan balance测试系统对国家高水平手枪、步枪射击运动员进行了平衡稳定性的的测试,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所有射击运动员中男子手枪运动员身体姿态的平衡稳定性及调节能力最差;第二,射击训练只能使睁眼状态下身体晃... 运用footscan balance测试系统对国家高水平手枪、步枪射击运动员进行了平衡稳定性的的测试,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所有射击运动员中男子手枪运动员身体姿态的平衡稳定性及调节能力最差;第二,射击训练只能使睁眼状态下身体晃动面积和前后晃动幅度减小;第三,一般平衡稳定性指标(身体重心前后、左右晃动幅度、轨迹长度、晃动面积)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特点,而派生指标——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轨迹总长度与晃动面积的比值),既显示平衡稳定性,又能体现姿态调节能力,在晃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其值越大,表明调节能力越强,晃动的频率越快,身体平衡稳定性越好,在实射时对枪支的影响越小,可作为射击运动员的评价和选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击运动员 平衡稳定性 足底压力中心 姿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辛几何的运动员表面肌电信号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牛迅 曲峰 王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为对肌电信号的物理解释做出探索性的工作 ,本文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辛几何的方法 ,对不同等级短跑运动员腿部不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应用上述 2种方法可对运动员等级和竞技状态做出有效的评价 ,而且 2... 为对肌电信号的物理解释做出探索性的工作 ,本文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辛几何的方法 ,对不同等级短跑运动员腿部不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应用上述 2种方法可对运动员等级和竞技状态做出有效的评价 ,而且 2种方法对肌电信号处理结果的一致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描述肌肉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辛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步态指标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赵芳 周兴龙 +2 位作者 张振清 刘学贞 曲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8-81,共4页
分析139名中老年人在正常步行下的步态,研究从中年到老年这一衰老过程中步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周期的划分,步长与步速,髋、膝、踝及力的变化,中年人与老年人存在较大差别,老年人的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跖屈和屈膝等... 分析139名中老年人在正常步行下的步态,研究从中年到老年这一衰老过程中步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周期的划分,步长与步速,髋、膝、踝及力的变化,中年人与老年人存在较大差别,老年人的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跖屈和屈膝等动作变缓慢,仲髋动作不充分,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时拖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步态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庆来 刘学贞 +1 位作者 陈丰才 李继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峰力值 峰力值时间 冲量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特点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卉 苏玉林 于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0-247,共8页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大部分是非接触性原因造成的。理解前交叉韧带受力和损伤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损伤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特点及其受力和损伤机制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下肢矢状面的生物...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大部分是非接触性原因造成的。理解前交叉韧带受力和损伤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损伤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特点及其受力和损伤机制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下肢矢状面的生物力学是前交叉韧带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较小的膝关节屈角,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较大的股四头肌力。其中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引发较大的股四头肌力和胫骨近端向前的拉力从而增加前交叉韧带负荷。较小的膝关节角合并较大的髌韧带与胫骨夹角和前交叉韧带倾斜角会增大韧带负荷。交叉韧带并不是承受膝关节内、外翻和内旋力矩的主要结构。膝关节仅受内外翻和内外旋力矩不太可能引起临床所见前交叉韧带单独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运动医学 生物力学 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的触觉舒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卉 刘静民 +2 位作者 郑秀媛 曲毅 于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1,共8页
舒适是消费者对鞋品质的重要要求之一,鞋的舒适性是指人们在穿着过程中对鞋的心理和生理感受的综合评价,是指鞋符合人足形态结构和功能要求的程度。人对鞋舒适度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舒适度、嗅觉舒适度和触觉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 舒适是消费者对鞋品质的重要要求之一,鞋的舒适性是指人们在穿着过程中对鞋的心理和生理感受的综合评价,是指鞋符合人足形态结构和功能要求的程度。人对鞋舒适度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舒适度、嗅觉舒适度和触觉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在鞋的触觉舒适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研究现状,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鞋的舒适性及制定鞋的舒适性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综合分析以往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受试者对鞋的舒适性的判断,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也造成很难确定某因素对舒适性影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球飞行参数即时反馈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信海 金季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铅球飞行参数即时反馈系统"利用减影技术,用两个CCD窄缝像机,对铅球飞行轨迹上的两个点的高度与时间实现了实时检测。在给定出手高度的条件下,计算机分别计算出铅球的出手角度、出手速度、最佳出手角度等飞行参数,然后提供... "铅球飞行参数即时反馈系统"利用减影技术,用两个CCD窄缝像机,对铅球飞行轨迹上的两个点的高度与时间实现了实时检测。在给定出手高度的条件下,计算机分别计算出铅球的出手角度、出手速度、最佳出手角度等飞行参数,然后提供一个角度大于或偏于最佳出手角的反馈信息。下一次投掷时,系统能够根据上一次投掷的情况给运动员提供一个建议,即出手角度应该高一点或低一点。实验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做到实时检测、实时反馈,是一台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理想辅助器材,该设备尤其适合于具有较高水平的铅球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球 飞行参数 即时反馈系统 减影技术 出手角度 技术训练 运动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跟高度对青年女性下楼梯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时会娟 吴肖洁 +1 位作者 李翰君 刘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3,共8页
目的研究鞋跟高度对青年女性下楼梯步态的影响,分析女性穿高跟鞋下楼梯时的风险因素。方法利用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测试17名青年女性穿4种不同鞋跟高度皮鞋下楼梯的步态,计算受试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结果与穿平跟鞋相比,... 目的研究鞋跟高度对青年女性下楼梯步态的影响,分析女性穿高跟鞋下楼梯时的风险因素。方法利用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测试17名青年女性穿4种不同鞋跟高度皮鞋下楼梯的步态,计算受试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结果与穿平跟鞋相比,穿3、5、7 cm高跟鞋下楼梯时步态周期增大,支撑相和双支撑相所占步态周期比例减小,步宽显著减小。与穿平跟鞋相比,穿5、7 cm高跟鞋下楼梯时踝关节矢状面内关节活动幅度均较小,穿3、5、7 cm高跟鞋时踝关节水平面内关节活动幅度均较大。穿3、5 cm高跟鞋时膝关节矢状面内关节活动度显著小于穿平跟鞋,穿3、5、7 cm高跟鞋时膝关节水平面内关节活动幅度显著大于穿平跟鞋。穿5、7 cm高跟鞋时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显著大于穿平跟鞋,穿3、5、7 cm高跟鞋时髋关节最小屈曲角度显著大于穿平跟鞋。结论随着鞋跟高度的增加,下楼梯时摆动期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和步态周期都增大,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后期)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和步宽都减小,增加了下楼梯时跌倒的危险;同时,踝、膝关节矢状面内的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减小,水平面内的关节活动幅度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鞋跟高度对穿着者下楼梯步态的影响特征和规律,为分析下楼时可能出现的损伤危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跟鞋 平跟鞋 下楼梯 步态分析 支撑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弹力袜对青年女性穿高跟鞋步行时下肢关节负荷及肌肉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肖洁 李翰君 +1 位作者 刘卉 时会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了解弹力袜压力对青年女性穿高跟鞋正常步行时下肢关节负荷与肌肉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健康青年女性,穿着高跟鞋在跑台行走30min。利用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测量30min行走前后连续纵跳高度、步态的运动学数据,并计算... 目的:了解弹力袜压力对青年女性穿高跟鞋正常步行时下肢关节负荷与肌肉疲劳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健康青年女性,穿着高跟鞋在跑台行走30min。利用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测量30min行走前后连续纵跳高度、步态的运动学数据,并计算步行时膝、踝关节的负荷。运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压力和疲劳前后对穿高跟鞋步行下肢关节运动和关节负荷的影响。结果:不同压力弹力袜对穿高跟鞋步行时膝关节角度有显著影响(屈曲P=0.024、内收P=0.033、外展P=0.025、内旋P=0.027、外旋P=0.014),穿弹力袜行走时膝踝关节关节负荷有显著增加(膝P<0.001、踝P=0.041),而疲劳前后纵跳高度差明显减小(P=0.018);但弹力袜压力大小对关节负荷和纵跳高度差影响不显著。结论:合适的(中低压力)弹力袜可以减轻穿高跟鞋导致的膝关节角度的过度变化,压力的施加会增大穿高跟鞋步行时膝踝关节负荷。一定压力(中级压力)的弹力袜可以延缓穿高跟鞋步行后的疲劳程度。弹力袜可以减轻疲劳对步态的不良影响,缓解穿高跟鞋步行疲劳时膝关节角度的过度改变,减缓疲劳后膝踝关节负荷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袜 高跟鞋 关节负荷 肌肉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佳浩 边升太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9-349,共1页
目的足是人体正常行走下唯一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身体部位,足底压力反映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和功能信息。综述不同年龄段人群足底压力特点及足底压力分析在临床医学和康复工程中的应用,为足部康复评估效果及定制个性化鞋垫提供... 目的足是人体正常行走下唯一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身体部位,足底压力反映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和功能信息。综述不同年龄段人群足底压力特点及足底压力分析在临床医学和康复工程中的应用,为足部康复评估效果及定制个性化鞋垫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等数据库输入plantar pressure、gait、load等英文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 康复工程 身体部位 EBSCO 英文关键词 生理结构 康复评估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