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β/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小慧 胡扬 李燕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3-374,395,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β(ACC-β)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β(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的相关性,寻找与有氧耐力表型相关的遗传学分子标记。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对123名中国北方汉族优秀长跑运动...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β(ACC-β)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β(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的相关性,寻找与有氧耐力表型相关的遗传学分子标记。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对123名中国北方汉族优秀长跑运动员与127名中国北方汉族普通大学生ACC-β和CPT-1β基因区的5个SNP位点进行解析并比较分析。结果:运动员组5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CC-β基因的rs2300455和rs2268393位点(D'=0.95,r2=0.161)存在强连锁不平衡。CPT-1β基因的rs470117和rs131758位点(D'=0.98,r2=0.535)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建单体型分析,未发现不同单体型频率与有氧耐力表型相关联。结论:ACC-β基因rs2075260、rs2300455和rs2268393多态位点及CPT-1β基因rs470117、rs131758多态位点与有氧耐力不相关,不能作为耐力表型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β CPT-1β 基因多态性 有氧耐力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β和PRC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2 位作者 李燕春 龚丽景 金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家族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4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家族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4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分析阳性关联多态性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β的4个多态性位点,rs17110586、rs32579、rs2161257、rs1760056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相关共活化因子的2个多态性位点:rs7114388、rs4817960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与对照组分布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β的rs251466仅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达到显著性。2)rs17600568和rs4917960不改变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s2161257下调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但2个纯合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rs251466、rs17110586、rs32579和rs7114388上调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但rs32579,2个纯合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3个多态性位点在2个纯合子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员频率高的基因型有显著高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论:rs17110586和rs17114388与优秀耐力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状态关联,并且上调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耐力运动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1β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小慧 胡扬 +1 位作者 席翼 文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为了研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β)基因区的rs 131758、rs 470117多态位点以及由其组成的单体型与有氧耐力训练前后敏感性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作为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标记的可行性,对102名中国北方汉族青年进行为期18周的有... 为了研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β)基因区的rs 131758、rs 470117多态位点以及由其组成的单体型与有氧耐力训练前后敏感性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作为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标记的可行性,对102名中国北方汉族青年进行为期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采用活动跑台的逐级递增运动负荷方法测定训练前后"跑节省化"(RE)相关指标;采用卧式蹬车的极限下递增定量负荷运动方式测定训练前后不同负荷状态下(安静时、50 W、100 W、150 W、恢复期)的心脏结构指标;由心脏结构指标获得心脏功能相关指标。采用MALDI-TOF MS方法解析受试者基因组DNA rs 131758、rs 470117多态位点基因型。分析训练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rs 131758位点的AA型与训练后跑节省化时心率(ΔHRRE)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2)rs131758位点的AA型与训练后心脏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ΔPWS指标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3)由rs 131758-rs 470117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T与训练后安静时每搏输出量指数(ΔSVI)、心动周期(ΔT)、心输出量指数(ΔCOI)的训练敏感性相关联。说明:rs 131758位点的AA型和由rs131758-rs470117位点组成的AT单体型可以作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对有氧耐力训练敏感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有氧耐力 训练敏感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男性心脏功能表型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4 位作者 李燕春 包大鹏 刘刚 席翼 文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2,81,共8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的5个编码基因(PPP3CA、PPP3CB、PPP3CC、PPP3 R1和PPP3 R2)的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及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青年健康男子完成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安静...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的5个编码基因(PPP3CA、PPP3CB、PPP3CC、PPP3 R1和PPP3 R2)的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及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青年健康男子完成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安静、次最大负荷(50 W、100 W和150 W)下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采用PCR-RFLP和MALDI-TOF MS对多态性进行分型,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进行多重比较的修正。结果:1)rs3763679(PPP3CA)与安静时的心率初始值关联;2)rs1879793、rs1075534、rs7430、rs2461483和rs10108011(PPP3CC)与恢复期的每搏量或/和心输出量的训练敏感性关联;3)rs1407877(PPP3 R2)与次最大负荷(50 W)下的射血分数的训练敏感性关联。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可能部分解释心脏功能指标的个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指标 耐力训练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2 位作者 李燕春 龚丽景 金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1-488,506,共9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4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优秀耐力运动员组(235人)和对照组(504人)中的分...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4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优秀耐力运动员组(235人)和对照组(504人)中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分析阳性关联多态性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2)rs6821591的TT基因型、rs12650562的TT基因型、rs12374310的CC基因型、rs4452416的GG基因型和rs4697425的AA基因型在运动员组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rs4452416的GG基因型频率较低。结论:PGC-1α基因的rs6821591、rs12650562、rs12374310和rs4697425四个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状态关联,并且上调其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耐力运动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核心肌群功能性特征及其对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于红妍 王卫星 蔡皿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分析竞走运动员核心肌群的功能性特征,探讨核心肌群功能性特征对竞走技术的影响。方法:对我国6名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主要核心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和等动肌力测试。结果:(1)左右侧同名肌的MPF和AEM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F... 目的:分析竞走运动员核心肌群的功能性特征,探讨核心肌群功能性特征对竞走技术的影响。方法:对我国6名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主要核心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和等动肌力测试。结果:(1)左右侧同名肌的MPF和AEM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F和RF协调性随运动速度的提高而下降;导致支撑腿着地时膝角减小5.5°、摆动时膝角增大15.4°。(2)核心肌群等动肌力不平衡。躯干左右侧旋转和屈伸相对峰力矩之比分别为48.7%和37%。髋膝关节屈伸肌力的总不平衡比为分别为34.3%±45.7%和18.8%±5.9%。肌力的不平衡导致支撑阶段两侧髋关节角位移差达到19.4°±9.9°,膝关为2.2°±1.6°。结论:核心肌群的上述特征将导致运动中身体稳定性的下降。建议运动员加强核心肌群的协调性与力量的平衡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肌群 功能性特征 竞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树涛 陈栎圯 王卫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2,296,共4页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这样可以合理布局负荷节奏,平衡训练适应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大的训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 负荷强度 “两极化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天HiHiLo对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亚丽 田野 +4 位作者 胡扬 洪平 许永利 张雅静 闫轶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8-620,626,共4页
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为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4名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8)。实验组每晚在低氧房(模拟海拔2500米)内居住11h,白天照... 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为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4名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8)。实验组每晚在低氧房(模拟海拔2500米)内居住11h,白天照常训练,每周进行3次低氧下7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对照组常氧居住、训练,每周再进行3次常氧下8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两组运动员的平原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相同,实验共进行25天。测试指标包括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结果:实验组Hb、SI、TIBC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5),SF显著下降(P<0.05),sTfR在第22天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1)25天模拟海拔2500米的HiHiLo可提高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的Hb水平,可促进运动员对铁的转运、细胞内摄入以及铁储备的动用;(2)两组运动员均存在严重的铁缺乏,且在实验后缺铁状态并未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HILO 女性 运动员 贫血 铁代谢 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能训练个性化新指标——基因标记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7-606,共10页
1 体能训练效果的个体差异 体能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三方面的众多因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构成的[1],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经过系统的长期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关键词 体能训练 基因标记 个性化 身体形态 运动素质 个体差异 训练效果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SHBG基因启动子(TAAAA)n多态分布及其与有氧能力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3 位作者 许春艳 刘刚 席翼 文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TAAAA)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氧能力的关联性。方法:102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进行为期20周、每周3次5000米匀速跑的有氧耐力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试VO2max和RE...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TAAAA)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氧能力的关联性。方法:102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进行为期20周、每周3次5000米匀速跑的有氧耐力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试VO2max和RE相关生理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SHBG(TAAAA)n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该多态与有氧能力初始值和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结果:(1)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观察到(TAAAA)6~10次重复等位基因和11个基因型。其中,9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10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低;(2)当分别以7、8和9次重复作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发现长链组VO2max相关指标训练前初始水平平均值均大于短链组。其中,按7次重复划分时,≥7次基因型携带者训练前VO2max和VO2max时的VE初始值均有高于<7次携带者的趋势(P均为0.06);(3)不同基因型组间VO2max和RE各指标的耐力训练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HBG基因(TAAAA)n多态与男性有氧能力指标初始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推测重复次数较多的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有氧能力初始水平较好,但与耐力训练敏感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SHBG基因(TAAAA)n多态 有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呼吸因子基因多态性位点中筛选预测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2 位作者 李燕春 龚丽景 金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1-676,701,共7页
目的:探讨核呼吸因子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核呼吸因子1和2编码基因的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中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 目的:探讨核呼吸因子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核呼吸因子1和2编码基因的2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中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分析阳性关联多态性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rs1984823的CC基因型在女运动员组的分布频率(7.9%)显著高于女对照组(1.3%);rs7794909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TT)在运动员组的分布频率(17.9%)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rs1984823多态性对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rs7794909多态性下调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但两个纯合子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s1984823和rs7794909多态性位点是预测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分子标记,但不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参与运动能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耐力运动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α和SIRT1基因多态性位点在优秀耐力运动员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晶 何子红 +2 位作者 胡扬 李燕春 龚丽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874,共7页
目的:分析雌激素相关受体α和沉默信息调节子2同系物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分布特征,以期筛选预测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基因型。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探讨两个编码基因的全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的... 目的:分析雌激素相关受体α和沉默信息调节子2同系物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分布特征,以期筛选预测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基因型。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探讨两个编码基因的全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35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504名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分析阳性关联多态性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在78名女子运动员分析阳性关联基因多态性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结果:1)rs11596401的T等位基因在运动员组(12.8%)显著低于对照组(16.7%,P=0.05)。rs4746720的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男运动员组(51.9%)显著高于男对照组(43.8%,P=0.046)。基因型分布均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2)rs11596401和rs4746720均下调基因转录,但两个纯合子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3)rs11596401和rs4746720多态性的不同基因型之间最大摄氧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雌激素相关受体α和沉默信息调节子2同系物1基因全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不是预测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基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耐力运动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表型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4 位作者 李燕春 包大鹏 刘刚 席翼 文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表型初始值及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青年健康男子完成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VO2max和12km/h下的跑节省化(VO2)。采用PCR-RFLP和MALDI-TOFMS对钙调神经磷酸...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表型初始值及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青年健康男子完成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VO2max和12km/h下的跑节省化(VO2)。采用PCR-RFLP和MALDI-TOFMS对钙调神经磷酸酶5个编码基因的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1)VO2max初始值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2850965和rs3804423关联;(2)VO2max训练敏感性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3804358和rs4671887关联;(3)跑节省化的训练敏感性与单核苷酸多态性rs3739723关联。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可能部分解释有氧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磷酸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最大摄氧量 跑节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多态分布及其与低氧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4 位作者 郝鑫 许春艳 李燕春 衣龙彦 聂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低氧训练后VO2max变化的关联性。方法:65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氧浓度为14.3-14.8...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低氧训练后VO2max变化的关联性。方法:65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氧浓度为14.3-14.8%(模拟海拔2800-3000米),每周进行3次75%常氧VO2max的低氧训练,训练环境氧浓度约15.4%(模拟海拔约2500米)。实验前后测试体重和VO2max等指标,采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AR(CAG)n多态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结果:(1)共观察到(CAG)12、(CAG)16-28、(CAG)30共15种重复次数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其中22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2)当分别以21和22次重复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短链组体重基础值均显著低于长链组;(3)当分别以21和22次重复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低氧训练后短链基因型携带者ΔVO2max和ΔrVO2max均显著高于长链组(P〈0.01)。结论:中国北方汉族男性AR基因(CAG)n多态与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效果之间存在关联,重复次数较少基因型携带者的低氧训练敏感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AR) (CAG)n多态 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多态与低氧训练后心功能变化的关联性
15
作者 王海燕 胡扬 +4 位作者 许春艳 郝鑫 衣龙彦 聂晶 李燕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3-800,共8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低氧训练应答的关联性。方法:58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的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的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3000...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中(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低氧训练应答的关联性。方法:58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为期30天的HiHiLo(常压低氧)训练,晚上居住房间的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3000米);每周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低氧训练,训练强度为常氧75%VO2max强度,训练环境氧浓度15.4%~14.8%(模拟海拔约2500~2800米);每周进行5次、每次90分钟常氧环境下的专项训练。分别于低氧训练前和低氧训练后使用超声心动仪测试安静时,50W、100W、150W递增负荷运动,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心功能。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AR(CAG)n多态性。结果:(1)短链重复组(≤21和≤22)身高和低氧训练前体重基础值分别显著低于长链组(>21和>22);(2)≤22次重复组低氧训练前安静时、三种负荷和恢复时的每搏输出量基础值均显著低于>22组;(3)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后各基因型组安静、运动和恢复时的心率均显著下降,但是仅两个短链组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呈现显著性降低;(4)除≤21组50W和≤22组150W外,低氧训练后短链重复组安静和运动时ΔCI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长链组。结论:AR基因(CAG)n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功能对模拟常压低氧环境下HiHiLo训练的应答可能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AR) (CAG)n多态 低氧训练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何子红 胡扬 +4 位作者 李燕春 包大鹏 刘刚 席翼 文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61,78,共8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编码基因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123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25名对照组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初步分析关联多态性...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编码基因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123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25名对照组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初步分析关联多态性的功能意义。结果: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与对照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的位点有11个,但经过多重比较的修正后达到显著差异(P<0.01)的仅有2个。2)PPP3 CArs3804358 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优秀运动员组(17%)显著高于对照组(8%)(P=0.003),而PPP3 CB rs3763679 T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组(23%)显著低于对照组(37%)。3)携带rs3804358 C或rs3763679 C等位基因的报告基因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相应的携带rs3804358 G或rs3763679 T等位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rs3804358和rs3763679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并且这2个多态性影响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耐力运动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