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回身体的记忆:清末民初女子体育教育的身体社会学读解 被引量:3
1
作者 阳煜华 张卓 吴广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4,共6页
清末民初,女性的身体被一场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抬进了历史的前台。以国族利益为名,对"女子"的身体进行了改造,以致近代女子体育教育的勃兴。通过选取这个独具身体社会学意涵的历史切片,对女性通过接受体育教育、自觉... 清末民初,女性的身体被一场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抬进了历史的前台。以国族利益为名,对"女子"的身体进行了改造,以致近代女子体育教育的勃兴。通过选取这个独具身体社会学意涵的历史切片,对女性通过接受体育教育、自觉萌发身体意识,以及国家通过建立对新的身体规训制度重塑"新女性"的转折期进行纵深考量。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到以下结论:教会女子学校和国人自办学校是女子体育发生、发展的两个主要阵地,国家通过制度设计、教科书编撰和师资培养予以制度保障。大多数女子们的身体由身困家中到身为国有、身为国用,渐入身心分离之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育 身体教育 身体生产性 身心分离 清末民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 品牌个性 目的地个性 词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金牌导向与散打项目发展困局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耀章 王莉 +1 位作者 朱立新 张振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散打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局:缺乏群众基础,重视竞技、执着入奥却希望渺茫,失去传统特色,在西方体育盛行和东亚搏击类项目的竞争下将面临生存危机。从发展导向角度,探寻造成项目发展困局的根本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散打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局:缺乏群众基础,重视竞技、执着入奥却希望渺茫,失去传统特色,在西方体育盛行和东亚搏击类项目的竞争下将面临生存危机。从发展导向角度,探寻造成项目发展困局的根本性原因和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通过专家访谈和资料分析发现:散打项目以往发展导向是竞技金牌导向,虽曾带来国内竞技散打的快速发展,但使得散打发展偏离人们的需求且成本高昂,必然导致散打发展困局的出现。反思以往的竞技金牌导向,并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散打项目的发展才能走出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 困局 发展导向 竞技金牌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攀岩运动员出发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勇 武文强 +3 位作者 周兴龙 牛志培 武薇 黄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速度攀岩运动员出发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揭示运动员完成合理动作的规律,对技术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体育大学攀岩运动员中选取9名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运动等级分为优秀组和... 目的:探讨速度攀岩运动员出发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揭示运动员完成合理动作的规律,对技术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体育大学攀岩运动员中选取9名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运动等级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运用Qualisys动作捕捉分析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速度攀岩运动员的出发动作进行测试,测试指标为蹬伸时间、加速度、身体重心速度、冲量、峰值力等。结果:优秀组和普通组在垂直方向加速度分别为11.29 m/s2和5.17 m/s2,有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组运动员蹬伸阶段的时间平均为0.17 s,而优秀组运动员蹬伸平均时间为0.12 s,且优秀组峰值力1 035.41 N明显大于普通组的551.40 N,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蹬伸冲量方面,优秀组和普通组分别为1.16 BW/s和0.84 BW/s,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秀组在预备阶段膝关节角度较大、缓冲冲量小,表明优秀组运动员在预备阶段身体重心下降相对较小,能够缩短蹬伸时间;优秀组运动员在蹬伸阶段,力的梯度大,冲量大,表明爆发力强;蹬离地面时重心加速度变化表明优秀组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岩壁的支撑腿和手臂进行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攀岩 生物力学 冲量 重心 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