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理研究.IV.线粒体质子跨膜势能、质子漏与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聂金雷 蒋春笋 +2 位作者 张勇 时庆德 刘树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以运动、外源性补充CoQ以及运动合并补充CoQ作为干预手段 ,观察线粒体能量转换速率、质子漏与活性氧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和代谢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1)安静对照组 (... 目的 :以运动、外源性补充CoQ以及运动合并补充CoQ作为干预手段 ,观察线粒体能量转换速率、质子漏与活性氧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和代谢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1)安静对照组 (R ,n =6 ) ;2 )运动中对照组 (Em ,n =6 ) ;3)力竭对照组 (Ei,n =6 ) ;4)安静补药组 (QR ,n =6 ) ;5 )运动中补药组 (Qm ,n =6 ) ;6 )力竭补药组 (Qi,n =6 )。采用三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模型 ,测定心肌线粒体ROS产生速率、线粒体膜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比值 (H+/ 2e)以及线粒体态 4呼吸速率。结果 :(1)Em和Qm组心肌线粒体ROS产生、H+/ 2e和态 4呼吸分别比R和QR组显著增高 ,并且 ,Qm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Em组。 (2 )相关分析表明 ,ROS产生速率分别与H+/ 2e和态 4呼吸速率呈正相关。结论 :运动所致的心肌线粒体质子跨膜势能升高引发了活性氧的生成增加 ,并进而增加质子漏 ,“活性氧循环”与Q循环和质子循环并存和共同运转可能是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及代谢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线粒体膜分子机理 线粒体质子跨膜势能 质子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置疑与推敲 被引量:3
2
作者 陆一帆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体育生物科学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因素 ,包括研究的理念 ,研究的切入点 ,研究的基本设计 ,研究的数理分析等。就目前我国体育生物科学研究中的有关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初步的看法 ,以求在研究水平和研究价值上对体育科学进行一些反思 。
关键词 体育生物科学 研究 方法 置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VO_2max疲劳运动和口服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清雄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慧 张勇 +2 位作者 陆一帆 方子龙 陈家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和方法:以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为实验对象,以中等强度(70%VO-2max)跑台耐力运动至疲劳为运动模型,观察中等强度一次长时间疲劳性运动对雄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口服不饱和脂肪酸对疲劳运动时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影... 目的和方法:以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为实验对象,以中等强度(70%VO-2max)跑台耐力运动至疲劳为运动模型,观察中等强度一次长时间疲劳性运动对雄激素分泌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口服不饱和脂肪酸对疲劳运动时血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一次长时间疲劳性运动后,血清总睾酮(totaltestosterone,TT)和游离睾酮(freetestosterone,FT)水平明显下降;服用亚油酸(linoleicacid,LA)运动至疲劳后,FT水平增加,较未服用LA组F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次长时间疲劳运动导致雄激素水平及其生物活性的降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影响血清中FT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可能通过改变运动后内源性雄激素的分布状态,改变疲劳运动后低水平的雄激素活性状态,对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疲劳的恢复具有生理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雄激素 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衰老进程中线粒体氧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4
作者 蒋春笋 张勇 时庆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关键词 运动 衰老 线粒体 氧应激介导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前集训期对优秀散手运动员某些免疫指标和身体机能的监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廉景丽 矫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2,282,共4页
为研究长期运动训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优秀散手运动员赛前集训期内的某些免疫指标和身体机能进行了监测。结果赛前集训期内运动员血清IL-2浓度升高,S-IL-2R浓度降低,TNF-α浓度则基本保持不变。分析表明尽管机体免... 为研究长期运动训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优秀散手运动员赛前集训期内的某些免疫指标和身体机能进行了监测。结果赛前集训期内运动员血清IL-2浓度升高,S-IL-2R浓度降低,TNF-α浓度则基本保持不变。分析表明尽管机体免疫指标和机能指标在赛前集训期内有所变化,但免疫机能仍处于正向调节节段。IL-2与S-IL-2R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两者结合起来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集训期 IL-2 S-IL-2R TNF-α 身体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类中药对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补体及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枫 谢敏豪 +1 位作者 李国平 杨天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采用实验法 ,观察服用补肾益气类中药后 ,对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体内补体 (C3、C4 )及白介素 -2 (IL -2 )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 ,补肾益气类中药的应用 ,可防止运动员体液免疫水平的下降。
关键词 补肾益气类中药 重竞技项目 运动员 补体 白介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宋亚军 谢敏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2,共5页
从"中枢疲劳"假设与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中药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就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有关问题试作综述。
关键词 中医药 单胺类神经递质 运动性中枢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无氧训练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武桂新 严翊 冯炜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3,110,共4页
给SD大鼠灌胃290 mg/KgB.W/d剂量的壳聚糖,同时在静水中负重13%~18%B.W,进行6 d大强度间歇游泳训练,每天进行8组练习,每组练习持续时间20 s,休息间歇40 s。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保持大鼠在无氧训练中的运动能力,促进大强度训练中糖原的合... 给SD大鼠灌胃290 mg/KgB.W/d剂量的壳聚糖,同时在静水中负重13%~18%B.W,进行6 d大强度间歇游泳训练,每天进行8组练习,每组练习持续时间20 s,休息间歇40 s。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保持大鼠在无氧训练中的运动能力,促进大强度训练中糖原的合成,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加速机体在大强度训练后的恢复。壳聚糖是值得开发的运动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壳聚糖 无氧训练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R基因(CAG)n多态性与跑节省化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1 位作者 席翼 文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AR基因外显子1(CAG)n重复多态性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群体的分布特征以及其与跑节省化初始值及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对101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进行18 w的耐力训练,测定训练前后12 km/h跑速下的跑节省化相关指标。GeneScan加... 目的探讨AR基因外显子1(CAG)n重复多态性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群体的分布特征以及其与跑节省化初始值及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对101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进行18 w的耐力训练,测定训练前后12 km/h跑速下的跑节省化相关指标。GeneScan加测序的方法分析AR基因(CAG)n多态性。结果(1)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人群中AR基因(CAG)n重复多态存在15种等位基因,其中(CAG)22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达到19%;(2)连续分割方法划分基因型,发现≤23次重复组RE的VO2初始值显著高于>23次重复组;但不同基因型的RE的训练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R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与跑节省化的初始值存在关联,但与训练效果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跑节省化 有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兴奋剂的使用与禁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凡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3,共2页
对兴奋剂的使用与禁用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在世界体坛 ,兴奋剂屡禁不止的原因与兴奋剂检测的技术局限性、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对公平竞争的片面理解以及对使用兴奋剂的危害认识不清有关 ,与没有从源头上惩治也不无关系。
关键词 兴奋剂 竞技体育 反兴奋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